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机密★启用前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8分。1.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说明在卿大夫、士、庶等人眼中并没有向周王效忠的意识,说明分封制下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排除A项;由题意可知,家国同构并不利于强化王权,排除B项;血缘政治是强化贵族地位的,排除D项。故选C项。2.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 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孔子的弟子子夏来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其部分弟子后来成为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开创者或重要代表人物,可见当时学派的分立与激辩,C项正确;子夏的弟子后来转投或创立其他学派,不代表诸子百家思想发端相同,排除A项;子复弟子中多数仍为儒学继承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学对统治者执政理念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3.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颇置吏焉”,邛、笮“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 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C.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 D.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建五尺道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便于中央对西南夷地区的管控,C项正确;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不是对秦最重要的影响,排除A项;汉朝开通丝绸之路,排除B项;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后汉书·许荆传》记载,有个叫许武的人,故意提出分家,自占肥田、广宅,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而后他又把田地、财产加三倍归还其弟,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该记载()A.反映出儒学对民众影响的削弱 B.从侧面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C.揭露了地方官员怠政懒政行为 D.批判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恶行〖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材料中“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之一是“孝廉”,许武的作为是为了获取名声,从而使自己得到举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B项正确。汉代儒学地位较高,对民众影响较大,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许武利用察举制的漏洞为自己谋取利益,非地方官员懒政问题,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得知许武出自世家大族,排除D项。故选B项。5.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C.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可知,三国时期田庄命名上倾向于跟军事相关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是国家大分裂时期,田庄在命名上多以与军事相关名称主要起到威慑作用;根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可知,东晋时期田庄命名基本不再用与军事相关名称,转而用别墅,说明这一时期不需要过多用名称威慑,政局相对稳定,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强大,排除B项;田庄本质上是大土地所有制,不管是三国还是东晋南朝都一样,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不能体现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与商品经济发展不相关,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6.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置羁縻诸州,……四夷之与中国通者甚众,……宜有以记其所从出。天宝中,玄宗问诸蕃国远近,鸿胪卿王忠嗣以西域图对,才十数国。其后贞元(德宗年号)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山川聚落,封略远近,皆概举其日。”唐政府这些举措()A.推动古代地图学的新发展 B.促使华夷同源共祖观念成为主流C.提升了鸿胪寺的政治地位 D.有利于多元一体政治体系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通过设置羁縻诸州及封略等措施,周边的四夷与中国交往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显然有利于多元一体政治体系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与地图学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多元一体的政治体系,非华夷同源共祖观念,排除B项;材料与鸿胪寺的政治地位变化与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8.《齐民要术》中记载:“(水稻)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这体现了()A.北方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 B.北方出现了水稻复栽技术C.南方农耕经济超越了北方 D.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水稻)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体现了水稻移栽(复栽)技术,结合《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作品可知,材料体现了北方的水稻复栽技术,B项正确;北方栽培水稻是作物推广的结果,与民族交融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9.有学者认为,宋代统治集团的特点是:一、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二、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呈现不稳定状态;三、官户享有的减免赋役的特权较唐代品官要少。这实质上说明,宋代官僚集团()A.地位剧烈变动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B.制度构建注重制衡与效率C.逐步出现机会和身份平等的趋势 D.政治事务处理高度程式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稳定,官户享有的特权减少,这就打破了官僚集团的封闭性、狭隘性和特权性,实质上说明社会成员成为官僚地主的机会在增多、官僚地主的群体在开放,其身份和特权逐渐弱化,C项正确;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说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为国家政治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官僚集团的平等化趋势增强,与制度构建的制衡和效率无关,排除B项;程式化指的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模式,材料说的是传统的程式化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10.