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云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云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云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云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既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既有建筑运行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室内热环境,规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保证节能改造工程质量,并结合云南省建筑气候特点和建筑节能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云南省各类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1.0.3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结合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1.0.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云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g已建成使用的民用建筑,包括既有居住建筑和既有公共建筑。2.0.2围护结构buildingenvelope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门窗和地面等。2.0.3节能诊断energydiagnose通过现场调查、检测以及对能源消费账单和设备历史运行记录的统计分析等,找到建筑物能源浪费的环节,为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提供依据的过程。2.0.4节能改造retrofitforenergyefficiency在保证既有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内人员舒适度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和用能设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增设必要的用能设备,达到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目的的改造。2.0.5能效等级energyefficiencygrade表示设备能源效率高低的不同级别。2.0.6能效限定值minimumallowablevaluesofenergyefficiencyforequipment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下,所允许的设备效率的最低保证值。2.0.7节能评价值evaluatingvaluesofenergyefficiencyforequipment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节能设备的效率所应达到的最低保证值。2.0.8气候分区climateregion我省迪庆市属寒冷地区,昭通市属夏热冬冷地区,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楚雄州、丽江市属夏热冬暖地区,其余各市属于温和地区。3基本规定3.0.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在改善或保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0.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单项节能改造或综合节能改造。3.0.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通风空调系统、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详细的节能诊断,并编写节能诊断报告。节能诊断报告应包括系统概况、检测结果、节能诊断与节能分析、改造方案建议等内容。3.0.4既有建筑在对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复验、验算。当结构、构件安全不能满足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3.0.5既有建筑节能诊断前,宜提供下列资料:1工程竣工图和技术文件;2历年房屋修缮及设备改造记录;3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近1~2年运行记录;4室内温湿度状况;5近1~2年的燃气、油、电、水、蒸汽等能源消费账单。3.0.6既有建筑节能诊断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和《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T177等相关规范中的有关规定。3.0.7承担既有建筑节能诊断的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3.0.8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在节能诊断基础上,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的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首先考虑完善管理体系、更改运行策略等无成本的改造方式,然后考虑改造重点系统、改造低成本系统的低成本的改造方式,最后再考虑更换系统等高成本的改造方式。3.0.9既有建筑改造应严格执行相关材料及施工的防火规定。3.0.10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得采用国家和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设备、产品和材料,同时应考虑既有建筑因节能改造而拆除的废旧材料的综合再利用。3.0.1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和验收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中相对应的要求与规定。3.0.1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建筑节能运营管理规定,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对大型公共建筑宜同步实施分项计量改造,并符合《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和《云南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导则》(试行)的相关规定。3.0.13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后,应编制并发放使用说明书,指导居民正确使用节能设施,形成良好的节能习惯。4建筑节能诊断4.1一般规定4.1.1建筑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按我省的不同气候分区、不同类型外围护结构对下列项目进行选择性节能诊断:1传热系数;2热工缺陷及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3遮阳设施的综合遮阳系数;4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5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6外窗、透明幕墙的气密性;7房间气密性或建筑物整体气密性。4.1.2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节能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查阅竣工图,了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和材料,建筑遮阳设施的种类和规格,以及设计变更等信息;2对外围护结构状况进行现场检查,调查了解外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完好程度,实际施工做法与竣工图纸的一致性,遮阳设施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完好程度;3对确定的节能诊断项目进行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计算和检测;4依据诊断结果和第4.2节“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的相关规定,确定外围护结构的节能环节和节能潜力,编写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节能诊断报告。4.1.3建筑全能耗节能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查阅竣工图,了解建筑通风空调、供配电与照明、及其他用能设备的系统形式及相关设备型号,以及设计变更等信息;2对建筑能耗状况进行现场检查,了解建筑通风空调、供配电与照明、及其他用能设备的实际施工做法与竣工图的一致性,现有用能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完好程度;3对确定的节能诊断项目进行用能设备的计算和检测;4依据诊断结果和第4.2节“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的相关规定,确定建筑全能耗的节能环节和节能潜力,编写建筑全能耗节能诊断报告。