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路道路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环湖路道路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环湖路道路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环湖路道路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环湖路道路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概述本项目为㽏井河库岸综合整治工程(西段)。其中包含两条道路,一条为新建道路环湖路,一条现状拓宽改造道路连接道。环湖路道路为新建道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标准路幅宽度24米,双向四车道,设置了一座114m的拱桥,一座306m的隧道。在隧道东侧沿河设置一条5m宽的骑游步道供行人通行。设计内容包含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电力工程、电照工程、通信工程、交通工程。连接道道路,现状道路为双向两车道,现状时速为30Km/h,因两边既有建筑受限,路幅宽度为20.5-32.5米,本次拓宽改造为双向四车道。本项目支挡结构共设9处,涉及挡墙形式有:桩板挡墙、衡重式挡墙、格构式锚杆挡墙等;对于挖方段主要设置桩板挡墙、格构式锚杆挡墙,填方段主要设置衡重式挡墙。本次设计支挡结构均为新建,不对现状支挡结构进行拆除改造。挡墙具体分布如下表:表1支挡结构范围统计表挡墙编号桩号挡墙形式长度9#挡墙环湖路K0+999.64~K1+099.64左侧衡重式挡墙100m10#挡墙环湖路K1+163.47~K1+327.91左侧衡重式挡墙167m11#挡墙环湖路K1+483.91~K1+852.83左侧衡重式挡墙383.5m12#挡墙环湖路K1+750.35~K1+957.84右侧锚拉式桩板挡墙/桩板墙181.2m13#挡墙环湖路K1+901.75~K2+078.27左侧衡重式挡墙178m14#挡墙环湖路K2+113.59~K2+429.28左侧衡重式挡墙323m15#挡墙环湖路K2+455.16~K2+465.42中线衡重式挡墙9.71m16#挡墙环湖路K2+455.37~K2+465.42右侧衡重式挡墙9.5m1#格构环湖路K1+010.00~K1+170.00右侧格构式锚杆挡墙160m2#格构环湖路K1+343.15~K1+521.82右侧格构式锚杆挡墙182m3#格构环湖路K1+653.13~K1+750.35右侧格构式锚杆挡墙96m设计依据(1)建设方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由业主提供的地块及周边1:500实测地形图;(3)《忠县㽏井河库岸综合整治工程(西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02);(4)《忠县城区㽏井河库岸综合整治工程(西段)工程方案设计》(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08);(5)忠县城区㽏井河库岸综合整治工程(西段)高边坡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6)现场踏勘资料;(7)路网规划图;(8)忠县城区㽏井河库岸综合整治工程(西段)初步设计批复(待补充)(9)其他相关资料。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高边坡专项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执行情况:1、勘察单位复核结构面产状和结合程度,加强现状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回复:已按意见复核后调整结构面抗剪强度等参数,并补充边坡现状稳定性分析。2、设计单位根据复核和稳定性评价结果,完善边坡设计和结构验算。回复:已按意见根据地勘复核后的结果,调整边坡设计和结构验算。3、结合道路工程设计完善方案比选,完善设计图说相关内容。回复:已按意见补充方案比选,同时对桥梁与挡墙方案综合比选后取消部分桥梁布置。4、加强填方设计。回复:已按意见进行补充。5、加强截排水措施,严格按“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监测和信息反馈。回复:已按意见完善相关内容。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执行情况:1、在文本11.2条中应增加相关通用规范,如《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工程结构通用规范》等。回复:已按意见补充相关规范。2、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3.9.2条,对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所涉及的HRB400钢筋,建议采用带“E”抗震钢筋。回复:已按意见将钢筋调整位HRB400E。3、对明确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对应计算书中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应为1.1,,计算书中取值为1.0,应调整。回复:已按意见调整计算书。4、设计依据中应补充勘察报告。回复:已按意见在设计依据中补充勘察报告。详见说明。5、挡墙大样图中,要求基底为中风化岩石,与表格表述值存在差异较大,存在矛盾。回复:调整挡墙高度小于8m时的基底嵌固要求,详见路堤衡重式挡墙大样图。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015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J50/T-029--2019)(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7)《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8)《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工程地质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忠县州屏组团北侧,西邻高铁片区,北接苏家组团,与两组团隔湖相望,项目西起忠县三公里,与环城西路相接,东至忠县公安局,与红星路相接;北侧为甘井河,南侧为州屏组团,与希望越江府、金科地产等多个开发地块相邻。场地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条件好,交通便利。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浅丘斜坡及冲沟地貌,拟建道路大多为原始地貌区,里程K0+800附近约70m范围为深回填区域,道路设计范围大多处于回填区域,面向甘井河沿岸呈斜坡状,线路范围整体左线低,右线高,线路在二个里程段(分别为里程K0+780~K0+850、里程K2+460~K2+560)存在冲沟地貌,K0+780~K0+850区域已经回填,K2+460~K2+560区域为原始地貌,属深回填区域,高差较大。局部里程段现状标高与平场标高基本一致,地势总体起伏较大;地形坡角在5~35°左右;场地总体地形地貌较复杂。气象、水文气象本区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山地气候,温热凉寒,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1274小时,最多为8月,达227.9小时,最少为12月,仅28.6小时。年平均气温18.0℃,最暖月为8月,平均气温为28.6℃;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7.0℃,最低温度可达-0.9℃;全年≥0℃的积温为6636℃。