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目光短浅,而要站得更高,要全面。《寒号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梯度序列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课文梯度序列《坐井观天》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寒号鸟》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词句,说一说只顾眼前,不想将来带来的不良后果。《我要的是葫芦》利用课后习题,思考种葫芦的人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内容教学要点字词句◎认识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8个字,会写27个词语。◎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阅读◎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能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能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阅读《刻舟求剑》,体会故事的寓意。口头表达◎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人交流,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初步感受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尝试在生活中运用。12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重点】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2.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沿、答、喝、渴”6个字,理解词语“井沿、大话、无边无际”。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一位是青蛙(课件出示青蛙图片),另一位朋友是小鸟(课件出示小鸟图片)。小鸟在天上,而青蛙在地上,这两个动物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坐井观天)(1)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丨”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学生观察、练写,展评。(2)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又”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见”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3.理解课题“坐井观天”。学生理解“观”字,知道“观”就是“看”的意思。说说课题“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师明确:坐在井里看天。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读音。让学生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情况,相机纠正错误字音。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的简笔画,借助板书和插图,随文认读“井沿”。学生交流:你怎样记住“沿”字?(换一换:铅-钅+氵=沿看图识记:井沿、窗沿)提问:井口的边叫“井沿”,碗口的边叫“碗沿”,小河的边叫“河沿”。(课件出示相关实物的图片)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2)读准多音字“哪”,“哪”在句末读轻声“nɑ”;“弄”的声母是“n”,不是“l”。(3)结合生活实际来识记“错”字,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4)理解字义识记“际”:通过查字典可知“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交界或靠边的地方”。(5)通过加一加来识记“话”字:讠+舌=话。(6)比较学习“渴”和“喝”。①“口渴”需要水,因而“渴”的部首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喝”的部首是“口”。编顺口溜识记: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②指导书写“喝”和“渴”。教师范写“喝”,边范写边说明笔画位置及书写要点:左边的“口”,要写得高且小,第一笔竖要在左上格中间起笔,横中线收笔。右边的扁“日”,不要写得太大,第一笔在竖中线偏左起笔。短撇要在扁“日”的第一笔竖下面起笔,横折钩的折要超过扁“日”才能写折画,“人”的末笔撇写成点,最后的竖折,在短撇的左下方起笔。三、学习第一次对话1.要求: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___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2.指名读第一次对话,学习“回答”。谈话:青蛙问,小鸟——“回答”(出示词卡“回答”)。儿歌游戏:我来提问,谁来回答?你来提问,我来回答。教师随机问一个问题,指名同学来回答。请一名同学提问,另一名同学回答。3.引导学生理解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提问:像这样一问一答是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预设:三次4.引导学生感受“天之大”。(课件出示句子)小鸟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________,飞过了________,飞过了________,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我们跟小鸟一起飞过这么多地方,飞了一百多里,你有什么感受?四、学习第二次对话1.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提示:“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烈。2.(1)理解“大话”的意思。预设:“大话”就是吹牛、夸张、不切实际的话。(2)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①“无边无际”就是没有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②想象拓展说话:还有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预设:大海、沙漠、田野……课件出示大海、森林、沙漠、草原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无边无际”。3.圈画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提问:其实青蛙是想说什么?预设:“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追问:这说明青蛙对小鸟的话持什么态度?预设:青蛙对小鸟的话表示怀疑,不相信。4.青蛙和小鸟因为天多大而发生争论。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观点?预设: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板书: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5.(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比较下面的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第一句感情更强烈,更能表现出青蛙对小鸟的怀疑,突出了它的自以为是。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很大。第一句用了感叹的语气,更突出了天的大,表现了小鸟的见多识广。6.指导朗读。(1)朗读青蛙的话时,“别”要读出劝告的语气。要强调“井口、那么远”等词语,语调上扬,读出青蛙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2)朗读小鸟的话时语速稍舒缓,重读“很”字,表示强调,读出小鸟真诚、劝告的语气,句末的“哪”在这里要读轻声,表示感叹。区分“哪”的读音,出示句子:·“你从哪儿来呀?”·“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受“哪”在句尾读轻声,但感情强列。练习朗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解放军叔叔的身影。让我们一起说:谢谢您哪!解放军叔叔!7.同桌练读对话,加上神态、动作、句前提示语读出相应语气。五、布置作业1.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三组对话。2.积累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话、际”2个字。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第三次对话。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三次对话,体会道理1.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的两位新朋友为了什么事情而论?(学生回答)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停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三次对话。2.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想到自己一抬头就能看到天,就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指名读)引导想象:现在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青蛙,一直坐在井里,看着头顶的天空。咱们一起来做一做抬头的动作,再来读一读青蛙的话。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大的语气。3.(课件出示)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4.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教师相机小结: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他不赞同小鸟说的话,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鸟的笑则是无奈的笑,他是在耐心、诚恳地劝告青蛙。