至顺元年时河南江北行省的20个路府州当中,8个来源于原江淮行省,7个来源于原湖广行省,5个来源于原中书省,所以,河南江北行省是典型的邻壤切块式。同时,江浙行省是由原江淮行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和福建行省合并而成,也可勉强归于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A.扩充了行省的社会职能 B.有效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奠定了封建国家的版图 D.意在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的行省划分打破了原有的江河便利,采用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行省的具体职能,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这种做法打破了原有的江河便利,实际上增加了行省内的沟通成本,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版图得以奠定,排除C项。故选D项。11.宋代是祠神文化成熟的时代,“上而州县,下至闾巷村落,无不各有神祠”。宋代统治者大力尊崇与扶持各种祠神,既完善了以前的祠神,又创造了大批影响深远的祠神。宋代的祠神文化()A.强化了宋代封建中央集权 B.有利于教化民众和凝聚民心C.彰显出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D.促进民族交融强化民族认同〖答案〗B〖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上而州县,下至闾巷村落,无不各有神祠”说明,普通民众广泛信仰祠神。宋政府大力尊崇与扶持各种祠神是为了教化民众、凝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B项正确;宋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分权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祠神文化与强化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A项;祠神文化是宋代文化中的一种,仅仅从这一种文化中无法判断出宋代社会风气是开放包容,排除C项;祠神崇拜与民族交融、民族认同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明朝景泰以后,内阁设诰敕房和制敕房,由中书舍人掌办一切诏敕机密文书。正统年间,国有重要大事,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这反映了当时()A.中央行政效率提升 B.内阁权力扩大C.中枢机构权力下移 D.内阁统辖六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有下设机构,内阁可会同其他衙门来开内阁会议,这说明内阁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从顾问机构到参与决策),其权力扩大,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效率问题,排除A项;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扩大,而非下移,排除C项;让其他衙门来内阁开会不等于内阁统辖它们,更不等于内阁统辖六部,排除D项。故选B项。13.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产物。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限于在京衙门、在京大臣或少数亲信官员使用;雍正将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各级京官及外省中级官员;乾隆时奏折成为官方文书,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奏折制度的变化()A.规范了官方的文书运行 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C.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 D.便于增强皇权治理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朝。据题干可知,奏折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结合所学,奏折制度反映了清朝君权的加强,因此,奏折的公开化有利于皇帝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增强皇权的治理能力,D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奏折普及化,与规范文书运行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外省(地方)官员,体现了对外省(地方)官员控制的加强,不能由此得出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排除B项;奏折的普及化,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正确性,但不能说“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14.明代中期以前,官刻和文化精英经营的私刻是出版业的主体。明代中后期,虽然官刻和私刻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商人经营的坊刻发展更为迅猛,成为三者中最有生机的一个。出版业的主体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文化繁荣基于一定经济基础C.思想专制尚未阻碍文化发展 D.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度有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商人经营的坊刻发展更为迅猛,成为三者中最有生机的一个”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出版业的这种情况与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繁荣有关,B项正确;明朝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排除A项;明朝实行思想专制,不利于思想活跃,阻碍了文化发展,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15.《中西记事》载:“国(清)初海禁既开……未几而十三洋行操其利权,税有定则,未几益以规费支销名目,未几而益以归公充饷名目……洋商不堪其悉索,则控于地方官,地方官不能平其讼,则越控于大府,大府不欲穷其狱,乃回诉于本国。于是带兵船论讲,而干戈之衅以起。”材料可用于记说明()A.闭关锁国导致列强对华侵略 B.十三行是鸦片战争主要责任人C.清初开海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D.十三行的腐朽激化中西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清朝。根据材料“税有定则,未几益以规费支销名目,未几而益以归公充饷名目于是带兵船论讲,而干戈之衅以起”得出当时十三行腐败,税的名目繁多,因此激化中西矛盾,导致战争爆发,D项正确。列强侵华是为了寻找海外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不是因为闭关锁国导致的,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英国发起的,因此十三行不是战争主要责任人,排除B项;无法得出清初开海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排除C项。故选D项。16.1902年,梁启超大声疾呼,“史界革命不起,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A.营造戊戌变法的舆论氛围 B.培植国民意识和近代国家观念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D.