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阳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统测生物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4月份,阜阳首届马拉松吸引了约13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呼吸加深、加快和肌肉酸痛。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CO2浓度持续升高B.运动员长跑过程中血液中的O2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C.肌肉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使内环境pH显著降低D.比赛过程中因为体液和盐分大量流失,导致肾上腺皮质释放的醛固酮增加2.2024年3月一碗麻辣烫让甘肃天水接棒哈尔滨成为新晋“顶流城市”。辣子、宽粉、土豆是甘肃麻辣烫的“三绝”。特别是其中的辣椒,堪称陇派麻辣烫的“点睛之笔”。人食用辣椒后通常产生又热又痛的感觉,让人很是舒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辣椒素的刺激会引起神经细胞上钠离子内流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递到达下丘脑产生热觉和痛觉B.吃辣椒时,感觉辣的同时大量出汗,是因为在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参与下汗腺分泌增加C.吃辣椒时大量的出汗会导致机体失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吃完辣椒一段时间后,人体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神经细胞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钠钾泵通过主动运输吸钠排钾3.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交感神经兴奋,消化腺分泌活动减弱,抑制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消化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膀胱缩小,利于完成排尿反射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能对内脏进行支配,且二者作用效果一般相反D.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众多的原理和结论的得出都来自于实验,在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也设计了许多巧妙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减法原理”B.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治疗狗的糖尿病C.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并制成提取液的操作是为了排除化学物质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通过导管进入体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5.在使用化妆品时,其中的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下图为由乳化剂转化而来的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组胺引起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出现水肿、水疱属于激素调节B.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出现过敏症状主要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有关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致敏肥大细胞结合后即可引起该细胞释放组胺D.致敏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能识别同一种过敏原6.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B.林下光照较弱不一定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D.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7.研究表明,在我国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异色瓢虫、螳螂等;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等。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B.该苹果园中存在着多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C.该苹果园生物量金字塔上窄下宽,苹果树的总有机物量大于果园中所有动物的生物量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8.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λ值的变化曲线(如图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的曲线ab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bc段和de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B.图1中e点和图2中的D点时种群的数量最低C.图2的AB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CE段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D.图1中15-25年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9.中国经典古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B.“螟蛉有子,螺赢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体现植物开花受温度影响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体现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循环10.淮河流域是安徽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为恢复淮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淮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流域甲、乙、丙与丁的栽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该流域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C.该流域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增强D.该流域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1.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微型的群落12.随着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罐的成功设计,人们能够在严格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发酵工程逐步形成。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①酶制剂只能通过发酵工程生产,不能由动植物生产②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③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④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可获得单细胞蛋白⑤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⑥用乳酸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青贮饲料中添加酵母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动物免疫力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⑥13.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传统工业化生产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等工序(如图)。制麦、糖化分别为下一工序提供α淀粉酶、糖浆,其中焙烤时杀死了种子中的胚,发酵过程包括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性状优良的酵母菌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不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B.制麦与糖化环节时,焙烤、蒸煮处理方法在杀死活细胞的同时使所含的酶失去活性C.酵母菌的繁殖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而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D.发酵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以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物的形成14.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I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得到如图Ⅱ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微生物计数时,所有的菌种检测培养都需要进行梯度稀释B.稀释涂布时将涂布器从酒精中取出后,应立即放在火焰上灼烧,以免被空气中微生物污染C.由图I结果可知,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此数值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D.由图Ⅱ结果可知,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乙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丁组强15.胚胎工程等生物技术促进了具有优良性状和经济价值的动物快速繁殖和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移植时需要用物理、化学或者灭活的病毒等方法激活重构胚B.进行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哺乳动物卵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不连续的D.