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用技术规程DB64-T1056-2014_第1页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用技术规程DB64-T1056-2014_第2页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用技术规程DB64-T1056-2014_第3页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用技术规程DB64-T1056-2014_第4页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用技术规程DB64-T1056-20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40.99

P46

备案号:J12945-2015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056—2014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

应用技术规程

DB64/T1056—2014

前言

本规程参照CJ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T81-201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

CJJ28《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制定。

本规程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本规程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的主要起草单位:宁夏青龙塑料管材有限公司、宁夏中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道达尔炼

油及化工有限公司、宁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宁夏博翔热力有限公司、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宁夏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固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程的主要起草人:鲁忠瑛、李永峰、张红梅、赵军、赵启辉、柯锦玲、赵建新、刘杰、杨迪、

陈学文、施新其、赵红、张平、王吉军、刘伯林、录永祥、王学信。

本规程的主要审定人:李志辉、于锡文、韩鸿雁、郑建文、王大钧、李晓棠、熊芳、董仁杰。

II

DB64/T1056—2014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1为规范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以下简称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在室外供热工程的材料、设计、

施工和验收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设计温度不大于85℃的低温直埋供热管网。采用其他敷设

方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供热工程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

CJJ28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T81-201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

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TSGD2002-2006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

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6111-2003液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B/T6343-2009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8804.3-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聚烯烃管材

GB/T8806-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10297-1998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

GB/T13663.2-2005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

GB15558.1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GB/T19466.6-2009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

度(动态OIT)的测定

GB/T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GB/T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GB/T19810-2005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接头拉伸强度和破坏形式的测定

GB/T29046-2012城镇供热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GB/T29047-2012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1

DB64/T1056—2014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复合塑料保温管道

以耐热聚乙烯(PERTⅡ)树脂经挤出成型为工作内管,聚氨酯材料为芯层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管

材为外护管,组成的三层一体式结构管道系统。

3.2

低温直埋供热管网

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介

质温度不大于85℃,与用户室内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

3.3

管系列S

与公称外径和壁厚有关的无量纲数值,可用于指导工作内管规格的选用。S值可按公式1计算,并按

一定规则圆整:

S=s/P........................................(1)

式中:

s——诱导应力,管材圆周方向的应力或管材/管件材料的设计应力;单位为MPa。

P——管材内压;单位为MPa。

3.4

管件

按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电熔管件、热熔对接管件、机械连接管件。

4材料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复合塑料保温管材及管件应在工厂预制,现场只进行接口施工及接口保温。

4.1.2复合塑料保温工作内管、管件及外护管的材料性能应符合GB/T29047-2012的要求。

4.1.3保温材料性能要求应符合GB/T29047-2012的规定,保温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节能标准的规

定。

4.1.4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从生产到使用,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年,超过上述期限时应进行复检,复检

合格后方可使用。

4.1.5复合塑料保温管材及管件的检验规则应按附录A规定进行。

4.2复合塑料保温管材

4.2.1复合塑料保温管材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DB64/T1056—2014

表1复合塑料保温管材的规格尺寸

单位:mm

工作内管最小尺寸en

公称外径保温层最小外护管公称外护管最小

S8S6.3S5S4

Dn厚度外径厚度

SDR17SDR13.6SDR11SDR9

25--2.32.8753.0

32--2.93.6753.0

40--3.74.5903.0

50--4.65.6903.0

20

63-4.75.87.11103.0

754.55.66.88.41253.0

905.46.78.210.11403.0

1106.68.110.012.31803.0

1257.49.211.414.02003.2

1408.310.312.715.72003.2

1609.511.814.617.9252253.5

18010.713.316.420.12503.9

20011.914.718.222.42804.4

22513.416.620.525.2353154.9

25014.818.422.727.93555.6

28016.620.625.431.33555.6

31518.723.228.635.24006.3

35521.126.132.239.74507.0

40023.729.436.344.7455007.8

45026.733.140.950.35608.8

50029.736.845.455.86309.8

4.2.2复合塑料保温管材的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GB15558.1标准的要求。

