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经济地理第九讲城市与现代效劳业地理第一节中国的城市体系与城市化一、我国城市分类标准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产物。它是指非农业人口以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集中的地域空间,也应是人类最经济而舒适的生存空间。我国城市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有如下三种:1、按行政级别分:〔1〕直辖市,4个: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在21世纪头二十年,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挑战,应重视发挥特大城市的核心作用,可以设立较多的直辖市。〔2〕副省级市和中央方案单列市,共15个: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后五个是方案单列市〕。通常拥有数千平方公里土地、200万-800万人口、GDP1000-60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城市辐射力、竞争力较强。〔3〕地级市,283个,一般为省辖市。其中,通常经济实力强的〔GDP愈1000亿元〕缺乏10%,较强的缺乏20%,其余70%以上皆为“功能较弱”的城市。强势地级市包括,苏州、无锡、佛山、东莞、福州、石家庄、常州、中山、烟台、威海、南通、温州、惠州、汕头、江门、唐山、淄博〔以上在东部〕、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以上在中部〕、昆明、包头、呼和浩特、兰州、柳州〔以上在西部〕,它们通常管辖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土地、数百万人口,因其经济实力强或较强〔GDP600亿-4000亿元〕,综合运输体系在近年相继形成,城市根底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根本到位,故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良好或较好。〔4〕县级市,374个,包括省直辖县级市和地区〔市、自治州〕辖县级市。还有少数县级市循特殊体制设立,如新疆的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4个县级市,是按“市、师合一”方式设立,是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实际上主要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其中,通常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市〔GDP愈300亿元〕缺乏10%,经济开展水平较好的约30%。强势县级市中,如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晋江、慈溪、宜兴、荣成、余姚、义乌、诸暨、温岭、文登、福清、乐清、增城等,地理分布集中于东部,它们通常有数百至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数十万至一百余万人口〔城市人口20万-80万〕,经济规模约300亿-800亿元,城市扩张较快。2、按城市市辖区总人口分:〔1〕1000万-2000万人,4个:上海、北京、深圳、重庆〔2005年〕。2004年,世界1000万-2000万人的巨型城市约有20个,人口最多的是日本东京〔3530万〕、其后是墨西哥城〔1920万〕、美国纽约〔1850万〕、印度孟买〔1830万〕和巴西圣保罗〔1830万〕。其他依次为:印度新德里,1530万人;印度加尔各答,1430万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330万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1320万人;中国上海,1270万人。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达卡、洛杉矶、卡拉奇、里约热内卢、大阪-神户、开罗、拉各斯、北京、马尼拉和莫斯科。
〔2〕400万-1000万人,共9个:武汉、天津、广州、南京、沈阳、杭州、成都、西安、汕头。
〔3〕200万-400万人,25个:哈尔滨、济南、佛山、青岛、长春、唐山、大连、淮安、淄博、太原、郑州、昆明、无锡、苏州、长沙、南宁、常州、宁波、石家庄、贵阳、兰州、枣庄、襄樊、莆田、普宁。
〔4〕100万-200万人,共146个,地理分布以粤鲁苏鄂川等省居多。
〔5〕50万-100万人,共279个,地理分布以鲁辽豫冀苏浙等省居多。
〔6〕20万-50万人,共167个。〔7〕20万人以下,共31个,多分布在西部的新疆、内蒙、甘肃、广西等境内。3、按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1〕大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共139个。又可细分为:A,超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00万人以上〕,共22个: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武汉、广州、重庆、汕头、沈阳、南京、济南、青岛、哈尔滨、西安、成都、佛山、长春、大连、杭州、石家庄、太原、无锡。
B,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100-200万人〕,共32个:郑州、长沙、兰州、昆明、唐山、乌鲁木齐、南昌、徐州、淄博、福州、贵阳、湛江、鞍山、抚顺、吉林、苏州、临沂、江门、合肥、包头、齐齐哈尔、邯郸、常州、洛阳、宁波、南宁、大同、烟台、惠州、茂名、淮安、宿迁。
3、按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1〕大城市〔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共139个。又可细分为:A,超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00万人以上〕,共22个: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武汉、广州、重庆、汕头、沈阳、南京、济南、青岛、哈尔滨、西安、成都、佛山、长春、大连、杭州、石家庄、太原、无锡。
B,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100-200万人〕,共32个:郑州、长沙、兰州、昆明、唐山、乌鲁木齐、南昌、徐州、淄博、福州、贵阳、湛江、鞍山、抚顺、吉林、苏州、临沂、江门、合肥、包头、齐齐哈尔、邯郸、常州、洛阳、宁波、南宁、大同、烟台、惠州、茂名、淮安、宿迁。
C,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50-100万人〕,共85个,包括个别副省级城市和方案单列市,局部省会城市、一大批地级市。
〔2〕中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50万〕,共226个。〔3〕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共296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2005年,我国建制镇〔包括县辖建制镇、市辖建制镇〕总数19522个。二、我国的小城镇1984年,民政部提出,小城镇应成为农村开展工副业、学习科学文化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基地,逐步开展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时民政部拟定新的设镇标准经国务院批准,内容如下: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遥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缺乏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截至2001年底,我国乡镇总数中镇的数量首次超过乡的数量,但规模普遍较小,东部地区平均约为3万余人,西部地区平均约为2万余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设镇标准制定于1984年,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开展,这一设镇标准已经停止执行,民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修订新的设镇标准。千强镇占全国小城镇财收半壁江山://2006年10月16日
