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昭通市巧家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卷历史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被称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更有悠久的历史,曾经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A项正确;北京人今约70万—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遗址均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不在云南,排除BC两项;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不在云南,排除D项。故选A项。2.相传在远古时代,炎帝、黄帝组成的联盟与蚩尤部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该战争是()A.垓下之战 B.阪泉之战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远古时代,炎黄联盟与蚩尤部落战于涿鹿,这场战争被称为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C项正确;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时发生的战役,阪泉之战是传说中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发生的战争,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时发生的战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3.下列标志着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的事件是()A.尧传舜 B.舜传禹 C.武王伐纣 D.禹传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天下指的是选贤与能的禅让制,家天下指的是依靠血缘关系传承首领位置的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D项正确;尧舜禹之间是根据禅让制传承首领之位的,排除AB两项;武王伐纣成功后,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外朝制 D.察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封……于营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武王通过分封制,分封功臣姜子牙为齐国国君的历史,A项正确;郡县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中外朝制是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实行的制度,察举制是汉武帝时出现的选拔人才制度,均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5.有一首歌曾经这样唱道:“中国汉字,古老神奇,一横一竖勾勒龙的神气⋯⋯一撇一捺挥洒龙的飘逸。”这体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下列哪一朝代开始()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商朝时期出现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已确认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项正确;经上述分析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并非从夏朝、周朝、秦朝开始,且夏朝至今尚未发现有文字出现,周朝的金文、秦朝在全国推行的小篆,其出现的时间均比商朝的甲骨文晚,排除ACD项。故选B项。6.东周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其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A鲁国 B.郑国 C.晋国 D.齐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是齐国的国君,战国七雄中,齐国也是其中之一,D项正确;鲁国和郑国既不属于春秋五霸也不属于战国七雄,排除AB两项;晋国的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但战国时期,晋国已经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材料主要反映了这场变法()A.推动了民族交融 B.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C.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以法治国,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表明商鞅变法注重法治,根据题干材料“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表明商鞅变法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材料主要反映了这场变法以法治国,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题干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是都江堰示意图,该工程的修建为秦国统一六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修建于秦朝时期 B.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D.至今仍然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不是秦朝时期修建的,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至今仍然发挥着防洪和灌溉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列图片说明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A.各国统治者都注重发展青铜技术 B.陶瓷技术进步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穿有鼻环的牛尊,反映的是牛耕的出现,由此可知,题干图片说明我国在农业生产领域所出现的新现象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C项正确;图中农具为铁制农具,并非青铜器,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图中铁制农具与穿有鼻环的牛尊,均不属于陶瓷,与陶瓷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的图片并不能直接说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10.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了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下图所示的措施()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经济的统一C.加强了文化专制 D.加强了民族交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示可知,中央之下设县,反映了秦朝的郡县制,这一制度下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B项;秦始皇为加强文化专制所做的事情是焚书坑儒,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项;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加强了民族交融,但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有()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严酷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而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徭役繁重、刑法严酷、赋税沉重等方面,B项正确;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加强了秦朝的统治,秦朝统一度量衡制度,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与联系,由此可知,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并不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②③不能选,排除ACD项。故选B项。12.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而采取的政策是()A.重视商业发展 B.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C.优先发展军事 D.对国内实行残暴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的恢复,B项正确;汉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西汉初年,让士兵还乡务农,优先发展军事不是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排除C项;文帝和景帝时期,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对国内实行残暴统治不是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3.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经济的控制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C.使儒学居于正统地位 D.推动了货币的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题干可知,汉朝设置铁官,由铁官冶炼制作销售铁器,对铁器进行官营专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经济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铁官负责铁器的制作与销售,没有反映出铁官代行地方政务,排除B项;使儒学居于正统地位的措施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C项;汉朝推动了货币统一的措施是统一铸造五铢钱,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4.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理解,准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农民起义威胁统治C.宦官专权 D.外戚宦官交替掌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解读图示信息可知,皇帝早逝,幼帝即位,母后主政,重用外戚,出现了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逐渐依赖宦官,除掉外戚,出现宦官专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图示反映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项正确;图示反映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未涉及诸侯强大威胁中央,且也没有诸侯强大的信息,排除A项;农民起义威胁统治,但材料信息是外戚宦官交替掌权,排除B项;宦官专权不能全面解释图示,排除C项。故选D项。15.“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某项发明。下列关于该发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项技术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是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C.曾经由蔡伦改进推广 D.推动了文化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纸”,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在造纸术发明与完善的过程中,蔡伦居功至伟,改进了造纸工艺,C项正确;考古证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排除A项;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不是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外来技术,排除B项;造纸术发明并得到改进后,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没有导致文化专制,排除D项。故选C项。16.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采取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病前。下列发展了这种“治未病”的思想的是()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C项正确;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麻沸散,编创了五禽戏,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突出贡献是撰写了《本草纲目》一书,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7.