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8分)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先后发现了有被火烧过鹿角和很厚的灰烬层,还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由此可以推断,北京人()A.过群居生活 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 D.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2.某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大量的稻谷、稻叶、木屑、纺织工具(如骨针、纺轮、梭形器)及纺织品(如编织的苇席),还有大量干栏式建筑。据此推断,该遗址应位于下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3.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如图陶杯。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龙山文化——黑陶杯A.炎黄二帝热衷搞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C.该陶杯是黄帝的作品 D.先民已学会制作陶器4.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 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 D.确立了君主专制5.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青铜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D.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6.小明在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写道:“齐桓公任用伊尹相,改革内政和军制,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终成战国时期第一个霸主。”其中出现了几处史实错误?A.1处 B.2处 C.3处 D.4处7.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8.“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了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B.天子喜好收藏玉玺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9.下表是吕思勉《秦汉史》的部分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第六章汉末事迹第十章后汉衰乱第十一章”后汉乱亡第一节元帝宽弛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第二节董卓之乱第二节成帝荒淫第五节灵帝荒淫第四节东诸侯相攻第三节哀帝纵恣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A.皇权削弱和相权强化 B.皇帝短命与藩镇割据C皇帝昏庸和外戚官官专权 D.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10.下列是汉代由西域传人中国内地的物产和中国外传丝绸组图。该组图主要说明了()胡豆,今蚕豆胡麻,今芝麻胡桃,今核桃穿着中国丝绸的罗马贵族A.汉代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B.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C.代以丝绸换取古罗马的农产品 D.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1.《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的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资料,辨别真仿,最终写成了《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 B.侧重文笔质朴简洁C.注重史料考证 D.秉承朝廷旨意著书12.如表是魏、蜀、吴三国统治者在建国之后,各自在治理国家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国家内容(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 C.巩固局部统一 D.促进商业发展13.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胡”“汉”民族交融 B.铁型牛耕的广泛应用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14.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选种、浸种和催芽等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这表明当时农业生产()A.注重精耕细作 B.创新经营方式 C.忽视经济利益 D.引进外来物种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不仅从物力和财力上,而且从人力上也不可能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秦通过实行商鞅变法,迅速成为“兵革大强”的封建国家。秦并巴蜀……在政治上实行一系列封建改革,在经济上修筑栈道,移民巴蜀,增加人口,垦荒种田,兴修水利。于是,都江堰应运而生。——吴金钟《都江堰兴建史学术讨论会综述》材料二:都江堰修建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国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概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应运而生”原因。(2)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建成后发挥的作用。16.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一从北魏建国至孝文帝亲政前,北魏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上,作为都城已一百多年,人口不断增加;处于寒瘠之地的平城,粮食运输极为因难。军事上,北魏与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南朝政权接壤,南朝对北魏构成天然的成胁,使其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不仅如此,在北魏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劲敌柔然等族。再从政治上看,北魏贵族保守势力相当强大,而且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原来的鲜卑旧俗已不适应当时政权的巩固与皇权的集中,从而滞缓了北魏的进一步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实行汉化政策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材料二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1)依据材料一,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17.秦汉的治国思想材料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而汉武帝则采用了儒家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如节用裕民、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宽猛相济等。儒家的“藏富于民”、德主刑辅等思想在汉武帝晚年,面临严重社会危机时调整统治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曾对卫青说:“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不出师征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