4.1.4建筑室内舒适度节能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4.1.2和4.1.3条的基础上,重点查阅竣工图中的外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和材料表、外窗开启位置及面积、室内用能设备与竣工图的一致性;2对室内温湿度等参数进行现场了解和检测;3依据诊断结果和第4.2节“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的相关规定,确定建筑室内舒适度的改善潜力,编写建筑室内舒适度的改善方案报告。4.2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4.2.1当既有建筑外墙、屋面的热工性能存在下列情况时,宜对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1寒冷地区既有建筑外墙、屋面保温性能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内表面温度不结露要求;2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外墙、屋面隔热性能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内表面温度要求。3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外墙、屋面隔热性能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隔热要求。4温和地区既有建筑外墙、屋面隔热性能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的热工性能要求。4.2.2既有建筑外窗、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及综合遮阳系数存在下列情况时,宜对外窗、透明幕墙进行节能改造:1外窗的传热系数低于《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中规定的2级(即K≥4.0W/(m2·k)),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低于《建筑幕墙》GB/T21086中规定的2级(即K≥4.0W/(m2·k));2外窗的气密性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中规定的4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中5.1.3条的规定;3除北向外,外窗或透明幕墙的综合遮阳系数大于0.60;4除超高层及特别设计的透明幕墙外,外窗或透明幕墙的可开启面积低于外墙总面积的12%。4.2.3既有建筑屋面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不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189中的相关规定,或者综合遮阳系数大于0.50时,宜进行屋面透明部分的节能改造。4.2.4建筑能耗指标包括公共建筑内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办公设备等所使用的所有能耗。当采用非电能耗时,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计算方法折算为等效电耗的总和。4.2.5公共建筑全能耗指标应符合表4.2.5中指标的要求,如果超出约束性指标应进行节能改造。表4.2.5公共建筑能耗指标气候分区建筑分类综合电耗约束性指标值(kWh/(m2·a))寒冷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70非国家机关办公建筑80宾馆酒店100商场140夏热冬冷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90非国家机关办公建筑110宾馆酒店160商场200夏热冬暖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80非国家机关办公建筑100宾馆酒店150商场245温和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55非国家机关办公建筑60宾馆酒店80商场1004.2.6居住建筑全能耗指标应符合表4.2.6中指标的要求,如果超出约束性指标应进行节能改造。表4.2.6居住建筑能耗指标气候分区综合电耗约束性指标值(kWh/a)燃气消耗约束性指标值(m3/a)寒冷地区2900140夏热冬冷地区3100200夏热冬暖地区2800160温和地区2200190注:居住建筑能耗指标以住户为计算单元。4.2.7计算居住建筑的能耗量,包括综合电耗量和燃气消耗量时,若住户实际居住人数大于3人,则能耗量可按下式进行修正。Er=E×3N式中:Er——住户的能耗量修正值;E——住户的能耗量实际值;N——住户的实际人数。4.2.8建筑室内环境质量按照PMV热感觉标尺的热舒适度要求,如果PMV≤-2或PMV大于等于3,应进行节能改造;如果-2≤PMV≤-1,宜进行节能改造。PMV的计算应按照《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18049的要求进行。5围护结构节能改造5.1一般规定5.1.1当既有建筑因结构或防火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时,宜与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同步进行。5.1.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改造判定的结论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外墙、门窗、幕墙和屋面等。对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根据查勘资料对原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复核、验算;若查勘资料不齐全,不能判断结构安全性能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结构安全性能鉴定,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5.1.3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在设计和材料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5.1.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外立面的建筑装饰效果,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建筑构造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5.1.5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中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安全、防火及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要求的材料,其性能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5.1.6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后,所改造部位的热工性能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相关规定。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后,所改造部位的热工性能应符合《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的相关规定。5.2墙体5.2.1外墙进行节能改造时,可采用以下措施:墙体加保温层外挂金属板的构造做法;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加设外遮阳或绿化设施;外墙外表面采用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5.2.2外墙进行节能改造的施工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温系统材料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要求,保温层厚度应控制在标准误差范围内。2对于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为A级的部位,宜选用憎水型岩棉板、发泡陶瓷保温板、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发泡混凝土板、玻化微珠砂浆保温板等保温材料。3外墙节能改造工程中,当采用界面处理剂时,界面处理剂与旧饰面粘接强度不应小于0.4MPa,界面处理剂的其他性能应满足《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的相关要求。4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后置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应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5节能改造外墙装饰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2.3公共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应根据建筑自身特点,确定采用的构造形式以及相应的改造技术,保温、隔热、防水、装饰改造应同时进行。5.2.4大面积透明围护结构进行遮阳设施改造时,应优先采用外遮阳措施,无法实现外遮阳措施时,应考虑采用内遮阳系统,改善室内热舒适性。