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九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天门市九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天门市九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天门市九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天门市九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四月集体作业历史试题(政、史合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3小题,每题2分,共计26分)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①隋朝统治时间很短暂②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为后世南北交通奠定了基础③随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④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流星是指一闪而过,非常短暂。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但隋朝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所以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时间虽短却光芒四射,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不严谨,隋朝是我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之一,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综上故选C。2.下列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B.创立三省六部制C.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D.削弱相权【答案】B【解析】【详解】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B符合题意;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削夺朝中大将兵权,A不符合题意;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不符合题意;宋太祖还采取设立多重机构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历史图片是历史信息的一个有效载体。如下图反映的是()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张骞通西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鉴真的塑像。唐朝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等,排除A项;玄奘西行到印度取经,为我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排除C项;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4.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C.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岳飞抗金,赢得人民的尊重,因此材料中的“匈奴”就是指金国的建立者,女真贵族的统治者,C项正确;契丹建立辽,在北宋时灭亡,排除A项;突厥统治者被唐打败后,不断西迁,在宋朝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党项族建立西夏,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小明同学制作了三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皇帝()摘要一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摘要二创立了进士科摘要三三次征讨辽东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摘要一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摘要二创立了进土科”“摘要三三次征讨辽东”,可知是指隋炀帝,隋炀帝时期在选官制度上设置进士科,创立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这是其功绩,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还三次征辽东,其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短命而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正确评价隋炀帝。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加强了内地同台湾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6.武则天是我国历史唯一女皇帝。她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功过。史学家肯定她的功绩,主要是为她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C.打击大族势力 D.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是武则天的历史功绩,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使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选D。7.“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答案】C【解析】【详解】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时期,任用姚崇宋璟作宰相,“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反映了唐玄宗勤于政事;任用贤能的统治措施。依据“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粮仓丰实的景象。所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排除A;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排除B;“康乾盛世”是清朝时期的盛世,排除D。故选C。8.唐朝曾经是一个强盛的朝代,有盛就会衰,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可知与安史之乱有关。“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正确;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利润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排除A;唐朝后期的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排除C;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权,不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排除D。故选B。

9.下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民族融合 B.经济繁荣 C.政权并立 D.科技发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北宋政权和辽、西夏政权并立;南宋政权和金、西夏政权并立,说明当时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C项正确;题干图片没涉及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排除ABD项。故选C项。10.“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唐代可以分为前后两段来观察,前面一段是137年的伟大与繁荣,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与混乱。”唐朝由伟大与繁荣走向破坏与混乱始于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宦官专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后期,发生安史之乱,使唐代分为前后两段来观察,前面一段是137年的伟大与繁荣,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与混乱,故C符合题意;黄巢起义进一步瓦解了唐朝统治,藩镇割据消弱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力,宦官专权体现了唐朝政治的黑暗,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黄河流域②商业繁荣,出现了纸币和商标等新事物③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宋元经济”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相对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生产者还制定了商标等新事物,以此彰显商业信誉、提高商品质量,②正确;“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这一时期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③正确;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先进,经济发达,由于陆路受阻,因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④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①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在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的是A.定窑 B.景德镇 C.哥窑 D.汝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是景德镇,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B符合题意;ACD项都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但与“瓷都”称号不符,排除。故选择B。1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都能招贤用能②都能虚心纳谏③都重视农业生产④都任用酷吏使政治稳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唐太宗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玄宗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崇尚节俭。故答案是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3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有一次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诗人孟郊中进士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材料三“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材材四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制度?这项制度在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时期正式确立?(2)材料一中这位皇帝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做了什么?(3)女皇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贡献是什么?(4)该制度在我国存在了多长时间?【答案】(1)制度:科举制。正式确立:隋朝的隋炀帝设立进士科。(2)完善措施: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3)贡献:创立殿试。(4)时间:一千三百多年。【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得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科举制度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小问2详解】完善措施:根据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继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由此可知,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的措施是,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小问3详解】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小问4详解】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由此可知,科举制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材料二在他的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材料三(炀帝)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改为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杜佑《通典·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1)“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什么?(2)隋朝鼎盛与哪位皇帝有关?由此可见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什么?(3)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有哪些?(4)通过上述探究,你从中得到什么感悟?【答案】(1)589年,隋灭陈。(2)隋文帝国家统一。(3)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隋亡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4)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体恤百姓等。【解析】【小问1详解】标志: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可知,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小问2详解】皇帝、前提: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他的统治时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可知,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因此,国家繁荣与开放的必要前提是国家统一。【小问3详解】史实: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可知,前者体现的是营建东都洛阳,后者体现的是开凿大运河。隋亡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三“遂恣荒淫、每月役丁二百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小问4详解】感悟: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成由勤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体恤百姓等。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材料二(宋)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八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方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明白)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宋·朱熹《朱子语类》(1)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国破”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作者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作者的诗被誉为什么?同一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谁?(2)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哪一历史时期?在此之前,具有相似特征的还有哪两个历史时期?(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他向宋太祖提出了什么建议?(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安史之乱;诗史;李白。(2)五代十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3)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4)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杜甫的《春望》中,“国破”的出现是因为安史之乱;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与杜甫同一时期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五代十国时期;与五代十国时期相似还有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3)根据“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得出赵普认为的原因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提出的建议根据“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得出是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4)根据“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得出是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唐朝的开明使唐朝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唐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外来营养,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锦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