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 3篇_第1页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 3篇_第2页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 3篇_第3页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 3篇_第4页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 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3篇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1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指导策略。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工程,该工程自实施以来,虽然获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乡村振兴视野下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建设美丽强国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绝对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外在表现,还有美丽乡村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文化建设、人才建设、环境建设、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等。总之,建设美丽乡村工程庞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作配合,在遵从国家战略下全面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简述

1.1背景

如今,我国已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其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得到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如今这一矛盾已得到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不平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差距,为解决这一矛盾,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1]。战略体现出了党和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实本心,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1.2战略意义

我国乡村处于严重衰落水平,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各项任务的发展,同时也是导致我国社会性质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主要枷锁。只有全面推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才有可能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实现中国梦。此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背景下,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然而城乡差距非常大,只有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百年目标。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和实施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美丽乡村建设的不足之处

2.1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问题

美丽乡村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建设工程,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却缺乏经验。虽然改革开放制度的深度实施,可使我国多借鉴国外经验,但基于我国人口多、乡村人口占比高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这一举措并不可取。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来看,我国在试点选取上缺乏公平性,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乡村之间也存在差异。然而在进行乡村试点选择时,往往选择那些发展良好的乡村,这并不利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试点选择应进行全区域覆盖,根据乡村条件来合理决策相应的试点周期,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的试点效果进行全面的记录和评价。

2.2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模式问题

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度依赖于固有模式,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变,不仅会产生较高的建设成本,而且缺乏创新性,使乡村建设按照模板而生,使乡村丢失了自身独特的个性。借鉴不是复制和套用,而是对他人方法的参考和借鉴,虽然某些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因地制宜才是应遵循的第一准则,生搬硬套严重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初衷。

3乡村振兴视野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3.1解读乡村,明确乡村多样化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就是对乡村进行全面了解,只有充分掌握乡村的各项特征,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可靠性成就。乡村与城市不同,乡村特色丰富,其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文化方面,不同地区的乡土文化各有不同,这主要与当地的习俗有关。其次是乡村的产业多样化,比如畜牧、种植等。总之,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保留符合乡村的多样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美丽乡村[2]。

3.2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供给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当遵循本质,保留地区特色,挖掘乡村文化和文人,做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来实施不同的建设策略,切不可千篇一律,使乡村丢失了原有的生态气息,更要杜绝依据城市建设来开展相应的乡村建设。具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充分掌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方针和目标,并引入一定的建设理论,在其指导下对实施建设美丽乡村策略进行合理规划,然后再结合当地市、县、乡、镇区域的特征进行完善。二是具备较为完善的治理体系,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任务来建立领导小组,用来实时监管建设工作,促进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三是要依据政策管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依据一定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工作有章有序。四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是每个人的职责,对此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每个公民都能够参与到建设工作中来。另外,还可以针对农民开展培训工作,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五是充足的资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远而庞大,必须保证充足的建设资金,在顶层设计中借助多渠道来筹措资金(图1)。

3.3依靠科技创新,鼓励多方参与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先进科技和优秀人才的支撑。同样,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必须要牢牢把握这2个重要方面。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农民向职业性农民转型,同时还要具备先进的引入机制,使各方知识人士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对此,首先要做好人才教育工作。一是针对受教育儿童,不仅需要投入较多教育资金,还需要引进优秀专业的师资队伍,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良的教育条件,同时在进行义务教育的同时为他们灌输相应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稳固的基础。二是针对农民,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必须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加强科技推广,使农民在掌握一定生产技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乡村生活中做到节约和环保。其次,做好人员引入。一方面,可以组织相应的委员会来建立一个专门的咨询部门,供有意向人士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智力团队,为有效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可实施策略,从而推动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和发展[3]。另外,还需要严格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引入外来的先进经验,并将其融会贯通,进而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模式[4]。

4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各项发展的关键基石。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性策略来建设美丽乡村,从而有效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社会的共同繁荣。

5参考文献

[1]熊春晓,董志崇,张新平,等.乡村振兴视野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3(7):152-153.

[2]崔胜男.乡村振兴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奋斗,2023(24):22-23.

[3]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23,32(1):6-11.

[4]彭枫,丁玉娟.贵州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3(17):293-295.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2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而且也把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修正案)。十九大报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条专门讲了乡村振兴战略。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农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既要学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条,还要学好其他有关的章节和内容。

我将借这个机会,就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话题,给大家谈五点体会和思考。

第一,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转化,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来看,过去我们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

再比方说,从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来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农业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既要做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着农业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从过去的一产到现在的三产融合发展。这也提出来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提质增效。

第三个方面,从农村的生态环境来说,过去我们要搞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我们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渡假、投资、兴业。

第四个就是从农民的收入来看,过去我们讲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现在我们不仅要满足这些要求,还要满足农民的就学、养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总体来看,新时代人们对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平衡、不充分。

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现在城乡差距还有2.7:1,这个数据和世界银行讲的世界的平均经验数据2.5:1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实还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给我们提供新的判断。如果考虑到计算方法的不同和我们实际计算的一些项的漏项,学者的判断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在4.5:1。

