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一零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2024.04答题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和姓名。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6分)班级开展以“相约最美古诗词”为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各学习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在展示交流会上分享成果,并结集成册。请你完成下列任务。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全民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请你阅读文段,完成各题。《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受到大众推□。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少网友称赞《中国诗词大会》是国内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节目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____________,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____________;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____________,到“心远地自偏”的____________……时间跨越数千载,诗歌带着人们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所填字词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首档(dǎng)崇千载(zài)B.首档(dàng)崇千载(zǎi)C.首档(dǎng)祟千载(zǎi)D.首档(dàng)祟千载(zài)2.在文中“____________”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纯真质朴上下求索雄心壮志隐士风流B.纯真质朴雄心壮志上下求索隐士风流C.隐士风流上下求索雄心壮志纯真质朴D.隐士风流雄心壮志上下求索纯真质朴3.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解说“宋词之美”的专题研究成果。下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物阜民丰的大宋王朝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却在大浪淘沙中毫不褪色,情韵依旧。宋词之美,美不胜收,那些文采斐然、流传千古的佳作,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振聋发聩。在画“北宋词人朋友圈”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好友中,都有一个名字赫然在列——张先。他能与这些大咖相交甚厚,当然不是庸常之辈。“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些佳句让他俘获了北宋词坛一众大家的心。A.大浪淘沙 B.文采斐然 C.振聋发聩 D.庸常之辈4.第三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诗仙李白的仙气从何而来”的专题研究成果。在阅读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你不理解语段中“焦距的变化”的含义。经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你找到了“焦距”的解释:抛物面镜的顶点或薄透镜的中心到主焦点的距离。请结合词典释义及语段内容,解释“焦距的变化”的意思。青年李白,25岁离家,独自仗剑远行,一步步走成了我们熟悉的那个李白。李白是从欧亚大陆的腹地走出来的,他的视野里永远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明净、高远。李白有家——诗、酒、马背,就是他的家,他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牧民,生命中总有无数的意外,等待着与他相逢。假如他是导演,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跟上他焦距的变化。5.第四组同学的研究成果是“李白与苏轼:最美的诗词中,藏着最高级的活法”。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做出修改。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中,不能没有李白,也不能没有苏轼。李白诗、苏轼词,成了我们刻在骨子里的DNA。当你心灰意冷时,有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疗愈你的悲观情绪;当你无所适从时,有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消解你的彷徨无助;当你遭遇挫折时,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会给你巨大的精神力量;当你消极苦闷时,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会助你抚平心中的褶皱。李白与苏轼,一个是代表理想和浪漫的谪仙人,一个是堪称治愈系天花板的千古风流人物。读他们的诗词,你会在东坡的沉郁悲凉中得到抚慰,也会在李白的恣意洒脱中获得力量。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五组同学向大家解说“诗词——‘习’语的魅力之源”的专题研究成果。请阅读下面文段,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诗词来寄情言志,还曾亲自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甲】“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情真意切【乙】质朴动人,人们纷纷为之点赞,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丙】明志篇【丙】。A.【甲】句号【乙】逗号【丙】书名号 B.【甲】冒号【乙】逗号【丙】双引号C.【甲】冒号【乙】顿号【丙】书名号 D.【甲】句号【乙】顿号【丙】双引号7.第六组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书法作品,对下列作品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A.行书,潇洒流畅,浓淡相宜。让人坚信足够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B.楷书,规范端正,行云流水。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C.隶书,蚕头燕尾,严谨庄重。有高瞻远瞩的气概。D.篆书,瘦长圆润,古朴典雅。意思是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8.第七组同学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的赠送给观众。下面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上联:明月①____,长亭一曲,过客离愁②____下联:清风③____,细雨千弦,旷野归鸿④____A.①映江②都入酒③醉人④不禁秋 B.①映江②不禁秋③醉人④都入酒C.①醉人②都入酒③映江④不禁秋 D.①醉人②不禁秋③映江④都入酒【答案】1B2.A3.C4.视野开阔,思想丰富5.修改:读他们的诗词,你会在李白的恣意洒脱中获得力量,也会在东坡的旷达乐观中得到抚慰。6.B7.B8.A【解析】【1题】本题考查字音及字形辨析。首档:shǒudàng,意思是第一个、首次的档位或级别。推崇:tuīchóng,指非常重视某人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千载:qiānzǎi,意思是千年,表示时间很长。故选B。【2题】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纯真质朴:形容人或事物单纯真诚,朴实无华,没有经过过多的修饰和伪装,保持着原本的真实和纯粹。上下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目标或答案。