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0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惟此为大”可知,梁启超强调史学革命是为了救国,这有助于培植国民意识和近代国家观念,B项正确;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A项;《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代商人,都明白一个基本的经营之道:要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掌控整条产业链,而不仅是制造这一个环节。作为最早经营茶叶外贸生意的常家,直接把眼光投向了中国的产茶之地,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正是这条高效整合的产业链,造就了以晋商为代表的一代茶商的辉煌的成就。——摘编自《晋商史料全览》等材料二世界因15世纪90年代的新发现而发生了变化,欧洲再不是环球事务的边缘地带,而是世界发展的引擎。马德里和里斯本做出的决策能影响到几千英里以外的世界,如同当年从阿拔斯的巴格达、中国唐朝的洛阳、蒙古首都哈拉和林或中亚撒马尔罕发出的号令一样。如今是条条大路通欧洲。——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马德里和里斯本分别属于哪个国家。概括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出现了哪些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并说明其对西欧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答案〗(1)主要表现: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种植广泛。
影响: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2)马德里:西班牙。里斯本:葡萄牙。
商业经营方式: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任答4点即可)。
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后期(中国)。主要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根据材料一“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根据材料一“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可知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影响:根据材料一“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并结合在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相关史实可知,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有,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90年代(马德里和里斯本)。所属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德里属于西班牙;里斯本属于葡萄牙。商业经营方式:根据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出现了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影响:根据材料二“欧洲再不是环球事务边缘地带,而是世界发展的引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出现的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18.法律与教化材料一:教化一词意指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传统教化不同于当代道德教育,其作为法律中重要的一部分,源生于道德,升华于法律,在通过法律控制社会秩序的古代起到重要的作用。法律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之中,从社会法学派的角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本质代表着所在社会的本质。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孔子关于教化法思想的学说创立于春秋时代,却成就于中国的千秋万代。反观这一现象,可看出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不仅代表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属性,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存的本质规律。——摘编自乔冠文《孔子教化的法思想价值探析》材料二:由于外族的入侵和自身的腐朽堕落,罗马帝国后期国力极其衰落,帝国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也开始违背其制定的法律。这时,教会经常起到维护法律的作用。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权力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基督教对法律的极度重视。为了保持教会的独立,就必须限制国王的权力,法律理成章地成为规约王权最有效且最有力的“杀手铜”。随着日耳曼族的大举入侵,当他们用野蛮的手段毁灭古罗马文明的时候,基督教会则以一个捍卫者的身份出现,把残留的古罗马法治思想的火种保留了下来。罗素说:“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落,在这期间,古罗马所残留的一些文化主要借教会得以保存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在其中得到复兴。”正是这些罗马法及其法治理念的保留,才有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和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不断呼声。——摘编自靳浩辉《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会维护法律的行为所产生的意义。〖答案〗(1)背景:礼崩乐坏,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旧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动;统治者寻找新的治国思想;不同学派思想的相互融合;人性本善和以民为本的观念。(任答3点)(2)意义:维护了法律的权威,确保教权高于王权;保留了古代罗马的法治思想,促成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为后世文艺复兴运动创造可能。〖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孔子关于教化法思想的学说创立于春秋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崩乐坏,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旧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动;统治者寻找新的治国思想;根据材料“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不仅代表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属性,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存的本质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性本善和以民为本的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学派思想的相互融合。