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赏析唐朝_第1页
中考诗歌赏析唐朝_第2页
中考诗歌赏析唐朝_第3页
中考诗歌赏析唐朝_第4页
中考诗歌赏析唐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唐朝8、过故人庄唐孟浩然优美的田庄环境,分别是近景和远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优美的田庄环境,分别是近景和远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题:描写山村风光,与朋友欢聚的场面,抒发钟情田园生活的情趣)赏析:诗是田园诗。其妙在:记叙的虽是平凡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特别是颔联,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指天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济:渡;端居:闲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主题:先写洞庭湖景色,再借用典故表明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做官。)赏析:开头四句,写出了八月湖景的气势恢宏,场景开阔。颔联:的潜台词是:我很想到官场宦海去游一游,可是无人援引,进不去,只好无所事事地虚度岁月,真是惭愧啊!诗人把希望有人引荐做官的心愿写得委婉而含蓄。练习:①、这首诗哪几句写景,描写了什么景象?哪几句抒情言志,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前四句描写洞庭湖波涛浩荡的景象或气势磅礴的雄伟壮阔的景象,后四句抒发自己不甘寂寞,渴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出仕的心情)②、颔联中的“蒸”和“憾”两个动词好在哪里?(“蒸”比喻湖面水汽蒸腾,“颔”,摇动,写湖中波涛摇荡,撼动着岳阳城。这两个词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声威,有形有色。)③、诗中写洞庭湖的名句是哪两句?④、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写洞庭湖壮观的景色的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哪些句子?10、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生动传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生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早春美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流连忘返)(主题:描写西湖蓬勃的春意,赞美西湖美好的春色)赏析: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练习:1.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早春景色。

2.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答案提示】1西湖暖树新燕乱花浅草2C11、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家辛苦劳碌生活图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农家辛苦劳碌生活图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矛盾心理)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贫苦农妇的特写镜头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贫苦农妇的特写镜头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同情和关心农民)(主题:揭示赋税的繁重、人民生活的困苦不堪,表达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赏析:题意为:观看农民收割麦子。诗歌描写民生疾苦、替老百姓疾呼痛苦之声,表现赋税的繁重,对弱者、受压迫者的同情、怜悯、关心,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抨击。练习一: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句:,。3.结合《悯农》(锄禾日当午)和本诗,发表一下你的感想。(不多于200字)【答案提示】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3略练习二:1、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反映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2、我们学过的还有与本文内容类似的作品有:《捕蛇者说》3、最早反映租税剥削沉重的诗句是苛政猛于虎也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揭示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唐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5、写出有关悯农的诗句不少于3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有炭贱愿天寒。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12、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之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之世)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之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句,议论)(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境界。)赏析:比较“夫”字的含义“岱宗夫如何”(无义)“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练习一:1.(2003年咸宁市题)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3、(2004年扬州)“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答案提示】1、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2、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3、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意思对即可)练习二:“阴”“阳”分别指、。

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答案提示】1山北山南2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3、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兵役之苛酷,战争之惨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兵役之苛酷,战争之惨烈。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战争造成民不聊生)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主题:反应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练习:①、本诗属于(叙事诗),最能概括本诗中心事件的句子是(有吏夜捉人)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A )A暗示老妇已被抓走。B点明儿媳未来送行。C暗示老翁家无人过问D交代路上再无行人。③、下列句中的“夜”字,各说明了什么?⑴有吏夜捉人(B)⑵请从吏夜归(D)⑶夜久语声绝(A)A人在断肠时,倍觉夜难熬B深夜堵门捉,更见吏凶恶C心有爱国志,白发自请缨。D肝肠已寸断,此身何足惜。4、诗题《石壕吏》,但对石起决定作用镇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答: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4、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恨别之情移于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忧国思乡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主题: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春城败象,饱含哀叹;抒思乡之情,充满离愁。反映诗人忧国思乡之情。)赏析一:“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也隐含一种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赏析二:1、本诗是杜甫的《春望》,作者字子美。被称为“

诗史”。

2、“国”指国都长安。“烽火连三月”,指安史之乱整整延续了一个春天。

3、这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诗人被安禄山叛军俘获困居长安时写的一首触景生情的诗。首联写

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满长安,但却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破”字令人怵目惊心。“草木深”,则是满目萧条的写照。次联是抒情,写诗人感念时事,痛恨别离,见春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感情深沉悲痛。第三联转写由于战争隔绝,音讯早断,诗人盼望平安家书迫切心情。末联写思念亲人、忧心国事惨寂情态。“更短”,即见衰老之形,又状忧愁之深。这首诗,深切地表明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也蕴含着希望早日平叛,使国家安宁,人民乐业,个人生活改观的良好愿望。

练习一:①、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成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②、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发了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③、任选一联赏析:练习二: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