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硫及其新型化合物-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1页
第18讲 硫及其新型化合物-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2页
第18讲 硫及其新型化合物-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3页
第18讲 硫及其新型化合物-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4页
第18讲 硫及其新型化合物-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第18讲硫的化合物及其新型化合物知识体系知识体系一、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知识梳理一知识梳理一一、硫单质与硫酸1、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磺,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2、硫单质的化学性质硫单质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1)与H2:H2+S==H2S(2)与O2:S+O2==SO2(3)与金属:Fe+S==FeS;2Cu+S==Cu2S;Hg+S=HgS3、硫酸的性质()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C=1000ρω/M,密度为1.84g·cm-3。难挥发性:用于制挥发性酸(如HCl、HNO3)(1)强酸性:Ca3(PO4)2+3H2SO4(浓)=3CaSO4+2H3PO4【制磷酸】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1)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能力,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甚至能吸收结晶水合物的水,故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干燥一些不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用浓H2SO4可干燥O2、H2、N2、CO2、Cl2、HCl、CO、CH4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H2S、HI、HBr等气体。(2)脱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按氢、氧原子2:1的比例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在蔗糖的脱水实验,浓硫酸既体现脱水性又体现强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与脱水性有很大关系,如浓硫酸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C+2H2SO4==CO2+2SO2+2H2O(3)强氧化性: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浓硫酸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常见的氧化剂。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与木炭反应:C+2H2SO4==CO2+2SO2+2H2O(4)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一般以硫磺或其它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废气经回收后也可用于制备硫酸。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注意】在常温下,浓H2SO4与Fe,Al反应,生成了致密、坚固的氧化膜,阻止金属与浓H2SO4接触,从而保护了金属。因此常温下可用Fe,Al制容器盛放浓H2SO4。金属单质或低价金属的盐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既显氧化性又显酸性。经典典例经典典例1.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A.Fe能与S反应生成FeS,则Cu与S也能反应生成CuS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C.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是HClO4,则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也是HFO4D.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则与过量KOH也生成KAlO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漂白粉失效的原理:B.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紫色变浅:C.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浑浊:D.硫单质溶于强碱:3.微生物法炼铜是在反应釜中加入黄铜矿(,其中Cu为+2价)、硫酸铁、硫酸和微生物,并鼓入空气,黄铜矿逐渐溶解,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釜中保持高温不利于反应进行B.整个转化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D.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时,生成共消耗4.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浓硫酸与生铁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后,b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B.f导管出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铁的C与浓硫酸共热生成D.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对燃煤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方法1用氨水将先转化为再氧化为;方法2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为CO、CH4、H2)将在高温下还原为单质硫;方法3用溶液吸收生成,再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亚硫酸钠;方法4用溶液吸收烟气中,使用惰性电极电解吸收后的溶液,在阴极被还原为硫单质。可以用溶液除去气体,生成黑色沉淀。下列硫的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碳化木材B.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治疗贫血药剂C.有漂白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添加剂D.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6.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碳、硅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①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②(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底烧瓶中的反应,浓硫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B.