(2)意义:根据材料“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了法律的权威,确保教权高于王权;根据材料“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落,在这期间,古罗马所残留的一些文化主要借教会得以保存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在其中得到复兴”“正是这些罗马法及其法治理念的保留,才有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和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不断呼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留了古代罗马的法治思想,促成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为后世文艺复兴运动创造可能。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初立九品,按人才优劣定品第,这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汉末察举制被名门士族所操纵的弊端。但九品中正制中各地中正的人选皆由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兼任,人才的任用升降。实质上仍然完全掌控于门阀士族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要巩固和加强集权显然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庶族地主的力量却在门阀士族逐渐衰弱的趋势下不断壮大,他们对于选官制度产生了新的政治诉求,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的推广,使各个阶层的有志之士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官职地位,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地主阶层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随着唐代门第制度的废除,大量寒门子弟凭借科举考试踏上仕途,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科举时代。——摘编自李烁《浅析唐朝科举制度与朋党政治》材料二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取政权,为了重建国家制度和秩序,针对科举制度之种种弊病,不断予以矫正。建隆三年下诏规定:"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侄",且"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以切断座主、门生的利益纠结,殿试制度确立之后,恩归君主。建隆四年,再次下诏,废除"公荐”制度,权贵豪门借助“公荐”,最容易上下其手,操纵科举。同时创设了全新的“给食”和“特奏名”,所谓"给食",即为赴京考生提供食宿费用,以收取新归附之地士心;"特奏名"即照顾录取年龄较大且屡次落榜的考生。到太宗时期,取士人数明显增加,改革举措也更为大刀阔斧一些。首先,放松了对门第的限制,工商之子,亦能入仕;其次,加重了科举题目的政治化、道德化倾向;另外,推出“锁院”和“糊名”制度,士人在科举中的黜落与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摘编自诸葛忆兵《论北宋初期科举制度之变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科举制的革新之处。〖答案〗(1)原因: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凸显;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壮大,产生新的政治诉求;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积极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壮大地主阶级力量;中国步入“科举时代”,对后世王朝选官产生深远影响。(2)革新之处:确立殿试制度,废除“公荐”;实行“给食”和“特奏名”;放宽门第限制;加强试题的政治和道德教化;推出“锁院”和“糊名”制度。〖解析〗【小问1】原因:根据材料“但九品中正制中各地中正的人选皆由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兼任,人才的任用升降。实质上仍然完全掌控于门阀士族的手中”可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凸显;根据材料“庶族地主的力量却在门阀士族逐渐衰弱的趋势下不断壮大”可知庶族地主力量不断壮大,产生新的政治诉求;结合所学科举制的目的可知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积极影响:结合科举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可知将选官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科举制度的推广,使各个阶层的有志之士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官职地位,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地主阶层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可知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壮大地主阶级力量;根据材料“随着唐代门第制度的废除,大量寒门子弟凭借科举考试踏上仕途,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科举时代”可知中国步入“科举时代”,对后世王朝选官产生深远影响。【小问2】革新之处:根据材料“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侄”“切断座主、门生的利益纠结,殿试制度确立之后,恩归君主”可知确立殿试制度,废除“公荐”;根据材料“废除‘公荐’制度,权贵豪门借助‘公荐’,最容易上下其手,操纵科举。同时创设了全新的‘给食’和‘特奏名’”可知实行“给食”和“特奏名”;根据材料“放松了对门第的限制,工商之子,亦能入仕”可知放宽门第限制;根据材料“加重了科举题目的政治化、道德化倾向”可知加强试题的政治和道德教化;根据材料“推出‘锁院’和‘糊名’制度,士人在科举中的黜落与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可知推出“锁院”和“糊名”制度。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加,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业革命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列强借助优越的技术和军事力量追求殖民扩张,追求强权的获益,并以此代替了对中国的兴趣。当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摘编自邵灵侠《文化碰撞: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针对材料所述情况,请你以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真实状况: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明清以来便逐渐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虽然仍处于清政府统治下,但由于受到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已经逐渐由独立的封建王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经济方面,19世纪中期,中国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商业的发展形成阻碍,不利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在文化方面,中国官僚集团依然遵循“天朝上国”的观念。把西方国家视为蛮夷,并未认识到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优势。但此时,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进步,洪仁玕甚至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民众思想的解放。因此,当时的中国并非毫无希望。