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如今,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白话小说,不仅理所当然地走进了文学史,而且堂堂正正地走进了语文课本。从梁山水泊到遥遥西域,从三分天下的魏蜀吴到由盛而衰的荣国府,那些浅近通俗的文字,描绘着华夏大地各色山川风物,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写尽了世道沧桑、人情世故。我们从中体味汉语的魅力、叙事的技巧,感知人情冷暖、世间万象,更接续起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主人家,快把酒来吃。”“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这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不顾“三碗不过冈”的警告,痛快豪饮。这正是北方汉子的典型形象。林黛玉的出场,则带着江南女子的气质。“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读到这样的文字,吴侬软语似在耳边,小桥流水如在眼前。林黛玉初进贾府,看到四处雕梁画栋,固然觉得新鲜,但她的感受远没有乡下的刘姥姥强烈。“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出尽洋相,她的惊诧,她的好奇,把贾府诸多细节一一呈现给读者——这是小说的技巧。不必太多介绍年龄、籍贯、脾气、性格,只是让他们讲几句话,做几个动作,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就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摘编自杜羽《课本里的四大名著》)材料二:《红楼梦》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删繁就简,一气呵成,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如顾随所说:“《红楼》有时太细,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水浒》用简笔,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这是因为,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大观园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乃耽于文字的声色,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水浒传》第二回写端王赵佶赴驸马王诜的府上宴饮,《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到冯紫英家中饮宴,都涉及皇亲国戚,都是酒席宴饮,也都有赠人礼物的情节,正好可以对参。《红楼梦》里的礼物,从来就没有简简单单送出去和收进来的,比如这两条汗巾。宝玉送琪官的松花汗巾,原是袭人送给他的。而琪官送给宝玉的大红汗巾,本是自己系小衣儿(裤子)的,特意解下来送给了宝玉,当晚就被宝玉偷偷系在袭人腰里。宝玉无意间成了中间人,做了媒,这两条汗巾也化作信物,为琪官最后娶了袭人埋下伏笔。这是后话,作者还前有导引,侧有映射。在酒席上,琪官念的一句诗,偏巧是“花气袭人知昼暖”。薛蟠便嚷着袭人是宝贝。而这宝贝,两回前已经透过进怡红院的贾芸的眼睛“溜瞅”了半天,知道“袭人在宝玉房中比别个不同”。但袭人把宝玉夜间偷系在腰间的那条大红汗巾子忙解下来,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表明她对“优伶有福,公子无缘”这一命运结局的憾恨。到了《水浒传》里,一切都简单了,那是囫囵的吃喝、直接的馈赠。端王夸赞的玉狮镇纸,外加一个玉龙笔架,王驸马隔日就差亲随高俅送去了端王府中,恰遇见端王在踢气球,高俅趁机露了一脚,从此发迹。由此可见,在施耐庵笔下,这两样东西只是作为道具,起了黏合情节的功能,不像曹雪芹笔下,每一物事总是勾连起故事的发展,穿织起人物的命运。所以,曹雪芹会把汗巾的来历和特点一一交代,是北静王送的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施耐庵则一笔带过,“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要问怎样的玲珑,哪一个匠人?则不提。《红楼梦》里,“于是复又归坐饮酒,至晚方散”;《水浒传》里,“两个依旧入席,饮宴至暮,尽醉方散”。两个段落皆写散场,《红楼梦》依然在回环往复,余韵不绝,而《水浒传》却收缴干净,到此为止。施耐庵是线型的叙事,一切都悬空在目前,只一束光打在上面。曹雪芹的叙事却是网状的,光照均匀,所以处处都能显影。二者并非有感官、语言品味上的高低之分,文字的繁简其实都是为总体需要而服务的。同为对人类现实的再现与复叙,《红楼梦》的世界更接近于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所认知的那一个:人物牵扯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说话和行动都得注意他人的感受,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总之,大观园里都是规训了的社会人,不像山寨水泊中人,只凭自然驱使。(摘编自江弱水《〈红楼梦〉〈水浒传〉的繁与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三段引文部分运用了比喻、对偶和衬托的手法写初见面时宝玉眼中的黛玉形象。B.《水浒传》删繁就简,《红楼梦》事无巨细,但都写出了世间万象,对人物的刻画也鲜活生动。C.顾随认为,《红楼》之“细”和《水浒》之“简”乃是因为两者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很是不同。D.《红楼梦》的世界比《水浒传》的世界更接近于当下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认知的社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大名著广为流传,通过其中的故事,我们不仅能了解人情世故,也能了解中国的文化根脉。B.同是写宴饮赠物,《红楼梦》中对物件的来历和特点交代清楚,而《水浒传》中则蜻蜓点水一笔带过。C.《水浒传》擅用简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雪下得正“紧”,用极简的笔触,写出风雪之大,推动了情节发展。D.相较于《红楼梦》光照均匀、处处显影的网状叙事,《水浒传》突出重点的线型叙事,更显笔力深厚。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红楼梦》“繁”的一项是(3分)()A.林黛玉、刘姥姥进贾府及贾元春回贾府都写到贾府陈设。B.初见黛玉时,书中对贾宝玉和王熙凤的穿着打扮进行了描摹。C.贾府败落,贾探春远嫁海疆,一路无事,后又音信不通。D.书中对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的来历、外形、所刻之字都进行了交代。4.《红楼梦》与《水浒传》两部作品中所写人物特征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5.