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第3版 课件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4-5_第1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第3版 课件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4-5_第2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第3版 课件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4-5_第3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第3版 课件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4-5_第4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第3版 课件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原因分析水泥质量低劣数量不足;骨料含泥量超标;石子质量差;外加剂使用不当;拌和用水不合格水泥的强度低、安定性不良、用量少;砂石未经清洗、有机物质含量过多;有机杂质较高酸、盐含量较高;外加剂质量不合格计量不准确不熟悉质量标准。水泥、粗细骨料进场应验收;控制水泥重量的百分率;误差不应超过2%;进场复试;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3.4.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原因分析强度波动过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离析、泌水、不易凝结、不易密实等,影响混凝土强度。不做配比试验;原材料不匹配;和易性差;砂石级配不好,石子粒径小,砂率过小;配合比以重量折合成体积比,砂石计量不准;加水计量不准确,不考虑砂石的含水量,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增大,强度不足;在制作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块时,弄虚作假。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经实验室试配及调整,然后定出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3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缝隙,质地不均匀,骨料间松散离析,使混凝土强度低,甚至达不到设计强度。现象

计量方法不当或计量误差过大,各材料的实际配合比与计算配合比相差较大;搅拌方法不当,颠倒加料顺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太短。原因

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按重量计量时允许偏差见表3-13、3-14;注意加料顺序;严格掌握搅拌时间,保证水泥水化反应充分,见表3-15。预防措施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3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表3-14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3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4混凝土运输、浇筑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拌合料产生初凝、离析后继续使用;现象

施工组织不周全,搅拌混凝土的速度快于浇筑速度,使拌合好的材料堆积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或者由于临时停水、停电、天气变化等,施工出现间歇,重新生产时不采取有效措施仍利用已初凝的拌合物灌注;现场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漠,发现离析现象仍视若无睹,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原因

通常应有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速度和进场速度,使拌合物的储存时间不超过表3-16的规定。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注要求的坍落度,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不吸水、不漏浆,在冬夏季都要有保温隔热措施;运输道路应尽量平坦,以减少对混凝土的振动,避免发生离析。预防措施3.4.4混凝土运输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4混凝土运输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4混凝土浇筑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构件存在缺陷拆模后构件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凸凹不平、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混凝土内部有孔洞(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构件截面尺寸1/3的缺陷)、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等,构件表面平整度严重超过规定限值,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或波动过大,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要求。表3-18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3.4.4混凝土浇筑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4混凝土浇筑不当—原因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1)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凸凹不平的原因:模板接缝不严密,缝隙大于3㎜,板缝跑浆漏浆;模板本身表面凸凹不平或有孔洞,或粘有结硬的混凝土未清理干净,或模板表面未按规定涂隔离剂。(2)混凝土产生露筋的原因:支模时钢筋垫块漏放、少放,或底模上垫块固定不牢,振捣时脱落导致钢筋贴模;或者混凝土产生离析、少浆、坍落度过小时仍然使用;或者钢筋密集处,水泥砂浆被骨料阻挡不能包裹钢筋;振捣时碰撞钢筋使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拆模过早,混凝土失去支撑后不能有效的与钢筋粘结而开裂。(3)混凝土产生孔洞的原因:振捣操作人员缺乏振捣经验或不按施工规程操作,诸如移动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等。移动距离过大或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捣实,产生漏振区;或使用坍落度过小甚至已经初凝的混凝土;或浇注方法不当,如混凝土浇注时入模落差太大,未使用溜槽或串筒造成混凝土离析;对钢筋密集或有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局部区域,不采取适当措施使得混凝土被阻塞;或在混凝土中错误地加入了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的施工工艺不当。3.4.4混凝土浇筑不当—原因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4)混凝土产生夹渣的原因是,浇注混凝土前没有及时清理模板内部的杂物,或浇注过程中落入杂物;分层浇注时,上下层间隔时间过长,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处理。(5)振捣时间掌握不好,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6)构件养护措施不当。已成型的混凝土水分供应不足,水泥水化不彻底,不仅会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缝,严重时混凝土强度降低。3.4.4混凝土浇筑不当—处理方法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1)对较小面积的蜂窝、麻面等,可用1:2~1:1.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力的水洗刷基层面,使之湿润,抹浆初凝之后要加强养护。(2)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筋等,应按其深度凿除薄弱层,然后用钢丝刷洗刷或加压力的水洗刷表面充分湿润,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振捣密实,应注意对其合理养护。(3)对不易清理的较深的蜂窝、孔洞,由于清理敲打会加大蜂窝的尺寸,使结构遭到更大的削弱,应需补强处理。如采用压浆法补强,认真检查蜂窝、孔洞等不密实之处的深度,对较薄构件,用小铁锤仔细敲击,听其声音;对较厚构件,可作灌水检查,或采用压力水做实验;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钻孔的方法检查。查明其深度范围后,清理干净薄弱处,并冲水保持湿润。每个孔洞处要凿成斜形,在补填混凝土前,预先埋设压力管,在补填混凝土凝结2d,即相当于强度达到1.2~1.8N/㎜2后,用砂浆输送泵压力灌浆。在第一次压浆初凝后,再用原埋入的管子进行第二次压浆,大部分都能压进不少水泥浆,且从排气管挤出清水。压浆完毕2-3d后割除管子,剩下的管子孔隙用砂浆填补。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4混凝土浇筑不当—处理方法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内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时间必须待其抗压强度大于1.2N/mm2时才可进行(通常可通过试块试验确定);新旧混凝土界面应进行处理,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必要时还要凿毛,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浮锈等杂物,并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应仔细振捣密实;在施工缝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原因分析预防措施混凝土浇筑前没有预先确定施工缝的位置,而是随意留置,或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违章设置施工缝。3.4.4施工缝处理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其他裂缝