4.2.3保温层的挤压径向变形量应小于等于设计保温层厚度的15%。

4.2.4复合塑料保温管管端与工作内管的轴线垂直,角度误差应小于2.5°。

4.2.5复合塑料保温管端头应预留出200mm~300mm以备热熔、机械连接,两端长度公差为±20mm。

4.2.6复合塑料保温管发泡前后,外护管任意位置同一截面的外径增大率不应大于2%。

4.2.7复合塑料保温管任一位置外护管轴线应和工作内管轴线保持一致,最大轴心偏距应符合下列规

定:

a)外护管外径≤160mm时,最大轴心偏距为3.0mm;

b)外护管外径>160mm,≤400mm时,最大轴心偏距为5.0mm;

c)外护管外径>400mm时,最大轴心偏距为8.0mm。

4.3复合塑料保温管管件

4.3.1管件规格尺寸

a)管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GB/T13663.2-2005中第6.4条的规定;

b)管件主体任一点最小壁厚应不小于本规程表1中工作管材最小壁厚的规定;

3

DB64/T1056—2014

c)不同规格管件承口尺寸应符合相应的公称直径的要求;

d)电熔管件承口端的最大不圆度应不超过0.015dn。

4.4复合塑料保温管材、管件的物理力学性能

4.4.1复合塑料保温管材工作内管、管件的静液压强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管材、管件的静液压强度

试验参数

材料要求

静液压应力(MPa)试验温度(℃)试验时间(h)

11.2201

复合塑料保温管材、无渗漏4.19522

管件无破裂4.095165

3.8951000

4.4.2复合塑料保温管材工作内管、管件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管材、管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试验参数

项目要求

参数数值

密度≥0.945g/cm3—

温度110℃

试验时间:—

纵向回缩率≤2%en≤8mm1h

8mm<en≤16mm2h

en>16mm4h

静液压应力2.4MPa

无破裂试验温度110℃

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

无渗漏试验时间8760h

试样数量1

与对原料测定值之差,砝码质量5kg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不应超过±0.3g/10min

试验温度190℃

且不超过±20%

氧化诱导时间>20min试验温度200℃

管材耐慢速裂纹增长(en>试验温度80℃

≥500h

5mm)试验压力0.92MPa

脆性破坏所占百分比

电熔管件的熔接强度试验温度(23±2)℃

≤33.3%

试验到破坏为止:

插口管件—对接熔接管件的

韧性:通过试验温度(23±2)℃

拉伸强度

脆性:未通过

4.4.3复合塑料保温管外护管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表4的规定

4

DB64/T1056—2014

表4外护管物理和力学性能

项目指标

密度≥0.94g/cm3

氧化诱导时间(210℃)≥20min

断裂伸长率≥350%

纵向回缩率≤3%

4.4.4复合塑料保温管及其保温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复合塑料保温管及其保温层物理性能

项目指标

保温层密度≥60kg/m3

保温层轴向剪切强度≥0.09MPa

吸水率≤10%

未进行老化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在50℃状态下的导热系数λ50

导热系数,W/(m•K)

≤0.033

5设计要求

5.1热负荷

5.1.1供热管网设计时,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当无建筑设计热负荷时,民用建筑的热

负荷计算应符合CJJ34第3.1节规定。

5.1.2对既有建筑应调查历年实际热负荷、耗热量及建筑节能改造情况,按实际耗热量确定设计热负

荷。

5.2供热介质

5.2.1应采用不大于85℃的热水作为供热介质,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a)热力站间接或混水连接系统街区热水供热管网水质,应满足CJJ34第10.3.12条的要求;

b)连接锅炉房等热源的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供热管网水质,应满足GB/T1576-2008对热水锅炉水