第二个不平衡,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从水、电、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医疗这八个方面,我们从感受上就能看出来差距。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第三个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十亿元村,百亿元村,有些地区还很贫困,还有空客村和贫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个表现。一,农业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我们从三力来看,综合生产能力,土地资源透支,生态环境超载,双重约束压力很大。二,资源利用的不平衡,农业、秸秆还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这个秸秆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等于丢了一半农业。三,农业基础不平衡,就是持续发展能力,防灾、减灾、抗灾,遇到灾害还是没有办法,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还是由27%的农业劳动人口支撑着不到9%的农业生产值来看,我们的基础依然薄弱。

第二个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刚才我讲了,土地、劳动、资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个不充分,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说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们讲农业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农民增收困难,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这也是我们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这样看来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一方面是对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从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显了我们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我们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问题导向,我们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尤其突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时代背景。

第二,历史方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战略这个战略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是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样一个历史交汇期提出来的,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去解读。

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决胜期来看,可以说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023年我们提出新农村建设,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讲了五句话20个字,这五句话我们对比一下,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村荣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在内容、内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转变。同时,乡村文明的内涵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

二,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这个角度来看。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这个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在我们开启新征程的时候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变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态的复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它的目标导向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希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三,总体要求。这个总体要求我们看十九大报告,从原则上来提乡村振兴,我看有这样六条。

第一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要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行动指南。

第二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说要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实现乡村振兴。

第三条,行动举措、战略安排的五句话20个字,实际上都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要统筹推进这五个建设。

第四条,坚持两个优先,这次特别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第五条,要强化两个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有体制机制创新,需要有政策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六条,加快两个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主要任务。这个主要任务就是这五句话20个字,我简单说一下。

一,产业兴旺。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要求。我们要实现产业兴旺,还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那么,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方向,我们主要关注这样四个事,或者四个问题。

1.粮食安全要确保。这个确保主要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处理好农业这个产业的发展问题,还是要通过调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3.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4.处理好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与小农户之间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完善利益完善机制,让小农户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平等参与战略之路。

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任务就是生态宜居,我个人理解是两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宜居,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农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个人想是不是要促进三个转变,完成三个任务。三个转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发展方式要转变。要构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绿色循环的这样一个生态体系。第三,发展模式要转变。这是三个转变,转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

四个任务。第一,治理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气污染了要治理,我们出台了三个十条,土十条水十条气十条。出台了三个规划。第二,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和修复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复自然的方式修复。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这是生态宜居。

第三个任务就是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就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扬传统文化,把很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特别是李司长原来讲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筑,古村寨,要保护好。还有把文化设施和文化体系搞好,文化建设乡村文明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公共服务体系也不行,治理有效,这里既要治理,还要有效。

我们要加强农业农村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要加强基础工作,这个基础规律既有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有执政体系的基础。第二,建成农村治理体系,这次我们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第三,要培养造就三农工作体系队伍,我们提的叫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样的队伍造就出来,实现乡风文明。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化。最后,生活富裕,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这本身既是富裕的内容,也是富裕的表现。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村容整洁的问题,比如垃圾、污水,如实施三年的厕所革命。

最后,政策措施,或者叫体制和举措。整个十九大报告里面,400个字讲了六条政策举措,我概括为叫三个制度,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强调承包关系要稳定,强调三权分置,这是农地。同时,还要对建设用地的三块地,征地、宅基地、基建地进行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振兴问题。二是经营制度,既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经营方式的创新,处理好小农与农业现代化的衔接这些内容。三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写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讲内容,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第二句话,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另一方面,壮大集体经济。这件事涉及两个主体,一个是集体,一个是农民。

三个体系。第一,产业体系,产业生产运营体系。第二,服务体系。第三,治理体系。我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谈五点体会和思考,简单来说就是时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显了矛盾和问题,所以既必要,又紧迫。第二,历史方位,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又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三,总体要求,就是六条。第四,主要任务,五个任务。第五,政策举措,也是六条。

乡村振兴论文范文参考3

摘要:农村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要建设农村,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以及如何去建设农村,并对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的投资模式进行研究。开发特色小镇应努力挖掘城市背后的传统文化,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在文化旅游趋势下,政府应引导旅游小镇的生态文明建设,鼓励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市场监管,对小镇产业进行科学管控。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开发

202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将解决三农问题确认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现现代化作为政府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建设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根据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农村小城镇的研究,在国家层面上考虑特色小镇是经济选择的产物,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挖掘农村背后的文化元素。以黄山卖花渔村为例从微观单个经济体上思考开发的必要性,采用了文献法、社会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先从四个方面对开发可行性进行分析,再给出其开发的参考方案,因卖花渔村地处偏僻,旅游吸引物丰富,共通性强,故其开发方案亦能作为国内大多数乡村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参考意见。