全年无霜期341天,热量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198mm,降雨集中在5-7月,可达全年降雨量的46%。年均相对湿度为81%,秋冬季相对湿度较大。境内长江沿岸冬季雾日较多,年均43.5天。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县城年平均风速0.9米/秒,夏季风速大,8月平均风速1.2米/秒;冬季风速小,12月平均风速0.6米/秒。其余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风速也相应增大。(2)水文据调查,勘察区北侧约9~120m为㽏井河,属长江支流,大气降雨形成的地表水以面流或小水沟的形式汇集,然后通过冲沟向㽏井河排泄、汇集。地质构造根据《重庆市构造纲要图》,场地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弧形褶皱带忠县背斜的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128°~140°∠60°~70°,优势层理面为135°∠60°,层面平直光滑,张开度1~3mm,偶尔达到8mm,主要为泥质夹岩屑充填。延伸范围广,间距0.30~1.50m,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砂泥岩界面:根据本次勘察野外测绘结合钻探结果分析,可发现砂泥岩界面起伏小,接触面光滑,张开度3~10mm,主要为泥质夹岩屑充填(尤其是砂岩层在上时),该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对场地附近边坡的调查,场地岩体中主要发育有2组构造裂隙:裂隙LX1产状:倾向304°~317°,倾角28°~31°,优势结构面为308°∠30°,裂面平直光滑,张开度3~5mm,主要为泥质夹岩屑充填。延伸长度4~6m,最大达数十米,间距1~3m,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X2产状:走向125°~135°,倾角近直立,优势结构面为40°∠87°,裂面较粗糙,主要为岩末充填,延伸长度1~3m,张开度1~2mm,间距0.5~0.8m,结构面结合一般,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地质调查测绘及勘探揭露分析,场地裂隙一般发育,场地内及周围未见断层构造及构造破碎带。综上所述:场地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地层结构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砂岩、泥岩(J3p),现将其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杂色,以黄褐色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及泥岩、砂岩碎石组成;块碎石含量约10~36%,块石粒径约5~180mm,松散~稍密、干燥~稍湿;大多为周边烦房屋、道路等建设场平施工时机械无序抛填形成,回填时间在K0+800附近约1~2年,属新近填土,其余区域素填土填龄大于5年,属老填土。揭露厚度在0m~29.7m。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以黄褐色为主,部分呈棕黄色;可塑状,巨块状结构,干强度中等~高,韧性中等~高,土芯断面平直、稍有光泽。局部质不纯,含少量碎石及植物根系,该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于原始地貌区,钻探揭露厚度为0~4.5m。~~~~~~~~~~~~不整合~~~~~~~~~~~~~~3)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砂岩:灰白色、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钙质胶结,岩体较完整,岩芯主要呈柱状,局部段含少量泥质矿物。在大多钻孔中均有揭露,为本场地主要岩层;多数钻孔未揭穿该层。钻孔揭露最大铅直深度26.1m,未揭穿。与场地泥岩互层产出。泥岩:紫红色、红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重,部分岩芯有灰绿色钙质团斑及条带,强风化带岩芯较破碎,主要呈碎块状,中风化带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芯主要呈柱状、短柱状,少数碎块状。揭露较集中,为本场地主要岩层;多数钻孔未揭穿该层。钻孔揭露最大铅直深度24.1m,未揭穿。与场地砂岩岩互层产出。粉砂岩:灰褐色,细粒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钙泥质胶结,岩体破碎,易风化,手可掰碎,岩芯主要呈粉砂状,仅分布在里程K1+540~K1+600附近区域表层。在少数钻孔有揭露,不明显,为砂岩、泥岩过度层,互层结构,为场地次要岩层。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基岩面特征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丘陵地貌,场地整体起伏,总体地势线路左侧低,线路右侧高,地形坡角平均约5°~35°。场地基岩面整体随地形起伏,基岩面倾角约为5°~35°。(2)基岩风化特征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规范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将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泥岩呈紫红色、暗紫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土夹碎块状或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钻探揭露层厚0.8m~4.0m。强风化砂岩呈暗灰色,局部灰褐色,岩芯呈砂土状、碎块状及短柱状,岩块敲击易碎,钻探揭露层厚0m~4.30m。中等风化带泥岩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岩质软,岩芯节长一般5~35cm,岩体属较完整岩体,局部段含砂质较重;砂岩岩芯较完整~完整,岩芯主要呈柱状,岩芯节长一般5~45cm。各岩土层及风化带厚度标高详见勘察数据一览表。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勘察区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以及河水反渗形成的地下水三种类型。提干钻孔循环水24小时后观测水位,除受甘井河水位影响外,其余钻孔均未见稳定的地下水位。(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接受大气降雨的补给,经短途运移后向低洼处排泄。该类型地下水水质较差,勘察区该类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影响,富水性一般。(2)基岩裂隙水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中,接受大气降雨及上部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地表水体的补给,沿基岩风化带裂隙作短途运移后向低洼处排泄,水量较小,勘察区未见泉点出露。据资料显示和本次勘察查明。除桥位区域钻孔外提干钻孔循环水24小时后观测水位,未见稳定地下水位。(3)河水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透水岩土体中,为河水反渗入地层中形成,主要受河水水位影响,亦受长江水位影响,勘察期间有稳定水位,经提干钻孔循环水24小时后观测勘察期水位为172.00m,最高水位为173.24m。场地及周边无地下水出露,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在雨季,由于大气降雨,可能在局部形成上层滞水,对施工平场有一定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地表排水措施。