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试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主题五近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知道近现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理解其发展特点及原因。2、能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经济结构变动对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3、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课前预习】梳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方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4.近现代中国收回关税主权的过程(史实)【教学过程】▲核心问题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接近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工业结构不合理;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城市,内地农村很少。)3.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4.发展艰难曲折,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小,始终未占主导地位;例1.(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下表为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二人争论问题是()主张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例2.(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例3.(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例4.(2017·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核心问题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与政治、思想的关系请根据图示,自行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例5.(2023·新课标全国卷,30)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可以反映出()

11894年11913年1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28111.64114.8421.36商业资本774.89667.305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2.83221.06226.2928.09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例6.(2019·河北张家口模拟)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B.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D.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例7.(2023·全国乙卷,28)19世纪70年代之前,伦敦市场上中国茶叶价格的日常波动很难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茶叶出口价格。随着中英间电讯联系的建立,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随着伦敦市场的标价而变动,销售数量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动而波动,这()A.导致中国茶叶出口衰落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促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D.改变了英国对华贸易的出超状况例8.(2022·湖南高考,7)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核心问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社会变革实际上就是指主要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革命,在广义上它统指“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技术变革则是指“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革命”,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不是“两次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摘编自韩保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史》材料二1981年汕头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到2003年下半年汕头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87万家,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行业1/2009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9.6%;私营企业出口总额比2003,年增长2.4倍,占全市出口比重的42.9%。全市形成了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8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6年1月,现有民营经济单位16.9万家,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7.7%。与此同时,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玩具上市企业,现有“新三板”挂牌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非常活跃。——摘编自杨玉民《改革开放40年汕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将“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的”的做法,并简析“两种革命”实施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捂出1981年以来汕头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表现,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政策的角度,分析“黄金时代”出现并不断发展的原因。(1)做法: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举。历史意义: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2)表现:数量庞大;经营领域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原因:毗邻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例9.(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例10.(2023·山东卷,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例11.(2022·山东等级性考试)下图为1983—1993年中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例12.(2022·全国甲卷)下面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例13.(2023·湖南卷,10)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例14.(2023·湖北卷,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核心问题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发辫拖在人们身后,如绳索,如锁链,束缚身躯,桎梏自由,竟长达二百六十余年。从太平天国发出“人皆蓄发”的号召,再到清末“剪辫”风潮乍起,人们的斗争从未停止。直到辛亥革命军起,辫子才陆续革掉。“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摘编自严昌洪《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发辫拖在人们身后”的主要时代背景,说明清末剪发辫逐渐成为风潮的原因。时代背景:清王朝在全国建立统治。原因:发辫禁锢人身;剪发辫彰显反清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西方文化的影响。例15.(2022·湖南卷,10)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例16.(2023·全国乙卷,31)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例17.(2018·海南卷,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例18.(2023·烟台市三模)1864年,英商开始在上海租界筹建煤气厂,1865年11月正式向用户供气,12月向公共路灯供气,上海界头第一次出现煤气路灯,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随后被广泛安装。上海第一家煤气厂的建成()A.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推动了上海近代企业的出现D.便利了英国掠夺中国的资源【限时训练】1.(2023年湖南,8)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3.81%,中农9.76%,富农29.65%,经营地主21.77%,平均负担水平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B.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C.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 D.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2.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3.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4.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祭坛。北洋政府接管社稷坛后,决定将其改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1914年10月,“社稷坛”改名为“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开始接待市民参观。这说明近代中国()A.政治革命推动市政建设完善 B.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5.随着轮船招商局、仁和保险公司、上海织布局、上海机器造纸总局等股份企业的成立,股份交易也日渐兴旺。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交易场所,各种弊端也日渐暴露。上述材料可用于探究上海()A.大型百货公司出现的背景 B.民用股份制企业创办的背景C.股份制贸易公司兴起背景 D.平准股票公司诞生的背景6.随着长江航运的大规模开发和南京、九江、汉口、牛庄、登州、天津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形成了以上海为枢纽的航运体系。这说明()A.开放不利于广州的近代化进程B.地理位置决定了城市发展水平C.航运业是近代城市发展的支柱D.列强侵略改变了城市发展格局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为代表的朝廷势力和地方实力派的汉族士绅都认识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逐渐改变了对西方的政策,采取了现实的“承认主义”,迈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清朝的传统政治结构存在着对社会变革的容纳能力不足和不能有效地发挥现代化领导力量,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在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启动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缓慢,军工企业、民用企业很难走上真正的现代化之路:清朝取消“策问”考试,严重阻碍了知识分子知识的增长、精神的独立。“中国吃大亏的重要原因是固有文化有很强的排他性,它也吸收外来文化……但是已经固化为社会制度的三纲六纪,外来文化只能融化在这个大框架下,成为添绿加彩的枝叶”。——摘编自余海翔《浅谈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承认主义”背景。(6分)①内忧外患;②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③西学东渐的推动和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④封建专制体制根深蒂固。8.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已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5000万余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2964万元,工人25500—29500人;私人资本企业170个,投资额879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据材料指出经济结构中出现的“新因素”,概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新因素:民族工业①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②产生了资产阶级,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③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④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9.材料二1922年10月,当时不少刚刚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纷纷倒闭。荣家企业基本上采取原有手工作坊的管理方式,企业在成本、产量、质量等方面都远赶不上外资纱厂。荣氏兄弟决心“力劝各厂整理革新”。他们任用一部分受过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懂得管理的新人,并扩大他们的权力;根据科学管理的需要新建一批诸如“保全部”“考工部”“试验室”等新的管理部门。至于原来的工头,则调离岗位,逐步减少其权力,给予津贴自然淘汰。——摘编自吴雪萱《荣家企业管理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荣氏兄弟改革企业管理的举措,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举措推出的历史背景。举措:重用专业技术人员;设立符合科学管理的部门;淘汰旧管理者。历史背景:一战以后,西方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工厂管理经验引入中国。(如答“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也可以给分)10.鸦片战争后,近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