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15免疫调节练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

专题15免疫调节山东省专用五年高考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新情境)(2021山东,18,3分)(不定项)吞噬细胞内相应核酸受体能识别病毒的核酸组

分,引起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效应T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吞噬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速度明显加快D.上述过程中吞噬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BC2.(2023江苏,11,2分)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C.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D.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D3.(2023新课标,3,6分)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B4.(2022辽宁,7,2分)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A5.(2022北京,10,2分)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清

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

(

)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A考点2特异性免疫6.(2023海南,12,3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

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

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B.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D.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A7.(2023浙江6月选考,14,2分)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

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B.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C.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D.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C8.(2023辽宁,16,3分)(不定项)如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

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ABC9.(2021重庆,17,2分)研究发现,登革病毒在某些情况下会引发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即病

毒再次感染人体时,体内已有的抗体不能抑制反而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其过程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抗体与病毒结合依赖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B.过程②,病毒利用吞噬细胞进行增殖C.过程③释放的病毒具有感染能力D.抗体依赖增强效应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10.(新情境)(2021湖北,20,2分)T细胞的受体蛋白PD-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调控

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

PD-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C11.(新情境)(2020山东,22,10分)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

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

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

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

意图。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

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

,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

。(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分泌

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

。(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

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

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1)突触(1分)去甲肾上腺素受体(1分)

(2)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1分)浆

细胞和记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1分)

(3)光刺激光敏蛋白导

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2分)

(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

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1分);分

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1分);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

量(1分)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1分)12.(2023河北,20,11分)采食减少是动物被感染后的适应性行为,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β-羟基丁酸(BHB)为机体供能。研究者用流感病毒(IAV)感染小鼠,之后统计其采食量

并测定血中葡萄糖和BHB水平,结果见图1。测定BHB对体外培养的CD4+T细胞(一种

辅助性T细胞)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结果见图2。已知干扰素-γ具有促免疫

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感染IAV后,胰岛

细胞分泌的

增多,从而促进

的分解

及非糖物质的转化以维持血糖水平。(2)IAV感染引发小鼠内环境改变,导致支配胃肠的

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

及消化腺分泌减弱,此过程属于

反射。(3)侵入机体的IAV经

摄取和加工处理,激活CD4+T细胞。活化的CD4+T细胞

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生成,增强机体

免疫。(4)小鼠感染期采食量下降有利于提高其免疫力。据图分析,其机理为

答案

(1)A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2)交感非条件

(3)抗原呈递细胞(或

“APC”或“B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细胞(或“特异性”)

(4)采食量下降,机体产生BHB增多,促进CD4+T细胞增殖,干扰素-γ分泌量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

13.(新思维)(2022北京,20,12分)人体细胞因表面有可被巨噬细胞识别的“自体”标志

蛋白C,从而免于被吞噬。某些癌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蛋白C,更易逃脱吞噬作用。研

究者以蛋白C为靶点,构建了可感应群体密度而裂解的细菌菌株,拟用于制备治疗癌症

的“智能炸弹”。(1)引起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A是一种脂质小分子,通常以

的方式进出细胞。

细胞内外的A随细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A积累至一定浓度时才与胞内受体结合,调控

特定基因表达,表现出细菌的群体响应。(2)研究者将A分子合成酶基因、A受体基因及可使细菌裂解的L蛋白基因同时转入大

肠杆菌,制成AL菌株。培养的AL菌密度变化如图1。其中,AL菌密度骤降的原因是:AL菌密度增加引起A积累至临界浓度并与受体结合,

图1(3)蛋白K能与蛋白C特异性结合并阻断其功能。研究者将K基因转入AL菌,制成ALK

菌株,以期用于肿瘤治疗。为验证ALK菌能产生蛋白K,应以

菌株裂解的上清液为对照进行实验。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所需材料与试剂的序号,完善实验组的方案。实验材料与试剂:①ALK菌裂解的上清液②带荧光标记的K的抗体③带荧光标记的C的抗体④肿瘤细胞实验步骤:先加入

保温后漂洗,再加入

保温后漂洗,检测荧光强度。(4)研究者向图2所示小鼠左侧肿瘤内注射ALK菌后,发现ALK菌只存在于该侧瘤内,两周内即观察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而向瘤内单独注射蛋白K或AL菌,对肿

瘤无明显抑制作用。请应用免疫学原理解释“智能炸弹”ALK菌能有效抑制对侧肿

瘤生长的原因。

图2答案

(1)自由扩散

(2)启动L蛋白表达引起AL菌短时间内大量裂解

(3)AL①④

②/③

(4)注入瘤内的ALK菌群体裂解后释放的蛋白K与蛋白C结合,且释放的细菌

产物激活巨噬细胞,从而增强了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巨噬细胞加工呈递肿瘤抗原,激活细胞免疫,肿瘤细胞被特异性杀伤,因此有效抑制对侧肿瘤生长。考点3免疫失调14.(2023北京,10,2分)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

理解是(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C15.(新思维)(2023浙江1月选考,17,2分)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

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已被完全清除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C.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引发特异性免疫D.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C16.(2021辽宁,10,2分)如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考点4免疫学应用17.(2023北京,15,2分)有关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75%的乙醇能破坏病毒结构,故饮酒可预防感染B.疫苗接种后可立即实现有效保护,无需其他防护C.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故洗热水澡可预防病毒感染D.吸烟不能预防病毒感染,也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D18.(2023湖南,11,2分)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