遮阳装置的遮阳系数按国家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5.2.5外墙采用内保温改造方案时,应对外墙内表面进行下列处理:1对内表面涂层、积灰油污及杂物、粉刷空鼓应刮掉并清理干净;2对内表面脱落、虫蛀、霉烂、受潮所产生的损坏进行修复;3对裂缝、渗漏进行修复,墙面的缺损、孔洞应填补密实;4室内各类主要管线安装完成并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5.2.6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应有可靠的结合,保温系统与墙身的连接、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要求。对于室内散湿量大的场所,还应进行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采取防潮措施。5.2.7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施工前应编制节能改造施工组织方案,改造施工质量及验收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规定。5.3门窗5.3.1外窗改造可根据建筑具体情况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安全、隔声、通风和节能等性能要求。可采取如下措施:1更换遮阳型节能玻璃;2采用更换低辐射中空玻璃,在原门窗玻璃上贴膜或涂膜;3加设外遮阳设施,宜采用可调节百叶遮阳或遮阳卷帘等可调节外遮阳措施;4改善门窗密封性能,更换门窗配件或密封条;5更换门窗,应优先选择隔热效果好的型材。5.3.2门窗节能改造过程中采用产品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和气密性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的相关规定。5.3.3遮阳设施的安装应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并进行抗风设计。加装外遮阳时,应对原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其进行结构加固或采取其他遮阳措施。5.3.4门窗节能改造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当采用更换玻璃、贴膜、涂膜和通过更换胶条、配件等方法改善门窗性能等不改变门窗结构的门窗节能改造方案时,可用原门窗工程竣工图和经批准的门窗节能改造方案指导施工,并进行现场测量复核门窗尺寸;2加装外遮阳设施时应进行遮阳设施抗风压设计计算,采取有效稳固的锚固方式,当采用膨胀螺栓锚固时,应进行现场拉拔力测试;3拆除的门窗材料应尽可能回收利用;4门窗节能改造工程的加工、制作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5.4幕墙5.4.1根据实际情况,透明幕墙节能改造可采取如下措施:1更换遮阳型节能玻璃;2在原有玻璃表面贴膜或涂膜;3增加透明幕墙的可开启扇;4加设外遮阳设施;5更换幕墙板块。5.4.2遮阳设施的安装应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并进行抗风设计。加装外遮阳时,应对原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其进行结构加固或采取其他遮阳措施。5.4.3非透明幕墙改造时,保温系统安装应牢固、不松脱。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防火要求。幕墙支承结构的抗震和抗风压性能等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规定。5.4.4非透明幕墙构造缝、沉降缝以及幕墙周边与墙体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5.4.5非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采用石材、人造板材幕墙和金属板幕墙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和国家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规定外,面板材料还应满足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石材面板宜选用花岗石,在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可选用大理石、洞石和砂岩等,当石材弯曲强度标准值小于8.0MPa时,应采取附加构造措施保证面板的可靠性。5.4.6当采用更换幕墙板块、非透明幕墙加装保温层和增加外遮阳设施等对原幕墙结构改变较大的幕墙节能改造方案时,应进行幕墙改造施工图设计,并经相关幕墙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单位签审通过。5.4.7幕墙改造时后置埋件应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当采用膨胀螺栓锚固时,应进行拉拔力测试。5.4.8透明幕墙节能改造应满足《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的相关规定。节能改造后,幕墙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和可见光透射比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的相关规定。5.4.9幕墙节能改造工程的加工、制作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5.5屋面5.5.1屋面进行节能改造时,可采用以下措施:1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2在屋面荷载允许的条件下设架空通风间层;3采用有土和无土植被绿化屋面;4加设坡屋面;5在采光屋面采用外遮阳措施、内遮阳系统或在原玻璃上贴(涂)膜;6坡屋面吊顶内铺设轻质保温材料;7无吊顶的坡屋面做内保温或增设吊顶层,吊顶层内铺设轻质保温材料;8外表面采用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5.5.2屋面节能改造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相关规定,同时应保证屋面与墙体保温与防水的连续性。防水施工质量应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相关规定。屋面的节能改造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相关规定。种植屋面应满足《种植物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规定。采光顶改造时,热工性能、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建筑玻璃采光顶》JG231以及《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55的相关规定。采光顶改造时应提高采光顶的热反射和遮阳能力,可设置遮阳帘、遮阳板,并选择手动、电动装置控制,也可在原有玻璃表面贴膜。5.5.3屋面改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满足以下相关要求:1制定屋面节能改造施工方案时,应对原房屋结构进行复核、验算;2当不能满足节能改造施工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3在对屋面状况进行查勘的基础上,应对原屋面上的损害的部位予以修复;4屋面的缺损应填补找平;5屋面上的设备、管道等应提前安装完毕,并预留出外保温隔热层的厚度;6防护设施应安装到位。5.5.4屋面节能改造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1屋面节能改造工程材料可采用松散保温材料、现浇保温材料、喷涂保温材料、板材或块材保温材料;;2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小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3当保温隔热屋面的基层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将板缝灌填密实;当板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窄下宽时,应在缝中放置构造钢筋,板端应进行密封处理。5.5.5保温隔热屋面在与室内空间有关联的天沟、檐沟处、均应铺设保温层;天沟、檐沟、檐口与屋面交接处,屋面保温层的铺设应延伸到墙内,其伸入的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1/2。5.5.6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采光顶所用的材料应满足《建筑玻璃采光顶》JG231中的相关要求。6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6.1一般规定6.1.1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中应选用质量合格、性能优良的产品,其能效限定值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6.1.2确定既有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改造施工过程中对未改造区域使用功能的影响。6.1.3对既有建筑的冷热源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系统进行改造时,各系统的配置应互相匹配。6.1.4既有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综合节能改造后应能实现供冷、供热量的计量和主要用电设备的分项计量。