传说东汉明帝刘庄一晚梦见一个大金人朝他飞来,梦醒后觉得怪异,上朝时说梦让大臣解梦,大臣说梦中金人为佛陀。于是东汉明帝派人寻找佛陀,结果使者在西域找到僧人,又用白马驮回佛经、佛像,这是最早的“西游记”。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A.白马寺 B.崇圣寺 C.少林寺 D.普陀寺【答案】A【解析】【详解】从“使者在西域找到僧人,又用白马驮回佛经、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A项正确;崇圣寺建于唐朝,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普陀寺始建于唐朝,由此可知,崇圣寺、少林寺、普陀寺出现的时间均比白马寺晚,排除BCD项。故选A项。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明朝时期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奠定天下三分、鼎足而立局面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城濮之战 D.阪泉之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B项正确;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A项;城濮之战是影响着春秋格局的重要一战,排除C项;阪泉之战是黄帝统一华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19.西晋因八王之乱陷入动乱之中,周边少数民族乘机起兵,他们攻入中原,大肆屠杀劫掠,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历史上称之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破坏了社会经济,但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其()A.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B.使江南地区遭到破坏C.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D.使社会经济被破坏,民不聊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历史事件,这次战乱发生后,北民南迁,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胡人虽然说用暴力战胜了汉人,可是在文化上他们却深受中原影响,“永嘉之乱”破坏了社会经济,但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促进了民族大交融,C项正确;“永嘉之乱”破坏了社会经济,社会动荡,不利于人口增长,排除A项;“永嘉之乱”破坏了社会经济,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促进南方开发,排除B项;“永嘉之乱”使社会经济被破坏,民不聊生,这不是积极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南北分裂混战时期,这一时期北方经历了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政权;南方则是宋、齐、梁、陈更替,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其中南朝每个政权都以下列的哪个城市为都城()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D项正确;北京在北方,西安和洛阳都是著名的古都,其中西安位于关中,洛阳位于中央,都不在南方,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1.中国的成语典故来源广泛,有生活,有战争,有外交辞令,有名人轶事。这些成语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典雅谐趣。其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出自同一场战争,该战争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马陵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淝水之战,秦王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80万大军,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战争中苻坚得知兵败,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出自淝水之战,C项正确;长平之战是战国中期规模最大,战况空前且影响深远的一场战役,与长平之战有关的成语是纸上谈兵,排除A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与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与巨鹿之战有关的成语是破釜沉舟,排除B项;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是增兵减灶,排除D项。故选C项。22.中国古代科技发达,在农业、数学、天文、历法领域均有伟大成就,其中推算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研究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数学家是()A刘徽 B.祖冲之 C.周公 D.孙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是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B项正确;刘徽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他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即“割圆术”,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由此可知,刘徽并没有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排除A项;周公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孙子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但他们并不是数学家,且他们的主要成就并不在推算圆周率上,排除CD项。故选B项。23.千百年来《兰亭集序》以饱满的笔风,高昂的精气神,成为众多书法名家临摹的范本,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将其作为陪葬品。其作者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A.王献之 B.胡昭 C.王羲之 D.钟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C项正确;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有“小圣”之称,排除A项;胡昭和钟繇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都不是“书圣”,排除BD两项。故选C项。2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但顾恺之的画以人物为主,他的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下列属于顾恺之作品的是()A.《千里江山图》 B.《洛神赋图》C.《秋郊饮马图》 D.《富春山居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顾恺之是东晋最著名画家,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B项正确;《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王希孟,《秋郊饮马图》的作者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朝画家黄公望,均不属于顾恺之的作品,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25.同学们学习历史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更要探访历史遗迹,倾听老人讲历史故事和历史轶闻,这对增长我们的知识大有裨益。但对于历史证据来说容不得半点马虎,以下最能作为历史证据的是()A.老人一辈流传下来的传说 B.影视的片段C.当代作家编撰的历史书籍 D.出土的文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史料的来源上,主要有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等,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在可信度上,第一手史料是最为可信的,出土的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因此选项中最能作为历史证据的是出土的文物,D项正确;老人一辈流传下来的传说、影视的片段、当代作家编撰的历史书籍,在史料来源上均不属于第一手史料,因此,其可信度较出土的文物低,排除ABC项。故选D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摘编自《中国历史》材料二老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什么局面。(2)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说出该时期儒家、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局面形成的意义。【答案】(1)百家争鸣。(2)儒家: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法家:韩非,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国。道家:老子,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如答其他代表人物及思想,符合题意亦可)(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从“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法家在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他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国;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他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小问3详解】从“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7.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奉行的治国政策,并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供的治国思想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丝绸之路在西汉时的起点以及丝绸之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今世界发展有何借鉴意义。【答案】(1)政策:“无为而治”的政策(或休养生息)。治国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起点:长安。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交流;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为当代中西方的和平交往提供了历史借鉴经验;体现了国家之间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合作共赢。(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时期,当时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从材料二中“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等内容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之路,和平之路,这为当代中西方的和平交往提供了历史借鉴经验,体现了国家之间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合作共赢。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编自《宋书》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史料,说明我国南方地区从西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北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劳动力;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等等。(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从“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我国南方地区从西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变化是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小问2详解】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人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劳动力、南下移民与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