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下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下左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2.下列关于多种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发芽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浓度有差异B.尿素固体培养基是将尿素涂布到固体平面培养基上制成的C.醋化醋杆菌扩大培养液中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碳源D.LB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和牛肉膏既作碳源,又作氮源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C.蓝藻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D.洋葱的中心体可参与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4.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吸收K+过程中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B.胰岛素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D.抑制神经细胞膜上载体活性会影响兴奋的传导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间的双向基因迁移引起种群内变异量增大B.自然种群中,个体中存在变异就会发生选择C.环境条件稳定,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变化D.同地物种形成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6.某禾本科植物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部分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1配子种类及比例甲×丁BDe:Bde:bDe:bde=100:1:1:100丙×丁BdE:Bde:bdE:bde=1:1:1:1请据表回答.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A.甲×丁和乙×丙 B.甲×乙和丙×丁C.乙×丙和丙×丁 D.甲×丙和乙×丁7.科学家利用拟南芥野生型个体和突变体研究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MS培养基是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实验材料野生型个体突变体实验处理MS培养基MS培养基+一定量赤霉素拮抗剂MS培养基+一定量脱落酸MS培养基MS培养基+一定量赤霉素MS培养基+一定量脱落酸种子萌发与否A.突变体体内的赤霉素合成可能异常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实验过程中作用相反C.实验证明赤霉素有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作用D.加入脱落酸后拟南芥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外源脱落酸的抑制作用8.(10分)下列各项中的比较项目,最相近的一组是()A.线粒体内膜的表面大小和线粒体外膜的表面积大小B.植物细胞膜的功能和植物细胞壁的功能C.核糖体的物质组成和染色体的物质组成D.内质网膜的成分和高尔基体膜的成分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富养化河流的生态修复结构如下图1,图2中箭头及序号表示河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和过程,箭头旁的数值是同化量或迁入量(106cal.m-1.a-1)(1)图1利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这一成分,降解有机污染物。河底通入空气,有利于____________类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该生态系统污染修复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日趋复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演替。(2)分析图2,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106cal.m-1.a-1。鱼类→食鱼鸟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鱼类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箭头____________中(请在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中选择)。10.(14分)图甲表示O2浓度对某种蔬菜产生CO2的影响,图乙表示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该种蔬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点时,植物细胞产生的CO2场所是_______________;影响A点位置高低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2)为了有利于贮藏该种蔬菜,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该调节到图甲中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B点之后,CO2释放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25℃条件下,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15℃相比,25℃条件下该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高,导致光合速率较大;若降低CO2浓度,则P点向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11.(14分)黄瓜花叶病毒(CMV)是能侵染多种植物的RNA病毒,可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长并造成减产。研究人员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该病毒外壳蛋白的cDNA导入番茄植株中,成功获得抗CMV的番茄植株。(1)获得CMV的RNA后,在__________的催化下才能合成CMV外壳蛋白的cDNA。(2)获得cDNA后,需先通过一定方法将其插入到农杆菌的__________片段中,然后将番茄子叶切段与该农杆菌共同培养,以实现对番茄细胞的转化。(3)将经共同培养后的番茄外植体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只有部分外植体生出愈伤组织。研究人员据此确定这些生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都已成功导入了cDNA,你认为他们做出以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要想确定转基因番茄已经成功表达出CMV外壳蛋白,需要进行____________实验。(5)若要验证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好的抗CMV能力,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转基因番茄自交,子代中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数量之比接近3: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答出两点)。12.乌桕大蚕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有无斑纹和触角长短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某科研小组用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且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的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2)该乌桕大蚕蛾控制有无斑纹的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F2自由交配所得后代中有斑纹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3)根据上述杂交结果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实验中,可通过____(简要写出思路)的方法来判断控制触角长短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分析柱形图:X、Y、Z表示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一营养级从左到右的柱条依次标记为1,2,3,4,5)。生产者中,X1和X3基本没有变化,X2明显减少,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第三营养级中,Z1不变Z2增加,说明对捕食对象有明显的选择性。物种数目没有变化,即群落丰富度没有改变。【详解】A、比较题图甲和题图乙可知,与题图甲相比,题图乙中Y(第一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加,Z(第三营养级)个体数量也增加,X(第二营养级)个体数量减少,说明X营养级生物被Z捕食的压力大,该营养级数目减少,A正确;B、Z营养级个体数量增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捕食对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Y的捕食者数量减少,Y数量增加,Y营养级不同物种的数量变化有差别,主要由Y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引起的,C错误;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变化还受Z营养级生物捕食的影响,D错误。故选A。2、B【解析】