6.1.5当既有建筑通风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与之配套的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或增设,以满足节能管理要求。6.1.6通风空调系统宜进行全面的节能改造,也可进行冷热源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等的分部分项改造。各分部分项节能改造应符合国家和云南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6.1.7对于通风空调系统,应根据系统设置情况,对下列内容进行选择性节能诊断:1建筑物室内的平均温度、湿度;2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的实际性能系数;3水系统回水温度一致性;4水系统供回水温差;5水泵效率;6水系统补水率;7冷却塔冷却性能;8冷源系统能效系数;9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10系统新风量;11风系统平衡度;12能量回收装置的性能;13空气过滤器积尘情况;14管道保温性能。6.1.8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诊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通过查阅竣工图和现场调查,了解通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形式、系统划分型式、设备配置、用冷用电计量方式、与节能相关的调节控制方法或手段等信息;查阅运行记录,了解采暖通风空调系统运行状况及运行策略等信息;对确定的节能诊断项目进行现场节能检测;依据现场检测结果和节能改造判定原则,确定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环节和节能潜力,编制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诊断报告。6.2冷热源系统6.2.1当既有建筑的冷源或热源设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进行相应的节能改造或更换:不能满足现有使用要求或设备运行效率过低。累计运行时间接近或超过其正常使用年限;所使用的燃料或工质不满足环保要求。6.2.2冷热源更新改造后,系统供回水温度应能保证原有输配系统和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要求。6.2.3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的容量与系统负荷不匹配时,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匹配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宜采用在原有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上,增设变频装置,以提高机组的实际运行效率。6.2.4当更换冷热源设备时,更换后的设备性能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相关要求。6.2.5对于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且原有空调系统未利用天然冷源时,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可采用冷却塔供冷的方式。6.3输配系统6.3.1当空调系统冷水管的保温存在结露情况时,应进行相应的改造。6.3.2当原有输配系统的水泵规格过大,经技术论证可行,宜采用水泵变频控制装置或更换水泵。6.3.3对于冷热负荷随季节或使用情况变化较大的系统,在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经技术论证可行,可通过增设变速控制系统,将定水量系统改造为变水量系统。6.3.4原有输配系统的水泵、风机重新更换时,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EC(H)R、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相关规定。6.3.5对于全空气系统,当各空调区域的冷、热负荷差异和变化大、低负荷运行时间长,且需要分别控制各空调区温度,经技术论证可行,宜通过增设风机变速控制装置,将定风量系统改造为变风量系统。6.4末端系统6.4.1对于全空气系统,宜采取措施实现全新风和可调新风比的运行方式。新风量的控制和工况转换,宜采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控制方法。6.4.2过渡季节或供暖季节局部房间需要供冷时,宜优先采用直接利用室外空气进行降温的方式。6.4.3当进行新、排风系统的改造时,应对可回收能量进行分析,合理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6.4.4对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处理后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各空调区域。6.4.5对于餐厅、食堂和会议室等高负荷区域空调通风系统的改造,应根据区域的使用特点,选择合适的系统形式和运行方式。6.4.6对于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使用功能改变而造成的原有系统分区不合理的情况,在进行改造设计时,应根据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空调系统重新进行分区设置。6.5监测、控制与计量6.5.1节能改造后,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监测与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6.5.2冷热源监控系统宜对冷冻、冷却水进行变流量控制,并应具备连锁保护功能。6.5.3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取源部件和仪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中的有关规定。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改造7.1一般规定7.1.1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不应影响既有建筑的工作、生活环境,改造期间应有保障临时用电的技术措施。7.1.2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设计宜结合系统主要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建筑物的功能升级进行。7.1.3当既有公共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与之配套的监测与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或增设,以满足节能管理要求。7.1.4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改造应在满足用电安全、功能要求和节能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并应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和技术,其性能应满足国家和云南省的相关要求。7.2供配电系统7.2.1当电力系统改造需要增减用电负荷时,应重新对供配电容量、敷设电缆、配电线路保护和保护电器的选择性配合等参数进行核算。7.2.2电力系统改造的线路宜利用原有路由进行辐设。当现场条件不允许或原有路由不合理时,应按照系统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重新敷设。7.2.3对变压器的改造应根据用电设备实际耗电率总和,重新计算变压器容量。7.2.4未设置用电分项计量的系统应根据变压器、配电回路原设置情况,合理设置分项计量监测系统。分项计量电能表宜具有远传功能。7.2.5无功补偿宜采用自动补偿的方式运行,补偿后仍达不到要求时,宜更换补偿设备。7.2.6供用电电能质量改造应根据测试结果确定需进行改造的位置和方法。对于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回路宜采用重新分配回路上用电设备的方法;功率因数的改善宜采用无功自动补偿的方式。谐波治理应根据谐波源制定针对性方案,线路压降指标超标时宜采用合理方法减少压降。7.3照明系统7.3.1照明配电系统改造设计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对原回路容量进行校核。7.3.2当公共区照明采用就地控制方式时,应设置声控或延时等感应功能;当公共区照明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时,宜根据照度自动控制照明。7.3.3照明配电系统改造设计宜满足节能控制的需要,且照明配电回路应配合节能控制的要求分区、分回路设置。7.3.4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时,应选用高效节能光源,并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7.3.5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照明负荷。7.4电能监控与计量7.4.1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素等监测参数宜通过数据网关与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满足用电分项计量的要求。7.4.2照明系统的监测及控制宜具有下列功能:1分组照明控制;2经济技术合理时,宜采用办公区域的照明调节控制;3照明系统与遮阳系统的联动控制;4建筑不同区域的照明控制;5延时、定时的照明控制;6变照度调节的照明控制;7雷达、红外等感应方式的照明控制。