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东部新区养马小学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教案个人诠释
成员:黄玉霞陈林明钟圆王田李智全(纲要式教学安排)(环节反思)
审核人:付欣怡录入:黄玉霞
1、分一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现实意义,理解什么是平
均分。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把物品进行平均分。
3.感受平均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习数
学的兴趣。
4.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
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8个磁力圆片,
12支铅笔,3个盒子。
学生准备:8个圆片,12根小棒,每组1袋豆
子、4个盘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说
一说你分过哪些东西,是怎样分的?
2.教师:看来分东西或分组,对于我们来说,并
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
教师板书:分一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初步感受平均分
1.教师:同学们,你们能把6个圆片分成两堆吗?
请同学们试着分一分,看看有几种分法。
2.教师:哪一种分法最特殊?为什么?
3.教师:像这种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师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4.教师:把8个小圆片分成4堆,怎样分?哪种
分法是平均分?
教学例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教师:刚才,通过分小圆片,我们知道了每
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棒,
要把它们平均分成3分,可以怎么分?
每次每份分1支,4次分完。每次每份分2支,2次
分完;每次每份分4支,1次分完.....
2.教师:这几位同学分的过程不相同,那有没
有相同的地方呢?
3.教师:为什么每次分的必须要同样多呢?
4.教师:刚才的分法中,谁的分法最简单,咱
们请他来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好吗?
5.教师:刚才在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每次每
份分1支,4次分完;有的同学每次每份分2支,2
次分完,这些方法比较麻烦,如果我们借助乘法的
知识来思考,就可以直接想出每份是多少了,而不
是盲目地分了。
三、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的第1题。
1.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的方法,下面我们
来试一试。谁来说说通过看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
信息和问题?
2.教师:你们知道每只松鼠分几颗吗?把你的答案
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教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圈一圈,验证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的第2题。
1、教师:请同学们看这道题,它的要求是什么?
2.教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好的想法和分法的,
知道答案后,请圈一圈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小组
内交流。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2题。
1.教师:接下来我们利用平均分知识进行比赛,请
看游戏规则
四、达标反馈
1.平均每只小熊猫分()根竹笋?
2.平均每只小猴分()个桃子,圈一圈。
五、自我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平均分的游戏,明
天上课与大家分享!
七、板书设计
分一分
分一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第68页练习十五的第3,4,5
题。
教学目标
1.能按每份几个的要求进行平均分。
2.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体会每份分得越多,分的
份数就越少。
3.进一步巩固借助乘法的思维进行平均分的方
法,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4.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
识,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现在老师这里有10根小棒,如果平均
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你能直接想出答案吗?
3.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棒验证
一下吧。
教师板书课题:分一分(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例3部分主题图
1.教师:请同学们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
学信息?
2.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吗?
3.教师:同学们能否自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
利用你手中的小棒。
课件出示女孩的分法。
4.教师:根据女孩的要求,你能提出哪个数学
问题?
5.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试做。(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
定:同学们计算的越来越熟练啦,值得表扬!
6.教师:18串葡萄,还可以每盘放几串?
7.教师:请同学们按这个要求分一分,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4题
1.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
2.教师: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试着做一做,然后
圈一圈,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5题
L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2.老师:请同学们先按照要求圈一圈,相信答
案就会出现了。
3.教师:这道题和我们刚才学的分一分有什么
不同?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的第一幅图。
4.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第2幅图。
1.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2.教师:这两道题的分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
相同的地方吗?
四、达标反馈
1.■,■
(1)一共有24个萝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个萝卜。
一共有24个萝卜,每份8个,能分成()份。
3、
一共有13个鸡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
放()个,还剩()个
五、自我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块糖,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和你,怎么分?
个西瓜平均放到4个筐里,说说你怎么分?
个纽扣,你能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分分看。
个小朋友做游戏,4人一组,要分几组?
棵树,每个小朋友浇2棵,要用几人?
七、板书设计
分一分(二)
平均分
2、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例1、例2,第70页课堂活动第1,2
题,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初
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除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除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磁力
扣。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件出示例1部分主题图内容。(8个桃子,四
个盘子)
1.教师:谁能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
2.教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哪个数学
问题?
3.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师:谁能看着8,4,2这3个数,把分桃子
的过程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分的要求是
什么?分的结果是多少?