雄心壮志: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豪迈的志向和宏伟的决心。隐士风流:指隐士那种超脱世俗、洒脱自在、高雅不凡的风度和气质。第一空,结合语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雎鸠鸟相对和鸣的美好场景,展现出爱情的纯真与质朴,所以用“纯真质朴”来形容最为恰当;第二空,结合语境,“路漫漫其修远兮”表现了屈原不断探索真理和前进道路的决心,“上下求索”能准确地概括这种精神;第三空,结合语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中,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但仍有驰骋千里的志向,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第四空,结合语境,“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风流之态;故选A。【3题】本题考查成语辨析。A.大浪淘沙:指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在文中用于形容宋词在历史长河中经受考验仍不失其魅力,使用恰当;B.文采斐然: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说宋词佳作文采斐然,使用恰当;C.振聋发聩:原指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现多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文中说宋词佳作令人振聋发聩不太恰当,读宋词佳作更多的是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而非起到警醒的作用;D.庸常之辈:指平凡、普通的人。说张先不是平凡、普通的人,符合语境,使用恰当;故选C。【4题】本题考查语句含义的理解。在这段文字中,提到李白来自欧亚大陆的腹地,他的视野里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样宏大辽阔的景象,展示了他广阔的视野,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天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也反映出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出他对不同地域和风景的观察和感悟,体现其视野的开阔。李白以诗、酒、马背为家,像浪迹天涯的牧民,生命中有无数意外等待相逢,这表明他的经历丰富多样,思想不受拘束。综上所述,“焦距的变化”指的是视野开阔、思想丰富。【5题】本题考查病句修改。①用词不当,画线句“沉郁悲凉”不能准确形容苏轼的诗词风格,苏轼的诗词更多地体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用“旷达乐观”更能准确地传达出从苏轼诗词中获得的积极影响。②语序不当,结合语境“有李白的……有苏轼的……”“当你遭遇挫折时,李白的……当你消极苦闷时,苏轼的……”,文段都是先表述李白后表述苏轼,且由唐代李白到宋代苏轼的顺序,符合人们对历史时间顺序的认知,故画线句应先写李白后写苏轼。【6题】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及使用。甲处,引出后面直接引述的诗句,应用冒号;乙处,在描述这首词的特点“情真意切”“质朴动人”之间,需要一个短暂的停顿,逗号在这里起到了分隔并列短语的作用,且“情真意切”“质朴动人”在此处都作“这首词”的谓语部分;丙处,“明志篇”是一种特定称谓,加上双引号起到突出和特定称谓的作用,强调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故选B。【7题】本题考查对书法书体的判定和内容的赏析。B.有误,“行云流水”是行书、草书的书法特点。故选B。【8题】本题考查对联。在对联中,通常要考虑词性、平仄、意境等方面的对仗。主谓结构“明月映江”与“清风醉人”相对,“离愁”与“酒”有关联,“归鸿”与“秋”有关联,故“过客离愁都入酒”与“旷野归鸿不禁秋”相对。从意境上看,上联通过明月、长亭、离愁与酒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离别的伤感氛围;下联以清风、细雨、归鸿和秋的描绘,展现出秋日的寂寥与归思。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6分)9.阅读下面的语段,在①~⑥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乃生命之源,它存在于客观的自然中。水还存在于墨客骚人的诗文中: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展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浩瀚磅礴的壮观气势;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③_____________”呈现了潭水澄澈见底、直视无碍的优美景色;《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④_____________”诉说着少年思慕意中人的怅惘;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历代传唱的名句“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时的悲戚惆怅,意境旷达……诗因水的滋润而增灵气,水因诗的传唱而添风采,水与诗和谐而统一。【答案】①.气蒸云梦泽②.波撼岳阳城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在水一方⑤.海内存知己⑥.天涯若比邻【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蒸、撼、皆、涯”等字容易写错。(二)(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2]。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批注[1]这两句运用了①________手法,由雎鸠鸟鸣叫引出青年对美好善良姑娘的爱慕之情。批注[2]诗中加点字“流”“采”“芼”三个字,写出了姑娘勤劳的美好品质。批注[3]这两句是思念淑女的心理活动描写,极其生动形象,“辗转反侧”写出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10.上面是一位同学对《关雎》的批注,请补全批注①②中的缺漏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11.《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比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四句的表达效果。12.关关雎鸠的画面,使得《关雎》整首诗蕴含着一种美好的和谐之美。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再写出一句借助鸟的意象表达美好和谐之美的诗句。【答案】10.①.比兴、起兴②.君子因爱慕淑女但求之不得,对淑女思念至极而夜不能寐、苦闷焦灼(原因、情感、表现,答到两点即可)11.这四句写出小伙子因对淑女爱慕和思念至极,想象自己和她琴瑟和鸣的美好恋爱生活以及婚礼盛况,运用重章叠句写法,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之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强化情感),表达了君子对淑女强烈的爱慕之情。12.例:飞鸟相与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个黄鹂鸣翠柳/西塞山前白鹭飞)【解析】【10题】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第①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描绘雌雄关雎鸟在河洲上,互相鸣和,融洽和谐景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依据诗意可知,这两句在艺术手法上巧妙地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第②空:“辗转反侧”是翻覆不能入眠的意思,在诗中是指君子的动作描写,突出其内心因爱慕淑女而不平静,难以入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君子求偶不得内心煎熬的情态,表现了他对淑女思念而不可得的焦灼心理,侧面表现出其对淑女的思念之深,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据此概括作答。