8可再生能源利用8.1一般规定8.1.1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有条件的场所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8.1.2当既有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时,其外围护结构的性能指标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8.2地源热泵系统8.2.1既有建筑的冷热源改造为地源热泵系统前,应对建筑物所在地的工程场地及浅层地热能资源状况进行勘察,并应从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8.2.2地源热泵系统供回水温度,应能保证原有输配系统和空调末端系统的设计要求。8.2.3建筑物有生活热水需求时,地源热泵系统宜采用热泵热回收技术提供或预热生活热水。8.2.4当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温度满足末端进水温度需求时,应设置直接利用的管路和装置。8.2.5地源热泵系统改造完成后应进行调试验收,并与末端系统进行联合调试,确保地源热泵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达到设计要求。8.3太阳能利用8.3.1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采用的太阳能系统形式,应根据所在地的气候、太阳能资源、建筑物类型、使用功能、业主要求、投资规模及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而言,公共建筑宜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用太阳能光热系统。8.3.2建筑物上安装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并避免产生玻璃光反射的不良影响。8.3.3在确定建筑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太阳能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方案。8.3.4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53-18的规定。8.3.5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应根据当地的太阳辐照参数和建筑的负载特性,确定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总功率,并应依据所设计系统的电压电流要求,确定太阳能光伏电板的数量。8.3.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生产的电能宜为建筑自用,也可并入电网。并入电网的电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关的安全与保护要求。8.3.7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设置电能计量装置。8.3.8连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的专用低压开关柜应有醒目标识。标识的形状、颜色、尺寸和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GB2894及《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的规定。9节能改造后评估9.0.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宜进行节能改造后评估。9.0.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内容包括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用能设备能效和建筑能耗。9.0.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的方法主要是资料审查、现场检查、性能检查以及模拟计算。9.0.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应对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室内热环境应达到《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189中的相关设计要求。9.0.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应对建筑内相关的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9.0.6对于实施单项节能改造的项目,应对改造部位或改造措施进行单项评估,判定改造部位或改造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9.0.7对于实施综合节能改造的项目,应对改造后的建筑综合能耗、节能量进行综合评估,判定改造后建筑综合能耗、节能量是否达到既定的节能目标。9.0.8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时,当对施工现场见证取样报告存在异议时,应进行现场抽样检测,且以现场抽样检测为准。9.0.9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附录A常用能源等效电折算系数能源种类工作温度(℃)等效电法换算系数(%)实物量单位数量能源对应的等效电Qe电力—1001kWh1.000天然气150065.91m37.131原油150065.91kg7.659汽油150065.91kg7.889柴油150065.91kg7.812原煤70050.41kg2.928洗精煤70050.41kg3.689热水a95/7023.21MJ0.064热水a50/4014.11MJ0.039饱和蒸汽b180(1.0MPa)39.71MJ0.110饱和蒸汽b144(0.4MPa)34.51MJ0.096饱和蒸汽b133(0.3MPa)32.91MJ0.091冷冻水a7/127.261MJ0.020a热水和冷水的工作温度指供水和回水温度;b饱和蒸汽的工作温度指供给蒸汽压力相应的饱和温度。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中等热环境PMV和PPD指数的测定及热舒适条件的规定》GB/T18049《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T177《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江苏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GJ32/TJ127《上海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G/TJ08-2137《广东省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J15-9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建筑幕墙》GB/T21086《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种植物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55《建筑玻璃采光顶》JG/T231《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工程技术规程》DGJ08-113《建筑保温砂浆》GB/T2047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规程》DGJ/TJ8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安全标志》GB2894《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J53-18《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云南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导则》(试行)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云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J/TXXXX–2016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303基本规定 314建筑节能诊断 334.1一般规定 334.2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 335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355.1一般规定 355.2墙体 355.3门窗 375.4幕墙 385.5屋面 386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 406.1一般规定 406.2冷热源系统 406.3输配系统 416.4末端系统 416.5监测、控制与计量 42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437.1一般规定 437.2供配电系统 437.3照明系统 447.4电能监控与计量 448可再生能源利用 468.1一般规定 468.2地源热泵系统 468.3太阳能利用 479节能改造后评估 481总则1.0.1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制订了标准依据,201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制订了标准依据。