2.教师: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就这样,
一边说,一边分。
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怎样表示
刚才平均分的过程吗?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8・
4=2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板书:84-4=2
4.教师:中间这个运算符号的名字叫“除号”,
它是这样写的,请同学们跟我数空,先画一条横线,
再上下各点一点,注意,横线要直,两点要圆而且
要对齐。
5.教师:这个算式又怎么读呢?
(1)指名试读:8除以4等于2
(2)学生齐读
6.教师:在除法中,“!”读作“除以”。
7.教师:谁再来说说8+4=2表示什么意思?
一共有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
里放2个桃子。
8、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每
份是几个桃?请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一边分一
边用“一共有几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几
个桃”这样的3句话说出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
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1.教师:谁能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问
题是
2.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可以借助你手中
的学具。
3.教师:谁能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几个人
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样的3句话说出分的过程。
4.教师:除法算式里的3个数也像乘法算式那
样有自己的名字,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
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商
三、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跳绳小队的12名同学。
1.教师:这12名跳绳的同学,还可以按几人一
组进行分组?
2.教师:请同学们试着分一分,看看每组有多少
人,能否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
2人一组,可以分6组,除法算式是:12+2=6(组);
4人一组,可以分3组,除法算式是:12+4=3(组);
6人一组,可以分2组,除法算式是:12+6=2(组)。
3.教师:刚才分桃和同学们分组的过程我们都
用了除法算式来表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
法算式表示?
平均分的过程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0页,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2题。
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四、达标反馈
1、读一读。
84-4=2154-3=545+9=574-7=1
2.填一填
在7X8=56里,7叫做(),8叫做(),56
叫做()。
在56+7=8里,被除数是(),除数是(),
商是()。
3.一共有32个萝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个
萝卜。
4.一共有16个苹果,有几种平均分的方法?
五.自我反思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2.有32个西瓜平均放到4个筐里,每个框里放几个
西瓜?写出除法算式。
3.noaaaaaaa
aanaaaana
有几种分法?分别写出算式。
个)
六、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84-4=2
被除商
除数
数
2、除法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3,第71,72页练习十六的第
3,4,5题。
教学目标
1.能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操作求出除法算式的
商。
3.在分一分求商的操作活动中发展数感,培养
直觉思维,体验猜测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
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
难点: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除法,今天
我们就用除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法可以用来
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教师:谁能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小
棒摆一摆,看一看
3.教师:你们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4.教师:谁能说说15+3=5(枝)表示什么意思?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的第1幅图。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一
幅图的填空。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的第2幅图。
L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告诉了哪些数学信息,提
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4题的第3幅图。
教师:老师相信这道题对于你们来说没问题吧!
试试看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5题的第一幅图。
1.教师:谁能说说这道题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三、达标反馈
2、算一算
3
多导F工忙、配匕夕尸与本公r*,
>U以JLF乏方国2
四、自我反思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布置作业
1.练习十六的第6和思考题
2.一共18个小朋友去郊游,平均分坐2辆车,每辆
车坐几人?
3.一堆木头有16根,小猪一次运4根,几次运完?
若一次运2根呢?
4.(1)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几?
(2)12个梨,每4个一份,分成了几份?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3、用乘法口诀求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
习十七的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
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难点
重点;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
的内在联系。
难点:能初步理解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我这
有一些卡片题,咱们采取开火车的方式进行。
2.教师:同学们,你们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秘密?
3.教师:看来乘法口诀的本领真大,乘法口诀还有
一个本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乘法口诀
求商。
教师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主题图部分信息:筐里有24个苹果。
每6个装一盘。
1.教师:谁来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个数学
问题?
3.教师:要算一共可以装多少盘,怎样列式?
4.教师:24除以6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可以用
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
教师板书:244-6=4(盘)想:四六二十四
5.教师: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内容
课件展示主题图部分信息:筐里有24个苹果,现在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6.教师:谁来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了哪些数学信息?
7.教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个数学
问题?
8.教师:怎样列算式?
9.教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计算吗?自己说一说
244-4怎样算。
教师板书:244-4=6(个)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想一想吧。
3.教师: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哪句口诀来算?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2题。
1.教师:谁来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2.教师:那就请同桌之间进行这样的活动吧!
课件出示第3题。
1.教师:同学们根据图的相关信息,独立(1)学生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84-4=204-5=54-5=24+6=
124-4=184-9=304-6=254-5=
2填一填
把12个五角星平均分成6份,每份()个,
算式是(),口诀是()。
12个圆,每份3个,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口诀是()。
3.列算式,并解答。
平均每人做几个风车?
