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7/3E/wKhkGGaE1JGAUCBhAABIGoj-tqs475.jpg)
![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7/3E/wKhkGGaE1JGAUCBhAABIGoj-tqs4752.jpg)
![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7/3E/wKhkGGaE1JGAUCBhAABIGoj-tqs4753.jpg)
![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7/3E/wKhkGGaE1JGAUCBhAABIGoj-tqs4754.jpg)
![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7/3E/wKhkGGaE1JGAUCBhAABIGoj-tqs47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上海黄浦区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期终模拟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修养高于知识①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传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经常听到有人讲,现在中国人的国学修养如何如何差,不会作诗,不会写字等等。保卫汉字、保卫中国文化的说辞也时有出现。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②社会生活有一则铁律:由繁向简。由繁向简中又包含一个核心元素,凡事功能至上,审美要求是在满足功能后衍生出来的。白话文普遍流行后,中国人使用文言的水平一落千丈,单就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言,白话的短处是一望而知的,但何以白话打败文言?道理很简单,由繁向简。简则文化不易垄断,不易只成为少数人的事,这与公平和正义相关。另外,现代社会到来,科学交流中,比如介绍西方科学知识,白话比文言便捷,便捷的东西才能普及。人是趋利避害的,有些选择看似偶然,比如胡适提倡白话,其实他的提倡只是适时顺应了人天性中的某种追求,不然声音再大,也不会有回声。③严格讲,今天已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写字。单以审美论,毛笔一定高过硬笔,硬笔高过电脑。但何以毛笔会衰落?答案也非常简单,毛笔麻来了。1.第①段中加点词“根本”,能否换成“巨大”?请简析。(3分)2.第②段从□□和□□两方面对“由繁向简”这一社会生活铁律进行了阐释。(2分)3.下列有关网络时代对知识价值的判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不以单纯知识积累为目的。 B.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极为便捷,对学习行为赋予了新的内涵。 C.读书将成为一种专门的修身方法,不是为了单纯的知识考查。 D.人们追求知识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主要在于显现个人的修养。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古书传统的装订形式也极度完美, ②中国雕版印刷何等精美, ③但人类书籍的最后装订形式还是走向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洋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④但最终人类的印刷方式没有止步于雕版而是走向了双面机械印刷, ⑤因为雕版属于手工,而双面轮转技术出现则是工业时代的标志。 A.②③①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①④⑤②③ D.①③②④⑤5.第⑥段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用意是。(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森林里的阳光一(1)我很幸运,我的楼下就有一片森林。(2)一天早晨,我去林子里散步,阳光柔和而温暖。忽然,我看到树枝上有几只鸟儿在叽叽喳喳歌唱。它们面朝太阳,昂头挺胸,唱得是那样响亮投入,那样虔诚真情,那样痴迷陶醉……很显然,它们是在迎接太阳,感谢太阳;是在早晨向太阳问好呢!(3)这样的情形,只要你留意,在有阳光的森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阳光是鸟儿生命的希望。据说,夜莺非常需要从阳光中获得灵感,只要有阳光,就足以使它不断鸣唱。如果把它关在暗处,一旦让它重返阳光,它会欣喜若狂地大唱特唱。而云雀看到太阳升起,更会激动得冲出森林,唱着飞向太阳,把快乐带上蓝天。(4)“鸟如此,人亦如此,这是万物的感受。”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学家米什莱在《大自然的诗》里说得好,“印度古老的吠陀的每一行都是在歌颂阳光。”“印度人以为,凡是动物,尤其是最有智慧的,比如大象在创造生命时,会向太阳致敬,会在晨曦微露时向它致谢,它们会在内心唱一首感恩歌。”(5)大象们在内心默默感恩,而鸟儿们是唱出来的。所以那几只鸟儿唱得如此热情洋溢;所以每天晨曦微露时,我都能听到森林里的鸟儿开始集体大合唱,那是迎接太阳的隆重仪式;千百只鸟儿,面向东方,此起彼伏地歌唱,唱得轰轰烈烈,唱得森林震动,唱得阳光摇晃……(6)于是,森林歌唱起来,森林的阳光也歌唱起来……二(7)我喜欢幽深茂密的森林,喜欢绿意葱茏的森林,但我更喜欢阳光中的森林!(8)阳光中的森林更通透更明亮,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森林中的阳光更温柔更多情,不温不火,恰如其分。我说不清是森林成就了阳光,还是阳光成就了森林。但我知道,森林里的阳光是经森林滤过的;经森林滤过的阳光,变无形为有形,一缕缕,一丝丝,像姑娘长长的金发,更像一张金色的网,倾泻而下,触手可及……(9)几个小孩在森林里玩,他们肯定是被这美妙的阳光迷住了,忍不住纷纷伸手去抓,去捕捉;嘻嘻哈哈,又蹦又跳。他们捉住了阳光,捏在手心里,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松开手指瞧:啊,阳光逃走啦!于是再伸手去抓,去捕捉……(10)一群鸟儿羡慕地看着孩子们,似乎有点不服气。它们突然从树枝上飞下来,在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里穿梭往来,是在向孩子们宣战:看谁能把阳光剪断?可它们剪来剪去剪不断,阳光依然一缕缕一丝丝,引来孩子们一阵嘲笑……(11)捕捉也好,剪断也好,那都是游戏,不必计较。值得高兴的是,森林的阳光里,回荡着鸟儿的叽叽喳喳、孩子们的欢笑……三(12)森林的阳光是魔术师,那一缕缕一丝丝的阳光,就像一支支法力无边的魔杖,会指挥森林表演各种各样琳琅满目让人目瞪口呆的魔术——(13)魔杖点到绿叶,绿叶更绿;点到黄叶,黄叶更黄。魔杖点到花朵,花朵开得格外娇艳芳香。魔杖点到树干,树干的一面亮,另一面却暗,就像一张反差强烈的阴阳脸。许多不显眼的地方,比如墙角、路边、草丛、树下……只要魔杖出现,那里就成了迷人的风景;即便是一棵小草,也会有精彩表现;就连一块晒热的石头,也变得热情洋溢、笑容可掬……(14)有一次,我走过林间的大草坪,看见大树的影子,映在青草地上,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巫婆,有的像睡美人,有的像美人鱼……风一吹,一幕幕有趣的童话剧就开场了——森林的阳光,这支魔杖,就是它们的总导演。(15)还有一次,我走过一棵枫树,看到两片枫叶被魔杖点得玲珑剔透、鲜红透亮。我喜不自禁,看了又看。