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C.装置B中产生可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D.装置C中生成白色沉淀可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知识梳理二知识梳理二二、硫的氧化物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二氧化硫)。SO2的化学性质1、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的反应:SO2+H2O⇌H2SO3(2)与碱反应:(3)少量SO2通入NaOH溶液:SO2+2OH⁻=SO3²⁻+H2O(4)过量SO2通入NaOH溶液:OH⁻+SO2=HSO3⁻2、SO2中硫元素+4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SO2具有还原性:(1)二氧化硫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硫酸。2SO2+O2⇌2SO3;SO3+H2O=H2SO4,能被H2O2、Cl2、Br2、I2、Fe3+、KMnO4、HNO3、ClO-等强氧化剂氧化生成SO42-。SO2+H2O2=H2SO4SO2+Cl2+H2O=H2SO4+2HClSO2+Br2+H2O=H2SO4+2HBrSO2+I2+H2O=H2SO4+2HISO2+2Fe3++2H2O=SO42-+2Fe2++4H+5SO2+2MnO4-+2H2O=2Mn2++5SO42-+4H+(2)SO2具有氧化性SO2与H2S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3).SO2具有漂白性①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等有色物质褪色。②SO2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显红色,是由于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又分解为原来物质的缘故。③SO2能漂白品红、鲜花等有机色素,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石蕊等。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还用于消毒、杀菌等。④Cl2水的漂白原理与SO2不同,Cl2水的漂白原理是Cl2与H2O反应后生成了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的物质氧化为无色的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⑤SO2能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SO2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经典典例经典典例1.下面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装置。向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是ABCDXSO2HClCO2Cl2YNaHCO3溶液浓硫酸Na2SO3溶液Na2SO3溶液A.A B.B C.C D.D2.在装置A圆底烧瓶中加入固体,分液漏斗中滴加浓硫酸制备气体,然后验证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B和E中溶液均褪色,体现出的的性质相同B.装置C中出现淡黄色浑浊,体现的氧化性C.装置D中出现白色浑浊,体现的还原性D.装置F中溶液褪色,说明属于酸性氧化物3.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没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Cu能与浓硫酸反应,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错误的是A.试管内CCl4层溶液褪色,说明Br2具有氧化性B.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锥形瓶内的Na2SO3体现强还原性D.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生成知识梳理三知识梳理三三、硫酸根离子检验1、检验原理:在溶液中,SO42-可与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BaSO4沉淀。2、操作方法:取少许待测液于洁净试管中,先加足量稀HCl酸化,无明显现象(若有沉淀,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待测液中不含SO42-。3、注意事项:不能只加入BaCl2,且盐酸和BaCl2的顺序不可以颠倒不可以引入硝酸根,例如不可以加HNO3酸化或是加Ba(NO3)24、二氧化硫重点题型剖析SO2气体的验证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也可以】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O2也可以】③使品红溶液褪色【Cl2也可以】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CO2也可以】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能使溴水褪色:SO2,SO2被氧化,沉淀是BaSO4】⑥通入氢硫酸,使溶液变浑浊【Cl2、O2都可以】经典典例经典典例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未知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未知液中不一定含有Fe2+B分别向盛有Na2CO3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出现浑浊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于干燥的pH试纸上pH试纸变红,对照标准比色卡pH<7新制氯水显酸性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观察沉淀变化白色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含有A.A B.B C.C D.D2.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不能与、共存)A.该溶液X中可能有、B.为了确认溶液X中是否含有,还需要取溶液滴加观察现象C.该溶液可能由是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D.如果气体Y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3.已知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B.乙中产生的一定为氧化性气体,将氧化为沉淀C.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D.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溶液中,保证气体与充分接触4.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浓度相等。将溶液分两等份,向一份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下列对溶液X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B.可能含有C.肯定含有的离子是、、D.