质的要求;

c)应满足室内系统散热设备、管道及附件的要求;

d)供热管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供热管线、热用户系统等方

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3供热管网形式

5.3.1供热管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

5.3.2供热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

5.3.3除符合本部分要求外,还尚应符合CJJ34的相关规定。

5.4水力计算

5

DB64/T1056—2014

5.4.1一般规定

5.4.1.1管网的设计流量及其他参数应按国家现行CJJ34要求进行计算。

5.4.1.2管网,确定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经济比摩阻一般为60Pa/m~100Pa/m。

5.4.1.3供热管网支干线、支线应按照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但供热介质最大允许设计流速不宜大于

3.0m/s。

5.4.2压力状况

5.4.2.1用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管网设计,应保证循环水泵运行时管网压力符合下列规定:

a)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超过设备、管道及管件的允许压力;

b)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10KPa;

c)循环水泵吸入口压力应不低于50KPa。

5.4.2.2用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管网设计,应保证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管网静态压力符合下列

规定:

a)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超过设备、管道及管件的允许压力;

b)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压力,当设计供水温度高于65℃时,不应低于10KPa;当设计供水温度等于

或低于65℃时,不应低于5KPa。

5.4.2.3用于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管网最不利用户的作用压头,应考虑用户系统安装过滤装置、

计量装置、调节装置的压力损失。

5.4.3水力计算参数

5.4.3.1复合塑料保温管道比摩阻应按公式2计算:

i=0.011´d-4.87´q1.85

jg...............................(2)

式中:

i——管道的比摩阻(KPa/m);

d

j——管道的计算内径(m);

q3

g——管道的设计流量(m/s)。

5.4.3.2当水温不同时,管道计算的比摩阻应乘以水温修正系数,为简化计算,一般取0.8。

5.4.3.3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12%~18%取值计算。

5.5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5.5.1管网布置应符合CJJ34的相关规定。

5.5.2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6规定:

表6直埋供热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管道公称直径(mm)机动车道(m)非机动车道(m)

≤1251.00.8

140~3151.21.0

355~5001.41.2

注:当管道布置最小深度不符合此表时,穿越机动车道时应增加外护套管。

5.5.3地下铺设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与设施的净距应符合表7的规定。

6

DB64/T1056—2014

表7地下铺设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与有关相邻设施的最小净距

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最小垂直净距(m)

给水管1.50.15

排水管1.50.15

压力≤400kPa1.00.15

燃气管道压力≤800kPa1.50.15

压力>800kPa2.00.15

压缩空气或CO2管1.00.15

排水盲沟沟边1.50.50

乙炔、氧气管1.50.25

公路铁路坡底脚1.0-

地铁5.00.80

电气铁路接触网电杆基础3.0-

道路路面-0.70

建筑物公称直径≤250mm2.5-

基础公称直径≥300mm3.0-

通讯电缆管块1.00.30

电缆电力及≤35kV2.00.50

控制电缆≤110kV2.01.00

注:热力网与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全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10kV的电

力电缆不高出10℃,对电压35~110kV的电力电缆不高出5℃,可减少表中所列距离。

5.5.4地上铺设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与设施的净距应符合CJJ34第8.2.11节规定。

5.5.5布置管网时,应结合现场情况,宜利用管道的柔性以及转角管段采用“Z型管段”、“∏型管

段”进行自然补偿。

5.5.6管道敷设应满足下列条件:

a)供热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0.2%,高处宜设放气阀,低处宜设放水阀;直接埋地的放气管、排

水管与管道有相对位移处应采取保护措施;

b)供热管道应利用转角做自然补偿,自然补偿管段应布置成600~900角;

c)当地基不均匀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

d)管沟铺设相关尺寸应符合CJJ34第8.2.7条规定;

e)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沟应有照明设备和良好的通风。人员在管沟内工作时,管沟内空气

温度不得超过40℃;

f)通行管沟应该设计事故人孔,热水管道的通行管沟,事故人孔间距不应大于400m;

g)对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应按照GB50025规定进行处理。

5.5.7三通、弯头等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应进行应力验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设置锚固件、固