00:00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14日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强镇开展论坛上公布第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开展水平1000强前20位名单。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说,从统计数据看,不少“千强镇”已经到达或接近辖区内的全面小康水平。镇均财政收入2.41亿行政区划面积仅占全国小城镇总面积2.3%的“千强镇”,2005年所创造的财政收入超过全国小城镇财政总收入的一半。这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全国强镇开展论坛上介绍的。张为民说,作为全国近2万个小城镇的优秀代表,2005年“千强镇”所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到全国小城镇财政总收入的54.1%,镇均财政收入达2.41亿元,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近11倍;人均财政收入达3021元,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5.2倍;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全国小城镇的37%。截至2005年底,此次评出的“千强镇”平均每个镇的占地面积达1053公顷;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1626个,吸纳劳动力3.1万人。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在此次评出的“千强镇”中,江苏省入围275个镇,浙江省入围266个镇,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而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这四个省〔市〕的入围镇数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4.6%。郑京平说,此次评出的“千强镇”仍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但“千强镇”的具体构成已发生明显变化。山东、北京等省份入围的镇数快速增加,前10位中也开始出现北方的镇。统计数据显示,从前100位的分布地区看,首次测评出的“千强镇”由5个省份包揽,而本次测评结果那么扩大为8个省份包揽。农民人均收入达7735元张为民说,第二届全国“千强镇”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2005年,“千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35元,比首次测评出的“千强镇”平均水平高1303元,增长20%。目前,我国有近2万个小城镇,“千强镇”即全国小城镇综合开展水平1000强。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千强镇”平均每个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2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万元,比首次测评出的“千强镇”平均水平增长29.5%,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3.5倍;根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首次测评出的“千强镇”增长了66.7%。张为民说,“千强镇”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根底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好,逐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呈现出了较高的开展潜力。“千强镇”评比始于2003年,每两年评定一次。据介绍,第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开展水平1000强的具体信息,将按有关发布程序向社会公开发布。首届全国千强小城镇
全国小城镇综合开展指数排名前32位名单
行政代码镇名综合指数
441998007广东东莞市虎门镇164.4
320583013江苏昆山市玉山镇161.6
441998008广东东莞市长安镇160.3
320589001江苏苏州园区娄葑镇154.6
441998019广东东莞市塘厦镇153.8
310115126上海浦东新区花木镇148.5
442098019广东中山市小榄镇144.2
320582110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141.6
310115120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镇139.9
310115125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137.6
320581100江苏常熟市虞山镇133.5
310114103上海嘉定区安亭镇132.1
440307002广东龙岗区布吉镇130.0
310112107上海闵行区虹桥镇127.6
第二届“千强镇”前20位名单名次城镇1江苏昆山市玉山镇2广东东莞市虎门镇3江苏常熟市虞山镇4上海闵行区莘庄镇5江苏苏州园区娄葑镇6浙江萧山区宁围镇7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8浙江绍兴县杨汛桥镇9广东东莞市长安镇10河北丰南区丰南镇11广东番禺区新造镇12浙江诸暨市大唐镇13上海闵行区梅陇镇14浙江乐清市柳市镇15广东南海区大沥镇16上海宝山区高境镇17上海闵行区七宝镇18浙江诸暨市店口镇19广东东莞市石龙镇20广东中山市火炬区440306007广东宝安区龙华镇127.5
310112108上海闵行区梅陇镇126.1
441998022广东东莞市常平镇125.2
330621015浙江绍兴县杨汛桥镇125.0
330109011浙江萧山区宁围镇121.8
320281110江苏江阴市新桥镇118.7
330382015浙江乐清市柳市镇118.0
320206103江苏惠山区玉祁镇116.1
440306003广东宝安区沙井镇116.1
310112102上海闵行区七宝镇114.9
310112101上海闵行区莘庄镇112.7
441998009广东东莞市厚街镇112.1
440606010广东顺德区容桂街道112.0
320584109江苏吴江市盛泽镇111.3
320281116江苏江阴市澄江镇110.9
320281109江苏江阴市周庄镇110.9
320589003江苏苏州园区唯亭镇110.7
440606005广东顺德区乐从镇110.2
东莞市虎门镇1、现代社会合理的人口布局,通常会有70%-80%的人口聚居于城市。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开展和转化过程,包含非农产业的规模化及其在布局上向有利地段集聚,还包含社会公共设施的建立与完备,以社会化效劳为特征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还有城市文化的开展和渗透。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工业化道路、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进度和水准以及产业结构、政策等。其中,地理环境决定了城市化的终极形态;工业化道路和政府政策决定了城市化的道路选择;而经济开展水准和产业结构,以及人口状况,那么决定了在一定地理空间的城市化形态和进程。当人均收入较低时,城市化的人口分布更加向大城市集中,但城市化的质量水平较低。而二级城市的充分发育那么通常是在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的。三、城市化与城镇化目前,我国城市以仅占5%的国土面积和42%的人口,却容纳了占全国45%以上的就业人口,创造出占全国70%的GDP、76%的工业产值、70%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80%税收。到2005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3.1万平方公里,尚不及全国土地总面积0.4%,却聚集全国人口的30%,产生出巨大的土地利用效益。2005年底,我国内地居住在市镇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已达56212万人,城市化水平已上升到42.99%。但如按城镇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计算,1980-2005、1990-2005、2000-2005年,中国内地城市化水平年均分别提升0.9、1.1、1.3个百分点,明显地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省区是广东〔原为辽宁〕,最低的是西藏。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开展水平,除用GDP外,还用HDR这个人文开展指数作为衡量标准。目前,我国城市结构总体表现为: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解决途径只能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开展。但凡人口密度高、土地狭小的国家或地区,大型、特大型城市越多。其原因就是在大城市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的优势,比小城市要高得多。我国开展大城市还有很大空间。预计超过1000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增至10座,300万人以上大城市到达50座,100万人以上大城市到达300座,总计40%以上人口在百万人以上的城市生活,这符合国土地理状况。大城市在我国经济开展中占重要地位〔GDP占42.9%〕。据研究,以经济开展水平、教育水平、人口健康、环境污染、交通状况、用地等指标综合比较,我国100万-400万人口城市综合效益最好。长期以来,我国制定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开展政策。这不合理。城市规模控制的关键是控制形态,理想模式是建设新的中心区,采取组团式的地理结构,而非控制迁徙。2、城市化与城镇化有所区别,分别代表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城市化(城镇自身的开展和素质的提高)。农村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侧面,是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过程,居住地由农村区域向城镇区域〔主要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从实践角度看,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的相同点是指人口从分散到集中,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农村地域到城镇地域,农业活动到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到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到城镇生活方式的多层面、宽领域、纵深化的综合转换过程。