【11题】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意思是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的意思,写出了男子对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的爱慕和追求;也写出了男子的相思之苦,想象自己和淑女琴瑟和鸣的美好生活;“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是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的意思,写出了男子想象娶得淑女的婚礼盛况;这四句是男子爱慕思念淑女的美好想象,将他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极致,回环往复,韵律和谐,令人回味无穷。这样运用重章叠句的写法,强烈地表达了男子对淑女的爱慕与追求之情,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能够起到感情强调的效果,使感情的表达更深切更悠远。【12题】本题考查古诗文积累。题目要求调动知识储备,再写出一句借助鸟的意象表达美好和谐之美的诗句。借助鸟的意象表达美好和谐之美的诗句有很多,示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三)(7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有删改)【注释】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牧竖:牧童。⑤髹(xiü)书:用赤黑色的漆写。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此中人语云不深解吴语一语双关B.不足为外人道也首有亭当道道听途说C.竹树环合四山回环环环相扣D.复行数十步真行画图中日行千里14.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甲】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翻译:渔人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他们都很感叹惋惜。理解:桃花源中的人已与外界隔绝多年,听到渔人的讲述后,因没听说过汉朝和魏晋惋惜不已。【乙】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翻译: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理解:渔人迷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丙】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翻译: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理解: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田园充满自然生趣,无人相扰,使作者有一种“真行图画中”的感受。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答案】13.D14.甲15.①山阻水隔,与世隔绝,很难进入。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④民风淳朴。【解析】【13题】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告诉/话/话语;B.说/道路/道路;C.环绕/环绕/连接;D.行走/行走/行走;故选D。【1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理解能力。【甲】理解有误。“叹惋”在此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听说过汉朝和魏晋的历史,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外界长时间战乱频繁、人民饱受苦难的情况感到悲哀和叹息。他们可能想象到了外界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因此产生了对桃花源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外面世界的同情和悲叹;故选【甲】。【15题】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描述了桃花源入口的隐蔽和难以发现。乙文“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这里描述了水路难行,需要陆行多里才能到达药师寺,暗示了雪窦山的与世隔绝和难以进入。由此可知,山阻水隔,与世隔绝,很难进入。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述了桃花源内优美的田园风光。乙文“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这里描绘了雪窦山四周环绕的山脉、清澈的涧水和优美的田园景色,与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相呼应。由此可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安宁和乐。乙文“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描述了雪窦山上的人们(如樵夫和牧童)在优美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地生活,体现了生活的安宁和乐。由此可知,人们生活安宁和乐。甲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通过村民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体现其民风淳朴。乙文“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这里描述了雪窦山的舆夫(搬运工)的朴实和纯真,虽然他们可能不懂太多语言,但他们的回答和反应都显得非常真诚和淳朴。由此可知,民风淳朴。【点睛】参考译文:【甲】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乙】水更浅,行船不通畅,就拉着船从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过了两夜,就顺着小溪,再走到山的东面,涉过溪水,有四座大山环绕相合,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流到山谷里,这就是山涧中的溪水。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地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翻过了两座山岭,才见有亭子一座高踞路旁,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三、名著阅读(5分)16.本学期班级开展了《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请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阅读分享。【题目1】《经典常谈》的阅读指导,建议采用选择性阅读。你可以根据兴趣来选择,也可根据问题来选择,还可根据目的进行选择等。请你结合《经典常谈》具体篇章的内容,谈谈你是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的。(100字左右)【题目2】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常谈》的过程中,总会联想到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课文或人物,也因此对经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请结合你学过的具体篇目或人物,谈谈你在阅读《经典常谈》的相关篇章内容后,得到的新收获。(100字左右)【答案】答案示例:题目1我对汉字很感兴趣,从兴趣出发,我选择阅读《说文解字》,从中我了解到许慎《说文解字》的历史地位,也知道了汉字的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也称“六书”,如象形、指示、形声等,这些都加深了我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我发现我们的文字真的是历史悠久,我也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了。