肯定不含的离子只有、、知识梳理四知识梳理四四、含硫的新型化合物近年来高考的知识面不断扩大,灵活性不断增加,对新型含硫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探究的考查逐渐增多,下面把常考的新型含硫化合物归纳整理如下:硫的含氧酸应该按以下分类:正酸系列:次硫酸H2SO2、亚硫酸H2SO3、硫酸H2SO4过酸系列:过硫酸H2SO5、过二硫酸H2S2O8焦酸系列:焦亚硫酸H2S2O5、焦硫酸H2S2O7硫代硫酸系列:硫代亚硫酸H2S2O2、硫代硫酸H2S2O3连酸系列:连二亚硫酸H2S2O4连多硫酸H2S(2-6)O61、硫代硫酸钠(Na2S2O3)硫代硫酸钠是硫代硫酸(H2S2O3)的钠盐,自由的硫代硫酸是不稳定的,易分解为S、SO2和H2O,但硫代硫酸的盐可以是稳定的。Na2S2O3·5H2O也就是俗称的“大苏打”或者“海波”,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品或者化学试剂。硫代硫酸根离子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一价银离子Ag+生成稳定的络离子[Ag(S2O3)2]3-,过去常作为照相底片或者相纸的定影剂,以溶解底片或者相纸上未感光的卤化银(以溴化银为主):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硫代硫酸钠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卤素单质反应,其中与碘的反应是定量的:2Na2S2O3+I2=Na2S4O6+2NaI,Na2S2O3·5H2O加热到约48℃时,Na2S2O3溶解在自身的结晶水中,成为溶液,继续加热则逐渐失去结晶水得到无水物,如果再继续高温加热,Na2S2O3开始分解,分解产物中有少量单质硫成为硫蒸气放出,遇空气可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分解产物中还含有SO2等气体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工业上,用锌粉还原亚硫酸氢钠(NaHSO3)溶液,即可制取连二亚硫酸钠:2NaHSO3+Zn→Na2S2O4+Zn(OH)2↓,工业品硫代硫酸钠也要注意防火。连二亚硫酸可看作亚硫酸的还原产物,因此其还原性比亚硫酸更强,在碱性条件下连二亚硫酸钠(或者连二亚硫酸根离子)是很强的还原剂,连二亚硫酸钠也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特别是在水溶液中,可以作为一种强的抗氧化剂(强还原性),能够保护某些易氧化物质不被氧化,因此工业上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3、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氢氧化钠或者碳酸钠的浓溶液(工业上一般使用碳酸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通常认为最终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的浓溶液:2NaOH+SO2→Na2SO3+H2O(或者Na2CO3+SO2→Na2SO3+CO2↑),Na2SO3+H2O+SO2→2NaHSO3,亚硫酸氢钠又称重亚硫酸钠,实际上,在存在高浓度亚硫酸氢根离子的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2HSOS2O+H2O,S2O即焦亚硫酸根离子,因此从浓溶液中结晶析出亚硫酸氢钠时,很容易结晶析出Na2S2O5,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是还原剂,虽然还原性不如连二亚硫酸钠,但较稳定,还原作用也较温和,工业上也广泛作为还原剂和抗氧化保护剂。4、焦硫酸钠(Na2S2O7)将硫酸氢钠(NaHSO4)加热到熔点以上,就发生与亚硫酸氢钠失水得到焦亚硫酸钠相似的反应,两分子硫酸氢钠失去一分子水,得到焦硫酸钠:2NaHSO4→Na2S2O7+H2O↑如果继续加热,焦硫酸钠还会进一步分解放出SO3:Na2S2O7→Na2SO4+SO3↑在焦硫酸钠未明显分解之前,将熔体冷却,趁凝固未完全冷却时破碎成小块,即得商品焦硫酸钠。很多天然氧化物矿石虽然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性质,但并不容易溶解于酸,例如天然的铁矿石,特别是磁铁矿(Fe3O4)在酸中即使加热也很难溶解,但与焦硫酸钠或者焦硫酸钾共熔,在高温和SO3的作用下,即可转化为易溶的化合物。因此焦硫酸钠常在实验室分析中用作酸性熔矿剂。5、过硫酸钠(Na2S2O8)过硫酸钠是过二硫酸(H2S2O8)的钠盐,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都是重要的过硫酸盐,使用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时,需要升温或者加入适当的催化剂,Ag+、Cu2+等金属离子可作为催化剂。目前印刷电路板(PCB)行业中常用过硫酸铵或者过硫酸钠作为PCB铜箔的腐蚀剂,市售的一些小包装白色粉末状PCB腐蚀剂,实际上就是以过硫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当铜箔浸入过硫酸盐浓溶液时,即发生下列反应(以过硫酸钠为例):Na2S2O8+Cu→Na2SO4+CuSO4经典典例经典典例1.I.自然界的硫循环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1)生物体内多种蛋白质含有硫元素,硫与同主族的氧元素相比,非金属性SO(选填“>”、“<”或“=”),写出两种能够比较说明O和S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事实或化学反应方程式、。(2)已知与硫元素属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比硫大18,写出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写出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O、S和都是第ⅥA族的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O的原子半径>S的原子半径的原子半径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4)硫元素在第三周期,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还原性最弱的阴离子是;对第三周期简单阳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进行排列。II.活火山的火山口往往有硫磺矿物富集,是人类获得硫磺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们利用硫磺可以制备例如浓硫酸等许多有用的含硫化合物。(5)下列不能由硫单质和其他单质化合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A. B. C. D.(6)硫磺和过氧化钠都是淡黄色固体,如何鉴别某固体物质为硫磺或过氧化钠:。硫单质有多种结构,例如和等,它们互称,已知中S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且结构中仅有硫硫单键,计算固体中共价键的数目为。III.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能转变为硫磺。(7)写出的结构式,是一种具有强还原性的二元弱酸,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8)从火山口喷出后在空气中转变化,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之后生成的与剩余继续反应形成硫磺,与反应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比例为。IV.是海洋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9)海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大约为,会干扰海水中的检验,写出检验海水中的实验方法。