但“农村城市化”的侧重点主要是以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城化”过程,即以现有城市吸纳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现有大中城市的转移积聚、现有城市不断扩大的过程,而“农村城镇化”那么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镇化”过程。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到达47%。为此,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假设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隔离,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四、城市病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建设和开展中,存在很多问题:1、城市开展定位等认识上的偏差。2、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3、有些城市开展脱离区域,各自建设管理,城乡差距拉大。4、许多城市文化及文化产业开展落后。5、城市个性开展被无视,“失忆症”与特色危机。6、明星城市、贫困城市同时出现。7、资源型城市的低端经营之路及开展策略之误。8、城市化政策研究滞后;城市化进程良性化及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布局研究。9、同城市病有关的时代背景及开展观。10、城市病。城市病是指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锋利的城市问题,使市民受到影响和损害。常见有:城市开展在空间上无序进行;土地开发随意性大,用各种方法违章占地;住宅投资结构失衡,房地产投机较普遍;烂尾地、烂尾楼;城中村现象;流动人口聚集与“城市烂边”;缺水;垃圾围城;城市环境污染;流通激增与“马路杀手”;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建筑病与病态建筑;劳动力资源损伤;名胜古迹和自然、人文遗产开发过度;不顾自然条件大面积营造“亲水环境”,建设高耗水景观;城市地质灾害频发;城市交通阻塞;区域性根底设施布局不合理;城建管理、城市管理滞后,多重责任缺失;城市规划问题,城市规模与布局超出自然承载力;城市平安问题。第二节第三产业与现代效劳业布局概述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平安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效劳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效劳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效劳业和各类技术效劳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效劳的部门:教育、文化、播送、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一、第三产业的定义在全世界GDP总量中,效劳业产值已超过60%,效劳贸易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1/4,效劳消费占到所有消费额的1/2。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一个国家效劳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时,就认为该国家进入了效劳经济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效劳型经济”转型的总的开展趋势。进入21世纪,产业结构效劳化、产业活动效劳化和产业组织效劳化的趋势更趋明显。行业垄断1、经济开展水平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们的主要消费支出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以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消费需求向穿、用转移,第二产业得到了迅速开展。当收入水平再提高时,人们的消费需求转向各种形式的效劳产品,对效劳产品的需求比重也将逐步增大,第三产业开始成为支持区域经济开展的重要力量。2、市场分工水平随着市场不断扩展,市场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地加深,一些产品的生产也越来越多地需要技术、管理、信息等一些专业化技术效劳的投入。企业对这些效劳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企业本身又无法提供或者提供的本钱太高,一些专门提供这些效劳的效劳企业就开始出现。分工深化导致对中间效劳需求的增加,促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开展。3、资源禀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社会环境三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开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效劳业内部有一些产业如旅游与交通运输业等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十分紧密。而且,从古至今人类的多数社会活动总是先积聚在区域中自然资源较好的地方,第三产业往往也是先在这些地区出现,再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
影响第三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4、城市化水平城市是第三产业开展的主要平台,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效劳产品,它具有不可贮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点。效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要求在同地点进行,这就客观上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开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另外,第三产业的许多产业,只有在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时才能盈利,也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所以在大城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和信息效劳等现代效劳业往往比较兴旺。5、外部政策和经济环境。要素的配置效率决定着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而经济制度又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区域经济政策也属于制度范畴,政府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改变各区域的要素供给特征和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各区域第三产业的开展速度。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开展机遇,能否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缺乏。区域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越高,受国际经济背景变化的影响也就越大。由于第三产业涉及的行业庞杂,门类多样,其规划布局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具体进行规划布局时应分门类行业分别对待。国内外的大量事实证明,城市是第三产业开展的主要平台,第三产业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这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特征决定的。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效劳产品,它具有不可贮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点。效劳产品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效劳产品不可能像工业品一样,生产和消费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进行。效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要求在同地点进行,这就客观上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开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另外,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只有在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时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也才能形成有效的供给。并且往往是人口越密集,人口规模越大的地方,这些行业越兴旺。效劳业企业在空间布局主要与如下因素有关。①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和互补性。②适宜的人才的可得性。③距离摩擦抵抗最小化。④城市的开展历史。⑤政治中心的空间移动。根据效劳业企业性质不同,每种类型有的不同布局特征。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效劳的效劳业企业,其分布尽量接近消费者。以企业(或事务所)为效劳对象的效劳业企业大多以中心区为主要区位聚集点,而与制造业企业关系较密的效劳业企业,如机器维修等在大城市布局相对较少,通常与制造业企业的布局相一致。发挥着管理性职能的事务和办公机构,如企业的管理总部等,主要布局在市中心区;企业的分社和支店多布局于次级中心区;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职能,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这类效劳业企业具有很强的集中性。二、开展与布局特点开展的曲折性和滞后性布局的非均衡性〔城市多乡村少东部多西部少〕行业结构的多样性