题目2我在阅读《<史记><汉书>第九》时,联想到八上学习的《周亚夫军细柳》一课的作者司马迁。阅读完《<史记><汉书>第九》后,我更加详细地了解到司马迁的人生经历、遭受李陵之祸的过程以及奋发著书的原因,了解到他为完成父亲遗志,一人书写《史记》这部书,使其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艰难历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及课本内容的识记。《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旨在教会中学生读经典,这无疑是中学生的福音。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这本书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题目1:结合《经典常谈》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的即可。示例:可带着某个问题去阅读。学习《〈诗经〉二首》时,我了解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禁产生一个问题:《诗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为此,我选读了《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这一章节。读后知道,原来诗的源头是歌谣,先民通过歌谣来诉说心情,通过重叠来增强歌谣的节奏,后来这些歌谣被记录整理,成为《诗经》。示例:带着某个具体目的去阅读。如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或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某个问题等等,可以直接根据目的选择书中自最需要的内容来阅读。比如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题目2:结合结合《经典常谈》的相关篇目,并结合课本中学过的具体篇目或人物分析即可。示例:我在阅读《<诗经>第四》时,联想到了八下学习的《关雎》《蒹葭》。阅读完《<诗经>第四》后,我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了歌谣和最初诗的关系以及《诗经》中为什么那么多的篇目都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查。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有了文字以后,有人将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一)(共11分)阅读《桃花鼓声安塞》,完成下面小题。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①安塞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读初中时,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从延安西川流来的那条河,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我常常望着滚滚而来的西川河水,充满遐想。②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③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④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⑤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我又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安塞这时已修建起相当气派的大礼堂。当时著名的民歌手贺玉堂,在他的窑洞前,为我放声高歌,那奇高的嗓音,让我叹服。他还就近找了几个腰鼓手给我表演,我再一次被那腰鼓感染了,久久难以平静。然而,几次提笔,又搁下。⑥又过了好几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万马驰鸣。我去关中西府千阳农村下乡,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切如常。⑦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贴在我的身上了,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⑧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⑨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甲】市中心矗立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锤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⑩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乙】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⑪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眼神明亮而炽烈,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⑫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⑬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⑭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写下了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解放战争中,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留下了一帧英姿勃发的照片。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⑮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3月04日15版,有删改)17.本文以时间为序,写了作者和安塞多次结缘的经历,以及自己对安塞的印象和感受。请你完成下面表格,了解作者与安塞的不解之缘。时间与安塞结缘印象(情感)读初中时听闻安塞真武洞的传说充满遐想二十多年后的一天初到安塞,安塞宁静安谧浪漫情怀所剩无几①________②________心旌摇曳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被腰鼓感染,久久难以平静又过了好几年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心里浮起一阵快意去年受邀来到安塞,看到背腰鼓的小朋友③_______18.请结合上下文语境,从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其表达效果。我选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结尾写道:“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个人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7.①.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期间②.看到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或看到安塞后生打腰鼓,产生创作冲动)③.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或心情喜悦激动/我成了喜庆的中心)18.①.答案示例:我选甲。②.此处描写了金色雕塑的造型。通过“捶击腰鼓”“双脚飞舞”写出了雕塑鼓手充满动感的样子;通过“大”“光亮”“鲜红”等形容词,写出擂鼓场地的造型独特,充满气势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艺术的欣赏/喜爱/赞美之情。我选乙。此处通过描写打腰鼓小朋友背着腰鼓的样子,反复提到“红”色既写出了腰鼓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喜庆的气氛,又写出了孩子们热烈的情绪,表达了作者被孩子们打腰鼓的场面所感染,抒发了内心的喜悦之情。19.答案示例:文章通过写自己在多次与安塞结缘过程中,在安塞腰鼓热烈的场景中,感受到安塞人蓬勃向上的力量,被深深感染。