二、地表水拟建场地整体为斜坡地带,场地范围内有2处冲沟地貌,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在K0+800附近区域的冲沟已回填,回填时间约2年,局部段进行了简单物理压实处理,回填填土主要为粉质粘土、泥岩、砂岩碎块石及建筑废弃物等,靠边坡坡面区域填土未经压实处理,填土渗透系数取值100m/d(经验值)。拟建场地外侧为甘井河,距离拟建场地较进,其水位受长江水位影响,最高水位为175.0m(吴淞高程,黄海高程约173.24m),且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为防汛期,水位不定,最低水位约140m左右,勘察期间水位相对稳定在高程172.0m左右。地下水土腐蚀评价根据现场调查,场地周边和拟建场内无污染的工厂、矿山或污染排放点等污染源,场内土层为未污染土,场区上覆的填土层为含水层或地下水位以上的强透水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确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并结合当地经验判定,按环境类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本次勘察取两件水样进行水质腐蚀性分析评价(详见表2.7.1),根据现行规范《公程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中附录K相关规定,桥区地表水、地下水对砼结晶类腐蚀、分解类腐蚀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均为微腐蚀性。不良地质现象根据钻探及地表地质测绘,结合收集场地原始地貌地形和调查访问,场区及附近周边地段无断层通过,场区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线路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拟建场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根据波速测试成果结合区域经验,本场地填土层剪切波速取139m/s,为软弱土;粘性土剪切波速取183m/s,为中软土;中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均大于944m/s,为岩石。根据地区经验,道路施工完成后(压实处理)的填土土层剪切波速可取180m/s。特殊性岩土拟建场地内存在的特殊土为素填土,评价如下:素填土:本场地素填土较为集中分布,为附近建筑整平场地时随机抛填,主要分布于里程K0+780~K0+850段,厚度在0~29.7m,靠在建建筑区域局部经过简单压实处理,靠边坡区域未经处理;并在其它局部区域有零星分布,厚度在0~9.5m。根据钻探以及根据当地勘察经验可知,素填土均匀性较差,填料不均匀,差异性较大,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平场完成后进行现场测试确定并综合评价。岩土参数建议值场地内岩土设计计算参数见小表。岩土设计计算参数一览表岩土类型参数类型岩土体结构面人工素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中等风化泥岩中等风化砂岩岩土界面砂岩层面泥岩层面砂、泥岩界面裂隙LX1(砂岩)裂隙LX1(泥岩)裂隙LX2(砂岩)裂隙LX2(泥岩)重度(KN/m3)天然19.3*19.8————24.824.6————————————————饱和20.1*20.2————25.425.0————————————————内摩擦角(°)天然28*13.94————29.5331.6913.9414.0*12.0*12.0*17.0*16.0*20.0*18.0*饱和23*9.79————————9.79——————————————粘聚力(KPa)天然——20.12————381.91456.3520.1230.0*20.0*20.0*45.0*40.0*60.0*50.0*饱和——14.41————————14.41——————————————岩体抗拉强度(KPa)————————133.0501.6————————————————岩体弹性模量(MPa)————————1916.162228.27————————————————岩体变形模量(MPa)————————795.55945.65————————————————岩体柏松比————————0.370.29————————————————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7.7921.34————————————————饱和————————4.9915.03————————————————承载力特征值(KPa)120*227.0300*400*25009060————————————————水平抗力系数(MN/m3)/比例系数(MN/m4)10*(MN/m4)20*(MN/m4)15*(MN/m3)20*(MN/m3)70*30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3*0.25*0.35*0.4*0.45*0.55*————————————————负摩阻力系数0.2*——————————————————————————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干作业钻孔桩)——55150180————————————————————与M30水泥砂浆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360*800*————————————————临时放坡坡率1:1.51:1.51:0.51:0.51:0.31:0.3————————————————注:1、表中“*”表示经验取值。当边坡坡面同时出现砂岩和泥岩时,建议取泥岩的各项强度参数。2、人工素填土内摩擦角为综合内摩擦角。表中岩体抗拉强度:结构面起控制作用时,取结构面粘结强度,结构面不起控制作用时取表中数值。3、裂隙LX1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为K1+220~K1+250处(52--52’、53--53’剖面)对斜坡现状反算得出。结构工程设计技术标准安全等级:一级;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5KN/m2。抗震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按7度构造设防。结构重要性系数:1.1。边坡类型:永久边坡。合理使用年限:50年。结构设计环湖路K0+999.64~K1+099.64左侧9#挡墙该段为填方边坡,回填后将在线路左侧形成填方边坡,高度约0~11.7m,边坡倾向约291°,边坡整体处于大斜坡上,斜坡整体坡率约20°,坡面土体厚度薄,为耕地,下卧基岩面倾角较大,回填之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基岩面失稳。主要剖面为45~47地质剖面。边坡整体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与边坡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裂隙Ⅱ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裂隙Ⅰ控制。但本段斜坡整体坡率小于30°,故判定边坡不会沿裂隙Ⅰ整体滑动。边坡外侧陡峭,不具备放坡条件,采用衡重式挡墙进行支档。环湖路K1+163.47~K1+327.91左侧10#挡墙该段为填方段,回填后将在线路左侧形成填方边坡,边坡倾向约313°,高度约0~19.7m,边坡整体处于斜坡上,斜坡整体坡率约34°,坡面土体厚度薄,下卧基岩面倾角较大,回填之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基岩面失稳。主要剖面为51~56地质剖面。边坡整体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与边坡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裂隙Ⅱ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裂隙Ⅰ控制。