温差裂缝

收缩裂缝2)4)1)

不均匀沉降裂缝3)3.4.5混凝土裂缝事故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5混凝土裂缝—收缩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沉降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IⅡⅢ

收缩裂缝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1)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使混凝土体积收缩急剧,由于混凝土此时强度较低,在变形应力的作用下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2)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如模板、垫层过于干燥,阻止混凝土的收缩),出现开裂。(3)构件露天堆放,混凝土内部材质不均匀,水灰比大或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细砂配制混凝土等均易出现裂缝;(4)沉降收缩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结构浇捣后,骨料颗粒下沉,水及水泥浆液上升,便会与粗骨料分离产生泌水现象,使混凝土表面拌合料的含水量大,硬化后面层的混凝土强度低于内部混凝土强度。原因分析3.4.5混凝土裂缝—收缩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这种裂缝虽然宽度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有损观感。通常用钢丝刷或砂轮机磨除水泥膜做毛化处理,随即冲洗干净,用1:1水泥砂浆刮平抹实,对于正在施工的构件,终凝前采取二次压实抹光,并及时遮盖湿润养护。当表面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处清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3.4.5混凝土裂缝—收缩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在夏季高温、干燥或风大的情况下施工时,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已浇筑混凝土表面,使其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一般可采用喷洒养护液、塑料薄膜覆盖、蓄水养护等;配制稠度适宜的低流动性拌合料,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级配及水灰比,正确掌握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初时再进行二次振捣或在终凝前二次压抹光表面,对断面有差别或高度不同的结构,先浇低深部位,静停一定时间,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混凝土同时浇灌。预防措施处理方法3.4.5混凝土裂缝—温差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温差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冬季较宽,夏季较窄,裂缝宽度一般在0.5㎜左右,裂缝走向无规律性,有在构件表面较浅范围内的,有深入到构件内部较深的,深进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对混凝土有很大的破坏性。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泵送混凝土约束构件硬化时水泥释放出大量水化热,表面散热快收缩快,内外温差超过25℃),收缩变形不一致。常加大水泥用量,水泥水化热大,浇筑速度快,在环境降温的情况下,保温措施不当。预制构件温控措施不利,混凝土表面剧烈降温,但又受到肋部或胎膜的约束,导致构件表面或肋部开裂。3.4.5混凝土裂缝—温差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5混凝土裂缝—温差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对于表面较浅裂缝,可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裂缝方向凿成深为15~20㎜、宽为100~200㎜的V形凹槽,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一遍,然后用1:2~1:1.5的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控制在10~20㎜左右,并压实抹光。为使砂浆与混凝土表面结合良好,抹光后的砂浆面应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压实;当裂缝宽度在0.1㎜以上时,可用环氧树脂压力灌浆嵌补;当缝宽度大于0.5㎜时,可采用水泥压力灌浆补缝。对结构强度产生严重影响的应经过设计采取结构加固、补强的办法。处理方法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5混凝土裂缝—温差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防止温差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首先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的质量、配比。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优先选用矿渣水泥(强度等级为32.5、42.5);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石骨料,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混合料减少水泥用量,或掺人减水剂等;其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浇筑,留置后浇带减小约束应力,掌握环境气温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构件内外温差不超过25℃,降温速度1.5℃/d。另外,可适当配置防止裂缝的钢筋。预防措施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这种裂缝多属于贯穿性的,呈八字形、或倒八字,一般沿着与地面成45°~90°方向发展,裂缝的宽度与荷载的大小有关,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正比例关系。常见现象结构或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或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遭到破坏,或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过大,支撑底部松动,使混凝土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裂缝。

原因分析3.4.5混凝土裂缝—不均匀沉降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预防措施处理方法嵌缝、补缝加固补强预制构件、支架与模板的刚度、拆模的时间顺序。3.4.5混凝土裂缝—不均匀沉降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5混凝土裂缝—其他裂缝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