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都要在卵巢中进一步发育到MⅡ期才具备受精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3分)正常小鼠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机体主要通过图所示的三种途径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途径①③中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2)研究发现,支配胰岛B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支配胰岛B细胞的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不同的神经对胰岛素的分泌影响不同,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3)某研究小组欲验证芹菜素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请完善实验报告。材料与试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芹菜素(用生理盐水配制)、生理盐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STZ)(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I.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取20只健康小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左下腹注射65mg/kgSTZ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Ⅱ.检验芹菜素降血糖效果:①_______只健康小鼠作为甲组,将实验I制备的糖尿病小鼠随机均分为乙、丙两组;②_________;③乙组每只小鼠每天注射________,甲组和丙组每只小鼠每天注射________,均连续注射四周。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④四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取平均值。Ⅲ.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用柱状图表示;17.(10分)2024年初,安徽多地接连发生大范围的冻雨暴雪天气,大幅降温容易对农作物产生冻害,而且过长时间低温,将对小麦、油菜等小春农作物生长及产量造成很大影响。植物细胞通过“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来精细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光敏色素是感受光的受体,其本质是一类______复合体。已知光敏色素是美国科学家通过测定黄化玉米幼苗的吸收光谱发现的,与光合色素相比,光敏色素在吸收光谱上的区别是______。(2)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将经过春化处理的植物甲枝条嫁接到未进行春化处理的同种植物上,也可诱导未进行春化处理的植株开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春化作用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3)生产上将一定浓度的2,4-D喷洒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可获得无子果实,其原理是_______;若油菜开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喷洒适宜浓度的2,4-D________(“能”或“不能”)提高产量(4)综上可知,植物激素、光等因素可作为信息分子被受体接受并起作用,再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___,从而对植物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18.(10分)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它们几乎绝迹。回答下列问题。(1)该稻田中的所有生物形成人工生物群落,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如果要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上述变化造成水稻减产的原因是______。(4)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再过30年,预测稻田群落还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19.(12分)乳腺癌化疗的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降低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图所示。(1)给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________细胞,对小鼠进行免疫处理后应从小鼠的脾中获取B淋巴细胞。(2)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B细胞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在诱导细胞融合时灭活的病毒对细胞膜作用是_______。(3)对①过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以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4)该方法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________。(5)结合图1ADC模型图和图2的ADC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作用过程图,分析ADC能降低乳腺癌治疗的副作用,定向杀死乳腺癌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20.(10分)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如图1)和P1噬菌体载体(如图2)构建重组DNA(如图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A↓GATCT)、EcoRI(G↓AATTC)和Sau3AI(↓GATC)。回答下列问题。(1)用BglⅡ和Sau3AI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均不相同,切出DNA片段的特点是_______。(2)只有用_________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构建的重组DNA中RNA聚合酶在插入目的基因上的移动方向,只能与图3一致。(3)若目的基因是来自某单链RNA病毒表面的糖蛋白(GP)基因,则从该病毒基因组中分离出来GP基因不能直接与质粒载体重组,原因是_________为了判断某人是否感染该病毒,利用探针对疑似患者进行核酸检测,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生产探针可利用_______技术实现。(4)若该目的基因为利用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的Hp疫苗基因,则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往往需要__________启动子,其目的是_________。

阜阳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统测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2.C3.D4.B5.D6.B7.A8.D9.B10.C11.C12.D13.D14.C15.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3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体液调节(1分)神经—体液调节(1分)(负)反馈调节(1分)(2)支配胰岛B细胞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或胰岛B细胞膜上识别、结合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种类不同)(3)10用血糖测定仪测量各组小鼠的初始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取平均值并记录适量的芹菜素(1分)等量的生理盐水(1分)17.(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色素—蛋白(1分)在远红光的区域具有吸收光谱(2)经春化处理的植物产生了化学物质并作用于未进行春化处理的植物,促进春化作用的发生/春化作用通过化学物质在植物体内进行信息传递生物的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2,4-D可促进果实发育(1分)不能(1分)(4)(特定)基因的表达(1分)18.(每空2分,10分)(1)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人类的捕捉等(3)害虫数量增多,对水稻的捕食作用增强(4)稻田对人类活动的依赖性(尤其是化肥、农药等)将越来越强,变得更为单一、脆弱19.(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乳腺癌(2)不需要(1分)使细胞接触处的蛋白质、磷脂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5)单克隆抗体a具有特异性,能精准的定位乳腺癌细胞,ADC进入乳腺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最终作用于细胞核,导致癌细胞凋亡(合理即可,3分)20.(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1分)(2)EcoRI和Sau3AI(3)某病毒GP基因为单链RNA,不能直接与质粒DNA相连PCR(1分)(4)山羊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乳腺蛋白基因)Hp疫苗基因在乳腺中表达,从而实现山羊的乳汁中提取疫苗1.D【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详解】A.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B.运动员长跑过程中血液中的CO2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B错误;C.无氧呼吸时可以产生乳酸,但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内环境的pH不会显著降低,C错误;D.比赛过程中因为体液和盐分大量流失,血浆渗透压升高,肾上腺皮质释放的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调节水盐平衡,D正确。故选D。2.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等多个神经元,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存在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A.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因此不会在下丘脑产生热觉和痛觉,A错误;B.吃辣椒时,感觉辣的同时大量出汗,是因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参与下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因而散热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B错误;C.