本段采用衡重式挡墙进行支档。(3)环湖路K1+483.91~K1+852.83左侧11#挡墙该段为填方段,回填后将在线路左侧形成填方边坡,边坡倾向约312°~8°,高度约0~7.5m,边坡整体处于大斜坡上,斜坡整体坡率约10°~30°,局部区域较陡,坡面土体厚度薄,为耕地,下卧基岩面倾角较大,回填之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基岩面失稳。主要剖面为64~76地质剖面。由于道路外侧斜坡较陡,且存在现状高压铁塔,不具备放坡条件,因此本段考虑采用衡重式挡墙支档。(4)环湖路K1+750.35~K1+957.84右侧12#挡墙环湖路K1+750~K1+840右侧平场后边坡高度约13.2m,该边坡主要由基岩组成,属岩质边坡,主要倾向约338°,主要剖面为72-76地质剖面。经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与边坡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裂隙Ⅱ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裂隙Ⅰ控制。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属Ⅳ类岩质边坡,岩体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与45°+φ(29.53°)/2两者较小值59.75°,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45°。由于该段边坡坡后有现状铁塔,不能放坡开挖。环湖路K1+840~K1+957右侧平场后边坡高度约16.1m,该边坡主要由基岩组成,属岩质边坡,主要倾向约338°~96°,主要剖面为77~81地质剖面。经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切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Ⅱ与边坡在10°~70°倾向范围同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但裂隙Ⅱ倾角近直立,失稳范围很小,故边坡稳定性可看成受岩体强度控制。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属Ⅲ类岩质边坡,岩体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与45°+φ(29.53°)/2两者较小值59.75°,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由于该段边坡坡后有现状铁塔,不能放坡开挖。本段采用锚拉式桩板墙及桩板式挡墙进行支档。(5)环湖路K1+901.75~K2+078.27左侧13#挡墙该段为填方边坡,回填后将在线路左侧形成填方边坡,边坡倾向约43°~75°,高度约0~16.5m,边坡整体处于大斜坡上,斜坡整体坡率约10°~44°,坡面土体厚度薄,为耕地和林地,下卧基岩面倾角较大,回填之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基岩面失稳,主要剖面为80~87地质剖面。边坡整体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Ⅱ与边坡在45°~70°倾向范围同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但裂隙Ⅱ倾角近直立,失稳范围很小,故边坡稳定性可看成受岩体强度控制。由于边坡较陡峭,外侧不具备放坡条件,故本段采用衡重式挡墙进行支档。(6)环湖路K2+113.59~K2+429.28左侧14#挡墙该段为填方边坡,回填后将在线路左侧形成填方边坡,边坡倾向约43°~75°,高度约0~13.1m,边坡整体处于大斜坡上,斜坡整体坡率约10°~44°,坡面土体厚度薄,为耕地和林地,下卧基岩面倾角较大,回填之后边坡土体可能沿基岩面失稳,主要剖面为90~105地质剖面。边坡整体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Ⅱ与边坡在45°~70°倾向范围同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大,但裂隙Ⅱ倾角近直立,失稳范围很小,故边坡稳定性可看成受岩体强度控制。由于边坡较陡峭,外侧不具备放坡条件,故本段采用衡重式挡墙进行支档。(7)环湖路K1+010.00~K1+170.00右侧1#格构式锚杆挡墙该段为岩土质混合挖方边坡,最大高度22.1米。该边坡主要由基岩组成,上覆土层厚度小于3.0m,边坡上覆土层将沿自身内部圆弧失稳,该段大部分区域可近视为岩质边坡,主要倾向约300°,主要剖面为49~50地质剖面。经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与边坡顺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裂隙Ⅱ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裂隙Ⅰ强度控制。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属Ⅳ类岩质边坡,岩体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与45°+φ(29.53°)/2两者较小值59.75°,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45°。该段边坡坡后有现状居民建筑物,经与建设单位沟通,坡顶建筑将拆迁,故不考虑对其进行保护。因裂隙1外倾,对于高度不大的挖方边坡直接按裂隙1倾角30度开挖,每级高度按8m控制,每级之间设置2m宽马道,但部分段落如按裂隙1倾角30°开挖,开挖宽度太大,因此采用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挡。(8)环湖路K1+343.15~K1+521.82右侧2#格构式锚杆挡墙该段为岩质挖方边坡,最大高度20.5米。该边坡主要由基岩组成,属岩质边坡,主要倾向约308°~329°,主要剖面为59~62地质剖面。经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反向坡,层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Ⅰ与边坡顺向,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裂隙Ⅱ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裂隙Ⅰ强度控制。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属Ⅳ类岩质边坡,岩体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与45°+φ(29.53°)/2两者较小值59.75°,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45°。因裂隙1外倾,对于高度不大的挖方边坡直接按裂隙1倾角30度开挖,每级高度按8m控制,每级之间设置2m宽马道,但部分段落如按裂隙1倾角30°开挖,开挖宽度太大,因此采用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挡。综合排水设计坡顶排水设计:坡顶设置截排水系统,详细参照道路施工图。墙背排水:采用砾石层透水层,通过PVC管排向挡墙外。坡底排水设计:挡墙雨水通过墙内排水管排出挡墙外,并散排入河道。人行道栏杆考虑到人行和车行安全,在挡墙顶外侧设置人行护栏,保证人车安全,人行道栏杆设计图详见道路施工图。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做好如下工作:1)地下埋藏物:查明场地内及周边地下埋藏物,如管沟、电缆、化粪池、地下构筑物等等,标注于施工平面图上,注明走向、埋深、规格等,并及时报设计单位,编制确实可行的处理方案。