4.
(1)一共栽多少棵树?
(2)一共有24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多少行?
(3)一共有24棵树,可以栽6行,每行栽,几棵?
五、自我反思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
244-6=4(盘)想:四六二十四
244-4=6(个)想:四六二十四
算除法,想乘法
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用乘法口诀求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例2及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
七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较熟
练地选择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
2.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
题,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联
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
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
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教师:今天,小熊猫的儿童用品商店开始营业了,
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2.教师:小熊猫的商店里东西可真多啊,这只是
其中的一个货架,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分别是几元
一个?
教师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小白兔买胶水的部分信息:我有18
元钱,想买胶水,能买几瓶呢?
1.教师:小灰兔来到商店,它在跟小熊猫说什么呢?
2.教师:这个问题你能帮助它解决吗?
3.教师:你们能根据这些商品的价格,提出用除法
来解决的问题吗?
三、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的第3题。
1、教师:这道题的要求你是怎样理解的?
2.教师:请同学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编一编吧。
课件出示练习十七的第5题。
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练习十七的第6题。
1.教师:下面这道题相信同学们决定没问题!
2.原来有15人做游戏,分成3组,如果又来了3人,
每组平均应几人?
©©©©©©©©©©©©©©©3©©
3.需要几个筐?
4.练习十七的第7题。
5.练习十七的第8题。
五、自我反思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
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十七第9题。
2.练习十七第10题。
3.练习十七第11题。
4.练习十七第12题。
写出几个被除数是12的除法算式。
七、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184-3=6(瓶)想:三六十八。
3、用乘法口诀求商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
八的第广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
求商的方法,积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经验。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进一步利用乘法口
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
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与生活的
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难点: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现在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分一分。请你们拿出6根小棒,
平均分一分,再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2.教师:通过分小棒我们写出了除法算式,那
你们是怎样算出这些除法算式的商的呢?
3.教师:对!用乘法口诀可以又对又快地求出
除法算式的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师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例3
1.教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图中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3.教师:相信这两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们!
4.教师:你们能算出48+8的商吗?怎么算呢?
教师:用哪句口诀可以算出结果呢?
教师板书:484-8=6(桌)
6.教师:45+5的商又该怎么算呢?独立解决。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结合刚才的计算说一
说,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吗
三、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
1.教师:看图后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什么数
学问题?
2.请同学们先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再把答案写
在书上。
3.教师:你们为什么列除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口诀,
你用哪句口诀呢?
4.教师:对比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的第1题。
1.教师:下面这道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2.教师,谁能说说这些题使用的口诀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的第2题。
1.教师:这道题相信大家绝对没问题!做完后同桌
互相订正,并说一说每道题使用的是哪句乘法口
诀?
课件出示练习十八的第3题。
1.教师:这道题同学们做的时候可得小心,里面的
运算可不一样奥。
四、达标反馈。
1.口算
7X3=6X8=4X9=
214-7=484-6=364-4=
2.看图填空,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一共有()块小木块.
()X()=()()X()=()
()+()=()()+()=()
3.()里最大能填几?
(1)2X()<19(2)65>7X()
(3)()X8<50(4)38>6X()
(5)8X()<70(6)4X()<30
五、自我反思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
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八第4——7题。
七、板书设计
用乘法口诀求商(三)
484-8=6(桌)想:六八四十八。
454-5=9(人)想:五九四十五.
4、倍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的例1,例2,第83页的课堂
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L经历两个数量的比较过程,初步建立“倍”
的概念,能用算式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同伴
合作,对为什么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
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初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方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
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会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正方体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贴圆片,仔细
观察,老师是怎么贴的?第一行:
2.教师:我第一行贴了2个圆片,我开始在第
行贴,请仔细观察,老师又是怎样贴的呢?第二行:
3.教师:你看了老师贴的圆片,你又发现了什
么?
4.教师:如果老师继续贴下去,你猜猜看,应该
怎么贴?
5.教师:这样2个一组,2个一组的贴下去,我
们通常用省略号表示。
6.教师:我们看省略号前面的这些圆片,你们觉
得现在第二行又几个这样的2?
7.教师:第二行贴了4个2,我们一起数一数:1
个2,2个2,3个2,4个2。第一行有1个2,第
二行有这样的4个2,我们就说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
行的4倍。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遍。
8.教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
9.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教师板书:倍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
1.教师:请同学们准备好小棒,按照老师的要
求来摆。第一行一次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6根小
棒,每次摆3根。
2.教师:谁来说一说这两行小棒的根数有什么
关系?