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进而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使尿量减少,C正确;D.神经细胞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钠钾泵通过主动运输吸钾排钠,D错误。故选C。3.D【分析】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扩张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抵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详解】A.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即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使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A正确;B.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反射,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能对内脏进行支配,且二者作用效果相反,C正确;D.血糖降低时,通过下丘脑调节交感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迅速升高,D错误。故选D。4.B【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可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减少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详解】A、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A错误;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用萎缩的胰腺提取液可治疗狗的糖尿病,B正确;C、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C错误;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不需要通过导管进入体液中,而是直接进入血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D错误;故选B。5.D【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产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详解】A.组织胺不是激素,图中组织胺作为化学物质调节小血管通透性,属于体液调节,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出现过敏症状的原因是: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发过敏反应,B错误;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致敏肥大细胞结合后,需要与过敏原接触才能释放组织胺,C错误;D.肥大细胞上的抗体是接触过敏原通过B细胞分裂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的,所以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D正确。6.B【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2.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详解】A.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错误;B.林下光照较弱不一定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降,B正确;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C错误;D.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这种生物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被淘汰,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D错误。7.A【分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详解】A.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植食性动物以生产者为食物是初级消费者,食物链应该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其中螳螂位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B.该苹果园中每个营养级上有多种生物,存在着多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B正确;C.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物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在该果园生态系统中各类动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故苹果树的总有机物量大于果园中所有动物的生物量,C正确;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D正确。8.D【分析】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λt,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详解】A.图1的曲线ab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bc段表示该种群数量增加,de段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B.图1中f点和图2中的E点时种群的数量最低,B错误;C.图2的AB段表示该种群数量增长,但由于生活阻力的存在不会为“J”形增长,CE段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C错误;D.图1中15—25年期间,λ=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9.B【分析】1.植物的向光性是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A正确;B.“螟蛉有子,螺赢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拟寄生的捕食关系,B错误;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体现植物开花受温度影响,C正确;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体现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循环,D正确。10.C【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差,二者一般呈负相关。【详解】A.该流域甲、乙、丙与丁的栽种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该流域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B正确;C.该流域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C错误;D.该流域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11.C【详解】L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结合两图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且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和B正确;刚引入螺时,因为螺偏好吃甲藻,甲藻数量下降,乙藻竞争压力减少导致其数量上升,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很可能是甲藻数量太少无法满足螺的食物需求,螺开始大量捕食乙藻而导致乙藻在峰值之后下降,C错误;甲、乙、丙藻和螺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微型的生物群落,D正确。12.D【分析】本题以发酵工程的兴起为背景,考查发酵工程的原理、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相关内容的解读,以达到理论服务实践的目的。【详解】①酶制剂大多通过发酵工程生产,少数由动植物生产,①错误。②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②正确。③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③错误。④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可获得单细胞蛋白,④正确。⑤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⑤正确。⑥用酵母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动物免疫力,⑥错误。错误的说法有:①③⑥,故选D。13.D【分析】本题以啤酒生产为情景,结合教材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啤酒生产的流程、操作的原理及目的以及主发酵与后发酵等发酵核心知识点。【详解】A.性状优良的酵母菌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A错误。B.焙烤加热杀死,但不使淀粉酶失活,蒸煮产生风味组分,终止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灭菌,B错误。C.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主发酵阶段完成,C错误。D.发酵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以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物的形成,D正确。14.C【分析】本题以酵母菌酿酒为背景,考查的酵母菌的培养、计数以及鉴定产酒能力。【详解】A.不是所有的细菌检测培养都需要进行梯度稀释,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培养方案,A错误。B.将涂布器从酒精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再放在火焰上灼烧,以免引燃酒精,B错误。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取30~300的菌落数计数,(62+68+74)÷3=68;(68÷0.1)×104×103=6.8×109个/L,计数过程中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长出的是一个菌落,故此数值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C正确。D.乙丙丁挑取不同的菌落培养,丙瓶与乙、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