定墩等保护措施。固定墩设计应符合CJJ/T81-2013的相关规定。

5.5.8异径管或壁厚变化处,应设置固定墩,固定墩应设在大管径或壁厚较大一侧。

5.6管道设计应力

7

DB64/T1056—2014

5.6.1不同规格的保温复合塑料管材,其最大允许的工作压力应根据相应供暖温度条件下的设计应力

来计算,计算按公式3、公式4进行。

P=s/S.......................................(3)

SDR-1

S=

2.......................................(4)

式中:

P——允许最大工作压力(MPa);

S——管系列;

s——设计应力(MPa);

SDR——管道标准尺寸比,SDR=公称外径dn/公称壁厚en。

5.6.2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在不同热效温度下的设计应力及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见表8。

表8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在不同热效温度下的设计应力与允许最大工作压力

60℃/50年70℃/50年75℃/50年85℃/50年

保温复合塑料管道

冬季供暖供全年生活热水冬季供暖冬季供暖

设计应力(MPa)4.393.724.023.50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S4/SDR91.100.931.010.88

S5/SDR110.880.740.800.70

规格

S6.3/SDR13.60.700.600.640.56

S8/SDR170.550.470.500.44

注:供热最高水温或压力超过本表要求时,本表不适用,应与管道供应商联系另外计算设计应力。

5.7管道应力计算与作用力计算

5.7.1复合塑料保温管道的应力验算采用应力分类法。

5.7.2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在进行受力计算与应力验算时,供热介质参数和安装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热水管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应采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

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

b)管道工作循环最高工作压力,应采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的热网计算供水温度;管道工作循环

最低温度,对于全年运行的管网应采用30℃,对于只在采暖期运行的管网应采用10℃;

c)计算安装温度取安装时当地的最低温度。

5.7.3单位长度的复合塑料保温管道的外壳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应按照CJJ/T81-2013中4.1.4与

4.1.5条的规定计算。

5.7.4复合塑料保温管道的应力验算还应符合CJJ/T81-2013中4.1.8条的规定。

5.7.5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如采用固定安装,锚固安装的应力计算应考虑保温复合塑料管道的自由膨胀

力大小。单位长度塑料管道自由膨胀力应按公式5计算。

F=A´l´DT´E´103.................................(5)

式中:

F——轴线方向每米管道的自由膨胀产生的应力(kN);

8

DB64/T1056—2014

E——工作温度下PE-RTⅡ的弹性模量(MPa),(23℃时为850MPa,60℃时为330MPa,85℃时

为190MPa);

A——管道截面积(㎡);

λ——材料的线型膨胀系数,一般取1.2×10-4m/m·k;

△T——安装时温度和最高工作温度的温度差(℃)。

5.8管道阀门及附件设计

5.8.1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管道上应设阀门、温度计、压力表,供、回水管之间宜设连接

通道,在供水入口和调节阀、流量计、热量表前的管道上应设过滤器。

5.8.2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宜设水力平衡调节装置,水力平衡调节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

求。

5.8.3当公共建筑室内系统间歇运行时,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宜设自动启停控制装置,并应按预定时

间分区分时控制。

5.8.4当建筑物入口设二次循环泵或混水泵时,循环泵和混水泵应采用调速泵。

5.8.5管网上的各种设备、阀门、热量表及热力入口装置的使用要求和防水等级,应满足安装环境条

件。

5.8.6有条件时,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信号宜传至集中控制室。

5.9保温节能要求

5.9.1供热管道及设备的保温结构,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节能标准的有关规

定。

5.9.2供热设备、阀门应进行保温,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5.9.3接口保温层设计时采用保温厚度应满足节能和相关技术要求。

5.9.4接口处的保温应符合本规程6.5节规定。

6安装与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供热管道施工应符合CJJ28和CJJ/T81-2013的相关规定。

6.1.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对管线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测量,会同建设、监理等单位核对

管道路由、相关地下管道以及构筑物的资料,必要时应局部开挖核实;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程

序审批后实施。

6.1.3供热管道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关的施工资质。

6.1.4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应具有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文件。在入库和进入施工现场安装前

