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历史】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历史】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历史】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历史】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图)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大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6.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集体消亡,这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全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7.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王进喜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A.时间 B.背景 C.内容 D.影响9.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新中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③“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④“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10.1984年联想、青岛电冰箱总厂、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即后来的万科)等公司纷纷成立。财经作家吴晓波称这一年为“中国公司元年”。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11.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建立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不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C.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设立经济特区,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13.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和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美军枪支 B.《中美联合公报》C.《开国大典》油画 D.香港回归仪式亲历者的电视采访录影14.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生物进化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6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缺乏编制五年计划的实践经验,而且统计资料严重不足,对国内资源状况不明,对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太清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只能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不断进行修订、调整、补充,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我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蓝图。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了五年计划草案。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意味着置其他事业于不顾,适当地安排了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摘编自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材料二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业产品的要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就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1953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开始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摘编自黄道霞《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材料三

1980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哪种制度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______________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材料四

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农业科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1976-1998年,农业科技使农民累计增收3500亿元,解决了500万人的吃饭问题。——摘自李洪文《中国神龙的世界传奇》(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A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多次帮助和指导。B我国一五计划的编制遇到了很多困难,采取了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C在一五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注意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按比例、协调发展。(2)图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3)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三中“_______”处所指的是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制度?并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制度得以在全国推广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归纳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5)中国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综上,依据我国农业政策发展史谈谈你有何认识?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从1956年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探索。这一时期,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在交通运输上,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了火车。此外,核武器和导弹也试验成功。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勇于从困难中奋起的能力。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材料四材料五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般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阅读材料三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位置后填错误。A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的取得与中华民族精神面貌无关。(4)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请指出图中A、B处所指代的事件?并谈谈你对B处时间转折性地位的理解。(5)据材料五,你对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有怎样的认识?(6)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20世纪我国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时间政策1950年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3年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农村改革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改革开放的开端;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抗美援朝的胜利,空前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选项中D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3.C【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政策”可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项正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出自《天朝田亩制度》,排除A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C项。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大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煤矿、汽车制造、发电厂、飞机制造都属于重工业领域,且“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因此材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正确;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说工业门类齐全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主要集中在东北,因此地区分布均衡说法错误,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架歼击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可知,一五计划只是创造了中国许多历史的第一,但是无法得出这些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5.B【解析】根据“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征求与采纳了广大人民的意见,反映出它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B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这部宪法的类型,排除A项;材料强调宪法制定的过程,而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宪法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6.A【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私营企业”在当时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范围,所以其“集体消亡”的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A项正确;私营企业“集体消亡”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但题干强调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原因,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项;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和农业的改造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7.D【解析】根据“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石油工人王进喜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铁人”,D项正确;焦裕禄是原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不是石油工人楷模,排除A项;邓稼先是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与题干“成为石油工人楷模”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C【解析】根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可以判断出来,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A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情况,材料明确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B项排除;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D项排除;故选C项。9.A【解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是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口号,“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反映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反映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0.B【解析】根据题干中“1984年联想、青岛电冰箱总厂、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即后来的万科)等公司纷纷成立。财经作家吴晓波称这一年为‘中国公司元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城市改革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主要围绕所有制结构、管理模式和分配制度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B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1956年底,全国的99%的私营企业和80%的私营商业户,实现了所有制的改造,A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公司成立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用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与题干内容无关,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根据题干“第一个阶段”“让世界进入中国”可知,第一阶段的对外开放指的是1980我国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因此,“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经济特区的建立,B项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属于外交成就,不能代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排除A项;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是中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不能反映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着“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12.B【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材料“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可知,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选项中“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的表述是对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属于历史史实,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表述是对邓小平的客观评判,属于历史结论,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表述是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属于历史结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设立经济特区,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的表述是对我国经济特区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属于历史结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等。因此属于实物史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美军枪支,A项正确;《中美联合公报》、《开国大典》油画属于文献史料,不属于实物史料,排除BC项;香港回归仪式亲历者的电视采访录影,属于口述史料,不属于实物史料,排除D项。故选A项。14.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①②③正确。生物进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属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近代自然科学理论,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5.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所以该题干材料反映了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6.(1)A未涉及B正确C错误(2)事件:土地改革。目的:满足工业化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3)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增产效果好,得到群众认可;安徽经验得到中央肯定。(4)作用: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增收,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5)因素:政府的重视、科技创新等。认识:农业政策调整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析】(1)判断:A.根据材料“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只能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不断进行修订、调整、补充,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我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蓝图”可知,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苏联相关内容,因此未涉及;B.根据材料“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只能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不断进行修订、调整、补充,前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终于形成了我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蓝图”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编制遇到了很多困难,采取了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因此正确;C.根据材料“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但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意味着置其他事业于不顾,适当地安排了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可知在一五计划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并没有实现按比例、协调发展,因此错误。(2)事件:根据图片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为土地改革。目的:根据材料“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业产品的要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可知满足工业化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3)制度:根据材料“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可知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根据材料“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可知增产效果好,得到群众认可;根据材料“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可知安徽经验得到中央肯定。(4)作用:根据材料“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农业科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可知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根据材料“1976-1998年,农业科技使农民累计增收3500亿元,解决了500万人的吃饭问题”可知农民增收,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5)因素:结合材料中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杂交水稻可知为政府的重视、科技创新等。认识: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的调整可知农业政策调整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7.(1)严峻形势:国内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国外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2)事件:抗美援朝;影响: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A正确;B错误。(4)事件:A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5)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解析】(1)形势:根据材料“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可得出:国内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根据材料“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可得出国外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2)事件:根据材料“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受朝鲜政府求救,中国派志愿军参战,因此题干所述“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可得出该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根据材料“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可得出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A:根据材料“这一时期,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在交通运输上,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了火车。此外,核武器和导弹也试验成功”可得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A对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