3.教师: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小棒根数的
2个那么多,还可以说成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2
倍。如果用数来表示,就是6里面有2个3,也可以
说成6是3的2倍。
教师板书:6是3的2倍
4.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
的操作过程,然后说一说怎么表示的,同桌之间互
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第一题:继续摆小棒
1.教师:我们接着摆,第一排不变,第二排摆4
个这么多。
2.教师:用倍比较怎么说?
3.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课件出示:8和412和3
1.教师:请同学们看数字,先摆小棒,然后说
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第三题:课件出示例2
1.教师:观察主题图,数一数,红花油多少朵?
黄花有多少朵?
2.教师:把2朵花看作1份,在教科书上圈一
圈。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四、达标反馈
第一题:课堂活动第1题
课件出示:要求:同桌之间合作,一人摆小棒,一
人说谁是谁的几倍。
第二题:课件出示: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
rp-O--O—■';OOOOOO
9里面有()个(),O是△的()
倍。
五、自我反思
L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
有什么问题吗?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的第3,4题
七、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第一行:OO
第二行:OOOOOOOO
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
4、倍的认识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的例3第83页例4及第83页的
课堂活动第3题,第805页练习十九的第2,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会用该方法解决实
际问题。
2.感受倍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联
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
识。
3.进一步体会“倍”是作为一种用于比较的
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有关“倍”
的知识,大家还记得吗?
2.教师:那好,老师要考考大家啦,请看大屏
幕。
课件出示:圈一圈,填一填
第一行:oo
第二行.OOOOO。。。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一行摆了几个
圆片?第二行摆了几个圆片?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师:10里面有几个2?用“倍”怎么描述?
第二题:课件出示:填一填。
15是3的()倍;21里面有()3,18是
9的()倍。
5.教师:看来同学们学习的很好,关于倍的知
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我们这节课还要继续学习。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例3,(第1个问题)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1.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知道了哪些
数学信息?
2.教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吗?
3.教师:谁能回答刚才同学们提的两个问题?
4.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求阔叶是枫叶的
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课件出示第2个问题
1.教师:银杏叶的片数是阔叶的几倍?要用什
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教师:你能说一说“12+6=2”这个算式表示
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例40
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1.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知道了哪些
数学信息?
2.教师:看来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得到的数
学信息还真不少,那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解决书上
的问题吗?
3.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三、巩固新知
第一题:课件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
1.教师:谁来说说这道题,你知道哪些数学信
息、?问题是什么?
2.教师:这道题的要求是算一算,画一画,那
就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去做吧!
第二题:练习十九第2题。
1.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两道题,老师相
信你们,是没问题的!
达标反馈
练习十九第68题。
补充题:列式计算
(1)45里面有几个5?
(2)36是4的几倍?
(3)40是8的几倍?
四、全课反思2.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9——10题。
练习十九思考题。
补充题:动物运动会结束啦,要发奖啦!不过狮子
大王有个要求:银牌的数量是金牌数量的2陪。下
面是小熊准备的奖牌,大家觉得对吗?如果不对,
银牌:;银:,;银:;银;:银’:银::银1
ZkAi*AMXWAH*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二)
64-2=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除法计算
7X3=21(棵)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乘法计算。
5、问题解决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
习二十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表内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感悟、解决
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加深对乘法含义和“倍”概念的理解,能解
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解决问题的体
验。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
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用画
图、比较等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问题,并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
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二、课前预习:
课件出示喜羊羊图片。
1.教师:同学们认识它吗?
2.教师:今天喜羊羊要带领大家去快乐农场参
观,它会把我们带到哪里?请同学们额看大屏幕。
3.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
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5.教师:养鸡场中还藏着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
需要我们去解决呢!
教师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例1,经历问题解决过程。
1.教师:快乐农场的王叔叔准备将一些鸡装到鸡
笼里,运到城里出售,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问题,什
么问题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2.教师:是啊,这个问题,你能帮助王叔叔解
决吗?
3.教师:你们说的很有道理,结果是怎样呢?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4.教师:同学们,这是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最
后还要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就要写出答语。
教师一边解释,一边板书:5个鸡笼不能装下31只
鸡。
5.教师:同学们,,我们帮主王叔叔解决的这
个问题,心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的过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活动O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1题
1.教师:你能明白这道题的要求吗?
