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

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

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

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道也,

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

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

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

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

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

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

神不是、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

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

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

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

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杷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

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

,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

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

者努力进取的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

重视。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

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

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

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

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

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0日)

材料二

在他的手中,焊枪是针,弧光是线,他追寻着焊光,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

出了一片天。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

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

一、勤于钻研,练就焊接神技

刚迈出校门的高凤林,走进了人才济济的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鼠弧焊组,跟随我国第一

代负弧焊工学习技艺。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

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

规律。渐渐地,高凤林日益积攒的能量迸发出来。

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

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全部焊缝长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

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

百万,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

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

二、(1)

高凤林在工作中坚持创新突破,将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断取得的成功没

有让高凤林飘飘然,他反而越来越感到知识的可贵。离开学校8年后,高凤林重新走进校园,

捧起课本,开始了长达4年艰苦的业余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高凤林先在技术比赛中取得

了实操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学专科文凭,之后他又完成了

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

“不仅会干,还要能写出来指导别人干”。高凤林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在操作难度很大

的发动机喷管对接焊中,高凤林研究产品的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了“反变形补

偿法”进行变形控制,后来这一工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主编了首部型号发动

机焊接技术操作手册等行业规范,多次被指定参加相关航天标准的制定。自学、实践、总结、

再实践的过程,让高凤林逐渐成为国内权威的焊接专家,成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论与精湛

的技艺完美结合的专家型工人。

三、(2)

航天产品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决定了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在十分艰苦和危险的条件下进

行。高凤林在焊接第一线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在最需要的时刻迎难而上,在“平凡”的岗

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为了满足大容量、大吨位卫星的发射,我国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其中振

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而制作振动大梁的材料很特殊,焊接难度很大。为了满足振动大梁的

焊接要求,高凤林要在高温下连续不断地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度,高凤林的双手被烤

得发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他咬牙坚持下来,最终焊出了合格

的振动大梁。在后来载人航天工程实施期间,对振动大梁进行升级测试,结果表明大梁焊接

质量良好,承载能力可由原来的360吨提高到420吨。

高凤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在航天产品发动机型号的重

大攻关项目中攻克两百多项难关。外资企业曾以高薪和解决住房等条件聘请,他不为所动;

许多次可以提拔的机会,高凤林也都放弃了。他始终认为,他的根在焊接岗位上。

四、乐于育人,铺就桃李花香

一枝独秀不是春,高凤林除了自己是技能大师,他还有一个意义重大的工作,就是不断

培养更多像他一样优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

在技术传承上,高凤林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脸传授给年轻人。他摸索总结出

了一套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方法,他所倡导的“师带徒”、“一带一”,所创造的“焊接”育

人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他先后培育出5名全国技术能手和1名中央企业技术

能手。他受中组部、中宣部邀请进行“工匠精神”交流,参加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进校园

活动”“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等,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40年来,他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近四成;先后攻

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包括为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国际项目攻坚。2014年底他携

3项成果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全部摘得金奖。他于2018年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

物”。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作为站在巅峰之上的大国工匠,多年来,他用自身的经历阐释了奋斗的精神。

(摘编自《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高凤林》,有改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游刃有余首当其冲亦步亦趋克己奉公

B.游刃有余迫在眉睫因循守旧恪尽职守

C.得心应手首当其冲因循守旧克己奉公

D.得心应手迫在眉睫亦步亦趋恪尽职守

2.根据材料一,以下关于“工匠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精美用品的生产和庞大工程的建造上,也展现在现代的高尖端科技

项目中。

B.工匠精神不同于拘泥守旧的“匠气”,而是强调对职业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在此基础上

的创新。

C.弘扬工匠精神,应该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精雕细琢,从“重量”到“重质”,

进而实现产业转型。

D.弘扬工匠精神,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

良好社会氛围。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证或报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在新时代

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B.材料二开头一反新闻报道客观平实的语言风格,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高

凤林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C.高凤林作为一名焊接技师,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堪