这句话中作者感受到这一传统技艺中蕴含的安塞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态度、不屈不挠的意志。孩子们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熏陶和感染,最终成为这样的人。我在学习传统技艺“篆刻”(剪纸,皮影,京剧等)过程中,受到篆刻中专注、精益求精神的影响,让我在生活中也具有这种力量。【解析】【17题】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④段“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第⑤段“我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可得: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期间,看到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或看到安塞后生打腰鼓,产生创作冲动);结合第⑩段“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第⑬段“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可得: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或心情喜悦激动/我成了喜庆的中心)。【18题】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甲】“造型是鼓手在锤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描写了金色雕塑的造型。“捶击腰鼓”“双脚飞舞”等动词的运用,写出了雕塑鼓手充满动感的样子,表现了雕塑极具生命力;“大”“光亮”“鲜红”等形容词的运用,从规模和色泽角度写出擂鼓场地的造型独特,充满气势和力量。结合“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可知,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艺术的欣赏、喜爱、赞美之情。【乙】“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联系第⑩段中的“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和第⑪段中的“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精气神四射”,以及本句中的“情绪的红”可知,此处排比,以极富气势的语言表现了孩子们打腰鼓时的阳光与活力,表达了孩子们澎湃的精气神。联系作者情感可知,表现了他对这些孩子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9题】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们在学习安塞腰鼓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这一传统技艺当中蕴含的安塞人的精神,受其熏陶与感染,最终会成为一个“蓬勃向上,永不沉沦”的人。所以拟写启示时,应围绕着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技艺,受其影响,性格发生正面转变的例子。如: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它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在学习信天游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直气、豪爽、豁达、干练的性格。(二)(共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宇宙中所有物体都辐射电磁波。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②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首先,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累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其次,砍伐森林和占用农田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此外,地表水域逐渐缩小,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这些问题导致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而二氧化碳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元凶由此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③全球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每一个地区,其中许多变化不可逆转,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对全球生态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长期重大威胁。④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世界各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⑤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材料二】主要国家由碳达峰到碳中和计划年限①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②中国还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出台保障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需要中国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负责任的大国担当。③近年来,中国累计安排约1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近40个国家赠送节能和新能源产品、设备,帮助有关国家发射气象卫星,为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15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④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像中国一样的各大国都应担当杞相应的责任,引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材料三】①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11月12日于英国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上闭幕。全球数百名大学生通过远程协作参与了此次峰会活动。②峰会上,剑桥大学净零中心主任艾米丽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青年人希望能够描述出气候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等各种方法传递想法,他们与电影导演合作甚至专门为影片作曲,提交了各种作品。青年所展现的宣传创意和行动决心令我们深受鼓舞。”③活动中,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柳珊、帝国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帕洛玛·阿瑞、清华大学本科生张尚辰和凯瑟琳·图弗南作为联盟青年代表宣读了《全球青年气候变化宣言》。面对气候变化危机,青年一代已成为有力的宣传者和行动者。20.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会吸收太阳所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变暖。B.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C.植被破坏减少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水域缩减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溶解。D.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是指团体和个人可通过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21.