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昌平区新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青蒿素能有效杀死疟原虫(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其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寄生在宿主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威胁细胞生存D.疟原虫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某二倍体生物(2N=10)在细胞分裂过程的某阶段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该阶段不可能发生()A.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 B.染色质缩短变粗C.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 D.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其中含有一个磷酸键B.线粒体是胰岛B细胞中唯一产生ATP的细胞器,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ATP的合成与细胞的吸能反应有关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生要来自细胞内ATP的水解4.下图为蜜蜂(2N=32)的性别决定及发育过程简图,交配后,蜂王可产下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直接发育成雄蜂,雄蜂产生的配子与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雄蜂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B.该图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体现了物种间的互利共生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5.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有模拟一对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又有模拟F1自交产生F2B.既有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既有模拟产生的配子类型,又有模拟雌、雄配子的受精作用D.既有模拟F2的基因型及比例,又有模拟F2的表现型及比例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中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液B.动物细胞只能贴壁生长,不能进行悬浮培养C.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等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D.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性下降7.小明在寒冷的冬季,没吃早饭就去学校,结果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症状。关于此生理反应的表述,不合理的是()A.此时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收缩以加速热量产生C.此时小明同学体内血糖含量有所下降,细胞产热不足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8.(10分)假设T2噬菌体的DNA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1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2个32P标记的噬菌体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模板、酶等全部由细菌提供C.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培养出32P标记的T2噬菌体D.产生这些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980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二、非选择题9.(10分)沿海滩涂属于盐碱化草地,对该草地进行改造的程序是:种植先锋植物——柽柳、碱蓬,增加植被覆盖量和土壤有机物的量(枯枝落叶)→种植虎尾草、黑麦草,降低土地盐碱化的程度→种植羊草、苜蓿,继续降低土地盐碱化的程度,同时获得优良牧草;但是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蝗虫(食草)、蜈蚣(食蝗虫)等小动物也随之增加。(1)为了防止出现蝗灾,要调查东亚飞蝗成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其种群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滩涂土壤上植物优势种的更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滩涂改造过程中,利用信息素驱赶以牧草为食的昆虫,信息素属于____________信息,说明在生态系统中,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填“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4)改造盐碱化草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10.(14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科学家们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做出的解释是:①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且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②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物质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______中;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此后,孟德尔设计了______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后人把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2)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对F2中不同性状的类型进行了______,结果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_,F1产生的雄雄配子结合产生了F2。(3)遗传学家萨顿根据_____________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4)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遗传学中常用果蝇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出2点)。(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将_____________彻底区分进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14分)质粒A和质粒B各自有一个限制酶EcoRI和限制酶BamHI的识别位点,两种酶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限制酶EcoRI剪切位置旁边的数字表示其与限制酶BamHI剪切部位之间的碱基对数(bp)。在含有质粒A和B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限制酶EcoRI和BamHI,令其反应充分;然后,向剪切产物中加入DNA连接酶进行反应,再将其产物导入大肠杆菌中。(实验中不考虑:无ori的质粒;拥有两个或以上ori的质粒;两个或以上质粒同时进入大肠杆菌;三个或以上DNA片段发生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1)只拥有质粒A的大肠杆菌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及乳糖作为唯一碳元素来源的培养基中生存?说明理由____________。(2)DNA连接酶进行反应后,存在________种大小不同的质粒,有________种质粒使大肠杆菌能够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及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存。(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标记基因一种,标记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4)质粒导入大肠杆菌通常要用________处理,其作用是________。12.某多年生二倍体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基因型为mm的雌株会性逆转为雄株,其余正常。该植物红花、白花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取一白花雌株与一红花雄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F1随机传粉产生F2,表现为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3∶3∶5∶5。回答下列问题:(1)白花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能与白花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2)F2中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F2随机传粉,所得子代的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F2红花雌株与红花雄株随机传粉,所得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3)欲判断一红花雄株是否由性逆转而来,最简便的方法是取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植株与之杂交,观察到子代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雄株是性逆转而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疟原虫吞噬食物的过程为: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膜发生变化,向内凹陷,内侧形成外被蛋白,然后进一步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内,该过程中存在细胞膜形态的变化,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详解】A、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即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A正确;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胞浆丢失则会威胁到疟原虫的生存,C正确;D、疟原虫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D。2、A【解析】

题干中描述该生物为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共有10条,因此在该细胞分裂时期依然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即10条染色体,表明染色体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加倍,以此为突破点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详解】A、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或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为10对同源染色体,或为减II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含5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不可能进行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活动,A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I分裂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染色质缩短变粗为有丝分裂前期或减I前期的活动,细胞含5对同源染色体时可能发生,B正确;C、交叉互换为减I前期的活动,细胞含5对同源染色体时可能发生,C正确;D、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或为有丝分裂中期,或为减II中期,有丝分裂中期在细胞含5对同源染色体时有可能发生,D正确;故选A。3、B【解析】