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B19.(2022湖北,16,2分)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

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B.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C.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D.进行肾脏移植前,无需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D20.(2022浙江1月选考,25,2分)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

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

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B.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

合体的信息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B21.(2023湖北,21,16分)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

炎作出了重要贡献。某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后,其血清抗体浓

度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

。(2)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

免疫反应,理由是

。灰质前角(图中部位①)。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

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

,神

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

(3)研究发现,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判断该动

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以电刺激

的方法设计实验,实验思路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4)若排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该动物骨骼肌的直接侵染作用,确定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答案

(1)抗原物质

(2)体液儿童服用糖丸后,其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在一段时间

内明显增加,而抗体是体液免疫调节产生的主要物质

(3)将正常的实验动物随机平均

分成两组,一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作为实验组,一段

时间后,在相同条件下,取出两组的骨骼肌细胞,电刺激骨骼肌细胞,观察其收缩情况

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骨骼肌均发生收缩,且情况一致,则说明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直

接损伤骨骼肌的功能;若对照组骨骼肌正常收缩,而实验组骨骼肌无法正常收缩,则说

明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损伤了骨骼肌的功能

(4)无电信号的传导无“电信号—化

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斯坦曼因在树突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

用的发现而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奖。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

胞,下列关于树突状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与巨噬细胞、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能够直接刺激T细胞分裂和分化C.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进而引发特异性免疫D.能特异性识别、摄取和加工处理某种抗原并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C2.(新教材)(2024届泰安肥城阶段检测,12)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体内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树突状细胞表现为对患者自身抗原异常呈递,引起机

体免疫功能紊乱;另一方面,树突状细胞能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酶——IDO,IDO能

导致T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A属于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病B.树突状细胞作为APC,可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C.RA患者的T细胞中IDO基因表达导致T细胞凋亡D.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疗法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D3.(新思维)(2024届名校联盟摸底考试,8)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肌样细胞分

泌的物质M会激发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并产生抗物质M的抗体,该抗体与骨骼肌细胞

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后,会引起患者肌无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症肌无力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物质M刺激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一定需要浆细胞参与C.骨骼肌细胞膜上的AchR与信号分子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D.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产生抗物质M的抗体的细胞不能识别物质MC4.(新情境)(2023滨州期末,11)对玫瑰花粉产生过敏性哮喘的病人,见到人造玫瑰花时

也会出现哮喘,这种现象称为条件性免疫反应。此现象符合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

立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玫瑰花粉是非条件刺激,引起哮喘的人造玫瑰花是条件刺激B.该条件性免疫反应会消退,是因为两种刺激之间失去了联系C.病人初次接触玫瑰花粉时即引发体液免疫产生了抗体D.此结果表明免疫反应受到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的影响B5.(新情境)(2023德州三模,8)补体是一种血清蛋白质,能识别和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

并被激活而具有酶活性,导致带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细胞裂解或被吞噬。流感病毒

侵入细胞后使其表面出现新的抗原,该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引起细胞膜

溶解而使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补体参与下被病毒侵染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有补体参与反应的病毒感染性疾病,适宜采用免疫增强剂辅助治疗C.补体被激活后既能传递信号,又能降低某些反应的活化能D.补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效应B6.(2023潍坊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0)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为胞内寄生菌,这些

抗原物质经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Th细胞)识别,并使之活化,进

而引起超敏反应,在此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CD8+T细胞)也有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后形成的MHCⅡ和B7可刺激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B.CD8+T细胞接受Th细胞分泌的IL-2刺激后被激活,与靶细胞接触直接使之裂解凋亡C.活化的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活化巨噬细胞导致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D.由图示机制可推测,Ⅳ型超敏反应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的损伤B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7.(新情境)(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18)通常认为,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免疫才具

有免疫记忆,呈现二次免疫“既快又强”的特点,而先天免疫不具有免疫记忆。最新

的研究发现,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也能发生功能改变,使得先天免疫也能产生免疫记

忆,这一现象被称为“训练免疫”,机制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次刺激后,吞噬细胞产生了更多的细胞因子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训练免疫”不依赖T、B细胞,是“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记忆C.图中吞噬细胞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D.内源性抗原诱导的“训练免疫”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加剧AC三、非选择题8.(2023威海乳山一中阶段检测,23)研究表明,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化与细胞中合成代

谢不足,缺乏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如ATP等)有关。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纳米级植

物光合系统(NTU),并将其植入关节炎模型鼠体内,以期减缓小鼠骨关节炎疾病发展进

程。如图1是本研究的主要路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中,可利用

技术分离出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利用

(“低

渗”或“等渗”或“高渗”)溶液使叶绿体破裂,释放出类囊体,进一步分离获得纳米

级植物光合系统(NTU)。(2)如图2是过程②功能检测的实验结果,实验中红光照射的目的是

,

结果表明制备的类囊体基本保持完整,其主要依据是

。图2(3)为实现跨物种的应用,过程③中研究人员选用同种小鼠软骨细胞膜封装的NTU,一

方面可有效地逃避小鼠

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另一方面可被病变的软骨细胞

,进而改善病变的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实验步骤简要操作过程关节炎模型鼠分组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