称大国工匠的典型代表。

D.高凤林参加中组部、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组织的活动,是材料一中所说构建弘扬工匠精

神的体制机制的有力佐证。

4.结合上下文,给材料二第二、三部分拟写小标题,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工刘建华

王安忆

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

眼睛,他才转开。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

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

可能!杀下去一半。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可小刘不,

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刘建华一挥手,少一分

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

满足。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

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

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

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

来报仇。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

责”。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推掇,还暗示刘

建华要不走,他走。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再有,看

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电锯,擦拭得住亮,锤、刨、锂、凿,均是称手牢实,干

起活来当当地响。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

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第三,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

称得上热火朝天。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立在木屑堆里,

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

啃喂,瞒曜哉,咿兹晴唯哉!他们第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

劳动的快乐和骄傲。

他们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顿,比较马虎,有时就吃菜泡饭。晚上一顿就要认真对待了。

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鞋。锅比鱼小,可他周

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

活做到一半的时分,旧历年也到了。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临到小年夜,

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我们说,当初不是说好的,不回家过年吗?他便微笑着反诘:过年

能不回家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们笑,虽然是带着狡黠,可我们心里还是软了。一年里不就

这么一个团圆日吗?再想,不让他回,他就不回了吗?车票早二十天就订好了,倘是别人大

约还可以试试,可这是谁?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不过,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

回来。我们自然也不敢全信了。

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程亮,锅碗瓢勺也

归置整齐。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木的清香。长条地板解开包装,摊开放着收干,

上面摆了几件他们干活穿的旧衣服。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遮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

不是与刘建华这样的雇主关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刘建华这样的劳动者,其实正是我们

喜欢和欣赏的。可是,现在,我们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了。

元月初十这大,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开门,看见推开着的白木长条

她板上,搁着刘建华的大红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几天里,人陆续回来,

新房子里又响起锯刨声,还有放音机里•准剧唱腔,以及他们兴高采烈的应和:哦喑喂,骑嗜

哉,咿兹啃唯哉!

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结清工钱。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

留下的一个纪念。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

来,清除里边的煤烟,以示对我们的教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建华在与老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不按常规出牌;老黄作交代,他也要反着来。之所

以这样,是因为刘建华不满我们将其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

B.“我”没有受老黄关于刘建华品质不好的蛊惑,相反,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

华,因为刘建华他们劳动的快乐和骄傲感染了“我”。

C.刘建华回家过年,说初十回来,初十那天果然回来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

了工。这些优秀品质是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

D.小说赞美了刘建华这一类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优秀品质,也展示了他们的缺点,表达了作

者对这一群体的复杂情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木工刘建华”为题,带有为人物立传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

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说具有一种真实感。

B.小说开篇对主角刘建华眼睛的描写,着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现了人物的性

格特点,也为写下文他与我们发生冲突做了铺垫。

C.本文善于运用质朴的字词、简洁短促的语句,精准地表达出难以描摹的情境,这种凝练

隽永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家的写作能力。

D.文章以敏感、细致的笔触叙述了都市平民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木工刘建华给

“我”带来的厌倦、疑虑、甚至怨恨等复杂的心理。

8.刘建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作品是怎样叙述刘建华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溶,字禹川,河间人。海倜傥不羁,涉猎文史,好大言,为士友之所撰弃。不得志乃

赢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裨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博士。

