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廊坊市安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下面对其叙述错误的是()A.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北京人会建造木结构水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项正确;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脑容量比现代人小,A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脑容量比现代人小,B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C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种生活典型代表。下列关于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半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 B.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的特色生活用具是彩陶 D.河姆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会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C项正确;半坡遗址位于位于陕西西安,排除A项;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排除B项;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排除D项。故选C项。3.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之后,大批台湾旅行团准备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A.大禹陵 B.秦始皇陵 C.黄帝陵 D.中山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C项正确;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约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启继位称王,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排除A项;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排除B项;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排除D项。故选C项。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对材料解读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的“小康”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内涵相同B.反映了我国古代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的史实C.“大同”是我国古代理想社会的标准D.从“大同”到“小康”的转变发生在夏朝【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人的“小康”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有着本质的区别,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项正确;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所以整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的史实,B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依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分析可知,反映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天下为公的源氏社会状况,这种“大同”是我国古代立项社会的标准,C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依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大同”到“小康”的转变发生在夏朝,D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图1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利簋。从中我们能获取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B.它是我国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从外形看该青铜器可能用于军事D.该青铜器上的铭文对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约的过程。这反映了西周青铜器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项正确;仅从利簋无法得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排除A项;我国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排除B项;利簋是祭祀用品,排除C项。故选D项。6.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最有利于齐桓公成就霸主地位()A.任用管仲为宰相 B.卧薪尝胆 C.城濮之战 D.平王东迁【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因此最有利于齐桓公成就霸主地位的是任用管仲为相,A项正确;卧薪尝胆与越王勾践有关,与齐桓公无关,排除B项;城濮之战发生在晋国和楚国之间,与齐桓公无关,排除C项;平王东迁发生在西周灭亡后,与齐桓公称霸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的思想 B.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C.孔子“仁”的核心思想 D.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C项正确;题干思想与孟子、老子、墨子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8.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目的是()A.结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B.便利不同地域人民顺畅沟通C.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D.加强中央对北疆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可知,秦始皇修建咸阳至九原的通道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军事控制,D项正确;结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项;便利不同地域人民顺畅沟通、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题干中的“军事通道”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9.“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A.“无而治”B.儒法并用C.重用外戚D“以德化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儒法并用,B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重用外戚、“以德化民”材料均没有涉及,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B项正确;AC材料中并为反映出来,排除;司马迁是私人著史,不是秉承朝廷旨意。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科技与文化。取得这些杰出成就的原因不包括A.国家大一统B.人民勤劳智慧C.民族大交融D.南方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A项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原因,故此题选A。13.“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改说汉语,禁用鲜卑语 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 D.严禁贪污【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孝文帝让朝廷官员都改用汉语,禁止使用鲜卑语言,A项正确;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严禁贪污无法从题干信息中得出,排除BCD项。故选A项。14.“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A.华佗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领先世界近千年,B项正确;华佗是东汉末医学家,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排除A项;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排除C项;郦道元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排除D项。故选B项。15.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交战的双方是A.曹操与袁绍 B.蜀国与魏国 C.西晋与前秦 D.东晋与前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历史上著名淝水之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6.“文字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是()A.钟繇 B.王羲之 C.胡昭 D.顾恺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B项正确;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排除A项;胡昭是汉末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排除C项;顾恺之(348年~409年)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排除D项。故选B项。17.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为“五胡”,他们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合称为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探究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此时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8.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以下“丝绸之路”路线正确的是()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欧洲 B.长安—中亚—河西走廊—欧洲C.长安—河西走廊—大秦—葱岭 D.长安—中亚—葱岭—欧洲【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A项正确;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1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以下关于“纸”的发明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C.纸的原料不容易获得 D.纸易损坏,所以携带不便【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使纸得到广泛使用。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B项正确;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排除A项;蔡伦造的纸称“蔡侯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排除CD项。故选B项。20.在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措施里有一项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的是A.实行郡县制 B.刺史制 C.实行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两次辩论,秦始皇决定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时期推行的郡县制是对商鞅变法时期县制的进一步完善。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A项正确;刺史制建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实行县制仅仅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初年,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8分,22题17分,23题13分,24题12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多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简论》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交融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三:它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战中神秘地崛起,沿着盛乐、平城、洛阳三级跳的轨迹,在历史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在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之间的漫长岁月中,它实现了由弱势到强势,由分裂到统一,由胡族到汉化三大关键性转折,逐渐使北方民族交融进入中华文明之中,开启了通向隋唐盛世的大门。(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秦汉时期“南方地区的开发和交融加强”和“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的史实,并说出秦汉时期与“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有关的少数民族。(3)材料三中的“它”通过哪一事件完成了“由胡族到汉化”的转折?并依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种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涿鹿之战。(2)“南方地区的开发和交融加强”:秦始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各举出一例即可)与“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有关的少数民族:匈奴。(3)汉化政策:使用汉语;穿汉服装;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等。观点一:肯定。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大胆移风易俗,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观点二:否定。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保留自己的特色。(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4)①民族政权间的战争;②各族间的贸易、交流;③统治阶级的改革;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⑤民族迁徙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结合所学知识,为华夏族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对于南方开发起到了便利作用。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使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起来。自秦以来,在北方边境,主要要匈奴之间的战争不断。(3)根据材料三“它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战中神秘地崛起,沿着盛乐、平城、洛阳三级跳的轨迹,......由胡族到汉化三大关键性转折,逐渐使北方民族交融进入中华文明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由胡族到汉化”的转折是指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使用汉语;穿汉服装;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本问是开放性试题,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可以,史实论证观点即可。如:肯定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大胆移风易俗,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否定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论述,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保留自己的特色。(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也可)(4)根据以上材料反映的华夏族形成、秦汉时期的边境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认识到促成民族交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民族政权间的战争;各族间的贸易、交流;统治阶级的改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迁徙等等。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二十五史详解》(1)材料一中,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采取的相关经济措施及其作用。(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答案】(1)问题: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政权。办法:实行“推恩令”。(2)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3)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因素: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了国家管理,积极展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可知,材料反映出西汉前期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政权。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的封地。这一措施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依据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是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经济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3)根据材料三“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可知,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兴盛的因素有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了国家管理,积极展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1)材料一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英雄辈出,你最喜欢其中哪一位?为什么?(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对当时的局势有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答案】(1)三国时期;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等任一位。理由: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统一北方,结束局部割据,对促进全国统一做出贡献;诸葛亮足智多谋,致力于治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在战争中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最终失败。【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材料一《三国演义》、“浪花淘尽英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国时期,《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符合史实,表述准确·即可,如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众多,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等,最喜欢曹操,因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统一北方,结束局部割据,对促进全国统一做出贡献,诸葛亮足智多谋,致力于治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信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赤壁之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