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探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探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探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探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探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研究目录TOC\o"1-2"\h\u32251家庭暴力判定标准之研究 14357一、家庭暴力案件中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实现的困境 123606(一)家庭暴力自身的特殊性 14969(二)家庭暴力案件中自由心证模糊 229290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理解 26855(一)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定义 26148(二)家庭暴力案件中对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认定现状 310754三、实现高度盖然性的途径——经验法则 320694(一)我国家庭暴力案件中事实推定运用的经验法则 36175(二)表见证明用于克服家庭暴力认定障碍的理论依据 422633四、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民事诉讼中的具体适用 514539(一)表见证明在实际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适用 518642(二)表见证明的适用路径和保障措施 61634五、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判定中的现实意义和挑战 716695(一)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判定中的制度价值 716607(二)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判定中的挑战 8家庭暴力案件中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实现的困境我国家庭暴力民事诉讼采用的是“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是客观化的高度盖然性和主观化的内心确信相结合的标准。尽管对于民事诉讼当事人来说,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建立大大减轻了他们所承担的证明责任,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因为家庭暴力自身的特殊性和自由心证运用的模糊,法院在认定家庭暴力存在时通常较为困难。(一)家庭暴力自身的特殊性1、家庭暴力场所的私密性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家中,其行为环境具有与外界相对隔绝和排除外人的特征,暴力通常也只发生在夫妻双方之间难以被外人知晓。在此种情况下,夫妻双方往往会出现两方中一方主张实施了家庭暴力,另一方主张并没有的情况,很难进行判断。即使受害者收集保存了其遭受家庭暴力前往医院的诊疗记录或者受伤的照片等相关证据,想要证明家庭暴力事实的存在也尤为困难。因为上述证据只能证明受害者曾经遭到过暴力行为,但却无法直接反映该暴力行为是由其家庭成员实施的。而想要直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通过录制下施暴的过程或者由当时在场的证人作证等证据来证明,可是上述的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达到,一方面受害者在被施暴时连自身安全都难以保证更不必说进行相关的录制,另一方面能够目睹家暴发生的证人一般多为邻居,而邻居通常为了顾及邻里间的和睦通常情况下很少愿意出庭作证。受害人缺少证据保存意识由于家庭暴力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家庭暴力受害者在初次遭受家庭暴力时往往并不会第一时间意识到需要报警向司法机关寻求法律帮助,通常其出于维护家庭稳定、夫妻感情等多种原因会认为这仅仅只是普通的家庭纠纷,对于收集保存相关的证据来维护自自身权益更是非常少见。因而在其后续再次遭受家庭暴力不堪忍受而向司法机关起诉时,往往缺少相关的证据证明。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民众对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也并没有详细的认知,对证据的类型以及证据保留的方式大多都不清楚,出现了收集证据不及时、方式不合理等多种问题,使家庭暴力的认定更加困难。公权力部门怠于介入家庭暴力案件家事案件中当事人之间的诉讼能力通常不具有对称性。张海燕.家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反思与重构[J].政治与法律,2018(11):2-11.这种不对称性充分体现在证据收集能力的差距上。家事案件中存在需要保护的公益时,公权力应当及时介入暴力案件,通过国家权力平衡施暴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法律地位,这是公权力向私法领域深入的必然趋势。换言之,在当事人双方证明能力存在差异时,通过改变证据规则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是实现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立法规定项下,公安机关作为家庭暴力中负责调查举证的主体,其出于种种因素往往怠于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其接到受害者报警后不及时出警,或者不论实际情况如何一律作为家庭纠纷调解处理的情况,张海燕.家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反思与重构[J].政治与法律,2018(11):2-11.家庭暴力案件中自由心证模糊在现代民事诉讼法中,找到案件的真相是各个法文化体系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法中大部分都确立了自由心证制度,来更好地发现案件的事实,进一步保证通过民事诉讼制度找到案件真相。依照自由心证制度的基本假设,法律不事先就对证据的价值或证明力作出规定,而是由审判者在案件审理中运用其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人类普遍认知能力”自由的进行评价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内心确信来了解案件事实。