2)监测点建立:施工前应在挡墙顶设立监测点,监测其水平位移。3)排水:坡顶、侧坡临时截水沟应先期施工,疏散降雨产生的外围地表水。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工程,要求编制详实、合理、可行并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治理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中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程序、劳动力组织和安全质量管理给出详细的设计,并制订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书。施工放线测量施工之前,要求按照设计图纸中断面图、平面图指示以及已给控制点坐标严格测量放线。如发现图纸与实际坡面差异较大或坡率急剧变化,应及时上报设计、监理及业主,以便进行相应的变更设计和调整。对于工程结构放线,要求根据给定的控制点,采用拉线尺量结合水准测量放线,遇有坡面、地质条件与设计差异或特殊地形地质情况,应及时通告设计、监理及业主代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变更。抗滑桩1)桩孔开挖主要允许偏差项目:中心位置:纵向±100mm;断面尺寸:-50mm;孔底高程:±50mm;桩孔垂直度:0.01H(桩长),但不大于250mm;2)钢筋笼制作的主要允许偏差项目:①主筋间距:±20mm;②箍筋间距:±10mm;③钢筋骨架长度:±100mm;3)钢筋制安时主筋搭接位置应错开,在35d且不小于500mm范围内接头数目不得超过总受力钢筋面积的50%。主筋焊接必须保证搭接长度不小于规范值。纵向主筋在桩顶以下2m内不设接头。水平加强筋必须和纵筋点焊成牢固的钢筋笼,保证钢筋笼不变形、不扭转。4)桩孔开挖:本次设计桩板挡墙圆桩为机械成孔桩,施工方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孔的形成。挖孔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开挖过程中应不断检查孔的中心及直径,做好施工记录。本次设计采用动态设计,开挖时应注意观察土质及岩性变化,对照复核地质报告,出入较大时要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当遇到不利土层,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处理措施。5)桩芯砼浇捣①挖至桩身相应设计标高,应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孔底,及时验收,并应及时进行钢筋笼吊装及混凝土浇筑。②浇灌封底混凝土及桩身混凝土时,必须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口离混凝土面不得大于2m,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不大于1m,混凝土坍落度一般取80~100mm。③每根桩应有一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6)质检①必须对每一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并按规定留混凝土试块,做出试压结果。②桩孔开挖至稳定中风化岩层时,应按相应规范钻取岩芯并做试验,岩体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天然中风化泥岩4.4Mpa。③对施工完的桩应进行质量和承载力检验鉴定,采取超声检测等有效方法,提出鉴定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预应力锚索锚索采用11束1×7Φ15.2钢绞线,钻孔孔径为200mm,锚索间距见立面图,倾角为20°,锚索锚入稳定中风化层岩石深度见典型横断面图。1)材料①钢绞线: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锚索选用无粘结低松弛钢绞线,其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的7丝标准型钢绞线,直径d=15.2,其强度标准值fptk≥1860MPa。②锚具采用OVM15系列锚具,锚具、夹具应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标准。预应力锚具的锚固力应能达到杆体极限拉力的95%以上,且达到实测极限抗拉力的总应变值不应大于2%。③注浆体:锚孔注浆体为M40水泥砂浆,水泥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其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④水灰比:注浆体配制的灰砂比为0.8~1.5,水灰比为0.38~0.5。砂宜采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时,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砂中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等有害物质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拌合水宜为饮用水,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核硬化的有害物资,不得使用污水。⑤外加剂:当采用早强剂、减水剂、CM微膨胀剂等外加剂时,其质量标准要符合国家或部颁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其掺量由试验确定。2)锚索制作①每孔锚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编制而成,钢绞线编的形心与锚环形心重合。②锚索捆扎完毕,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锚索发生弯曲、扭转和损伤。③锚索锚孔口向内20cm处需设置定位止浆环,止浆环可采用充浆膨胀式止浆环、充气膨胀式止浆环或速凝锚固剂加土工布制作。所选用的止浆环必须能承受大于0.8MPa的注浆压力,且不漏浆。止浆环处钢绞线与止浆环之间必须用环氧树脂砂浆或锚固剂粘结并密封好。④穿注浆管、回浆排气管,注浆管下口应确保距孔底不小于100mm。注浆管的端部用薄塑料带封堵,在压力作用下冲破,这样,可以防止穿索时堵管。⑤用几种不同的颜色胶带在钢绞线张拉端标识相应的锚固单元(该颜色标识在本工作段是固定的且明确记录在记录表上)。认真检查锚索全段的PE套管,不得有损伤、裸露钢绞线,若有发现,及时用防水胶带包缠,确保防腐可靠。⑥锚固段要剥离PE保护管。3)锚索灌浆①无粘结式锚索灌浆分锚固段、张拉段灌浆和外锚段灌浆两部分,锚固段、张拉段灌浆在锚索入孔后即可进行,外锚段灌浆则在锚索张拉锁定及验收后的3d~5d进行,或在封锚前1d进行。安装锚索就位后,应首先对锚固段进行灌浆锚固,待注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锚墩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0MPa后方可张拉锚索并安装锚具,张拉端的钢绞线必须清洁无油脂,确保锚具夹片与钢绞线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不松脱;由于荷载分散型锚索每个锚固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张拉时先张拉各单元锚索,消除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因自由段长度不同而引起的弹性伸长差,再同时张拉各单元锚索至设计的锁定荷载并锁定。也可对各单元锚索从远端开始顺序进行张拉并锁定。注:a.张拉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率双重控制,张拉后应对锚头和自由段间的空隙进行补浆。b.