中国第三产业的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之间的非均衡差异非常明显,各个区域第三产业开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很差。我们将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吸纳劳动力就业和第三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来分析地区间开展差距。从增加值来看,东部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兴旺地区,也是中国第三产业总量最大的地区。2001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3%,然后逐步上升,到2004年到达65%,而西部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12%降到2004年的11%。从就业来看,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最多,2001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就业占全国第三产业就业的46%,到2004年上升到48%,西部地区也从21%上升到22%,而中部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33%降到2004年的31%〔以上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计算〕。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2003〕曾经从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区市第三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以沿海地区为主的省市构成了中国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的第一梯队,综合得分在60~80分之间;福建、天津、四川、辽宁、湖北、河北、湖南、重庆、江西、安徽、河南等以中部内陆省份为主的11个省市构成第二梯队,综合得分在40~60分之间;黑龙江、云南、广西、西藏、吉林、海南、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西、宁夏、新疆、贵州等14个省区市得分均在40分以下,构成第三梯队。三、从第三产业到现代效劳业1、现代效劳业是我国特有的提法。现代效劳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开展。现代效劳业主要指在工业化高度开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开展起来的效劳业,与传统效劳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现代效劳业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开展而产生的新兴效劳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效劳、移动通信效劳、信息咨询效劳、第三方物流效劳等新兴服务部门;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由传统效劳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效劳业具有“三高”、“三新”的特征。“三高”,就是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这是现代效劳业不同于传统效劳业的地方。“三新”,第一是指新技术,主要是指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技术以及在它们根底上形成的现代效劳业运作的信息平台。第二是指新业态,是指由于高新技术作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不断演化出来的新兴效劳业态,如以广润发、华联、沃尔玛为代表的仓储式超市。第三是指新的方式,是指新的增长方式,宏观层面指高人力资本的增长方式,微观层面指新的效劳方式。现代效劳业在经济开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现代效劳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2.现代效劳业是产业链竞争的利润高端。3.现代效劳业能为工农业提供良好支撑。4.现代效劳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5.现代效劳业是促进就业的主要产业。现代效劳业开展五大趋势1、效劳业的地位迅速上升,作用明显增强。2、效劳业显现出新经济的特点。3、效劳业成为新技术的重要促进者。4、效劳的投入大量增加。5、效劳业与制造业融合开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开展的趋势。6、效劳业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2、根据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效劳产业主要数据表,中国2004年效劳产业营业收入为183455.2亿元,就业人员8821.6万人。由于中国现代效劳业在统计理论上还没有统一界定,如果把效劳业七大门类中的住宿和餐饮业、社会效劳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等消费独立产业计算为现代效劳,把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一半业务收入计算为现代效劳收入〔该行业主要表达为工业生产的附属效劳〕,如此计算可以得出现代效劳业营业收入约为110066.8亿元,现代效劳业营业收入大约占效劳业总收入的60%。但我国现代效劳业开展水平较低。效劳业在某种程度的开展也只是以加工效劳为主,而金融保险、物流产业、科技开发、证券、信息咨询效劳业等那么严重滞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是2004年我国效劳业增加值五强,其中除上海的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比重到达20.8%外,其余省市均在7.8%—11.8%之间,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比除上海为19.8%外,其余省市均在23.4%—30.5%高位之间,而这五个省(市)还是我国现代效劳业开展比较好的地区。目前我国现代效劳业开展及引资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地区分布不平衡。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东部沿海地区凭借良好的地理环境、投资条件以及优先开展的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外商投资企业的青睐;中国在入世时承诺的加大效劳行业开放力度也是从东南沿海地区的各个省市开始兑现并逐步向内地蔓延的。因此,沿海地区一直走在现代效劳业开展和引资的最前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沿海地区逐渐分化成为三大经济区域,即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此外,东北地区乘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东风,凭借巨大的开展潜力奋起直追,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开展的又一个亮点。为摆脱效劳业开展滞后于制造业的现状,东北老工业基地针对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将目光着眼于物流、金融、中介、信息效劳等现代生产性效劳行业,在入世后向现代效劳业开展和引资迈进了一大步。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机遇,以及装备制造业现实和潜在的巨大优势,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之后,成为我国现代效劳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点。各地现代效劳业开展水平排序3、现代效劳业不仅高度集聚于大都市地区,而且一般是集聚于大都市的商务中心区。产业集群化是现代效劳业开展的重要特点。首先,它要求城市的第三产业非常的兴旺,一般是城市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这些地区交通方便、市政根底设施完备(尤其是通讯设施)、且地价较高具有相当的升值潜力。现代效劳业的高收益性使其能够支付大都市甚至是其中心腹地的高额地租,而这种支付地租的能力也正是限制许多行业自由进行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其次,由现代效劳业本身特质所决定的,现代效劳业对生产要素的要求与制造业也不尽相同。