但是由于诉讼中的待证事实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而诉讼证据仅仅是构成案件事实的某一“片段”,基于时间无法倒回和证据裁判原则的一般逻辑,审判者在案件审理中只能凭借诉讼当事人所提供的“事实片段”形成自己的内心确信,从而进一步还原案件事实,可是这一内心确定的形成又因为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或尺度,通常只能依靠审判者的专业能力和内心道德等,所以它无法回避的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因而诉讼当事人就需要承担因为审判者之间的不同所带来的诉讼风险。从家庭暴力案件的司法实践来看,法院在判定家暴事实是否成立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法官难以区别形成自由心证,造成了大多数案件都未认定家暴事实成立的结果。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理解(一)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首次作出正面规定的是2002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依照最高院时任大法官的解释,该条规定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正式确立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按照学者的理解,高度盖然性是指:“法官基于盖然性认定案件事实时,应当能够从证据中获得事实极有可能如此的心证,法官虽然还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其他可能性在缺乏证据支持时可以忽略不计),但已经能够得出待证事实十之八、九是如此的结论。”李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05):19-21.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简称民诉讼法解释)更是进一步确认了适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民诉讼法解释》第108条第1款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其中“高度可能性”的表述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基本的证明标准为高度盖然性。结合上述的两项法条规定,可以概括出我国民事诉讼采用的证明标准应该是客观化的高度盖然性与主观化的内心确信相结合的标准。(二)家庭暴力案件中对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认定现状结合上文中对于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定义的理解,法官在实际的家庭暴力案件中对于家庭暴力事实的认定需要达到上文所提及的标准。但在对相关家庭暴力判定案件的检索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法官在面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时,对于认定家庭暴力这一事实的内心过程往往并未详细明确的表述,多以“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对其实施家庭暴力,故本院不予采信”作为理由。以朱某诉汤某甲离婚一案为例,在该案件中朱某向法院提交了包括家庭暴力告诫书、其受伤的照片、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来证明汤某甲对其实施了暴力行为。而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家庭暴力的认定应当从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主体、家暴产生的原因、暴力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以及造成的损害结果等方面综合判断,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对其实施家庭暴力,故不予认定家暴事实。可以看到,在该案例中的受害者除了提供其自身的陈述和报警的相关证据外,还提供了家庭暴力告诫书。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存在可以充分说明,在受害人上诉前公安机关已经对暴力行为进行了处理,并认为当事人之间发生了家庭暴力行为,然而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案中的法官却依旧认为没有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结合上文中,对家庭暴力自身特殊性的讨论可以看出家庭暴力案件中当事人对于证据的收集和保存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困难,其能够提供的证据材料多为间接证据,并且难以形成完整证据链。倘若法官在认定的过程中严格要求由直接证据来证明家庭暴力事实的存在并达到高度盖然性的标准,对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而言有失公正。因而,如何在当事人提供的现有证据下通过其他途径实现高度盖然性标准显得更为重要。三、实现高度盖然性的途径——经验法则我国家庭暴力案件中事实推定运用的经验法则经验法则是诉讼法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指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或属性状态的法则或知识。它是人们对事实状态的一种认识,而非事实本身。这种认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是人们对事物状态、性质的归纳,但这种认识只是人们对事物状态、性质存在、运动规则的经验性认识,是归纳的结果,因此,并不一定全都真实或完全、充分反映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或事物的性质。但由于经验法则是人们所归纳出来的知识,因而这种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或基本反映了事物的性质和状态,是一种事物的常态。正因为如此,将经验法则作为推定和认定事实的根据就具有正当性。在我国的证据法上也有适用经验法则来进行事实推定的相关法条。《证据规定》第9条第1款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民事诉讼法解释》第93条第1款也规定了,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在对相关的案例进行检索后,可以发现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也有运用经验法则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案件。