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掌握时序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面呈现的朝代时序图示中,②处应该填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时期是隋唐时期,故B符合题意;秦汉时期是前221年到220年,宋元时期是960年到1368年,明清时期是1368年到1911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2.隋炀帝在位约5000天,其中巡行和亲征占去了2050余天,在江都滞留了1100余天,在都城仅待了230余天。隋炀帝这些行为()A.有利于隋朝的统一 B.推动农业发展 C.加速隋朝的灭亡 D.缓和了阶级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巡行和亲征占去了2050余天”“在江都滞留了1100余天”可知,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的皇帝。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在位期间,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隋朝被推翻,C项正确;隋炀帝即位时南北已经统一了,在统一的局面下,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统一的局面,排除A项;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排除B项;他的一系列做法,加剧了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3.“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所以,隋朝大运河的直接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控制 B.沟通了南北交通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巩固了国家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的信息可知,中国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以进行水运,所以隋炀帝完成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B项正确;“加强了边疆控制”不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但不是题干反映的大运河的直接作用,排除CD项。故选B项。4.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进士及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便有了脍炙人口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及“走马观花”流传后世。孟郊中进士的经历体现了()A.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B.都城长安景色的秀美与多姿C.科举制度的弊端 D.世家大族通过门第步入仕途【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进士及第之后的那种欢快愉悦的心情,这是得益于科举制通过考试方法选拔人才,A项正确;材料主要描述科考中举后愉悦心情,不是长安景色,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孟郊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体现的是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而非通过门第步入仕途,排除D项。故选A项。5.以下措施共同反映了统治者()唐太宗唐玄宗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遣返了德行较差的官员,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A.发展农业生产 B.善于虚怀纳谏 C.关注人才选拔 D.重视整顿吏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考察地方长官,唐玄宗考察新任命的县令说明统治者重视整顿吏治,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发展农业生产、虚怀纳谏、人才选拔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6.“相关史事”部编义务教育历史课本的一个重要栏目,其中一则介绍某生产工具时写道:……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据此判断,该生产工具是A.铁农具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体现了曲辕犁的灵便和优越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工具的材质,排除A项;筒车是灌溉工具,耧车是播种工具,而材料的生产工具是耕地工具,排除BD项。故选C项。7.从以下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唐朝社会的特征是()

A.社会风貌兼容并蓄、相对开放 B.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超过男子C.民间的舞蹈已经成为艺术主流 D.经济繁荣发展,物质生活丰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莫高窟第220窟唐代壁画的临摹图、莫高窟出土文献《放妻书》”可得出,唐朝深受少数民族影响,相对开放,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社会风貌兼容并蓄,A项正确;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超过男子,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民间的舞蹈已经成为艺术主流,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经济繁荣发展,物质生活丰富,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8.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反映的是鉴真东渡,第二幅图反映的是玄奘西行,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授中国佛法,将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等传给日本,促进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贡献。这些说明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B项正确;题干强调交往的双向性,并没有涉及高度繁荣等内容,排除A项;对外交流世界领先,需要有对比性才可以得出,显然题干不满足这条件,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对外交往的双向性,并未提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9.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A.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B.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C.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可知意思是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表明安史之乱后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对唐王朝的打击非常大,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开元年间的朝政,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藩镇割据,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不是五代十国时期,D错误。10.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A.动荡不安 B.黎明前的黑暗 C.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D.走向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可见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但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为后来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正确;动荡不安、走向统一只是材料中反映出的该阶段的部分特点,AD排除;题干材料从总体上体现出五代十国时期的特点是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没有体现这是黎明前的黑暗,B排除。C正确。11.在中国两千年的皇权社会,宋朝是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武将开国的朝代里,文人却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宋朝。题干中“武将”指的是A.赵匡胤 B.赵构 C.宋徽宗 D.宋钦宗【答案】A【解析】【详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材料中“武将”是赵匡胤,A项正确;赵构是南宋皇帝,不是武将,排除B项;宋徽宗和宋钦宗是“靖康之变”时被金国掳走的皇帝,排除C和D项。故选A项。12.王安石变法数年间,仅河东路9州26县就治淤1.8万顷,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全国水利田面积大大增加,得益的灌溉民田达到3600多万亩。这表明王安石变法A.促进了北宋农业的发展 B.改变了北宋积弱的局面C.扭转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D.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王安石变法数年间,仅河东路9州26县就治淤1.8万顷,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全国水利田面积大大增加,得益的灌溉民田达到3600多万亩。”可知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没有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排除B项;扭转了政府的财政危机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如下叙述,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女真人)击败了①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游牧民。②宋王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结果,导致(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入侵。宋朝防御土崩瓦解,后来的③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A.辽—北宋—南宋 B.辽—南宋—北宋C.金—北宋—南宋 D.金—南宋—北宋【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政权,金灭辽之战发生于1120年至1125年间,始于金攻击黄龙府,终于1125年金占领辽的燕云之地,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兵败,于宋辽边境的应州被俘,辽国最终被金国所灭,可得知①是辽;据材料“(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入侵,宋朝防御土崩瓦解”结合所学可知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可得出②是北宋;据材料“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结合所学可知在1127年靖康之变后建立的政权,由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定都,中兴宋朝,建庙称帝,史称南宋,可得出③是南宋,故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辽—北宋—南宋,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4.以下材料能说明()时期内容唐代凡市,以日中(中午)击鼓三百响,而众已会;日入(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已散宋代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A.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和两市 B.唐代后期城市打破市坊格局C.宋代的城市规模超过了唐代 D.宋代商业活动时间比唐代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由“凡市,以日中(中午)击鼓三百响,而众已会;日入(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已散”,可以了解到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每天中午时分“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闭市,体现了政府对市的严格管制。由材料“买卖昼夜不绝”体现了南宋都城商业发达,而且没有了时间限制。“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表明临安夜市刚结束早市已经开始,说明夜市、早市相连。因此材料能说明宋代商业活动时间比唐代长。D项正确;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和两市;唐代后期城市打破市坊格局;宋代的城市规模超过了唐代,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15.