1开发的可行性

1.1当地原生居民是否支持。我们在网上注意到一组数据:2023年,卖花渔村通过销售徽州盆景实现人均年收入2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万元的人均年收入超过小康水平标准,当地居民基本实现了生理和安全需求。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卖花渔村的村民需要一种社会归属感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为了满足公众的社会文化需求在当地建设特色小镇是可行的。1.2当地政府是否提倡。我们从黄山市人民政府官网上查到卖花渔村绽放美丽经济的新闻,从政府的态度和行为分析,黄山市政府鼓励这一美丽经济。打造特色小镇,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更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符合黄山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1.3当地资源是否适合开发。一般来说,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应考虑旅游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调查其区位条件、经济效益、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黄山卖花渔村位于黄山境内,东距歙县城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河谷腹地。它是中国著名的盆景小镇,山村的风景保留了古朴宁静的特点,是一个让人惊艳的梅花仙境,给人以绘画的感觉,有丰富的旅游吸引物。1.4开发特色小镇的利弊思考。在分析利弊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开发势必造成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改变。开发特色小镇会对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大多数支持和少数反对中抓取平衡点,勇敢实践。开发特色小镇能够把传统文化推向市场形成产业化,有利于式微的传统文化的抢救。但盲目的开发势必造成传统文化的误读和肤浅化,利润和文化的矛盾将日益明显。同时开发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旅游旺季时大量游客涌入甚至会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

2如何开发特色小镇

2.1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卖花渔村地处山谷,旅游资源要从旅游资源、地理条件、人口要素、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政策、客源等方面进行权重比较。我们根据GB/T18972-2023号标准对卖花渔村旅游资源进行评分。资源要素价值(85分)分别包括:观赏休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惜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15分)分别包括: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包括: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可以是减值)。根据评价得出卖花渔村属于3~4级优良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卖花渔村每年23月漫山遍野的桃花是最佳观赏时节,美丽的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村子里还保留了众多徽派元素,包括:民居、牌坊、祠堂、书院、古亭和园林等,村民种植的花木盆景种类繁多,有梅花、刺柏、罗汉松、榔榆、雀梅、复色梅、紫薇、杜鹃、天竺葵、桂花、六月雪、黄山松、翠柏、刺柏、罗汉松等。在新安画派的影响下,该村花木盆景的造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梅花桩景观,与徽州的文房四宝齐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商用价值。2.2需求市场细分。根据顾客的人群采用系列变数法对需求市场进行划分:(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收入、休闲时间和旅游需求也不同,年轻人休闲时间多、收入低,旅游需求旺盛;已婚人士收入高,但其旅游需求有三个层次:即孩子出生前旅游需求旺盛,孩子出生后负担加重,由于家庭原因,旅游需求减弱,孩子长大后,负担变小,旅游需求再次回归;退休人员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长,旅游愿望强烈。有学者认为人生最适合旅游的三个阶段便是青年时代、新婚和退休后。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青年人的旅游方式是周边短途和长途的穷游,在小镇规划时要针对青年人设计趣味性、观赏性和经济性的旅游产品;已婚人群追求优质的旅游服务和产品,但因家庭情况的不同,还需要再细分如:针对新婚人群设计的情感交流产品;针对亲子家庭设计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吸引物;针对退休人员设计的康养保健产品。(2)性别结构。在青年时代男女性出游愿望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工作中,男性比女性对商务出行更加依赖。据此可以将市场继续划分出专为男性打造的商务旅游市场,比如为商务人士提供高档次的餐饮、住宿、会议和服务。分析市场需求背后的原因,合并细分市场后再作出进一步细化,估计每一细分市场的规模。2.3体验营销。体验营销十分强调游客的感受,能够提高忠实顾客的转化率,卖花渔村地理偏僻,因此需要摆脱单一营销模式。现代旅游产品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的营销手段。以国内华强方特为例,优秀的营销策划是景区客源的重要保证。应用大数据,对游客关注的热点进行实时追踪,分析游客的地域分布,监测淡旺季游客数量,开展有针对性地互动营销并预测市场趋势,吸引专业人士前来学习,业余爱好者参观模仿。打造旅游IP赋予品牌以文化性、特殊性、民俗性和生态性。开发旅游互动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发挥口碑效应。2.4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乡村旅游设施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整体旅游品质的提升。完善旅游设施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完善基础设施:在村庄外部开辟进入交通,村庄内部铺设日常通行道路、服务站、路标指引等,同时还需保障村子供水、供电、通信、救助等的及时性和稳定性。(2)投资建设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住宿、咨询等服务,重视村庄的环卫设施建设,保持公共卫生间的干净整洁。(3)构建辅助设施:规划和修建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2.5产品创新。随着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一些承载文化的手工制品越来越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市场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产业化,在产业化的当下,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比如:走哪都觉得是一样的表演感觉所有的景点都在卖檀木梳子所有的游乐园都是一样的套路。这些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其实是缺乏思考创新精神的表现,没有找到自己景区的旅游兴奋点。卖花渔村的盆景在形态上创新出了多变的造型,常见的有游龙式、三台式、扭旋式、疙瘩式、悬崖式、迎客式、劈干式、枯干式、野款式等,这些多变的造型都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