(“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首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同时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根据材料“《文化碰撞: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可知,欧洲人认为,昔日的中国已经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对于此种观点,表明立场与态度,即:此种观点是毫无根据,盲目自大的表现。其次,结合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说明个人态度的准确性,如: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明清以来便逐渐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虽然仍处于清政府统治下,但由于受到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已经逐渐由独立的封建王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经济方面,19世纪中期,中国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商业的发展形成阻碍,不利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在文化方面,中国官僚集团依然遵循“天朝上国”的观念。把西方国家视为蛮夷,并未认识到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优势。但此时,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进步,洪仁玕甚至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民众思想的解放。最后,再次总结升华,说明个人立场与态度的准确性,如:因此,当时的中国并非毫无希望,中国各阶层人民在不断寻求救国之路上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机密★启用前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8分。1.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说明在卿大夫、士、庶等人眼中并没有向周王效忠的意识,说明分封制下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排除A项;由题意可知,家国同构并不利于强化王权,排除B项;血缘政治是强化贵族地位的,排除D项。故选C项。2.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夏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其中李悝成为法家著名的改革家,吴起是兵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田子方、段干木具有道家思想,禽滑厘是墨家巨子,公羊高、谷梁赤注重研究儒家的《春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 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孔子的弟子子夏来到后来属于魏国的西河,其部分弟子后来成为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开创者或重要代表人物,可见当时学派的分立与激辩,C项正确;子夏的弟子后来转投或创立其他学派,不代表诸子百家思想发端相同,排除A项;子复弟子中多数仍为儒学继承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学对统治者执政理念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3.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颇置吏焉”,邛、笮“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 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C.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 D.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建五尺道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便于中央对西南夷地区的管控,C项正确;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不是对秦最重要的影响,排除A项;汉朝开通丝绸之路,排除B项;推动了西南民族聚落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后汉书·许荆传》记载,有个叫许武的人,故意提出分家,自占肥田、广宅,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而后他又把田地、财产加三倍归还其弟,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该记载()A.反映出儒学对民众影响的削弱 B.从侧面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C.揭露了地方官员怠政懒政行为 D.批判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恶行〖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材料中“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之一是“孝廉”,许武的作为是为了获取名声,从而使自己得到举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B项正确。汉代儒学地位较高,对民众影响较大,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许武利用察举制的漏洞为自己谋取利益,非地方官员懒政问题,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得知许武出自世家大族,排除D项。故选B项。5.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 B.士族势力受到削弱C.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迟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可知,三国时期田庄命名上倾向于跟军事相关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是国家大分裂时期,田庄在命名上多以与军事相关名称主要起到威慑作用;根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可知,东晋时期田庄命名基本不再用与军事相关名称,转而用别墅,说明这一时期不需要过多用名称威慑,政局相对稳定,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强大,排除B项;田庄本质上是大土地所有制,不管是三国还是东晋南朝都一样,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不能体现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与商品经济发展不相关,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6.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置羁縻诸州,……四夷之与中国通者甚众,……宜有以记其所从出。天宝中,玄宗问诸蕃国远近,鸿胪卿王忠嗣以西域图对,才十数国。其后贞元(德宗年号)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山川聚落,封略远近,皆概举其日。”唐政府这些举措()A.推动古代地图学的新发展 B.促使华夷同源共祖观念成为主流C.提升了鸿胪寺的政治地位 D.