同时《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于2012年颁布实施,对我省的新建或改、扩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了规范。认真贯彻执行该规范,根据云南省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我省各气候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包括既有居住建筑和既有公共建筑。其中既有居住建筑包括住宅、集体宿舍、住宅式公寓、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旅游、商业、科教文卫、通信及交通运输用房等。本规范涉及建筑外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及系统等方面的节能改造。改造完毕后,运行管理节能至关重要。但由于运行方面的节能不单是技术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行管理的水平,因此,本规范未包括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1.0.3节能改造的原则是最大限度挖掘现有设备和系统的节能潜力,通过节能改造,降低高能耗缓解,提高系统的实际运行能效。1.0.4本规范对既有民用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的节能诊断、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进行节能改造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及节能改造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有相应的标准及规定,特别是进行节能改造时,应保证改造建筑在结构、防火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因此在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3基本规定3.0.2本条规定既有建筑可选择分步实施单项节能改造,根据节能诊断结果,优先采用易于实施、对业主影响小,效果显著、性价比高的节能改造技术,也可选择综合节能改造。3.0.3节能诊断报告中工程概况是对子系统工程(建筑外围护结构、通风空调系统、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系统型式、设备配置等情况进行文字或图表说明;检测结果为子系统工程测试结果;节能诊断与节能分析是依据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发现子系统工程存在节能潜力的环节并计算节能潜力;改造方案与经济性分析要提出子系统工程进行节能改造的具体措施并进行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综合项目节能诊断报告是对各子系统节能诊断报告内容的综合、汇总。3.0.4既有建筑在节能改造的同事,应考虑建筑自身结构的安全性能,对于不满足相关安全要求的建筑,应在节能改造时同时考虑安全性能的改造。对于使用寿命不足以回收节能投资的建筑,可以不进行节能改造。3.0.5建筑物的竣工图、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运行记录、室内温湿度状况、能源消费账单等是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诊断的重要依据,节能诊断前应予以提供。室内温湿度状况指建筑使用或管理人员对房间室内温湿度的概括性评价,如舒适、不舒适、偏热、偏冷等。3.0.7为确保节能诊断结果科学、准确、公正,要求从事公共建筑节能检测的机构需要通过计量认证,且通过计量认证项目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77、《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的规定。3.0.8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应以“花最少的钱,节最多的能”为指导思想,不应片面追求最贵最好的节能技术的堆砌。3.0.9近几年工程施工中火灾频发,因此,在节能改造工作中,关于保温材料的运用,必须满足国家和云南省的相关规定。3.0.10在新建建筑项目中明确禁止使用已被淘汰的材料和产品,旨在从源头上保证能源的高效利用。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中也应像新建建筑一样,不能再使用这类材料和产品。3.0.12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后期的运营管理往往是最重要的节能手段。因此,在节能改造工程中,对于运营管理应加强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建筑的能耗。3.0.13节能改造工程结束后,良好的使用习惯和保护措施十分必要。应向居民发放使用手册,主要是指导居民如何合理地使用节能设施,重点内容有:1要养成随手关闭单元门的习惯;2要保护定型窗台,不要在上边踩踏或放置重物;3要注意处理好安装防盗护栏时留下的孔洞,不要用硬物撞击外墙,防止墙面破损;4要保护屋面保温系统,不要在屋面放置重物;要请专业施工人员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不要让非工作人员随意上屋面。4建筑节能诊断4.1一般规定4.1.1我省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在进行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时应考虑气候的差异。寒冷地区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应关注建筑本身的保温性能,而夏热冬暖地区应重点关注建筑本身的隔热与通风性能,夏热冬冷地区则二者均需兼顾。因此不同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诊断的重点应有所差异。外围护结构的检测项目可根据建筑物所处气候区、外围护结构类型有所侧重,对上述检测项目进行选择性节能诊断。检测方法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和《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77的有关规定。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主要是指外围护结构中不受热桥、裂缝和空气渗漏影响的部位。外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测试时测点位置应不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被测区域的外表面也应避免雨水侵袭和阳光直射。4.1.2~4.1.4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步骤是:诊断、判定、改造和评估。4.2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4.2.4建筑用能不仅包括二次能源电耗,且仍包括一定份额的天然气、油等其它种类的一次能源,需进行相应的折算。本条文明确规定不同能源形式按等效电法进行折算。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中存在一定规模的信息机房,由于其设备功率密度高,运行时间长,且运行环境需保持一定温度内。因此,信息机房的能耗强度通常要高于其它功能区域。但考虑到信息机房用能属特殊用能,是合理使用需求导致,因此,信息机房用能(包括服务器及机房降温空调系统)属特殊用能需要,不予计入。同时,厨房炊具用能亦属特殊用能,其能耗高低主要取决于就餐人数,亦属于合理使用需求导致,故也不予计入。但厨房的排风、冷冻冷藏、照明、空调能耗仍应计入在内。4.2.5建筑的功能类型是影响建筑能耗的显著因素,不同功能类型建筑其用能水平差异显著,所对应的能耗指标亦不同。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建筑能耗指标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各功能类型建筑能耗指标与对应功能建筑面积乘积之和计算确定。4.2.6目前居住建筑使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电、燃气等。本标准将住宅的能耗指标分为综合电耗指标和燃气消耗指标两个部分。燃气消耗指标主要用于约束住宅的天然气和煤气的使用量。而综合电耗指标主要用于约束住宅的耗电量和除燃气外的非电能源消耗量,因此在计算住宅的综合电耗时,应将除燃气以外的其他非电能源消耗量按附录A的表格给出的系数折算为等效耗电量,并加上住宅本身的耗电量,构成住宅的综合电耗量。4.2.7目前,我省城市居民越来越趋向于2口、3口之家,但也有很多家庭还是几代同堂,有些住户可能家里的人很多,而且可能面积还不大,如果不修正,势必对其不公平,所以需要按照人数进行修正。上述修正公式适用于对住宅综合电耗量的修正和燃气消耗量的修正。修正的方法直接采用人数线性修正,主要也是公平原则。5围护结构节能改造5.1一般规定5.1.1既有建筑在进行结构、防火等改造时,如涉及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方面时,可考虑同步进行外围护结构方面的节能改造。但外围护结构是否需要节能改造,需结合建筑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确定。5.1.2节能改造对结构安全影响,主要是施工荷载、施工工艺对原结构安全影响,以及改造后增加的荷载或荷载重分布等对结构的影响,应分别复核、验算。