1、ATP的组成元素:C、H、O、N、P2、ATP的结构式及各组分的含义: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详解】A、ADP由2分子磷酸、1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其中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和1个普通磷酸键,A错误;B、胰岛B细胞中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为细胞呼吸,线粒体是胰岛B细胞中唯一产生ATP的细胞器,胰岛素的分泌属于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正确;C、ATP的合成与细胞的放能反应相联系,C错误;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ATP相关的知识,识记ATP的结构,掌握ATP中能源的来源和去路,易错点是D选项中ATP的能量一般不用于维持体温。4、C【解析】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生物的表现型有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基因型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详解】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属于单倍体,A正确;B、该图中显示同样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最终因为食物的不同而导致性状上的差别,据此可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C、工蜂、蜂王和雄蜂是同一物种,工蜂承担了保育、筑巢和采蜜等工作,蜂王和雄蜂承担了繁育后代的工作,这是种内互助的表现,C错误;D、若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则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ab,由于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故子代雄蜂基因型可为AB、Ab、aB、ab,D正确。故选C。5、A【解析】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1.通过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认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认识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通过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探究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由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实验中模拟了F1自交产生F2(既包括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也包含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A错误;B、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实验中既有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C、实验中既让学生模拟产生的配子类型体会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模拟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D、实验中既有模拟F2的基因型及比例的出现过程,又模拟F2的表现型及比例的出现过程,D正确。故选A。6、D【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详解】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液,A错误;B、动物细胞可以贴壁生长,也能进行悬浮培养,B错误;C、传代培养的实质就是分离后再次培养,进行一次分离再培养称之为传一代,因此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应该大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C错误;D、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性下降,D正确。故选D。7、A【解析】

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全身颤抖是因为骨骼肌战栗以增加热量引起的,B正确;C、小明同学没吃早饭,此时体内血糖偏低,细胞产热不足,C正确;D、小明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D正确。故选A。8、A【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噬菌体DNA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含32P的有2个;由于T2噬菌体的DNA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则噬菌体的一个DNA分子中G=C=2000×30%=600个,A=T=2000×(50%-30%)=400个。【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2个32P标记的噬菌体,A正确;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由细菌提供,而模板由其自身提供,B错误;C、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C错误;D、产生这50个噬菌体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数量=400×49=19600个,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标志重捕法集群分布演替(或群落演替)化学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防治直接和间接【解析】

1、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3、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已被利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未发现的价值)。【详解】(1)动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蝗虫种群往往是集群分布。(2)群落演替包括一种类型替代另一种,如苔藓演替成草本,也包括类型不变只有优势种的更迭。(3)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用来驱赶以牧草为食的昆虫,涉及到两种以上的生物,因此该功能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属于生物防治。(4)改造盐碱化草地第一得到优良牧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第二改善了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点睛】本题通过实例,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生态恢复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遗传因子配子(或生殖细胞)随机的测交数量统计遵循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DNA和蛋白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解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做出的解释是: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且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②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物质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此后,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据此总结出了分离定律。(2)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对F2中不同性状的类型进行了数量统计,结果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对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之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雄配子结合产生了F2。(3)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4)果蝇易饲养、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5)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由于DNA含有P,蛋白质不含P,蛋白质含有S,DNA不含S,所以可利用同位素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区分进行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对结论的识记能力。11、可以质粒A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使大肠杆菌能够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还含有半乳糖苷酶基因,使大肠杆菌合成半乳糖苷酶,并水解乳糖获得能量和碳源42供重组DNA的选择和鉴定Ca2+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解析】

由图可知,质粒A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半乳糖苷酶基因,用EcoRI和BamHI酶切后,形成2000bp(含amp)和1000bp(含lac)两段;质粒B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用EcoRI和BamHI酶切后,形成3000bp(含amp、gfp)和2500bp(含tet)两段。由题干“两种酶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可知,酶切后质粒自身两端不能连接。【详解】(1)由质粒A图可知,只拥有质粒A的大肠杆菌可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及乳糖作为唯一碳元素来源的培养基中生存,因为质粒A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使大肠杆菌能够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还含有半乳糖苷酶基因,使大肠杆菌能合成半乳糖苷酶,并水解乳糖获得能量和碳源。(2)DNA连接酶进行反应后,由于实验中不考虑:无ori的质粒;拥有两个或以上ori的质粒;两个或以上质粒同时进入大肠杆菌;三个或以上DNA片段发生连接,因此可存在4种大小不同的质粒,即质粒A两个片段连接3000bp(2000bp+1000bp)、质粒A含ori的片段和质粒B不含ori的片段连接4500bp(2000bp+2500bp)、质粒A不含ori的片段和质粒B含ori的片段连接4000bp(1000bp+3000bp)、质粒B两个片段连接5500bp(3000bp+2500bp),有2种质粒使大肠杆菌能够在含有氨苄青霉素及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存,即质粒A两个片段连接3000bp和质粒A不含ori的片段和质粒B含ori的片段连接4000bp的质粒。(3)标记基因的功能是供重组DNA的选择和鉴定。(4)质粒导入微生物细胞用感受态细胞法,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基因工程的操作顺序,将所学知识与题干信息结合综合运用。1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白花雌株与红花雄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F1表现型与性别有关且子代雌性均为红花)核糖体47∶8红花雌株: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