有利于多元一体政治体系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通过设置羁縻诸州及封略等措施,周边的四夷与中国交往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显然有利于多元一体政治体系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与地图学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多元一体的政治体系,非华夷同源共祖观念,排除B项;材料与鸿胪寺的政治地位变化与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北魏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这一演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C.缓解了地主兼并土地 D.提升了农民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唐朝(中国)。由材料可知,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松弛,这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均田制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提,均田制遭到破坏又是两税法实施的前提,排除B项;两税法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实际上默认了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排除C项;这一演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不会提升农民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8.《齐民要术》中记载:“(水稻)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这体现了()A.北方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 B.北方出现了水稻复栽技术C.南方农耕经济超越了北方 D.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水稻)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体现了水稻移栽(复栽)技术,结合《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作品可知,材料体现了北方的水稻复栽技术,B项正确;北方栽培水稻是作物推广的结果,与民族交融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9.有学者认为,宋代统治集团的特点是:一、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二、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呈现不稳定状态;三、官户享有的减免赋役的特权较唐代品官要少。这实质上说明,宋代官僚集团()A.地位剧烈变动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B.制度构建注重制衡与效率C.逐步出现机会和身份平等的趋势 D.政治事务处理高度程式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稳定,官户享有的特权减少,这就打破了官僚集团的封闭性、狭隘性和特权性,实质上说明社会成员成为官僚地主的机会在增多、官僚地主的群体在开放,其身份和特权逐渐弱化,C项正确;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说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为国家政治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官僚集团的平等化趋势增强,与制度构建的制衡和效率无关,排除B项;程式化指的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模式,材料说的是传统的程式化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10.至顺元年时河南江北行省的20个路府州当中,8个来源于原江淮行省,7个来源于原湖广行省,5个来源于原中书省,所以,河南江北行省是典型的邻壤切块式。同时,江浙行省是由原江淮行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和福建行省合并而成,也可勉强归于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A.扩充了行省的社会职能 B.有效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奠定了封建国家的版图 D.意在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的行省划分打破了原有的江河便利,采用邻壤切块式,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地方出现割据势力,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行省的具体职能,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这种做法打破了原有的江河便利,实际上增加了行省内的沟通成本,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版图得以奠定,排除C项。故选D项。11.宋代是祠神文化成熟的时代,“上而州县,下至闾巷村落,无不各有神祠”。宋代统治者大力尊崇与扶持各种祠神,既完善了以前的祠神,又创造了大批影响深远的祠神。宋代的祠神文化()A.强化了宋代封建中央集权 B.有利于教化民众和凝聚民心C.彰显出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D.促进民族交融强化民族认同〖答案〗B〖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上而州县,下至闾巷村落,无不各有神祠”说明,普通民众广泛信仰祠神。宋政府大力尊崇与扶持各种祠神是为了教化民众、凝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B项正确;宋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分权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祠神文化与强化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A项;祠神文化是宋代文化中的一种,仅仅从这一种文化中无法判断出宋代社会风气是开放包容,排除C项;祠神崇拜与民族交融、民族认同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明朝景泰以后,内阁设诰敕房和制敕房,由中书舍人掌办一切诏敕机密文书。正统年间,国有重要大事,内阁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这反映了当时()A.中央行政效率提升 B.内阁权力扩大C.中枢机构权力下移 D.内阁统辖六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有下设机构,内阁可会同其他衙门来开内阁会议,这说明内阁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从顾问机构到参与决策),其权力扩大,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效率问题,排除A项;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扩大,而非下移,排除C项;让其他衙门来内阁开会不等于内阁统辖它们,更不等于内阁统辖六部,排除D项。故选B项。13.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产物。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限于在京衙门、在京大臣或少数亲信官员使用;雍正将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各级京官及外省中级官员;乾隆时奏折成为官方文书,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奏折制度的变化()A.规范了官方的文书运行 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C.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 D.便于增强皇权治理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朝。