当掌握的查勘资料不齐全,无法判断结构的安全性能时,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采用《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对原有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5.1.3自然通风和采光,是绿色建筑理念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考虑采取适宜的技术、材料,并通过对建筑结构适当的改造,让建筑室内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从而降低照明能耗,并且让建筑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性能,从而在过渡季通过开启建筑门窗,起到通风降温的效果。5.1.6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情况下,其难度大于新建建筑。其难点在于需要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造,而既有建筑体系、外围护结构的状况也千差万别,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改造难度、改造成本都很大。所以要求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后,所改部位的热工性能至少应达到新建建筑的节能水平。5.2墙体5.2.1既有建筑中常见的旧墙面基层一般分为旧涂层表面和旧瓷砖表面等。对于旧涂层表面,常见的问题有:墙面污染、涂层起皮剥落、空鼓、裂缝、钢筋锈蚀等;对于旧瓷砖表面,常见的问题有:渗水、空鼓、脱落等。因此,旧墙面的诊断工作应按不同旧基层墙面(混凝土墙面、混凝土小砌块墙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等)、不同旧基层饰面材料(旧陶瓷砖、瓷砖墙面、旧涂层墙面、旧水刷石墙面、湿贴石材等)、不同“病变”情况(裂缝、脱落、空鼓、发霉等),应分别对待处理。既有建筑墙面满足条件时,方可进行节能改造。5.2.3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要求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不可能存在一种固定的、普遍适用的方法,但公共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施工应遵循“扰民少、速度快、安全度高、环境污染少”的基本原则。建筑自身特点包括: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的类型、使用功能,建筑现有立面形式、外装饰材料、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层数、窗墙比、墙体材料性能、门窗形式等因素。对于那些有保留外部造型价值的建筑物应采用内保温技术。目前国内可选择的保温系统和构造形式很多,无论采用哪种,保温系统的基本要求必须满足。保温系统有7项要求:力学安全性、防火性能、节能性能、耐久性、卫生健康和环保性、使用安全性、抗噪声性能。针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在保证节能要求的基础上,保温系统的其它性能要求也应关注。5.2.4采用大面积透明围护结构的建筑相当大部分的室内冷负荷是由透过玻璃的日射得热引起的。为了减少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采用各种类型的遮阳设施是必要的。从降低空调冷负荷角度,外遮阳设施的遮阳效果明显。因此,改造时应优先采用外遮阳措施。可设置水平或小幅倾斜简易固定外遮阳,其挑檐宽度按节能设计要求。室外可使用软质蓬布可伸缩外遮阳。东西向外窗宜采用卷帘式百叶外遮阳。南向外窗若无简易外遮阳,也可安装手动卷帘式百叶外遮阳。遮阳设施的安装应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且牢固、安全。采用外遮阳措施时应对原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或采取玻璃贴膜等其它遮阳措施。遮阳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宜与外窗或幕墙的改造进行一体化设计,同步实施。5.2.6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外墙外保温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规定。另外,某些公共建筑室内温湿度状况复杂,特别对于游泳馆、浴室等室内散湿量较大的场所,外墙外保温改造时还应考虑室内湿度的影响。5.2.7外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下列几方面原则:1做好对现状的保护,包括道路、绿化、停车场、通信、电力、照明等设施的现状;2做好场地规划,安全措施;1)通道安全及分流,包括施工人员通道、职工通道、施工车道;2)施工安装中的安全;3)室内工作人员的安全。3注意材料物品的堆放:1)材料和施工工具的堆放;拆除材料的堆放。4施工组织:1)原有墙面的处理;2)宜采用干作业施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拆除材料。5.3门窗5.3.1在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加强门窗的遮阳性能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之一。因此,在云南省门窗节能改造时,可采用只更换遮阳型节能玻璃或在原门窗玻璃上贴膜或涂膜的方法,通过此举,可有效的提高门窗的遮阳性能,且便于实施。提高门窗的遮阳性能也可通过在门窗上加设外遮阳设施实现。根据建筑的不同情况可分别选取合适的外遮阳方式,如可设置水平或小幅倾斜的固定外遮阳,其挑檐宽度按节能设计要求;可使用软质蓬布可伸缩外遮阳。也可加设手动卷帘式百叶外遮阳、电动式百叶外遮阳等。另外,在室内安装有热反射和绝热功能的窗帘也是提高门窗遮阳性能的有效方法。当原有门窗综合性能较低,不适宜继续使用或需要增加门窗开启面积时,可采用更换门窗的改造方案。更新外窗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节能铝合金窗、隔热钢窗、铝木复合窗和未增塑聚氯乙烯塑料窗等节能窗型。5.3.4门窗节能改造工程的加工、制作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的规定。当采用更换玻璃、贴膜、涂膜和通过更换胶条、配件等方法改善门窗性能等不改变门窗结构的门窗节能改造方案时,可用原门窗工程竣工图和经批准的门窗节能改造方案指导施工。当采用更换节能型门窗、增加外遮阳设施等对原门窗结构改变较大的门窗节能改造方案时,应进行门窗改造施工图设计和抗风压设计计算。并采取有效稳固的锚固方式,当采用膨胀螺栓锚固时,应进行现场拉拔力测试。5.4幕墙5.4.1透明幕墙节能改造措施主要体现四个方面:1.降低幕墙的传热系数,减小建筑物室内外温差传热;2.提高幕墙遮阳系数,减小透过幕墙的太阳辐射得热;3.提高幕墙的气密性能,减小空气对流所造成的能量损耗。4.增加自然通风。在我省的大部分区域,太阳辐射对建筑能耗影响很大,其通过透明幕墙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和加大空调能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云南省来说,透明幕墙节能改造时应注重提高幕墙的遮阳性能。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相因的提高幕墙遮阳性能的措施,如可采用更换遮阳型节能玻璃或在原幕墙玻璃上贴膜或涂膜的方法。可设置幕墙水平或垂直外遮阳,其挑檐宽度按节能设计要求。也可加设手动卷帘式百叶外遮阳、电动式百叶外遮阳等。另外,在室内安装有热反射和绝热功能的窗帘也可提高幕墙的遮阳性能。5.4.3~5.4.4非透明幕墙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石板幕墙和人造板材幕墙等,设置在建筑墙体外侧(包括梁、柱和楼板处),间隙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进行封断的玻璃幕墙也属于非透明幕墙部分。非透明幕墙节能改造措施主要考虑降低幕墙的传热系数和提高幕墙的气密性能。5.4.6当采用更换幕墙板块、非透明幕墙加装保温层和增加外遮阳设施等对原幕墙结构改变较大的幕墙节能改造方案时,应进行幕墙改造施工图设计和抗风压设计计算,并经相关幕墙节能改造方案设计单位签审通过。当采用更换玻璃、贴膜、涂膜等不改变幕墙结构的幕墙节能改造方案时,可用原幕墙工程竣工图和经批准的幕墙节能改造方案指导施工。5.5屋面5.5.1既有建筑屋面节能改造比较复杂,应注意保温和防水两方面处理方式。平屋面节能改造前,应对原屋面面层进行处理,清理表面,修补裂缝、铲去空鼓部位。根据实际现场诊断勘查,确定保温层含水率和屋面传达室热系数。屋面节能改造基本可以分为四种情况:1、保温层不符合节能标准要求,防水层破损;2、保温层破损,防水层完好;3、保温层符合节能标准要求,防水层破损;4、保温层、防水层均完好,保温隔热效果达不到要求。上述四种情况可按下列措施进行处理:情况1,这是屋面改造成中最难的情况。可加设坡屋面。如仍保持平屋面,则需彻底翻修。应清除原有保温层、防水屋,重新铺设保温及防水构造。施工中要做到上要防雨、下要防水。情况2,当建筑原屋面保温层含水率较低时,可采用直接加铺保温层的方式进行倒置式屋面改造或架空屋面做法。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宜采用挤朔聚苯板等吸湿率极低的材料。情况3,需要重新翻修防水层。对传统屋面,宜在屋面板上加铺隔汽层。情况4,可设置架空通风间层或加设坡屋面。5.5.5屋面节能改造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按照屋面防水等级的设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应注意天沟、檐口、檐沟、泛水等部位的防水处理。6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6.1一般规定6.1.3空调系统是由冷热源、输配系统和末端设备组成的复杂系统,各设备与系统之间的性能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节能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各系统之间的匹配问题。