课件展示练习二十第1题
1.教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教师提醒学
生,列式解答完成后,要写答语。
课件展示练习二十第2题
1.教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师:它的问题是什么?
3.教师:请同学们把这个问题顺利解决吧!
四、达标反馈
练习二十第1——2题。
补充题:
大
有23根小棒,摆4个小人,够吗?
五、自我反思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第3题。
2.补充题
动物园里开赛车会,一共有17只小动物,
每辆赛车有2只动物,组委会准备了9量赛车,
够吗,
3.补充题
共有57个萝卜,准备平均装在7个框里,每个框里
装8个萝卜,行吗?
七、板书设计
问题解决(一)
6X5=30(只)30比31少1。
答:这些鸡笼不能装下。
5、问题解决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例2及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
十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理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解决
过程,感悟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解决方法。
2.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
学生运用倍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解决问题的
体。
4..感受到陪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
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
际问题的分析方法。
难点:理解求“几倍”可以转化为求“几个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L教师: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对前面学习的知识
掌握的如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填一填。
35里面有()个7,35是7的()倍。
63里面有()个9,63是9的()倍。
40里面有()个5,40是5的()倍。
课件出示:算一算,画一画。
第一行:画2个圆圈
第二行:画的圆圈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1.教师:请同学们按照要求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并列式计算,同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倍”的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L教师:上节课喜羊羊带领大家去参观了快乐农场,
今天又要让我们坐上观光车去参观什么地方呢?
课件出示例2部分信息。
2.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
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4.教师:是这样吗?能否利用画图或者你手中的小
圆片验证一下?
5.教师:同学们,请大家静心闭眼回忆一下刚才我
们通过画图或者摆小圆片的过程,结合相关信息和
问题,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思考过程。
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的
非常的好,并且会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真的很好!掌声送给自己!
三、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
1.教师:你能明白这道题的要求吗?
课件展示练习二十第4题
1.教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吧!可以借助
画图或者摆小棒验证。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教师提醒学
生,列式解答完成后,要写答语。
课件展示练习二十第6题
1.教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教师:它的问题是什么?
3.教师:相信同学们这道题很快就能解决的!
四、达标反馈
补充题1:第一行摆一个第二行
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需要多少根小棒?
补充题2:小红去文具店,买了3枝圆珠笔,买铅笔
的枝数是圆珠笔的6倍,小红买铅笔多少枝?
补充题3:补充问题或条件
1.每只小猴吃2个香蕉,3只小猴,
9
2.每枝铅笔5角钱,------------------。圆珠笔
一共多少钱?
3.有白兔5只,-------------------。有黑兔多
少只?
五、自我反思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1.补充题:算一算,画一画。
第一行画3个
第二行画的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
2.补充题:我们的教室高3米,升旗的旗杆的高度
是教室的3倍,旗杆有多高?
3.练习二十第5题。
七、板书设计
问题解决(二)
8X5=40(人)
答:大客车坐40人。
5、问题解决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
习二4■•一的第1,2,题及补充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提出、分析
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经
验。
2.感悟应用最大化、最小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思
想,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
学习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根据问题情景理解与选择最大化与
最小化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习根据问题情景理解与选择最大化与
最小化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磁力小棒、
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看看同学们学的如何。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看图写算式
()X()=()
()4-()=()
()+()=()
课件出示:填一填
45里面有()个5,45是5的()倍。
6个3是(),18里面有()个3。
54是9的()倍。42里面有()个6。
(1)指名回答:45里面有9个5,45是5的9
倍。
6个3是18,18里面有6个3。
54是9的6倍。42里面有7个6。
教师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例3,经历问题解决过程。
1.教师:元旦快要到了,王老师打算用24元钱买下
面的一种布娃娃,作为新年联欢会的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栋房屋求租合同协议
- 合同法赔款协议
- 建筑工地保洁合同协议
- 高尔夫承包经营合同协议
- 工程施工合同结算协议
- 建筑设计咨询费合同协议
- 后增补协议合同协议
- 骑车质押借款合同协议
- 同城摆摊转让合同协议
- 上门采样服务合同协议
- 《儿童保健学绪论》课件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角磨机安全操作培训(2023年版)
- 瞳孔观察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220413162528
- 【MOOC】中外铁路文化之旅-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T 44751-2024精细陶瓷滚动轴承球及滚子用氮化硅材料
- 辅警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8月CCAA注册审核员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含解析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 后所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