现代效劳业是高技术、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所以专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易获取性是影响现代效劳业集群区位选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对制造业集群来说,其主要考虑的是原材料、低本钱劳动力资本的易获取性。再次,效劳产品的不可分性,即效劳的生产和消费与交易同时进行这一特点,使得现代效劳业必须在客户需求较大的区域聚集,这也是效劳企业集群与制造企业集群在形成原因上最大的差异。最后,现代效劳业的高技术性,决定了信息和技术资源成为影响其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现代效劳业集群通常会选择信息流通最为密集的城市中心位置,从而获得信息和技术上的优势。而传统的制造业集群对这方面要求那么较低。现代效劳业企业集群形成的根本条件1·生产要素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根底设施。2·需求条件3·相关支撑产业〔制造业、一般效劳业〕条件4·环境条件影响现代效劳业集群形成的环境条件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借鉴国内外专家对生产型企业集群的分类方法,并根据对现代效劳业企业形态的观察,我们把现代效劳业企业集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网络式企业集群。它是由大量专业化的中小公司组成的地方网络,优点是专业化和创新潜力大,缺点是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时适应能力差。比方中央商务区内金融、财务、会计公司的集群;第二类是轴心式企业集群。它是大量地方中小公司围绕在大规模企业周围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它具有人脉和柔性优势,但整个集群依赖少数大企业的绩效。比方,在中央电视台、地方性电视台、播送电台、大型报刊周边形成的影视、音像、表演、传播、广告、教育、娱乐、网络、印刷、效劳等公司企业;第三类是卫星式产业集群。它是由为集群外部大公司、大企业、大事业单位甚至政府部门配套效劳的中小企业在某一区域集中而形成,集群的形成基于低廉的本钱和易获得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这种集群优点是具有本钱优势和隐性知识的传播,缺点是公司的业绩依赖于外部企业和机构,比方,围绕展览馆、报纸、杂志社的广告公司。CBD的全称是CentralBusinessDistrict,我国现有三种译法:中央商务区、商务中心区或中央商业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年的美国,当时定义为"商业会聚之处"。随后,CBD的内容不断开展丰富,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展中枢。许多国际大都市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CBD,如纽约曼哈顿、东京新宿、香港中环。CBD一般占地3至5平方公里,有的甚至更大,其建筑面积少那么五六百万,多那么上千万平方米,是一个城市的功能核心,是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地价可谓真正是“寸土寸金”。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同时具备金融、贸易、效劳、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CBD特定的职能要求区内的建筑必须高密度、现代化。因此,CBD中聚集了众多气势恢宏、错落有致的超高层建筑并且拥有非常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大量的办公、餐饮、效劳和住宿设施。一般来讲,写字间要占到总建筑面积的50%,商业、餐饮业及商住建筑约占40%,其他效劳设施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约占10%。我国对CBD的规划建设最早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CBD的建设上,国内一般采取了两种途径,一种是对城市原来的商业街区加以改造和扩建,如沈阳的沈河区等;另一种途径就是择地新建,如上海的陆家嘴、重庆的江北城等。两种方式各有千秋,至于到底选择哪种,那么主要根据当地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加以确定。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和开展,北京的朝阳区,上海的陆家嘴和外滩等CBD已经初具规模。CBD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开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它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必不可少的标志,另一方面,众多城市能够大规模地兴建CBD,也反映出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正逐渐加快,城市经济实力得到了质的提高,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展后劲十足。四、CBD我们大概将主要兴旺城市CBD的功能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商业为主的混合阶段;(2)商务功能强化阶段;(3)商务功能升级、综合过程。商业是CBD的初始职能,金融、办公、管理、中介效劳等商务功能那么是商业功能的延伸与升级,两者共同构成CBD的根本职能,并在不同开展阶段占据不同的地位。CBD从本质上讲是效劳业的集聚之地,是高端现代效劳业集聚之地。今天的北京中央商务区已经初步形成以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等行业为主导的现代效劳业协调开展的产业格局。总的来看,目前北京CBD的产业开展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金融业迅速开展,逐渐成为CBD的核心产业,CBD金融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第二,咨询、会计等中介效劳机构聚集。第三,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聚集,总部经济初显。第四,文化传媒产业开展空间大。北京CBD的全景规划正式与世人见面现代效劳业催生高技能型新职业第三节金融、房地产、文化产业地理一、金融地理1、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体系等组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根底和中心,二者共同构成狭义的金融体系。广义的金融体系不仅包括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还包括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其中,金融监管是为保证金融机构的合规操作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而施加的监督和控制;金融调控那么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央银行利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借助于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对货币流量加以调节,从而实现其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开展等目的。我国目前的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二是3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开展银行;三是4家国有商业银行,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五是11家跨地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开展银行、深圳开展银行、浦东开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烟台恒丰银行;四是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五是723家城市信用社、34577家农村信用社以及3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农村合作银行。六是209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2家外资银行营业机构。除此之外,我国还拥有较为庞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69家保险公司,74家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130家证券公司,4家资产管理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7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57家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网点遍布全国的邮政储金汇业局。金融市场分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市场交易主体、客体、交易工具、交易价格即利率、交易方式等。