昭宗初在藩邸,深嫉宦官,复恭有援立大勋,恃恩任事,上心不平之。当时趋向者,多

言潘有方略,能画大计,复用为宰相、判度支。上尝问潘:“致理何事最急?”对目:“莫

若强兵。兵强而天下服。”上由是专务搜补兵甲,欲以武功胜天下。

够宇二年,三镇杀韦昭度。帝召孔纬欲大用,亦以溶为兵部尚书,又领天下租庸使。三

年,天子幸华州,罢潘使务,守尚书右仆射。上疏乞”仔,授左仆射致仕。乃还洛阳,居于

长水县别壁。溶虽退居山暨,朝廷或有得失,必章疏上言。刘季述乱,;睿徒步入洛,泣谕张

全义,并致书诸藩,请谋王室之难。王师范青州起兵,欲取溶为谋主。事虽不果,其迹颇泄。

朱全忠将图墓代,惧港构乱四方,不欲显诛,密讽张全义令图之。乃令牙将杨麟率健卒五十

人,有如劫盗,围其堂而杀之,天复三年十二月厚夜也。

永宁县吏叶彦者,张氏待之素厚。杨麟之来,彦知之,告溶第二子格曰:“相公之祸不

可免,郎君宜自为谋。”格、潘父子号啖而已。溶谓格曰:“留则并命,去或可免。汝自图

之,勿以吾为累,冀存后祀也。”格拜辞而去。叶彦率义士三十人,送渡汉江而旋。格由荆

江上峡入蜀。王建僭号,用为宰相。中兴平蜀,任圜携格而还。格感叶彦之惠,访之,身已

殁,而厚报其家。

(节选自《旧唐书》《新唐书》相关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得志/乃嬴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押.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

博士/

B.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掷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

博士/

C.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撵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

博士/

D.不得志/乃羸服屏居/金凤山学从横术/以拚阖干时/枢密使杨复恭遇之以处士/荐为太常

博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为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名字,其内容多与本名的意义有关联。

B.乾宁,是唐昭宗的年号。年号是帝王用于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多个年号。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离职。

D.晦,指农历每月的三十日,“戊申晦”(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晦”就是此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潘深受重用。皇帝认为他有谋略,能筹划大计,于是多次提拔他,先后授予他宰相、

兵部尚书等职位。

B.张溶注重武功。皇帝询问治理天下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建立强大军队才能让

天下人慑服。

C.张*睿关心国事。他一直关注朝政得失,即使在退居洛阳之后,还是经常上疏说明自己对

朝政的一些看法。

D.张潘力图匡复。他曾经哭劝张全义,并且写信给藩镇请求勤王,这也是他后来招致杀身

之祸的因素之一。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朱全忠将图篡代,惧溶构乱四方,不欲显诛,密讽张全义令图之。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叶彦是如何帮助张格逃离险境的?后来又得到怎样的回报?(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倦夜

(唐)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

(注)①广德元年(763)十月,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

逃往陕州避难。②徂:消逝,流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交代环境。“月”点明时间,“竹”“卧内”“庭隅”等意象,勾画出

诗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

B.颔联紧承首联,深化诗意。“重露成涓滴”扣''竹","稀星乍有无”扣“月”,同时

用意象的转换表明时间的流逝。

C.诗歌前三联把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虽无一字写“倦”,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

栖“卧内”,辗转不能成眠。

D.诗歌尾联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既表明了诗人清夜不眠的原因,又以绘景结句,可谓物与

我浑然天成,妙合无垠。

16.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登岳阳楼》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

之景引发强烈感情,《倦夜》融情于景,诗中景物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茉苜》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

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

“”到"",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2)杨万里《插秧歌》中“,”两句,运用比喻

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本题共3小题,10分)

曹禺之前,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大都是把话剧当作宣传民主革命的工具,很少

顾及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近代欧洲戏剧的艺术手法,中国

的话剧艺术得以成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雷雨》被看作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雷雨》是一位善感青年的激情之作。《雷雨》中,情绪是很重要的,郁闷的情绪和冲

动的情绪在曹禺苦闷压抑的灵魂里奔涌。就像他自己在《雷雨•序》里说的那样,这是一个

作家从心底说出来的话,好像有种力量推着他写出了《雷雨》。

《雷雨》是一个深思的青年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之作。曹禺在《雷雨•序》中写道:“我

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

自己来主宰着……我用一种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着看戏的人

们,也以同样的心情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鼓吹踌躇满志悲悯祈望B.鼓动踌躇满志怜悯祈望