1.植物组织培养程序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程序是:(1)配制含有适当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0.7%~1%琼脂的培养基,倒在灭菌试管中凝固成半固体;(2)从消毒的根、茎或叶上切取一些小组织块;(3)将组织块放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愈伤组织;(4)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直到再生出新植株。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的适当配比,可以从这种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并可由此再生出新的植株。2.在100mL三角瓶中配制好25ml尿素固体培养基(0.025g葡萄糖,0.12g,NaCl,0.12gK2HPO4,0.25mg酚红和0.5g琼脂糖,水15mL)加上封口膜后灭菌,待冷却至60℃时,加入通过G6玻璃漏斗过滤(使之无菌)的10mL尿素溶液摇动、混合均匀后待用。【详解】A、由分析可知,用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发芽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浓度有差异,A正确;B、由分析可知,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在对培养基灭菌后将经过灭菌的尿素溶液倒入其中,经过混合均匀后,再进行倒平板操作,B错误;C、醋化醋杆菌扩大培养液中甘露醇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碳源,而且也可以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C正确;D、由于蛋白胨和牛肉膏既含有碳元素,也含有氮元素,故LB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和牛肉膏既作碳源,又作氮源,D正确。故选B。3、B【解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原核生物仅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区。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植物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植物有细胞壁、叶绿体,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等。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细胞质中的DNA上。【详解】A、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必须借助于宿主细胞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正确;C、蓝藻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只能水解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C错误;D、洋葱为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错误。故选B。4、C【解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A、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故吸收K+过程中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A正确;B、胰岛素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运输到细胞外,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正确;C、膜蛋白参与被动运输过程中的协助扩散,C错误;D、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需要神经细胞膜上的载体参与,故抵制神经细胞膜上载体活性会影响兴奋的传导,D正确。故选C。5、A【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两种群间的双向迁移,会增加个体间的基因交流,引起种群内变异量增大,A正确;B、只有变异的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自然选择才可能发生作用,B错误;C、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不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因此环境条件稳定所时,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C错误;D、同地物种形成是不一定渐进的,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D【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详解】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有两个条件:一是有花粉有关性状的基因,二是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依据表格中亲本组合甲×丁产生的F1配子情况,丙×丁产生的F1配子情况,可知B(b)和D(d)总在一起,说明B、b与D、d这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则E和e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甲×丙组合,F1为BBDdEc,其中D/d与E/c均属于决定花粉粒特征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同理乙×丁组合,F1为bbDdEe也可以,D正确。故选D。7、C【解析】

实验结果分析: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而不能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拮抗剂的培养基上萌发,说明一定量GA拮抗剂抑制种子萌发;拟南芥突变体1不能在MS培养基上萌发,但可以在MS培养基+一定量GA培养基上萌发,说明GA可以促进突变体1种子的萌发。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不能在MS培养基+一定量ABA培养基上萌发,说明一定量ABA抑制种子萌发,并且GA拮抗剂与ABA具有相同作用。【详解】A、突变体在缺少赤霉素的培养基上种子不能萌发,而添加赤霉素后可以萌发,说明突变体体内的赤霉素合成可能异常,A正确;B、从突变体在分别添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培养基上的萌发情况看出,赤霉素与脱落酸在实验过程中作用相反,B正确;C、从图中看出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C错误;D、加入脱落酸后拟南芥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外源脱落酸的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因素,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和表格数据的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植物激素的作用进行解答。8、D【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了嵴,故其表面积比线粒体外膜的表面积更大,A错误;B、植物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进行信息交流等功能,植物细胞壁只有支持和保护功能,故植物细胞膜的功能比细胞壁功能更复杂,B错误;C、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属于生物膜,其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分解者需氧型次生60.78.1%⑦【解析】

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还有火烧、病虫害、严寒、干旱水淹水等等。2.(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去向一般有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枃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三是死亡的遗体残骸、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四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详解】(1)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利用这一点可降解河床中的有机污染物。河底通入空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有利于需氧型类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根据以上次生演替的概念可知,该生态系统污染修复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日趋复杂,使得河底发生了次生演替。(2)由图2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即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加上人工输入的能量,即水生植物固定的(太阳能60+迁入量0.7)×106cal.m-1.a-11=60.7×106cal.m-1.a-1。鱼类→食鱼鸟类的能量传递效率=食鱼鸟类同化量/鱼类同化量×100%=(0.5÷6)×100%=8.1%。鱼类粪便中食物残渣属于水生植物残体,因此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箭头⑦中。【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特别是把握分解者的类型和作用,识记次生演替的概念,能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结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解决问题,理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把握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时的去向,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10、细胞质基质温度B随着O2浓度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左下方【解析】

本题考查实际光合作用、表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详解】(1)A点时没有氧气,因此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细胞产生的CO2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影响A点位置高低即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2)贮藏室内的O2浓度应该调节到图甲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最少,有机物消耗最少,最有利于贮藏该种蔬菜。B点之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受抑制程度越强,CO2释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有氧呼吸速率增大。(3)25℃条件下,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等于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代谢,所以与15℃相比,25℃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较高,导致光合速率较大;若降低CO2浓度,植物光饱和点降低,达到光饱和点所需光照强度随之降低,所以P点向左下方移动。【点睛】乙图纵坐标在横坐标为零时表示呼吸作用;纵坐标为零时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小于零时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时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P点是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当一个条件减弱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所需横坐标值也随之降低,左移,P点左下移;反之,横坐标值升高,右移,P点右上移。11、逆转录酶Ti质粒的T-DNA重组表达载体同时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外植体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出愈伤组织抗原-抗体杂交用等量强致病力的CMV分别感染转基因番茄与未转基因的番茄(普通番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它们对CMV的抗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的转基因亲本为杂合子【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④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2)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因此,获得cDNA后,需先通过一定方法将其插入到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片段中,然后将番茄子叶切段与该农杆菌共同培养,以实现对番茄细胞的转化。(3)重组表达载体同时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外植体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出愈伤组织,据此可知生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都已成功导入了cDNA。(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质,需要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5)若要验证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好的抗CMV能力,应进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自变量为番茄植株的种类,即用等量强致病力的CMV分别感染转基因番茄与未转基因的番茄(普通番茄),在相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