待我不舍地走了几步,回头再去看时,那两片红叶却已经不见踪影。我知道,魔杖又把它们变回了原形,它们正掩藏在叶丛里,笑我呢……(16)那一支支魔杖,让森林变化无穷、精彩纷呈;让森林生动起来,热闹起来。森林于是就有了灵气,有了变化,有了丰富想象……在这样的森林里散步,实在是无比惬意,心情大好;如果端起相机,还能把这些稍纵即逝、不可多得的变幻,定格成永久的图画!四(17)这时天色已晚,太阳落到森林边缘的时候,越来越大,越来越红,很快地,给森林镶上了一道金边;渐渐地,又把整个森林染红。它用红光在青草地上写字:生命——成长。啊,生命靠太阳,成长靠太阳,难怪歌德在临终时还呼喊:“阳光!再来点阳光!”(18)而这时,太阳即将离去……(19)我看到鸟儿们都齐刷刷飞到了树枝最高处,静静地,深情地,不舍地看着夕阳……它们肯定是希望夕阳慢点走,再多待一会儿吧。那只黑猫已经躺着晒了很久的太阳,这时突然站立,面朝夕阳,痴痴相望。它是在内心默默感恩呢?还是在默念:亲爱的太阳,请明天再来此地,我会等你……7.第(8)段画线句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根据文意,在方框内填入小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段落一二三四小标题游戏魔术师呼喊与默念9.对第(10)段的描写加以赏析。(3分)10.下列对第(13)段画线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句由三个分句构成,在语义上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联。 B.“不显眼的地方”与“迷人的风景”构成对比,表现阳光的魔力。 C.“即便……也会……”、“就连……也变得……”理性语言聚焦一草一石的生动变化。 D.两处省略号引发联想,前者强调“不显眼”处多,后者突出“石头”变化的丰富。11.从行文思路的角度,对全文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加以分析。(3分)12.概括“阳光”的意蕴,并分析写作意图。(4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余嘉其能行古道,。(韩愈《师说》)(4),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5)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7),化为绕指柔。(刘琨《重赠卢谌》)(8),得养人术。(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14.本诗的题材是。(1分)15.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B.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C.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D.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16.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4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①②六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序行部至襄武,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同力,天下可图也。”序曰:“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义不贪生、苟背恩德。”③宇等复晓譬之。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楇①杀数人。贼众争欲杀之。宇止之曰:“此义士死节,可赐以剑。”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④序主簿韩遵、从事王忠持尸归敛。光武闻而怜之,命忠送丧到洛阳,赐城傍为冢地,赙谷千斛、缣五百匹,除三子为郎中。长子寿,服竟为邹平侯相。梦序告之曰:“久客思乡里。”寿即弃官,上书乞骸骨归葬。帝许之,乃反旧茔焉。(选自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注释】①楇:击。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分当效死(2)苟背恩德(3)此义士死节(4)服竟为邹平侯相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A.历访英俊大人 B.问以策谋 C.仕州从事 D.苟背恩德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20.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3分)21.作者把温序放在“独行列传”里,从上文中概括这一归类的原因。(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论习曾巩①治乱之本在君之好恶,好恶在所习。②少习也正,其长也必贤;少习也不正,其长难与共为治矣。不幸而然,则将磨之。孰能磨之?择人焉。朝夕相与俱,出入言动相缀接焉,是则可磨之也。主然而是者助之,主然而违者替之,不释则极论之,勉焉。除其蔽欲而接之以道,不见邪者而变焉,其志素定矣,然后可与共为治。其为大体,不亦艰且勤与?③然于习之也,有渐矣,古之所以为治者,岂异焉?此众官不有任也,岂必人之不材也?朝夕未尝相与居也,出入言动未尝相缀接也,是焉而不能助,违焉而不能替,不释而莫之极论也。其蔽欲日益固,其为道日益拙,所见寺人女妇邪者也。其志素定矣未也?其可共为治乎?其为大体,不亦怠且忽?④22.第②段“不幸而然”中的“然”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23.第②段运用了假设论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2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欤 B.夫 C.哉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保障合同:员工权益保障
- 就业合作合同模板
- 考向二 原子核-2025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
-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及格式要求
-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课件北师大选修
- 校企合作图书采购合同
- 生态保护区土地租赁合同2025
- 品牌代理经销合同协议
- 标准炊事员劳动合同合同样本
- 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格式范例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全国体育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2025届高三八省联考语文试卷分析 课件
- 2025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招聘“乡村振兴专干”1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务主任在教务管理经验大会上发言稿
- 2025年度检修计划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自动体外除颤器
- 《脑出血护理》课件
- 《微生物学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