6.1.4通过设置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分项计量装置,用户可及时了解和分析目前空调系统的实际用能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自觉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提高节能意识和节能的积极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能耗分项计量,是培养用户节能意识、提高我省民用建筑能源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6.1.5本条规定主要是为了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简写运行的空调系统会频繁启停或按一定规律启停,若不设置自动启停,操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启停时间;若每个设备启停的时间不一样,需要人工频繁操作,很容易出现失误,从而造成能源浪费。6.1.7由于不同既有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系统形式不同,存在问题不同,相应节能潜力也不同,节能诊断项目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节能诊断相关参数的测试参见《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能量回收装置性能测试可参考《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21087的规定。6.2冷热源系统6.2.1按照我国目前的制造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冷、热源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20年,水泵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0年,风机盘管和空调箱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年~15年,冷却塔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20年。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应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来判定是否需要改造或更换。由于建筑功能的改变或提升,原有供暖空调系统不能满足建筑供冷和供热需求时,宜对原有供暖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冷、热源设备所使用的燃料或工质应符合国家和本省的相关政策。6.2.3目前并不是所有冷水机组均可通过增设变频装置来实现机组的变频运行,因此,建议制定增设变频装置方案前,充分听取机组生产厂家的建议。6.2.5冷却塔直接供冷是指在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适当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当室外湿球温度低至某个值以下时,关闭制冷机组,以流经冷却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由于减少了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因此节能效果明显。冷却塔供冷技术特备适用于需全年供冷或有需常年供冷内驱的建筑如大型办公建筑内驱、大型百货商场等。6.3输配系统6.3.1从卫生及节能的角度来看,不结露是冷水管保温的基本要求。6.3.2水泵的配用功率过大,是目前空调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叶轮切削技术或水泵变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水泵的实际运行能耗。目前水泵变频调速是水泵节能改造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变频器能根据水泵负载变化调整电机转速,从而改变电机功率。6.3.3定流量系统不具有实时变化设计流量的功能,当整个建筑处于低负荷时,只能通过冷水机组的自身冷量调节来实现供冷量的改变,而无法根据不同的末端冷量需求来做到总流量的按需供应。变流量控制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手段,通过水泵变速调节,可以使末端水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行。冷冻水系统可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调节水泵流量。变流量控制主要是水泵变频控制。但采用变水量改造方案时,需要考虑冷水机组对变水量的适应性,冷水机组的容量调节和水泵变速运行之间的关系,以及所采用的控制参数和控制逻辑。6.3.5变风量控制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手段,通过风机变速调节,可以使空调风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行。变风量控制主要是根据室内外负荷变化或室内要求参数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系统送风量,从而使室内参数达到全空气空调系统参数要求。6.4末端系统6.4.1在过渡季,空调系统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的运行方式,即可以节省空气处理所消耗的能量,也可有效地改善空调区域内的空气品质。但要实现全新风运行,必须在设备的选择、新风口和新风管的设置、新风和排风之间的相互匹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以保证系统能够真正实现全新风和可调新风比的运行。6.4.2对于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外围护结构负荷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其内外区和不同使用功能的区域之间冷热负荷需求相差较大。对于人员、设备和灯光较为密集的内驱,可能存在其他区域需要供热,而该区域需要供冷甚至全年需要供冷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改造时,应根据系统的运行记录,对不同区域的冷热负荷需求进行分析,对于冷热负荷相差较大的区域,应分别设置空调系统。对于全年需要供冷或供冷期相对较长的区域,可考虑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及冷却塔供冷的运行方式。6.4.3空调区域排风中所含的能量十分可观,排风热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排风中的冷热量来对新风进行预处理,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6.4.4新风直接送入吊顶或新风与回风混合后再进入风机盘管是目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普遍采用的设置方式。前者会导致新风的再次污染、新风利用率降低、不同房间和区域互相串味等问题;后者风机盘管的运行与否对新风量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易造成浪费或新风不足,并且采用这种方式增加了风机盘管中风机的风量,不利于节能。因此建议将处理后的新风直接送入空调区域。6.4.5餐厅、食堂和会议室等功能性用房,具有冷热负荷指标高、新风量大、使用时间不连续等特点,而且在过渡季节,其他区域需要供热时,上述区域可能存在供冷需求,因此,在进行空调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时,可采用调节性强、运行灵活、具有排风热回收功能的系统形式。6.5监测、控制与计量6.5.1本项规定了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的总原则。6.5.2冷热源系统能耗占空调总能耗的20%以上,因此对这部分的节能改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部分的改造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对冷机等用电设备的保护。采用变流量控制系统前应注意首先进行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试。7供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改造7.1一般规定7.1.3监测与控制系统在供配电和照明系统中发挥的功能是比较重要的,尤其对于照明系统,其能耗一般占据建筑物总能耗的20%~30%,因此,一个完善的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照明系统在有人区域、无人区域,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7.1.4既有公共建筑的供配电和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应在不降低建筑供电质量和照明质量的条件下进行,改造中使用的设备应像新建建筑一样选择质量好、性能高的产品,在经济条件和建筑物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若能采用更好的设备也是值得鼓励的。7.2供配电系统7.2.1配电系统改造设计要认真核查负荷增减情况,避免因用电设备功率变化引起断路器、继电器及保护元件参数的不匹配。7.2.2电力系统改造线路敷设非常重要,一定要进行现场踏勘,对原有路由需要仔细考虑。一些老建筑的配电线路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