据题干可知,奏折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结合所学,奏折制度反映了清朝君权的加强,因此,奏折的公开化有利于皇帝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增强皇权的治理能力,D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奏折普及化,与规范文书运行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外省(地方)官员,体现了对外省(地方)官员控制的加强,不能由此得出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排除B项;奏折的普及化,有利于提高国家决策的正确性,但不能说“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14.明代中期以前,官刻和文化精英经营的私刻是出版业的主体。明代中后期,虽然官刻和私刻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商人经营的坊刻发展更为迅猛,成为三者中最有生机的一个。出版业的主体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文化繁荣基于一定经济基础C.思想专制尚未阻碍文化发展 D.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度有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商人经营的坊刻发展更为迅猛,成为三者中最有生机的一个”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出版业的这种情况与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繁荣有关,B项正确;明朝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排除A项;明朝实行思想专制,不利于思想活跃,阻碍了文化发展,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15.《中西记事》载:“国(清)初海禁既开……未几而十三洋行操其利权,税有定则,未几益以规费支销名目,未几而益以归公充饷名目……洋商不堪其悉索,则控于地方官,地方官不能平其讼,则越控于大府,大府不欲穷其狱,乃回诉于本国。于是带兵船论讲,而干戈之衅以起。”材料可用于记说明()A.闭关锁国导致列强对华侵略 B.十三行是鸦片战争主要责任人C.清初开海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D.十三行的腐朽激化中西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清朝。根据材料“税有定则,未几益以规费支销名目,未几而益以归公充饷名目于是带兵船论讲,而干戈之衅以起”得出当时十三行腐败,税的名目繁多,因此激化中西矛盾,导致战争爆发,D项正确。列强侵华是为了寻找海外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不是因为闭关锁国导致的,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英国发起的,因此十三行不是战争主要责任人,排除B项;无法得出清初开海是一个错误的决策,排除C项。故选D项。16.1902年,梁启超大声疾呼,“史界革命不起,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A.营造戊戌变法的舆论氛围 B.培植国民意识和近代国家观念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D.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0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惟此为大”可知,梁启超强调史学革命是为了救国,这有助于培植国民意识和近代国家观念,B项正确;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A项;《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代商人,都明白一个基本的经营之道:要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就必须掌控整条产业链,而不仅是制造这一个环节。作为最早经营茶叶外贸生意的常家,直接把眼光投向了中国的产茶之地,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正是这条高效整合的产业链,造就了以晋商为代表的一代茶商的辉煌的成就。——摘编自《晋商史料全览》等材料二世界因15世纪90年代的新发现而发生了变化,欧洲再不是环球事务的边缘地带,而是世界发展的引擎。马德里和里斯本做出的决策能影响到几千英里以外的世界,如同当年从阿拔斯的巴格达、中国唐朝的洛阳、蒙古首都哈拉和林或中亚撒马尔罕发出的号令一样。如今是条条大路通欧洲。——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马德里和里斯本分别属于哪个国家。概括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出现了哪些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并说明其对西欧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答案〗(1)主要表现: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种植广泛。
影响: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2)马德里:西班牙。里斯本:葡萄牙。
商业经营方式: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任答4点即可)。
影响: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后期(中国)。主要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根据材料一“他们从南方贩茶叶,把制造、包装、加工、运输、批发、零售这整条产业链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根据材料一“他们最早开辟了南起福建武夷山等产茶之地。”可知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影响:根据材料一“经江西景德镇、南昌、九江,湖北汉口、襄阳,河南南阳、洛阳,山西平遥、大同至张家口,再运往恰克图的绵延数千千米的‘茶叶之路’。”并结合在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相关史实可知,明朝后期以来以茶叶贸易为代表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有,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90年代(马德里和里斯本)。所属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德里属于西班牙;里斯本属于葡萄牙。商业经营方式:根据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出现了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影响:根据材料二“欧洲再不是环球事务边缘地带,而是世界发展的引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出现的新的商业经营方式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18.法律与教化材料一:教化一词意指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传统教化不同于当代道德教育,其作为法律中重要的一部分,源生于道德,升华于法律,在通过法律控制社会秩序的古代起到重要的作用。法律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之中,从社会法学派的角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本质代表着所在社会的本质。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孔子关于教化法思想的学说创立于春秋时代,却成就于中国的千秋万代。反观这一现象,可看出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不仅代表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属性,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存的本质规律。