对土质边坡挡墙锚索张拉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墙身发生变形,应立即停止张拉,在保证墙身不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将该张拉荷载锁定。c.锁定荷载详各剖面“锚索锁定荷载表”。②锚固段、张拉段灌浆采用M40水泥砂浆,锚固段和张拉段灌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止浆装置位置准确,不论锚索孔的方向如何,注浆均采用排气法注浆;注浆管插至孔底,浆液由孔底注入,空气由止浆环处的排气管排出。③灌注前,应对注浆体进行流动性试验,浆液在粘度计流出的时间以不超过6秒为宜;还应进行泌水测定,在量筒中注入500cm3浆液,3h后泌水量不得超过2%。④锚固段和张拉段灌浆压力均为0.6Mpa~0.8MPa,排气管回浆后即以0.8MPa的压力屏浆,屏浆时间30min以上。⑤对需要进行补偿张拉的锚索,当补偿张拉锁定并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外锚段注浆,待7d后作外锚段封锚。⑥灌浆结束标准:灌浆量大于理论吸浆量,回浆比重不小于进浆比重,且稳压30min,孔内不再吸浆;3)锚索的张拉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轴向拉力设计值Nt对锚索预张拉两次,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①一般情况下,锚索的张拉均采用超张拉持荷稳压、超载安装施工方法,超载系数暂定为1.1,由岩锚试验成果验证调整。②补偿张拉:根据代表性锚索的应力变化情况确定代表区域锚索是否需要进行补偿张拉。一般地,监测锚索荷载损失变化幅值,满足规定指标即预应力损失小于设计张拉力的10%的区域,原则上不进行补偿张拉;反之则需进行补偿张拉。需要补偿的锚索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及监理指示进行。③对于有补偿张拉要求的锚索,应在张拉锁定后3d~7d进行,补偿张拉的拉力为超张拉力。④锚索张拉建议采用整体张拉,当千斤顶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采用分组分束张拉。⑤张拉过程:分为单股预紧和整束分级张拉两个阶段。单股预紧应进行两次以上,预紧实际伸长值应大于预紧理论值,且两次预紧值之差应在10%之内,以使锚索各股钢绞线受力均匀,再进行整束张拉。整束张拉共分五个量级进行,即张拉荷载分别按设计张拉力的25%~110%逐级依次进行,并且应控制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预应力钢材强度标准值的70%。采用非同时张拉方式进行;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是从最大变形量的单元锚索(最大自由长度)起,按顺序先后张拉,在到达最小变形量的单元锚索(最小自由长度)后,再同时张拉全部的单元锚索(整体张拉);其操作的关键是预先调整锚索的各锚索单元伸长量差值,计算的方法应科学有效且结合试验的有关成果(试验锚索的“非同时张拉方式管理图”)校验,确定准确的伸长提前量。整束分级张拉:初始应力—25%P—50%P—70%P—100%P—110%P(其中P为锚索施加预应力)稳压锁定;除最后一次超张拉要求静载持荷20min外,其余每级加载后的稳压时间为5min;前三次张拉(25%P、50%P、70%P)加荷速率不大于100KN/min,后两次张拉(100%P、110%P)加荷速率不大于50KN/min。预分两次逐级张拉,第一次张拉值为总张拉值的70%,两次张拉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5天,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后锚头应涂防腐剂。⑥张拉各级加载稳定前后,均应量测钢绞线的伸长值,若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超过10%,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后才能重新张拉。⑦加荷、卸荷速率应平稳。张拉时,升荷速率不大于10%P/min或100MPa/min;卸荷速率不大于20%P/min或200MPa/min。⑧松弛损失一般为锁定张拉力(不包括索定损失)的3%~4%,在补偿张拉前,应注意检查测力计的读数,若索力超过10%的锁定荷载或地区经验值,应立即进行补偿张拉,若未超过10%的锁定荷载或地区经验值,无需进行补偿张拉。若通过测力计发现异常张拉力时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⑨在全部锚索施工结束后,因已经施加了设计计算的抗滑力,控制了边坡的变形,也由于开挖作业和支护的共同作用,锚索的索力也相应发生变化,应进行全坡面的锚索二次张拉,即按照设计的控制张拉力,用同样的张拉方法,逐个张拉,确保锁定荷载满足设计要求。二次张拉结束后,截去多余的钢绞线,使其外露30cm,安装防护罩,注入油脂,拧上堵头、封锚。⑩张拉时的安全:预应力张拉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应防止以下情况:夹片脱出或飞出、断丝与滑丝、千斤顶必须有固定设施,以防锚索张拉时锚固段突然失效时千斤顶坠落。4)锚索耐久性构造要求①锚头部分:锚索张拉锁定、二次灌浆完成后封口,从锚具量起留100mm的钢绞线,并做厚度不小于100mm的1:2水泥砂浆保护层,再用钢筋网罩封闭,采用C40细石混凝土封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锚具与张拉端与无粘结钢绞线之间采用过渡管连接,过渡管内注入防腐剂,无粘结钢绞线的PE套管伸入过渡管内长度不应小于100mm。②自由段:锚索筋材应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无粘结钢绞线,严禁采用有粘结钢绞线涂抹油脂套管的工艺方式。③锚固段:锚固段部分的钢绞线要剥除PE防护套管,用锯末除去钢绞线防腐油脂,并用面纱清洁擦拭(除油),采用水泥砂浆防腐,施工中应使锚索位于锚孔中部,要求杆体周围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5)锚索监测:监测锚索的数量为总锚索量的5%。6)锚索基本试验及验收试验基本试验:锚杆(锚索)施工前必须进行基本实验,基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标准值、锚杆(索)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实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由于荷载分散型锚索每个锚固单元的自由段长度不同,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各个单元锚索的伸长量不同,采用常规的试验方法不适宜,可按下列两种试验方法之一进行:.a.对每个单元锚索单独进行常规试验,锚索的试验结果由各个单元锚索的试验资料组成b.在设计拉力条件下,计算由单元锚索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引起的弹性伸长差,依次对各个单元锚索(从自由段长度最大的)进行预先张拉以消除上述影响,然后按常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②每种实验锚杆(锚索)数量均不低于5根。③基本试验的常规方法应采用循环加、卸载法。④当每组试验锚杆极限承载力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时,应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验收试验: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验收试验锚索数量不小于总数5%且不小于3根。锚杆(锚索)验收试验荷载值详见锚索大样图。衡重式挡墙挡墙施工步骤如下:1)基础开挖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边坡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发生土体坍滑,而须采用跳槽开挖、分段浇筑的办法施工。