应进行进场检查,其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规定。当对外观质量有异议或设计文件

有要求时,应在使用前进行技术鉴定或复检,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6.1.5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或排水措施,并应及时清除沟内积水。

6.1.6对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6.1.7复合塑料保温管道连接宜采用沟边连接,特殊地段可采用沟底连接,沟底连接应设置工作坑,

工作坑宜比正常段面加深、加宽250mm~300mm。

6.1.8复合塑料保温管道连接当日工程完工时,应对未安装完成的管端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并应对裸

露的保温层进行封端防水处理。

9

DB64/T1056—2014

6.1.9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在连接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封闭端口,不得拖拽保温管,不得损坏

端口和外护层。

6.1.10复合塑料保温管道连接完成后,应按附录要求进行接头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必须返工,返工后

应重新进行接头质量检查。

6.2沟槽开挖

6.2.1土沟槽开挖前,应对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进行复核。施工测量的允许

偏差应符合CJJ28的规定。

6.2.2管沟沟底宽度和工作坑尺寸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未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a)沟底宽度可按公式6计算:

σ=2DC+S+2C....................................(6)

式中:

s——沟底宽度(m);

Dc——外护管外径(m);

S——两管道之间的净距(m),取0.25~0,40;

C——安装工作宽度(m),取0.10~0.20。

b)工作坑尺寸(沟底连接),管道接头处工作坑的沟槽壁或侧面支承与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0.6m,

工作坑的沟槽底面与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2m,工作坑长度不应小于0.5m。

6.2.3沟槽开挖至槽底后,应由设计和监理等单位共同验收地基。对松软地基应确定加固措施,对槽

底的坑穴空洞应确定处理方案。

6.2.4已挖至槽底的沟槽,后续工序应缩短晾槽时间,不应扰动及破坏土壤结构。对不能连续施工的

沟槽,应留出150mm~200mm的预留量。

6.2.5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

b)槽壁平整,边坡坡度不得小于施工设计的规定;

c)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d)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0mm~+20mm。

6.3运输和贮存

6.3.1复合塑料保温管应采用吊带或其它不伤及保温管的方法吊装,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装,在装卸

过程中,严禁碰撞、抛摔和在地面上拖拉滚动。

6.3.2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温复合塑料管必须固定牢靠,不得损伤外护管及保温层。

6.3.3复合塑料保温管堆放场地及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地面应平整、无碎石等坚硬杂物;

b)地面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保证堆放后不发生塌陷和倾倒事故;

c)堆放场地应挖排水沟,场地不得有积水;

d)场地应设置管托,管托应确保保温管外护管下表面高于地面150mm;

e)复合塑料保温管材、管件不得接受烈日照射、雨淋和浸泡,露天存放时宜用篷布遮盖。堆放处

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f)当采用三角形式堆放或两侧加支撑保护的矩形堆放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当采用分层

货架存放时,每层货架高度不宜超过1m,堆放总高度不宜超过3m。

10

DB64/T1056—2014

6.4管道连接与安装

6.4.1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管道附件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6.4.2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工作内管公称外径<90mm时,宜采用电熔管件进行连接;工作内管公称外径

≥90mm时应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或电熔管件连接。热熔对接连接及电熔管件连接方法参见附录B和附录C。

6.4.3管材、管件连接必须根据不同连接形式选用专用的连接工具,焊接工具应由管材、管件供应商

予以确认。

6.4.4管材切割应采用专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工作管切割端面应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

6.4.5应采用相同牌号材料生产的管材和管件进行电熔焊接连接和热熔对接连接,当无法避免时应进

行焊接工艺评定。

6.4.6复合塑料保温管道工作内管与金属管道或阀门、流量计、压力表等管道配件的连接可采用法兰

连接。法兰连接操作应符合行业标准CJJ28第5.6.1条的规定。

6.5接头保温

6.5.1接头保温应在施工现场,应在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完成后进行。

6.5.2管道接头保温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时,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当管道温度超过50℃时,