以河北石家庄发生的案件为例,该案件中的妻子主张其丈夫用热水瓶中的开水泼自己,对其实施了家庭暴力。在庭审中,丈夫对妻子的主张进行了反驳,其辩称是妻子自己没有注意不小心碰倒了热水瓶才被烫伤的,自己并没有对妻子实施过暴力行为。该案件的法官最终认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而据此认定的理由是:本案妻子的身高为170cm,其被烫伤的部位包括面部和脖子,如果是妻子自己不小心碰倒而造成的,那么热水瓶需要被放置在至少与170cm高度相近的桌子上,而实际生活中的桌子一般不会达到170cm高度,所以丈夫的反驳不成立。从上述案件中可以看出,原告只提供了其身体受到侵害的证据,并没有相关证据证明该侵害是由被告造成的,而被告在审理过程中也明确否认了原告的事实主张。单纯从证据上来看,原、被告均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主张,法官认定家庭暴力事实存在困难。但是法官却依据“本案妻子的身高为170cm,其被烫伤的部位包括面部和脖子,如果是妻子自己不小心碰倒而造成的,那么热水瓶需要被放置在至少与170cm高度相近的桌子上,而实际生活中的桌子一般不会达到170cm高度”这一经验法则作出了事实推定,否定了被告的反驳,实现了家庭暴力事实的认定。基于此,在只有基础事实的情况下,法官可以通过利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来解决家庭暴力认定困难的问题。但可以看出,在上述案例中法官所依据的经验法则是具有高度盖然性的,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法官运用经验法则进行事实推定最后得出的案件结果,无法得到当事人和民众的认同的情形,而通过下文所提到的表见证明规则或许可以更好地解决的这一问题。表见证明用于克服家庭暴力认定障碍的理论依据关于表见证明的概述表见证明源于德国,是通过司法判例和法解释学创设的事实认定的理论。德国学者汉斯·普维庭认为,表见证明是指依据经验法则,有特定的事实存在会发生特定典型结果,则在出现该特定结果时,法官在不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形下,推论有该特定事实存在。日本学者兼子一等认为,表见证明以高度盖然性的经验法则为基础,在侵权行为等客观事实的过程中,直接推定具有符合法规所规定的如过失或因果关系等构成要件,无须主张具体事实和证明理论。我国台湾学者陈荣宗等也认为,表见证明是指法院利用一般生活经验法则,就一再重复出现的典型事项,由一定客观存在的事实,以推断某一待证事实的证据提出过程。通过以上学者对于表见证明的阐释,可以看出表见证明集中体现了对经验规则的适用,表见证明的适用需要以定型现象经过的存在为前提,形成高度盖然的经验,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表见证明的构成要件表见证明的客观构成要件是“定型现象经过”,它是指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观察,在一定要件事实被确认时,可被认为经验上将导致何种特定结果的发生。而该概念中被确认的要件事实被称为“基础事实”,它是由当事人提供证据已经被证明的事实,或者没有争议的事实。而是否达到“定型”的标准,则应该由法官通过其日常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从基础事实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一项证据性的事实,在案件中起到间接证据的作用。基础事实是事实推定的小前提,与推定事实存在着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如果基础事实存在,那么推定事实的存在就具有高度盖然性,如果基础事实不存在,推定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就很低,也就是说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基础事实真实性的确定就非常关键,从学理和相关法律来看,基础事实是能够得到确信的事实,因而表见证明的规则不能对其适用。如果通过表见证明来认定会造成一种认定循环,导致基础事实的证明力也变弱。而经验原则是表见证明的依据。德国学者认为,经验法则是指从结果总数抽离而得出抽象规则,其在观察典型事项经过时,始终一直被确认。法官借助经验法则,尤其是在无法收集证据的情况下,可以从真伪不明的事实中,推断出其他真伪不明事实的真实性。然而由于各种经验法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并不是每个经验法则都以促成表见证明。依照盖然性的高低,德国学者将经验法则分为三类:强制性的经验定理、经验原则和简单的经验法则。强制性的经验定理是其中证明力最强的,它不允许有任何例外的情况存在,所以经验定理它与自然定理相似,对于心证法官具有拘束力。简单的经验法则就与强制性的经验定理有很大不同,它的盖然性程度很低,其本身不足以使法官形成完全的确信,所以通常认为它只能在间接证明中使用。而经验原则,是指对行为过程作出的并非毫无例外的观察,其依照公认的经验知识具备高度盖然性,并以稳定的过程作为观察基础以助于符合最新的经验状态,并可被明确总结和接受检验。在上述的三类经验法则中,只有经验原则可以作为表见证明的构成要件。通过上文对于表见证明规则的介绍,可以发现家庭暴力案件自身就具备适用表见证明的两个前提:一是家庭暴力案件中客观存在着要件事实证明困难的情况。在直接证据缺失、间接证据难以提出的情况下,不论由哪一方承担举证都会出现举证不能的后果。二是家庭暴力案件中存在着大量“定型现象经过”。例如,上文提到的“远超过普通桌子高度的全身烫伤,不可能是由放置于桌面上的热水瓶被打翻造成的”和“一个左撇子不会在自然反应下改用右手持刀进行自残”,等等。因而,在家庭暴力构成要件证据缺失的情形下,通过运用表见证明规则可以将证明对象从要件事实转化为更容易证明的典型的关联事实,从而减轻请求方的举证负担,同时由于其适用了高度盖然性的经验规则,避免了法官在实际司法中的主观臆断,即便法官得出的事实认定没有充分证据支持,也能够得到公众的支持,符合司法公正。四、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民事诉讼中的具体适用(一)表见证明在实际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适用基于实践中家庭暴力行为多为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这两种方式,因而下文将从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这两种行为方式出发,讨论表见证明在家庭暴力认定中如何发挥其作用。首先,由于家庭暴力行为发生的场所具有特殊性,与外界相隔绝,所以和一般的侵权责任纠纷不同,其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践中往往缺少具体的证据来证明。