挡土墙跳槽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一般不大于15m,施工时严禁超挖,挖至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标高后必须及时用10cm厚C25细石砼垫层封闭;施工段长结合伸缩缝设置确定。对超高挡墙,应在保证基坑稳定安全的前提下,相应减小每段开挖长度。基坑开挖的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需要,渗水基坑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基坑排水设施。挡土墙基础开挖时,如墙背为岩层,则紧贴墙背尺寸大小进行开挖,并在开挖后原槽浇筑,保证挡土墙墙身与岩层紧贴。基础开挖为土层时,临时放坡坡率按1:1.5,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时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开挖边坡安全。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地基与设计要求有出入时,在保证参建各方同意后,可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改变挡土墙起止点位置或基底标高等。基坑开挖不应破坏基底岩、土的结构,如有超挖或扰动,超挖岩质基槽应采用C25素砼原槽浇筑,超挖土质基槽应将原土回填,且必须夯填密实或作换土处理。挡土墙基底纵坡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挡土墙大样图中的设计要求。当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基坑不得长时间暴露或扰动、浸泡,防止削弱其承载能力。基础开挖后应及时通知地勘、设计等单位现场验槽,基底地基承载力须满足设计要求。2)墙身浇筑衡重式挡土墙均采用C25混凝土筑模浇筑,表面应光滑、平整,以稳定基岩做持力层,每隔10m~15m设置一道宽20mm的沉降缝,且于地基性状和挡土墙高度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0mm。3)路基回填填料采集前应作好标准击实试验,提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指标,据以控制压实质量。碾压前应进行碾压试验,根据碾压机具、填料性质及最佳含水量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并分层压实。施工中亦可根据碾压试验的碾压遍数来指导施工。墙背回填需待砼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进行,墙后填料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且满足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不小于35°,严禁使用腐殖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及硅藻土作填料,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墙背必须逐层均匀回填、摊铺平整、碾压密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在坡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呈5%反坡,然后再回填,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墙后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为防止碰坏墙体,应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墙后填土压实度标准如下表所示。墙后填土压实度标准填土范围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上路堤80~150≥95下路堤150以下≥93距墙体1m以内全部墙高≥94(7)锚杆施工1)钻孔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宜超过设计长度0.5m;锚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确保锚固段进入稳定中等风化岩层;钻孔后应将孔清理干净,并用压风机吹干,成孔后及时放置锚杆、灌浆,间隔时间不得大于6天;锚杆成孔建议采用干作法施工。2)锚杆组装与安放组装前,钢筋应除油污、去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筋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钢筋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0m设一定位支架;钢筋接长按施工规范焊接或机械连接;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设计长度的95%,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插拔,不得悬挂重物;注浆:采用M30水泥砂浆,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不低于42.5MPa。不得使用高铝水泥;不得使用污水;注浆压力0.5Mpa。材料技术要求混凝土总体要求1)施工前必须做好配合比试验(强度、弹模、收缩率、初凝时间等),综合考虑施工程序、工期安排、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通过试验,保证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不良影响。2)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应认真凿毛清洁,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面均应达到平整、光洁。3)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确保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中应通过配合比试验掺入适量的优质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4)养护要求:混凝土硬化后要进行专人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冬季施工浇注混凝土要采取保湿保温养护措施。5)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下。6)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应在夜间浇注,入模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7)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梁体15℃)。8)混凝土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混凝土、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9)除了施工单位提供试块实验报告外,设计单位依据工程具体要求,可采用随机无损检验,以确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0)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应认真凿毛清洁,确保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面均应达到平整、光洁。