时空观念是历史课程要培养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图,我国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世界上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厂州、泉州,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占有重要地位,④位置是泉州,是宋朝时期的大商港,因此我国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图中④,D项正确;①②位于黄河流域、③位于海南岛,南宋时期这些区域贸易没有泉州发展快,都不是宋朝时期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地方,排除ABC项。故选D项。1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铁木真,A项正确;忽必烈建立元朝,排除B项;阿骨打建立金,排除C项;阿保机建立辽,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7.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行省的设置()A.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发展 B.削弱了君主专制C.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穆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行省是元朝行政机构,题干没有推动各地的公平发展,本身说法也错误,排除A项;行省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削弱了君主专制,排除B项;北宋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已经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18.元朝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说:“至元间,立巡检司。”这里的巡检司,在当时主要管理的是()A.西藏地区 B.澎湖和琉球C.辽东半岛 D.新疆地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权首次在台湾设置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机构,B项正确;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排除A项;元朝时设辽阳行省管理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东北地区,排除C项;元朝设被北庭都元帅府管理新疆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19.“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A.清明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民就洒扫庭户,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20.小夏在查阅宋代航海的史书中看到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为缺漏的内容,你判断这部分内容应是A.象限仪 B.经纬仪 C.指南针 D.航海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当为指示方位的仪器。结合所学,宋代航海已经装备有指南针,故C符合题意;象限仪是主要用于测定天体在地平上的或天顶距的天文仪器,排除A;经纬仪是一种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仪器,排除B;航海图是用于舰船航线设计、定位导航和系泊,保证航行安全的海图,排除D。故选C。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21.制度健全、完善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下表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时期科举次数/次录取进士总数/人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宋太祖1518813宋太宗81487186宋仁宗134561351——摘编自《科举:不只是考试》材料四: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zuò)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1)材料一中示意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北宋初年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以达到“分权制衡”的目的。请分别以相关史实说明。(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并谈谈这种现象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而采取的政策,并对这一政策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三省六部制。(2)中央: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地方:派文官担任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转运使;等。(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这一政策导致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下降,同时增加了财政支出。【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等”和尚书省下属的六部,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由三省和六部组成。其中,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因此,示意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以达到“分权制衡”目的,具体做法是在中央,削弱大将的兵权、分解相权。在地方,设置通判监督知州、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转运使。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职,实行三年一换制度。可得出:中央: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地方:派文官担任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转运使。【小问3详解】发展:根据材料三表格可知,科举次数和录取进士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大大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土地位。这种现象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小问4详解】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且当时五代时期下属推翻上司夺权称帝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对武将非常不放心,于是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评价:据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政策的积极影响有:1、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2、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3、有利于防止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4、有利于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参政热情高涨。5、有利于推动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重文轻武政策的消极影响有:1、重文教轻武艺,导致军事力量薄弱。宋代人以学文为荣,以习武为耻,认为习武是猛汉的行为,不能给自己事业上带来发展,并且这种风气越来越盛,当国家遭遇危机时,遇到了外族入侵,这些文人彻底束手无策。2、备受欺凌。北方的辽、西夏以及后来南宋时期的金,觊觎中原地区的财富,都对宋代这片富庶的土地垂涎三尺。这三个政权都对宋代发起了进攻,宋代每次都是被动防御屈辱求和。3、行政效率低下。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时常会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大军调度不及时等情况。4、三冗:冗兵,冗官,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简而言之,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这一政策导致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下降,同时增加了财政支出。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下表反映了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迁。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编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材料三:图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二秧马图三泉州港阿拉伯商人墓碑材料四:图四宋代《耕获图》图五交子图六宋代海船(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阶段,并说出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时期。(2)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图五“交子”出现的背景。图六“海船残骸”反映了宋朝政府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上述四则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答案】(1)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三个阶段。南宋时期。(2)人口的南迁;大运河的贯通;生产工具的改进;海外贸易的兴盛。(3)商业贸易的繁荣。市舶司。泉州;广州。(4)宋代经济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阶段:根据材料“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可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三个阶段。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三从西汉到北宋,南方户口占全国比列不断上升,北方户口比列不断下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提高种植效率,泉州港体现了这一时期海上贸易的繁荣,可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南迁;大运河的贯通;生产工具的改进;海外贸易的兴盛。【小问3详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较快,铜钱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需要,当时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笨重,携带不便。“交子”出现的背景商业贸易的繁荣。机构:据所学知识可知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在宋代出现,以及在明代早期达到巅峰时期。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大商港: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当时中国海船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二三阐述的是宋朝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三展示的是宋朝农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概括起来,全部描述的是宋代经济的发展。23.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下图是我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3)请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双方盟约”的名称,并概括该盟约的积极作用?(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答案】(1)开明的民族政策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平等对待。(2)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激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4)各民族政权并立。由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自古以来都以汉族尊贵看不起其他民族。只有待他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以各民族都视为他们的父母亲人,他还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华夷分界”的民族偏见,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小问2详解】事件:根据材料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可得出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历史作用: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