一旦家暴受害者一方没有客观外在证据记录案发经过,而被指认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一方明确表示否认,则受害者一方很有可能要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可是,如果能够认定该案件符合“定型现象经过”,就可以对家庭暴力的事实作出认定。以张某甲与孙某的离婚诉讼案件为例,张某甲主张孙某对其实施了家庭暴力,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在审理过程中张某甲还提出孙某经常持续的对其身体实施暴力行为,并且暴力程度较高。在不久之前,孙某又对其进行了殴打,造成张某甲全身多处都出现了损伤,导致其在医院进行了长期治疗。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甲提供了其最近一年来五次因为受伤而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的就诊记录和相关的病历报告,根据病历报告的描述为遭受他人的殴打。而孙某在审理中否认其对张某甲实施了暴力行为,其主张从未对张某甲实施过殴打行为,只与其发生过言语上的冲突,虽然病历报告证明张某甲受过伤,但并不能证明是他实施的。其认为张某甲是在故意捏造事实,想要得到更多的离婚赔偿。而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对孙某进行了询问,要求孙某对张某甲多次受伤的情况给出理由,张某甲对此回应其忘记了。在该案的审理中,法官最终认定家庭暴力事实成立。其心证的过程为: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受到外部实施的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较低,具有偶然性,但是共同生活的人之间连续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却很高。上述案件中,家庭暴力受害者通过医院作出的病历报告证明其经常遭受暴力行为,同时主张是共同生活的当事人一方实施了暴力,在这一定型现象经过存在的前提下,由于被诉人并没有相关的证据来推翻法官的临时心证,因而法官认定了家庭暴力事实的存在。其次,精神伤害通常是指,但是对身体的侵害有时候也会对受害者的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其出现精神抑郁等症状。但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精神伤害与所受到的身体侵害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受害者往往难以证明。但是在具体适用表见证明时可以进一步减轻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负担。以高某某诉刘某甲一案为例,受害人高某某主张其在与刘某甲发生争执时,刘某甲曾经多次拿鞋底来抽打高某某的嘴巴,这使得高某某在之后出现了一见到刘某甲脱鞋的动作就精神紧张、焦虑的情况。刘某甲在审理过程中辩称其确实在争执的过程中有用鞋子抽打高某某的行为,但这是在高某某反驳他时他情急之下的举动,他主张这样的行为只发生过两三次,并且都是很轻微的,不会对高某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更不会使她的精神受到伤害。可以看出,该案中高某某要证明刘某甲用鞋底抽打其的行为与她受到精神伤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从常人的角度可以知道,高某某在遭到刘某甲的暴力行为后,其嘴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而嘴唇作为裸露在外的身体器官,属于人的脸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处于直接面对的部分,其嘴唇受损必然会受到周围人的关注,对受害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侮辱。因而,在高某某提出其遭到鞋底抽嘴的证据后,法官可以通过存在定型现象经过来认定刘某甲的行为对其产生了精神上的侵害。在上述的案例中,都是通过对定型现象经过的确定来实现家庭暴力事实的认定。虽然对定型现象经过的确定,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但是表见证明规则在破解家庭暴力的认定障碍上给出了新的方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二)表见证明的适用路径和保障措施在适用表见证明时,首先要进一步的明确其中的基础事实,因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的基础事实是运用经验原则的基础。在实践中,家庭暴力受害者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多为其受到伤害的照片、向公安进行报警而提供的报出警记录、以及前往医院后留下的医疗诊断书等等。如果能够通过列举的方式较为明确的给出家庭暴力案件中基础事实的范围,对于受害者来说是一种寻找证据上的指引,对于法院在实际的适用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具体。同时表见证明所适用的经验原则要求达到高度盖然性的标准,如果出现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已经提供必要证据对基础事实进行了证明但是并未达到所要求的标准,法官应当充分发挥其职权而不是认为该基础事实的证明失败。如果法院在启动职权调查后仍然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此时如果非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就相对方的主张提供相反证据,那么他只需要动摇法院形成的临时心证即可,法官仍然需要判决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败诉。但是非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如果并未给出相关的反驳证据,那么法院可以据此判决其败诉。在适用表见证明规则时,因为其适用需要涉及经验原则的使用。对于如何确定达到经验原则所要求的高度盖然性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表见证明规则起源于德国的判例,因而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表见证明的运用其实受到大量判例的约束。而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在没有判例制度,判例也不作为法源的前提下,由最高人民法院提供指导性案例来统一适用尺度更为实际。