11)混凝土试件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养护。水泥1)混凝土要求采用普硅水泥配制,宜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水泥等商品应具有专业部门的质量检验合格证)。2)为了控制混凝土早期强度的过快发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0%。3)掺和料和外加剂①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②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膨胀率的前提下,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应性和相应掺入量,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③外加剂性能指标必须通过有关质检部门的鉴定。④衡重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补偿混凝土收缩添加的膨胀剂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限制膨胀率(×10-4)限制干缩率(×10-4)抗压强度(MPa)龄期水中14d空气中28d28d性能指标≥1.5≤3.0≥25骨料1)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骨料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2)粗骨料抗压强度应大于混凝土强度的2倍,压碎性指标<7%,空隙率<40%,骨料应选用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2.0cm,且不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同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含泥量低于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5%。不容许采用卵石或卵石破碎方法生产。3)细骨料含泥量低于1%。宜采用中粗砂,如果采用特细砂时,应满足有关规定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能满足结构的抗裂和抗渗要求。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时的水化热,在使用特细砂时建议加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0~2.5,具体比例根据施工单位的配合比实验确定。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保护层垫块成为钢筋腐蚀通道。垫块数量不应过少,应保证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钢筋(1)所有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l499、GBl3014的规定,结构使用的钢筋应有工厂质量保适盘(合格证)。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应按设计技术指标和型号进行采购,并按有关质量检验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遵照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2)凡因施工需要,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在空间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以保证钢束管道位置的准确。钢束锚固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但待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原位。施工中如发生钢筋空间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其位置,但应确保钢筋的根数和净保护层厚度。(4)钢筋直径≥16mm时采用等强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要求,接头等级Ⅰ级。(5)严禁采用改制钢材。施工时任何钢筋的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6)钢筋接头(包括箍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边坡监测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束后,应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做好对边坡和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工程建成后,要求监测不能间断至少连续监测2年,并要求设立维护和维修机构,以保证支挡结构的正常使用。监测目的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用监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施工,以便施工组织设计得以进一步优化。监测项目1)边坡滑塌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必须对坡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和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内容还应结合工程实际,根据其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要求等合理选择: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一级边坡工程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或预估支护结构变形最大处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墙面和整体倾斜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锚杆(索)拉力外锚头或锚杆主筋应测支护结构变形桩和冠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应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2)除上述项目外,还应对工程施工区域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相邻建(构)筑物、周边土体表面及地下管涵等进行变形观测。3)施工过程中做好目测巡视工作。施工单位应指定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肉眼巡视,主要是对支护结构顶部、邻近建筑物及邻近地面可能出现的裂缝、塌陷和支护结构工作失常、流土、渗漏或局部管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记录、检查和综合分析。肉眼巡视包括用裂缝读数显微镜量测裂缝宽度和使用一般的度量衡手段。观测周期1)本工程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一级,根据相关规范,工程建成后,要求监测不能间断至少连续监测2年,并要求设立边坡的维护和维修机构,以保证高挡墙、高边坡的正常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