复兴中学教师在教授“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单元写作任务时,给学生提供了上述两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在文学写作中,我们可以从《红楼梦》和《水浒传》的艺术创作上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我的母亲老舍①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②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③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原载一九四三年一月《时事新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母亲终年没有休息,却将屋中收拾得清爽,将父亲留下的花木照顾得很好,这是源于母亲对父亲的深切怀念。B.“我”毕业后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只有一串串的眼泪”,表明母亲对儿子虽学业有成却又再次离开的伤心。C.除夕夜回家探母,拥挤不堪、热闹的街市与母亲独自所处的清炉冷灶的环境形成对比,表现了“我”的挂念和感伤。D.“我”接连打击母亲,因而在外接到家信时“总不敢马上拆看”,一是害怕母亲责怪,二是担心看到母亲去世的消息。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作者总体概括了母亲的出身、为人品性和身体状况,并指出了她的品性、身体状况与其出身间的关系。B.句子②中“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细节描写,说明母亲为家庭付出很多;也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和苦涩。C.句子③写出三姐出嫁时母亲手冰凉、脸无血色的情状,表现了母亲不愿意女儿出嫁却无助的形象。D.句子④运用比喻修辞,突出了母亲对儿女的重要性,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怕她遭遇不幸的担忧。8.老舍的母亲与《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母亲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4分)9.文中,“我”对母亲有着深深的______,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词语去概括“我”对母亲的情感,你会填什么?请填空并结合文本给出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节选自《聊斋志异·促织》)材料二: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氏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幕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节选自《聊斋志异·毛大福》,有删减)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前蒙A馈赠B今遂C以此被屈D君不为E我昭雪F回去G捞掠H死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高其直”与《师说》中“惑而不从师”的“而”用法不相同。B.既,已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郑既知亡矣”的“既”意思相同。C.反,通“返”,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盖亦反其本矣”的“反”用法相同。D.委,放置,与《庖丁解牛》中“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的“委”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中好事少年所养的促织十分雄壮,成名看到后不敢拿自己的促织与之较量,但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因为他知道留着低劣的促织也无甚用处。B.成名的促织与“蟹壳青”开始斗架时十分害怕,少年屡次用猪鬣毛撩拨它,它暴怒,发起攻击,最终咬住了“蟹壳青”的脖子,吓得少年急忙分开它们。C.毛大福行医回家途中遇到一只狼,狼向他求救,他跟从狼进了狼窝,并为一只病狼治了病。狼感激毛大福,后来在他受冤时想方设法救了他。D.一个叫丛薪的人杀害了银商宁泰,没被人查出,但狼知道是他。毛大福向狼说明自己受冤的情况,几天后狼就把丛薪的鞋送给县官,帮其破案。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2)会毛货金饰,为宁氏所认,执赴公庭。14.你怎样理解《聊斋志异》的“异”?请结合《促织》和《毛大福》两篇小说简要说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寄王回深甫王安石少年倏忽不再得,后日欢娱能几何?顾我面颜衰更早,怜君身世病还多。窗间暗淡月含雾,船底飘摇风送波。一寸古心[注]俱未试,相思中夜起悲歌。【注】古心:像古代人一样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光易逝,人生中的乐事又能持续多久?首联既慨叹人生苦短又表明应及时行乐。B.诗人感慨于自己的容颜早早就显得衰老,也对王深甫的多病缠身充满了同情。C.“月含雾”是说夜里雾气弥漫,月光不甚明亮,这揭示了“窗间暗淡”的原因。D.诗人半夜还难以入眠,悲伤地歌唱,既是因为思念友人,又暗指理想未能实现。16.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在抒情手法上主要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强调了公西华的才华,认为他不只是能做一个小相,这两句是“______,______?”(2)王明创作历史剧本,在写到臣子向君主进谏,认为其不能随心所欲地奖赏或处罚这一情节时,他让臣子引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两句,来劝说君主慎思而行。(3)端午假期,小徐跟随父母到清明上河园游玩,园中石道两旁楼阁众多,小徐不由想起了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文句:“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进入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正所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日渐充沛,空气湿度慢慢增大。①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高温天气的可能。②高温加上降雨,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闷热。③闷、湿、热的环境,容易引发一些流行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④同时也容易使人心生焦躁。⑤这一时期养生的重点在于防暑、安神、祛湿、静心。芒种时节,有的人会出现食欲不佳、倦怠嗜睡等情况,(甲)。之所以会出现“苦夏”这一情况,是因为暑湿当令,暑为热邪,易耗散人体气津,造成气虚和津液不足,人们更容易感到四肢疲乏,萎靡困倦;同时,空气湿度增加,湿邪侵犯人体,导致阳气运行受阻,使人倍感困倦而A。“苦夏”者多是体质虚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