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对家庭暴力民事诉讼相关案件的筛选,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系统的排列和论述,统一发布,使表见证明的适用更加统一,不会出现因为法官个人能力存在差异,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不仅如此,法官心证过程的公开对于适用表见证明规则也非常重要。对于法官心证过程公开的要求其实在我国的《民诉法解释》第105条中也有相关的规定,是具有法律依据的。法官心证过程的公开能够让当事人了解到,其适用表见证明所依据的基础事实,其使如何运用经验原则从基础事实推出待证事实,这一措施能够使当事人对法官的判决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不是单单面对一个判决结果,更够使当事人更理解法官的判决结果也更利于案件的后续执行,同时法官因为要公开自己的心证过程,在审理案件时也会更为规范,可以对法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最后,要充分发挥审级制度的作用。倘若当事人对于法官适用表见证明规则存在异议,其可以选择对初审结果提出上诉。其提起上诉后,上一级法院会再次进行审理,这样当事人受到不公正审判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同时初审法院也会因为审级制度的存在,避免出现法官主观上随意评价证据,滥用表见证明规则的现象。能够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受到更公正的对待,进一步加深对司法的信赖。五、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判定中的现实意义和挑战(一)表见证明规则在家庭暴力判定中的制度价值由上文对家庭暴力认定中存在困境的分析可知,家庭暴力认定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而运用表见证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家庭暴力的判定起到了更好的现实意义。首先,表见证明规则的适用有助于解决家庭暴力受害者证明困难这一问题。因为家庭暴力案件本身就十分特殊,而这种特殊又使得受害人在举证上有诸多不利,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其对于自身所遭受的侵害与家庭内部成员实施的暴力行为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往往很难提供证据证明,如果法官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不主动查明案件事实,受害人通常将会面临败诉的结果,这与民事诉讼中追求的公平价值相违背。因此,在引入表见证明规则后,当事人在举证上只需要提供表见证据来证明基础事实,再由法官基于上述基础事实来查证待证事实。这使得家庭暴力受害者原本承担的证明任务减轻,更好的解决家庭暴力中证明的困难。同时,适用表见证明规则并未改变证明责任,其改变的是证明评价规则。所以对于被指认实施家暴行为的当事人来说,其证明负担也并没有加重,倘若其想要证明并未实施家庭暴力,只需要提供能够使法官动摇其临时心证的证据即可,这使得双方当事人的权益都具有保障。运用表见证明规则不仅能够帮助当事人克服证明困难,对于法官来说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法官在审理案件中不论案件的事实真相如何,最后都需要给出一个裁判结果。其需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证据和线索,尽可能地查清案件的事实,并据此适用正确的法律来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判。然而,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由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取证困难,仅仅凭借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很难认定发生家庭暴力的事实,如果按照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那么往往是由受害者来承担败诉的结果,这对于法律所追求的的公平价值相违背。但是,运用表见证明规则就可以打破因为证据不足而出现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困境。因为即便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法官依旧可以基于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通过定型现象经过的存在来进一步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存在。与此同时,适用表见证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诉讼的进程,更好地维护了司法的权威。对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而言,其往往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公正的裁判。法院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判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倘若需要漫长的等待并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财力,当事人往往可能会选择放弃。而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到伤害的一方往往还面临再次遭受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因而加快法院的诉讼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往往可以看到由于双方当事人都缺乏证据,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停滞不前的情况。这不仅给法院的裁判加重了负担,而且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会因为长久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结果,造成家庭关系进一步恶化,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谐。在这一层面上,表见证明的运用使得证据缺乏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同时也缓解了当事人对于推定事实的法律责任。而诉讼进程的推进和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