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和图表信息,在材料二文中横线处填入相应的内容22.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答案】20.A21.中国将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22.①.国际社会勠力同心(或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②.大国的责任担当③.青年的宣传和行动【解析】【20题】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A.根据材料一第①段“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可知,是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不是太阳所放出的长波辐射。本项“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会吸收太阳所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变暖”有误;故选A。【21题】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内容的概括。根据材料二“主要国家由碳达峰到碳中和计划年限”的图表信息可知,中国计划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年限为30年,相对其他国家较短;根据材料二第①段“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可知,中国在碳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制定了明确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且实现碳中和的计划年限相对较短。综合以上文字和图表信息,可以得出中国将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22题】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根据材料一第⑤段“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可知,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勠力同心;根据材料二第④段“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像中国一样的各大国都应担当相应的责任,引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可知,需要大国的责任担当;根据材料三第散段“面对气候变化危机,青年一代已成为有力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可知,需要青年的宣传和行动。五、作文(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23.以“怡然自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答案】例文:怡然自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手捧一杯清茶,吟诵几首诗词曲赋,寻找独属于我的乐趣。我化作一朵秋日中绽放的菊,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吹着小风。我看见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种豆南山下的男男女女来来往往,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还有垂髫老人和黄发小孩,一前一后的背影走动着。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一派祥和。让我不舍得去拜访打扰。在这一瞬间,我突然理解了陶渊明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活的魅力。我摇曳着金黄的花瓣,一滴清露滴在叶片上,以表达我的快乐。我化作一轮透亮的圆月,挂在漆黑孤寂的夜。那一个低着头的人影,莫不是思故乡的李白。在花间的一壶酒,只有他一个人独酌。我将他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让影子与他作伴,他却举头邀我一同畅饮。我摇摇头,因为我不懂李白饮酒的意义。我转头望向朱阁中没有睡意的苏轼,低低的挂在雕花窗户上。他的衣襟被寒冷的夜风吹起,用一对深邃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对我诉说着什么。飘渺的薄云笼罩着我,我看不清天底下的一切。我忽地理解了他们孤寂不得意的心情,被贬职的悲痛,怀才不遇的愁苦。大概是我这一轮圆月可以带给他们希望和旷达吧。我挥开了面前的浮云,让我的光洒在他们身上,以表达我的祝愿。我化作辛弃疾注视着的利剑,梦回长角声此起彼伏的塞外营。看士兵沙场练剑,挥舞着长剑指向敌人的胸口;看射手将点着的箭指向敌人的驻地,如霹雳般的离弦之箭,从我身边飞过;将士们身披坚手执锐,所向无敌。我曾在辛弃疾手中挥动,溅上了荣耀的血点。突然间,辛弃疾的白发落在我的剑鞘,我突然明白了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志向,因苍颜白发折断了的悲痛和惋惜。我发出一道剑光,照亮诗人迷茫的心房,以表达我的敬仰。我化作边塞的大雁,听到昭君的琵琶声凄美婉转。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美景,境由心生。鸣叫一生归入胡天,我挥动着翅膀,以表达我的畅想。口中温热的清茶散去,我抿了抿嘴角,试图回味那茶的清香。书页合拢,但我的思绪仍然打开着,回忆那些令我怡然自得的诗文。这就是独处时文学带来的勃勃快乐。【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怡然自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怡然”指喜悦的样子,表示心情愉悦、舒畅;“自乐”则意味着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快乐,无需外界因素的干扰或刺激。因此,“怡然自乐”这一题目鼓励我们写出自己在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满足的享受。在立意时,我们可以选择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乐趣的瞬间。通过细腻地描绘这些场景,展示自己如何在繁忙和压力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如何在独处或与他人相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1T 271-2014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规范
- 关于肺癌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1797-2020 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指南
- 《短文两篇》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
- 淮阴工学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金融数据加密机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暑假安全教育 主题班会课件-2篇
- 轮胎均匀性试验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智能城市EPC建设方案
- 外来物种对生态影响评估方案
- (必练)广东省军队文职(经济学)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学情分析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蔡戈尼效应完整版本
- 22《鸟的天堂》课件
- 农业灌溉装置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法课程纲要(知识清单)
-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质量控制及规章制度
- 山东省临沂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