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目前我国已经根本建立了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其中,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开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止2003年底,境内上市公司(A、B股)达1287家,投资者开户超过7000万户,市场价值总额42578亿元;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投活泼,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维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十年来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1·5亿美元,国家外汇储藏节节盘升,现已超过470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侨资、合资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开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邮政储金汇业局其他金融机构银行QFII财务公司保险机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开展银行上海浦东开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广东开展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天津商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表8-1中国大陆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图示性质机构名称数量(家)融资类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1111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11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1(13)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113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张家港、常熟、江阴商业银行等13农村合作银行80外资银行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200非银行机构金融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54财务公司东风汽车财务公司、五矿财务公司等70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东方租赁公司等6汽车金融公司7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资产管理公司5农村信用合作社19348城市信用合作社78合资与外资独资财务公司5邮政储汇局中国邮政储汇局1表8-22006年末中国内地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概览投资类金融中介机构证券公司银河、申银万国、海通、国泰、南方、华夏等104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2证券结算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1基金管理公司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富国基金管理公司等54保障类金融中介机构财产保险公司太平洋财产、华泰财产、永安财产保险公司等47人身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等46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5保险集团6保险资产管理公司4保险经纪公司119保险代理公司1688保险公估公司250外资与合资保险公司中意人寿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分公司等37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1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证券评级机构2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北京新兰德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105资信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上海资信公司等5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庸置疑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四根支柱。截止2005年9月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资产总额为35.96万亿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19.15万亿元,所占比重为53.3%。同时,我国通过银行借贷的间接融资的比例近年来都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占整个存贷市场份额比重的60%-70%。但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融资格局和风险性都过分依重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论任何一家银行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平安和稳定。同时,占全国近60%人口的广阔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严重匮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重大约束。2007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主要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总部在北京。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恢复成立,总行设在北京。中国建设银行,195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正式成立,总部在北京。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总部在北京。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21日,同年5月27日正式对外营业。总部设在深圳。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成立于1991年4月,总部设在上海。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成立于1996年8月,总部设在北京。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开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统一法人体制下的分级授权经营,是“小总行、小部门、大分行”的组织结构模式,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共有五个层级,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级管理,支行、基层网点二级经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共有三个层级,总行、分行两级管理,支行一级经营。是一种金字塔结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相当于政府部门〔如省会城市所在地设一级分行,地区所在地设二级分行〕;纵向层级上,从行长到基层客户经理一般设置五六个级别。严重影响银行效率。上海证券交易所3、区域金融中心我国很多城市提出建立金融中心的目标。在我国可以考虑建立的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中,上海和北京作为第一层次,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应该根据各自特点侧重不同方向开展;第二层次为经济金融比较兴旺地区,如沈阳〔东北地区〕、天津〔华北地区〕、南京〔华东地区〕、广州、深圳(中南地区)、成都(西南地区)、西安〔西北地区〕等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第三层次为二级区域金融中心,也可成为地方金融中心,如大连、青岛、重庆等。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四种因素。两个方面,即金融中心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兴旺的经济、金融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前提条件,经济与金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金融中心形成与开展的内在动力。兴旺的根底设施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是金融中心形成必备的外在条件。四种因素是:经济兴旺、金融开展、根底设施、区位优势。