C.鼓吹错综复杂怜悯期望D,鼓动错综复杂悲悯期望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曹禺则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近代欧洲戏剧的艺术手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成功

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B.曹禺则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把中国的话剧艺

术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近代欧洲戏剧的艺术手法,中国的话剧艺术被成功

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D.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艺术手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成功

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0.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

2020年,新疆棉区病虫害发生较轻,棉花长势较好,单位面积产量雄据全国第一,棉

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应该说,在发展棉花生产方面,①: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棉花生长

时间长。优越的条件使新强生产的长绒棉达到了世界顶级品质,是众多纺织企业的首选原料,

长年供不应求。

日前,耐克等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理由竟是“政府强迫本地劳动力”!而据新疆农

业部门发布的2020年数据,新疆棉花的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其中北疆的机械采摘率已

达95%,因此可以说,在新疆,从种植到采摘,②,棉农们的劳作是比较轻松的;而且,在

将近50天的采棉季中,采棉工依法取得劳动报酬,平均每人能挣到上万元。在事实面前,

一切荒谬的反华言论不攻自破。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4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判断句概括以上三个段落的内容,每个句子不超过2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

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

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

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

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1•山东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

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

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

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道也,

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

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

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

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

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

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

神不是、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

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

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

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

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

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

,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

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

者努力进取的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

重视。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

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

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

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

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

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0日)

材料二

在他的手中,焊枪是针,弧光是线,他追寻着焊光,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

出了一片天。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

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

一、勤于钻研,练就焊接神技

刚迈出校门的高凤林,走进了人才济济的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鼠弧焊组,跟随我国第一

代民弧焊工学习技艺。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

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

规律。渐渐地,高凤林日益积攒的能量迸发出来。

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

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全部焊缝长度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

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

百万,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

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

二、(1)

高凤林在工作中坚持创新突破,将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断取得的成功没

有让高凤林飘飘然,他反而越来越感到知识的可贵。离开学校8年后,高凤林重新走进校园,

捧起课本,开始了长达4年艰苦的业余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高凤林先在技术比赛中取得

了实操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学专科文凭,之后他又完成了

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

“不仅会干,还要能写出来指导别人干”。高凤林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在操作难度很大

的发动机喷管对接焊中,高凤林研究产品的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了“反变形补

偿法”进行变形控制,后来这一工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主编了首部型号发动

机焊接技术操作手册等行业规范,多次被指定参加相关航天标准的制定。自学、实践、总结、

再实践的过程,让高凤林逐渐成为国内权威的焊接专家,成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论与精湛

的技艺完美结合的专家型工人。

三、(2)

航天产品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决定了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在十分艰苦和危险的条件下进

行。高凤林在焊接第一线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在最需要的时刻迎难而上,在“平凡”的岗

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为了满足大容量、大吨位卫星的发射,我国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其中振

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而制作振动大梁的材料很特殊,焊接难度很大。为了满足振动大梁的

焊接要求,高凤林要在高温下连续不断地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度,高凤林的双手被烤

得发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他咬牙坚持下来,最终焊出了合格

的振动大梁。在后来载人航天工程实施期间,对振动大梁进行升级测试,结果表明大梁焊接

质量良好,承载能力可由原来的360吨提高到420吨。

高凤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在航天产品发动机型号的重

大攻关项目中攻克两百多项难关。外资企业曾以高薪和解决住房等条件聘请,他不为所动;

许多次可以提拔的机会,高凤林也都放弃了。他始终认为,他的根在焊接岗位上。

四、乐于育人,铺就桃李花香

一枝独秀不是春,高凤林除了自己是技能大师,他还有一个意义重大的工作,就是不断

培养更多像他一样优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

在技术传承上,高凤林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他摸索总结出

了一套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方法,他所倡导的“师带徒”、“一带一”,所创造的“焊接”育

人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他先后培育出5名全国技术能手和1名中央企业技术

能手。他受中组部、中宣部邀请进行“工匠精神”交流,参加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进校园