应采取降温措施。

6.5.3施工时应对保温层采取防潮防水措施,如果保温层被水浸泡,应清除被浸泡的保温材料方可进

行接头保温。

6.5.4接头外护层与其两侧的保温管外护管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m,接口时,接头外护管与工作内

管表面应清洁干燥。

6.5.5接口保温除符合本章要求外,还应符合CJJ/T81-2013的相关规定。

6.6沟槽回填

6.6.1管道敷设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沟槽回填。在压力试验前,除接头部位可外露外,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的回填高度不宜小于0.5m,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6.6.2回填前应检查沟槽,沟槽内不得有积水,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6.6.3沟槽回填时,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或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它杂物。

6.6.4沟槽回填应从两侧同时对称均衡进行,不得直接回填在复合塑料保温管道上,并应保证管道不

产生位移,必要时应对管道采取临时限位措施,防止管道上浮。

6.6.5管基设计中心角范围内应采取中粗砂填充密实,并应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它材料填

充。

6.6.6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0mm。

6.6.7管道系统中阀门井等附属构筑物周围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回填同时进行,不能同时进行时,应留阶梯形接茬;

b)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c)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d)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应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且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0mm;

e)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

6.6.8管道管区回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轻型压实设备夯实,不得采用机械推

土回填;

b)回填、夯实应分层对称进行,每层回填土高度不应大于200mm,不得单侧回填、夯实;

11

DB64/T1056—2014

c)管顶0.5m以上采用机械回填压实时,应从管轴线两侧同时均匀进行,并夯实、碾压。

6.6.9管道回填作业每层土的压实遍数,应根据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

试验确定。

6.6.10管道管顶0.5m以上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应按相应的场地或道路设计要求确定,不宜小于90

%;管顶0.5m以下各部位回填土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沟槽回填土压实度与回填材料

填土部位压实度(%)回填材料

管底基础≥90

管道基础中砂、粗砂

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95

管道两侧≥95中砂、粗砂、碎石屑,最大

管道两侧≥90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或符

管顶以上0.5m内

管道上部85±2合要求的原土

管顶以上0.5m~1.0m≥90原土

注: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要求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它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100%。

7试验与验收

7.1管道压力试验

7.1.1管道压力试验符合CJJ28的相关规定。

7.1.2压力试验应在管道工作内管连接完成后、接头保温前进行;严密性试验应在管道回填后进行。

7.1.3压力试验前应划定安全区、设置安全标志。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有专人值守,无关人员不得进

入试验区。

7.1.4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压力试验的介质应采用干净水;

b)压力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c)压力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应超过500m;

d)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未规定时,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

验压力应为设计1.25倍,且不得低于0.6MPa;

e)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渗漏时,不得带压处理,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f)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排尽管道内的积水。

7.2管道清洗

7.2.1管网的清洗应在试运行前进行。

7.2.2管道清洗方法应为水力冲洗法。

7.2.3清洗前,应编制清洗方案。方案中应包括清洗方法、技术要求、操作及安全措施等内容。

7.2.4清洗前,管网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将减压器、疏水器、流量计和流量孔板(或喷嘴)、滤网、调节阀芯、止回阀芯及温度计的

插入管等拆下并妥善存放,待清洗结束后复装;

b)不与管道同时清洗的设备、容器及仪表等应与需清洗的管道隔开或拆除;

c)水力冲洗进水管的截面积不得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积的50%,排水管截面积不得小于进水管截

面积;

12

DB64/T1056—2014

d)设备和容器应有单独的排水口,在清洗过程中管道中的脏物不得进入设备;

e)清洗使用的其他装置已安装完成,并应经检查合格。

7.2.5管道供热管网的水力冲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a)冲洗应按主干线、支干线、支线分别进行。冲洗前应充满水并浸泡管道,水流方向应与设计的

介质流向一致;

b)未冲洗管道中的脏物,不应进入已冲洗合格的管道中;

c)冲洗应连续进行并宜加大管道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