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4、金融产业的区域分布2006年末,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17164个。这些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开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6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16877家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197560个。5家大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68180个,其中,中国农业银行营业网点24672个;政策性银行营业网点2188个,其中,中国农业开展银行营业网点2057个;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3696个;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营业网点7187个;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80692个;邮政储蓄营业网点35617个。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111302个,占全国机构网点总量的57%,平均每个县〔市、旗〕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5.4个,每个镇〔乡〕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69个。全国尚有3302个镇〔乡〕未设任何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拥有一家营业网点的县2个、乡镇8213个。图中Y轴自下而上表示各地区GDP在全国的占比、第三产业全国占比、金融保险业全国占比、金融保险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金融保险业占GDP的比重。我国各地金融产业兴旺程度差异很大。但从总体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区的机构分布趋同,即表现为按行政区划相对均衡的分布特征。尽管近几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大举撤并效益不佳的分支机构,分支机构行政性配置逐渐向市场化配置转变,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行政化均衡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省区分布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最多的五个省区广东、河南、江苏、山东、河北分属东部和中部两大地带,而机构数量最少的五个省区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天津那么分属西部和东部地带。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省区分布的上述特征恰恰说明在我国一个省区国有金融机构分布数量的多寡主要是由该省区行政区划单位数量所决定的。从1998年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提高经营效益为出发点,对规模不经济、资产质量差、包袱沉重、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机构进行大规模的撤消与合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过程正是对以市场原那么设置分支机构的回归过程。新兴商业银行进行机构扩张时往往遵循效益优先的原那么,因而兴旺省区的中心城市自然也就成为各家新兴商业银行机构扩张的首选。7家新兴商业银行共有分支机构146个,其中东部地区103个,中部地区19个,西部地区24个。与国有金融机构地区分布相比,新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地区分布差异要大的多。值得一提的是新兴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的分支机构多于中部地区,关键在于西部一些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和昆明)具有较好的经济金融根底。
外资银行机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20个大中城市,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最为集中,仅上海、深圳、北京、大连、天津、广州六城市的外资银行机构数量就己占在华全部外资银行机构总数的80%,资产那么占到总额的90%。中西部地区仅有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少数几个中心城市设立了外资银行机构,而且规模相对较小。二、房地产业地理〔一〕房地产业及其分布1、房地产业的概念房地产又称不动产(realestate或realproperty),指房屋和土地两种财产的合称。房产是指建筑在土地上的各种房屋,包括住宅、厂房、仓库和商业、效劳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办公用房等。地产是指土地(含水面、海域)及其上下一定的空间,包括各种根底设施、地面道路等。由于在物质形态上,房产总是与地产联结为一体“房依地建,地为房载”,房地产不可别离;在经济形态上,从房屋建筑开始,到房地产的买卖、租赁、抵押、典当、赠与等各种活动,房产和地产表现为内在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所以房产和地产合称为房地产。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效劳等经济实体所组成的产业部门。房地产业运行的全过程可以分为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1)生产环节。指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土地投入人类劳动,进行房屋和城市根底设施建设,获得房地产的过程,其前提条件是获得可供开发的土地。(2)流通环节。主要有买卖、租赁两种方式。(3)消费环节。在对房地产的长期消费过程中,要进行产权、产籍管理,经常性维修养护及其他物业管理等。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风向标”和“晴雨表”。2007年,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我国房地产目前呈现如下特点:1.商品住宅卖方市场特征明显。2.商品房屋供给的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3.商品住房价格上升过快,透支了社会有效购置力。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展目前呈现出一种“超经济”(超过经济开展的根本现实阶段)繁荣的畸形开展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与工业化的阶段不协调,而且内部市场绩效低下,其危害性十清楚显。1.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危害社会稳定。2.危及金融稳定。3.房地产的“超经济繁荣”使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降低,危及经济持续增长的根基。房地产畸形开展的原因分析1.经济增长及市场供给原因。2.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3.开发商“囤积土地、拥地收租”的投机行为。4.社会私人游资的投机行为。2、房地产业分布与影响因素我国房地产业在地区间存在不平衡性。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房地产自身的地域性和不可移动性,同时中国经开展、开放程度和城市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又加深了这种房地产业的区域不平衡性。房地产市场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表达在以下几点:〔1〕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经济开展水平存在差异;〔2〕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存在差异;〔3〕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受政策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城市GDP的比重来反映一个城市房地产业的开展规模状况。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GDP比重高于中部地区,这一方面是由于西部地区GDP总量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大开发,国家的投资重心向西部倾斜,一些重点工程相继开发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城市房地产业已如东部大城市一样,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中部地区房地产业的支柱作用还未明显显现,有待大力开展和提升。另外,在住宅均价方面,西部大城市的住宅均价明显高于中部,其原因归结为西部大城市在地区开展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对城市外围地区的吸引力强,除本地居民购置商品房以外,还会吸引周边地区的消费者,而这局部群体通常属于收入相对较高的阶层,因而造成西部大城市住宅市场需求相对大于供给,且住宅类型偏向高端产品,造成住宅均价较高。