活动”“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等,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40年来,他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近四成:先后攻

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包括为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国际项目攻坚。2014年底他携

3项成果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全部摘得金奖。他于2018年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

物”。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作为站在巅峰之上的大国工匠,多年来,他用自身的经历阐释了奋斗的精神。

(摘编自《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高凤林》,有改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游刃有余首当其冲亦步亦趋克已奉公

B.游刃有余迫在眉睫因循守旧恪尽职守

C.得心应手首当其冲因循守旧克己奉公

D.得心应手迫在眉睫亦步亦趋恪尽职守

2.根据材料一,以下关于“工匠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精美用品的生产和庞大工程的建造上,也展现在现代的高尖端科技

项目中。

B.工匠精神不同于拘泥守旧的“匠气”,而是强调对职业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在此基础上

的创新。

C.弘扬工匠精神,应该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精雕细琢,从“重量”到“重质”,

进而实现产业转型。

D.弘扬工匠精神,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

良好社会氛围。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证或报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在新时代

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B.材料二开头一反新闻报道客观平实的语言风格,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高

凤林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C.高凤林作为一名焊接技师,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堪

称大国工匠的典型代表。

D.高凤林参加中组部、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组织的活动,是材料一中所说构建弘扬工匠精

神的体制机制的有力佐证。

4.结合上下文,给材料二第二、三部分拟写小标题,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答案】

1.B

2.C

3.A

4.(1)勇于突破,终成焊接专家(2)甘于奉献,见证平凡伟大

5.①文章首先界定“工匠精神”的含义,并指出我国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

②然后分别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建设品牌强国”两方面具体论述弘扬工匠精神的

意义;③最后指出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得心应手:心手相应,

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这里指庖丁解牛技艺的娴熟,应选“得心应手”;

第二空,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迫在眉睫: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这里指我国转型升级的事情很急迫,应选“迫在眉睫”;

第三空,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以别人为准;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因循守旧: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这里修饰工匠精神,与“拘泥一格”类似,应选

“因循守旧”:

第四空,克己奉公: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里指让劳动者发扬工匠精神,

应选“恪尽职守”。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进而实现产业转型”错。结合原文“提升品牌形象……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

的提刀•……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可见从“重量”到“重质”,

着眼于建设品牌强国。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材料—综合运用……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错。材料一中有举例论证,如“瓷器、

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有引证,如“《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

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但是材料一中没有对比论证。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拟写小标题的能力。

材料二是关于大国工匠高凤林的。其中第一个小标题是“勤于钻研,练就焊接神技”,后面

两个小标题要仿照这个格式来写,而内容需要从二、三部分的内容中概括。

第二部分的总领句是“高凤林在工作中坚持创新突破,将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

后面用两件事来论证这一点,一是重视学习知识,他重新走进校园学习,“高凤林先在技术

比赛中取得了实操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不久又拿到了盼望多年的大学专科文凭,之后

他又完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二是在发动机喷管对接焊中提出了“反变形补偿法”

进行变形控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最后总结“让高凤林逐渐成为国内权威的焊接

专家,成为大家眼中把深厚的理论与精湛的技艺完美结合的专家型工人”。这段的两个关键

词,一是“创新突破”,二是“成为国内权威的焊接专家”。据此概括小标题为“勇于突破,

终成焊接专家”。

第三部分关键句是“高凤林在焊接第一线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在最需要的时刻迎难而上,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然后举例证明,制作制作振动大梁时“焊件

表面温度达几百度,高凤林的双手被烤得发干,鼓起了一串串的水泡。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

务,他咬牙坚持下来”;“高凤林一直扎根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外

资企业高薪聘请也不为所动,坚守平凡岗位。这里的关键词一是“甘于奉献”,二是“岗位

平凡成绩不平凡”。据此概括小标题为“甘于奉献,见证平凡伟大”。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先给工匠精神下了个定义,“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勇于创新的精神”,然后指出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段论证“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