(10)粗盐提纯时,除去粗盐中的硫酸根离子,经常向溶液中加入(填写试剂化学式)。该物质的固体熔点(填写“大于”或“小于”)的熔点。V.人们合成的许多硫的化合物具有奇妙的性质(11)人类合成了一系列的二元化合物,其中线性的是具有类似黄铜的金属光泽和导电性,其结构片段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是共价化合物 B.酸性:,所以非金属性C.为离子化合物 D.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12)与酸反应时生成,与相似,易分解。实验室用过量稀硫酸与颗粒混合,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A. B.S C. D.(13)在酸性环境中的氧化性比还要强,实验室可以用无色的酸性溶液来检验(溶液几乎无色),原理如下所示:的结构如图所示:①已知中所有氧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用粗方框圈出的氧原子的价态,并标明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②确认溶液中是否含的现象是:。拓展练习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物质的量的、、、、、和中的若干种,取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②取①中的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③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肯定含有和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和中的一种C.该实验不可通过焰色实验来确定是否含有D.无法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通过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硫化氢气体C.浓硫酸与铁在常温下不能持续反应,所以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硫酸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常被混合使用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食醋清洗水垢:B.与热的溶液反应制取C.向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D.溶液吸收少量4.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l2溶于水:Cl2+H2O=2H++Cl-+ClO-B.铜丝插入浓硫酸中:Cu+H2SO4(浓)=CuSO4+H2↑C.KAl(SO4)2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3NH3·H2O=Al(OH)3↓+3NHD.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Ba2++SO+H++OH-=BaSO4↓+H2O5.碘化钾为白色固体,可用作分析试剂、感光材料、制药和食品添加剂等,可通过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应先关闭,打开仪器的活塞,制备碘酸钾B.滴入氢氧化钾溶液后,乙装置中紫黑色固体溶解,棕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C.仪器可以平衡内外气压,使稀硫酸顺利滴下D.如果乙装置中最终生成4.8g黄色沉淀,则理论上可制得碘化钾的质量为8.3g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甲可以验证甲烷和氯气能发生反应 B.乙可以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C.丙可以进行喷泉实验 D.丁可以验证氨气的还原性7.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8.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黑色化合物A反应生成C和D最多可消耗(标准状况)B.无色气体D能漂白品红溶液,总共产生(标准状况)无色气体DC.将无色气体D全部通入黄色溶液中,溶液变成浅绿色,且无色气体有剩余D.化合物的电子式为9.“价—类”二维图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方法,图中a~f表示的均是含硫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可用硫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制取B.可发生反应:(未配平)C.c能使溴水褪色,证明c有漂白性D.f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0.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B中酸性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装置A发生反应: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的漂白性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11.综合处理含SO2的尾气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过程发生的反应为B.可用溶液检验“氧化”是否完全C.综合处理的总反应为D.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实现脱硫减排,该过程存在氧化还原反应12.实验小组研究Na与CO2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实验步骤和现象:i.通入CO2至澄清石灰水浑浊后,点燃酒精灯。ii.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检验CO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iii.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iv.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i的目的是排除O2的干扰B.步骤iii证明白色物质是Na2CO3与NaOHC.步骤iv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D.根据以上实验推测:CO2与金属Mg也可能反应并被还原;CO2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反应并被还原13.含SO2和H2S废气的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使硫资源得以利用。(1)一种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若SO2吸收塔内盛装的是(NH4)2SO3溶液,则气体X为;SO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与SO2在铝矾土作催化剂、773K条件下反应生成CO2和硫蒸气,该反应可用于从烟道气中回收硫,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以废治废”是基于“绿色化学”观念治理污染的思路。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为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