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价格的关系构成了内生因素,金融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心理因素构成了外生因素。其中,金融因素包括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社会因素包括国际形势、政治安定状况、人口因素、城市化、行政隶属变更;经济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开展水平、经济周期、物价、居民收入和房地产投资;政策因素包括土地政策、房改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心理因素包括心理预期、投机、赌博、盲目、从众、侥幸、恐慌和迷信。所有这些因素,都来源于房地产业供求系统与其它辅助组织结构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以及组织机构自身的因素。这些内生因素与外生因素共同作用于房地产系统,前者是房地产系统开展演变的源泉,确定了运动的根本方向和趋势,后者那么影响了房地产内部的矛盾关系——供求关系,对房地产业的开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内生因素——纯市场机制单独作用于系统,出现大起大落时,通过外生因素的“冲击”和传导作用,减小其振幅的变化幅度,使房地产业平稳、健康、持续地向前开展。名次企业名称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3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5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6碧桂园集团7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8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10重庆华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3、重要的房地产企业——中国房地产企业200强〔二〕建筑业及其分布1、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建筑业是以建筑产品为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它由勘察设计业、建筑安装业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及咨询业构成。房地产业与建筑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区别表现在:房地产业从事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管理和效劳,主要在流通领域活动的产业部门,属于第三产业。建筑业直接从事房屋生产和其他建筑物的建造、改造、装修、安装等,属于第二产业。我国行业分类把建筑业列为第四类,把房地产业列为第七类。房地产业与建筑业联系表现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作用对象都是房地产,房地产业是房地产投资开发和建设的甲方,是发包单位,建筑业是乙方,是承包单位。按合同要求,完成土地开发的“七通一平”和房屋及建筑物的建造生产任务。2、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及其分布特点建筑业能够刺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加快建筑业的开展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开展;建筑业具有强大的货币回笼机能;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01年至200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3%,占GDP的7%左右,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到全部从业人数的5.2%以上,建筑业的支柱地位日益增强。2004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745.3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其中,东部地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6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8%,而西部地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54.81亿元,仅为东部地区的23.8%,比上年增长20.19%。2000~2004年,东部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较高,分别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57%、57%、57%、59%和60%;特别是沿海省份,开展更为迅速;而西部地区同期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那么呈下降趋势,分别是18%、17%、17%、16%和14%。在2000~2004年五年间,东部地区建筑业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分别是西部地区的3.3、3.4、3.4、3.7、4.2倍,差距明显扩大。建筑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004年末,东部地区有7.95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法人的62.1%;中部地区有2.64万个,占20.6%;西部地区有2.22万个,占17.3%。非建筑行业的建筑业产业活动单位和建筑业个体经营户的地域分布与建筑业法人企业的分布情况根本一致。房地产业应该作为支柱产业来开展吗?三、文化产业地理1、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效劳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效劳的生产、再生产、供给和传播。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开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日本经济学家那么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兴旺国家文化产业所占GDP的比重通常在10%以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同。文化事业也即文化公益事业,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效劳的行业和相关载体,主要依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包括图书馆、博物(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艺术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产业单位那么是指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开展、依靠政府政策宏观调控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效劳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艺术品以及艺术培训等门类。2、目前,我国主要中心城市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从国外开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到达这一水平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开展型、享受型转变,局部居民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文化产业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经济兴旺地区凭借资金、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开展试点改革,文化产业快速崛起,势头强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项纯净水品供应协议2024版
- 2025年影视基地场地合作经营协议书4篇
- 个人房产抵押贷款协议(2024版)版A版
- 2025年度城市更新违法建筑清拆合作协议4篇
- 专属定制体检服务协议版
- 二零二四塔吊司机劳动合同及劳动保护规定范本3篇
- 2025年影视基地场地租赁及影视制作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智能安防产品区域代理销售合同12篇
- 2025年度厂房中央空调设备安装与售后服务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场海参产品绿色生产与环保认证合同4篇
- 软件项目应急措施及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开国控资产运营管理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民法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钣金设备操作培训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九年级初三中考物理综合复习测试卷3套(含答案)
- 管理制度评价表(填写模板)
- 工地设计代表服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