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1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2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3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4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京检测]1953年,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列为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要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任务之一。这表明,对手工业实行改造()A.重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B.为过渡任务完成奠定基础C.意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D.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道路2.[2023江苏南京检测]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仍保留了资本主义经济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D.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3.[2023江苏溧阳检测]20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一首民歌:“从南门到北门,进东门出西门,家家户户无闲人,昼忘食来夜忘寝,老人送砖砸石子,儿童就把缸渣寻,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A.推动三大改造的热烈进行 B.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C.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2023江苏南通检测]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 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C.世界已无战争存在 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5.[2023江苏常熟检测]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这表明此次“交锋”()A.巩固了新生政权B.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6.[2023江苏靖江检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上海曾依据米、面、油等货物价格实行工人报酬同步波动的“折实工资制度”,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这些措施()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B.打击了囤积物资的行为C.确立起新型的经济体制 D.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7.[2023江苏徐州一模]如图为1973年,赵志田创作的《大庆工人无冬天》。该画作被认为是表现“王铁人”形象最为成功的作品。该画作反映的精神()A.推动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情怀C.响应了“双百方针”的号召 D.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8.[2023江苏常州检测]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这主要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C.意识形态对立已消除 D.三线建设的快速推进9.1950年,中国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A.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的影响B.“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实践C.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11.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的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等。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到否定12.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将国民经济三五计划的主要目标由解决“吃穿用”问题扭转为以战备为中心,确定搞三线建设的方针。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思想B.国家外部安全环境急剧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国际形势紧张D.工业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二、非选择题13.[2023江苏无锡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证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法律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摘编自《建国以来女性地位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摘编自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概括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5分)(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5分)14.[2023江苏淮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材料二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项目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材料三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摘编自《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年)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京检测]1953年,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列为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要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任务之一。这表明,对手工业实行改造()A.重在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B.为过渡任务完成奠定基础C.意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D.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道路[解析]材料“把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列为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要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任务之一”说明手工业改造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故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排除A项;过渡任务完成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排除B项;D项夸大了对手工业实行改造的作用,排除。2.[2023江苏南京检测]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仍保留了资本主义经济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D.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强调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所有制经济,是当时对经济体制的一种有益探索,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召开,而社会主义改造此时仍在进行中,故A项错误;材料只说“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不是“仍保留了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排除C项。3.[2023江苏溧阳检测]20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一首民歌:“从南门到北门,进东门出西门,家家户户无闲人,昼忘食来夜忘寝,老人送砖砸石子,儿童就把缸渣寻,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A.推动三大改造的热烈进行 B.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C.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4.[2023江苏南通检测]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 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C.世界已无战争存在 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A5.[2023江苏常熟检测]中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一次交锋,让世界震惊,从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因为那是一穷二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单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这表明此次“交锋”()A.巩固了新生政权B.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C6.[2023江苏靖江检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上海曾依据米、面、油等货物价格实行工人报酬同步波动的“折实工资制度”,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这些措施()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B.打击了囤积物资的行为C.确立起新型的经济体制 D.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A7.[2023江苏徐州一模]如图为1973年,赵志田创作的《大庆工人无冬天》。该画作被认为是表现“王铁人”形象最为成功的作品。该画作反映的精神()A.推动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情怀C.响应了“双百方针”的号召 D.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8.[2023江苏常州检测]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这主要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C.意识形态对立已消除 D.三线建设的快速推进[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我国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了成套技术设备,故B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A项错误;“意识形态对立已消除”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属于外交领域,与三线建设无关,故D项错误。9.1950年,中国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A.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的影响B.“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实践C.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解析: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是正常的外交活动,不能体现出中国欲摆脱两极格局的影响,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思想提出于1955年,故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的束缚,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并未放弃“一边倒”的方针,故D项错误。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解析:1954年宪法强调社会主义原则,反映出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中国正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故D项正确。11.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的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等。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到否定答案:A12.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将国民经济三五计划的主要目标由解决“吃穿用”问题扭转为以战备为中心,确定搞三线建设的方针。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思想B.国家外部安全环境急剧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国际形势紧张D.工业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解析: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实现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的战略大调整。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2023江苏无锡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证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法律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摘编自《建国以来女性地位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摘编自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概括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5分)(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5分)(1)途径: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2)表现: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特点: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断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14.[2023江苏淮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材料二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项目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