精神的优良传统”,先指出瓷器、丝绸、家具等工艺水平领先世界;再通过《诗经》《庄子》

中的语句或故事说明我国古代就已经重视工匠精神;再以“两弹一星”、高铁、大飞机的成

就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匠精神在建设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出我国有尊崇和弘扬工匠

精神的优良传统。

第三段指出工匠精神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的作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

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再指出工匠精神在建

设品牌强国中的意义,”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

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最后指出“弘扬

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也就是弘扬工匠精神

需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0.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工刘建华

王安忆

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

眼睛,他才转开。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

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

可能!杀下去一半。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可小刘不,

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刘建华一挥手,少一分

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

满足。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

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

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

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

来报仇。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

责”。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搏掇,还暗示刘

建华要不走,他走。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再有,看

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电锯,擦拭得程亮,锤、刨、锂、凿,均是称手牢实,干

起活来当当地响。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

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第三,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

称得上热火朝天。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立在木屑堆里,

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

嗜喂,畸曜哉,咿兹哨龌哉!他们第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

劳动的快乐和骄傲。

他们能做也能吃。中午一顿,比较马虎,有时就吃菜泡饭。晚上一顿就要认真对待了。

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解。锅比鱼小,可他周

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

活做到一半的时分,旧历年也到了。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临到小年夜,

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我们说,当初不是说好的,不回家过年吗?他便微笑着反诘:过年

能不回家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们笑,虽然是带着狡黠,可我们心里还是软了。一年里不就

这么一个团圆日吗?再想,不让他回,他就不回了吗?车票早二十天就订好了,倘是别人大

约还可以试试,可这是谁?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不过,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

回来。我们自然也不敢全信了。

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程亮,锅碗瓢勺也

归置整齐。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木的清香。长条地板解开包装,摊开放着收干,

上面摞了几件他们干活穿的旧衣服。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遮遢相。心里不由感慨:倘若

不是与刘建华这样的雇主关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刘建华这样的劳动者,其实正是我们

喜欢和欣赏的。可是,现在,我们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了。

元月初十这天,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新房子。打开门,看见摊开着的白木长条

她板上,搁着刘建华的大红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以后的几天里,人陆续回来,

新房子里又响起锯刨声,还有放音机里淮剧唱腔,以及他们兴高采烈的应和:哦啃喂,嘴唯

战,咿兹啃喧哉!

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结清工钱。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

留下的一个纪念。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

来,清除里边的煤烟,以示对我们的教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建华在与老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不按常规出牌;老黄作交代,他也要反着来。之所

以这样,是因为刘建华不满我们将其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

B.“我”没有受老黄关于刘建华品质不好的蛊惑,相反,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

华,因为刘建华他们劳动的快乐和骄傲感染了“我”。

C.刘建华回家过年,说初十回来,初十那天果然回来了;最后也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

了工。这些优秀品质是作者予以充分肯定的。

D.小说赞美了刘建华这一类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优秀品质,也展示了他们的缺点,表达了作

者对这一群体的复杂情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木工刘建华”为题,带有为人物立传的色彩,既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姓名,

又突出了人物形象,使小说具有一种真实感。

B.小说开篇对主角刘建华眼睛的描写,着力突出了其“亮”和“尖刻”,展现了人物的性

格特点,也为写下文他与我们发生冲突做了铺垫。

C.本文善于运用质朴的字词、简洁短促的语句,精准地表达出难以描摹的情境,这种凝练

隽永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作家的写作能力。

D.文章以敏感、细致的笔触叙述了都市平民琐碎而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了木工刘建华给

“我”带来的厌倦、疑虑、甚至怨恨等复杂的心理。

8.刘建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作品是怎样叙述刘建华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B

7.D

8.①技术精湛、认真敬业。根据文中的“刘建华的技术。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

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

朝天”可见其技术精湛、认真敬业;②热爱生活、讲求条理。根据文中的“人去楼空的房间

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锂亮,锅碗瓢勺也归置整齐。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

木的清香”“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