——摘编自乔冠文《孔子教化的法思想价值探析》材料二:由于外族的入侵和自身的腐朽堕落,罗马帝国后期国力极其衰落,帝国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也开始违背其制定的法律。这时,教会经常起到维护法律的作用。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权力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基督教对法律的极度重视。为了保持教会的独立,就必须限制国王的权力,法律理成章地成为规约王权最有效且最有力的“杀手铜”。随着日耳曼族的大举入侵,当他们用野蛮的手段毁灭古罗马文明的时候,基督教会则以一个捍卫者的身份出现,把残留的古罗马法治思想的火种保留了下来。罗素说:“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落,在这期间,古罗马所残留的一些文化主要借教会得以保存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在其中得到复兴。”正是这些罗马法及其法治理念的保留,才有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和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不断呼声。——摘编自靳浩辉《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会维护法律的行为所产生的意义。〖答案〗(1)背景:礼崩乐坏,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旧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动;统治者寻找新的治国思想;不同学派思想的相互融合;人性本善和以民为本的观念。(任答3点)(2)意义:维护了法律的权威,确保教权高于王权;保留了古代罗马的法治思想,促成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为后世文艺复兴运动创造可能。〖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孔子关于教化法思想的学说创立于春秋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崩乐坏,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旧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动;统治者寻找新的治国思想;根据材料“孔子的教化法思想不仅代表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属性,更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存的本质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性本善和以民为本的观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学派思想的相互融合。(2)意义:根据材料“在教会里,主教和信徒极力提倡法律的权威,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国王应服从于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了法律的权威,确保教权高于王权;根据材料“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落,在这期间,古罗马所残留的一些文化主要借教会得以保存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在其中得到复兴”“正是这些罗马法及其法治理念的保留,才有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和人们对法律和正义的不断呼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留了古代罗马的法治思想,促成了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为后世文艺复兴运动创造可能。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初立九品,按人才优劣定品第,这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汉末察举制被名门士族所操纵的弊端。但九品中正制中各地中正的人选皆由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兼任,人才的任用升降。实质上仍然完全掌控于门阀士族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要巩固和加强集权显然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庶族地主的力量却在门阀士族逐渐衰弱的趋势下不断壮大,他们对于选官制度产生了新的政治诉求,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的推广,使各个阶层的有志之士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官职地位,从而间接地推动了地主阶层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随着唐代门第制度的废除,大量寒门子弟凭借科举考试踏上仕途,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科举时代。——摘编自李烁《浅析唐朝科举制度与朋党政治》材料二宋太祖陈桥兵变夺取政权,为了重建国家制度和秩序,针对科举制度之种种弊病,不断予以矫正。建隆三年下诏规定:"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侄",且"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以切断座主、门生的利益纠结,殿试制度确立之后,恩归君主。建隆四年,再次下诏,废除"公荐”制度,权贵豪门借助“公荐”,最容易上下其手,操纵科举。同时创设了全新的“给食”和“特奏名”,所谓"给食",即为赴京考生提供食宿费用,以收取新归附之地士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农家乐土地使用权出租及配套设施维护合同3篇
- 2024年度茶叶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合同2篇
- 2024版二手房贷款合同银行贷款期限合同
- 2024年度车辆驾驶培训与职业规划服务承包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甲方与乙方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同3篇
- 2024年敬老院经营合作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度影视剧中服装道具供应合同2篇
- 2024年度铜门行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4商业物业管理与社区共建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4年环保项目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歌唱语音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齐鲁师范学院
- 商务谈判评分标准
- Q∕SY 05038.4-2018 油气管道仪表检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规范 第4部分: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 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及伤亡事故预防措施
- 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记录单
- 一般行业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 工程水文学总复习综述
- 蹲踞式跳远教学课件
- 智能系统工程自评报告
- 赛柏斯涂层防水施工工法
- 2_电压降计算表(10kV及以下线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