二、创编对话,揭示寓意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对话。(1)思考: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交流讨论。(2)引导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此时的青蛙,你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些什么呢?预设:我真是太自以为是、目光短浅了。2.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3.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学完本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教师小结: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我们不能像井底的青蛙一样眼界狭窄,对万千世界认识不足,见识短浅又盲目自大。(板书:看得全面)4.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运用。(1)引导:多读书的人才会知识广博,不读书的人只能_______________(2)提问: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如果有,你会跟他说些什么?三、仔细观察,练习书写1.出示生字“话、际”,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书写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2.指导书写。(1)指导“话”的书写要点:左窄右宽,“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舌”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2)指导书写“际”:左窄右宽,“阝”的横撇弯钩要写得小,“示”第四笔是点。【板书设计】坐井观天青蛙小鸟井里井沿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掌握寓意。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在多轮朗读、识字认字的基础上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质疑问难,设置阅读期待。在精读课文阶段,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读和重点句对比朗读,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创设了续编故事的环节,启发学生想象,充分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2.本课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教学时,通过比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的理解。借助课后习题第一题,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和反问句,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发展思维。

13寒号鸟【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2.能用带“得”字的短语写句子。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6个字,积累数量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讲述故事,质疑激趣。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大山脚下,有一堵石崖,石崖缝里住着一种小动物,每到冬天的夜晚,都会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2.提问激趣:故事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这只小动物是谁?这种小动物为什么发出“哆啰啰”的声音?3.(课件出示)寒号鸟,也叫复齿鼯鼠,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树林里。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里筑巢。(板书课题:寒号鸟)4.识记生字“号”。“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háo”,如“号叫”“号哭”,课文中“哀号”的“号”也读二声。(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提示:(1)“号、当”是多音字,注意发音正确。“当”在本课中读四声,学生易读成一声,可提供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据义定音;也可通过组词对比读,增强语感,如“当然、应当”“当作、恰当”。(2)“衔、劝、趁”是前鼻音,“缝、朗、将、狂”是后鼻音。2.同桌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3.检查字词认读情况。4.识记字形。(1)熟字比较识记。吼—孔枯—故劝—力(2)字谜识记“朗”字。良言相伴一月来。(朗)三、再读文本,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本文的主人公是和。喜鹊住在,而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2)指名填写挖空处。(3)提出要求: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画出关键句。预设: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关键句是“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2.理清文章脉络。(课件出示)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自然段是写“冬天到了”的事;()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四、图文结合,体会喜鹊和寒号鸟“窝”的不同1.提问: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我们先来看插图。(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运用量词描述图中事物。预设:一(堵)石崖一(道)缝一(只)寒号鸟一(只)喜鹊一(棵)杨树一(些)枯草一(对)邻居一(阵)寒风(2)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识记生字“堵”和“缝”。讲解:“堵”作为量词,我们常说“一堵墙”。分析:牙齿上的“缝”叫“牙缝”;门打开一条“缝”叫“门缝”;墙壁上的“缝”叫“墙缝”,不管什么“缝”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透风,寒号鸟把石崖的缝当作窝,一定不暖和。(3)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喜鹊在干什么。识记“衔、枯”。(4)引导学生将词语分类,进行说话练习。提问:看着插图,想一想,这两组词语有什么关系?一堵石崖一道缝一只寒号鸟一棵杨树一些枯草一只喜鹊①学生练说,相机学习多音字“当”,引导学生根据词义定音。·一堵石崖上有一道缝,一只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河边有一棵大杨树,一只喜鹊衔回来一些枯草,忙着做窝。·一只寒号鸟和一只喜鹊是邻居。②引发思考:通过看插图,你觉得“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寒号鸟的窝随意挑选,不保暖;喜鹊的窝精心布置,舒适温暖。五、对比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1.过渡:让我们一起看看喜鹊和寒号鸟都是怎么做窝的吧。请学生用“______”画出喜鹊是怎样做的,用“”画出寒号鸟是怎样做的。”2.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喜鹊的勤劳。(课件出示)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1)要求:圈出喜鹊的动作,读一读,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喜鹊呢?预设:“东寻西找”说明喜鹊找到做窝的材料并不容易,非常仔细。从“衔回来”可以感受到喜鹊做窝的过程很艰难。从“忙着做窝”可以看出小喜鹊一刻不停歇,毫不懈怠……(2)角色扮演,教师采访“喜鹊”。问题预设:①你为什么不多睡一会,一大早就起来东寻西找啊?②喜鹊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如何寻找的?③这么暖和的天气,为什么不多和伙伴们玩一会?④衔枯草多麻烦,现在住的窝不是很好嘛?3.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品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课件出示)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指导朗读:在喜鹊忙碌的时候,寒号鸟是怎样做的?读句子,把感受最深的词语读出来。预设:“只知道”——一直这样,除了玩就是玩,别的都不做。“累了就回来睡觉”——不累就一直在外面玩。“却”——和喜鹊的勤劳形成鲜明的对比。4.引导学生补白想象:·喜鹊一早飞出去时,寒号鸟却在()·喜鹊衔回枯草时,寒号鸟却在()·喜鹊在做窝时,寒号鸟却在()5.引发思考:“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的原因是什么?预设: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六、书写指导1.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阵、郎、枯、却”并讲述要点。阵:左窄右宽,“阝”的第一笔写得稍小些,为右边留空间,“车”的第二笔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竖。朗:左右等宽,注意左半部分不是“良”,第六笔是点。“月”的撇穿插到左半部分。枯:左窄右宽,左半部分“木”横在横中线上方,捺改点。右半部分“古”首笔横在田字格中心起笔。却:左高右低,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卩”不要写成“阝”。2.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3.同桌互评,对于写的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七、布置作业1.你都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一说。2.搜集有关时间变化的词语。背一背。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第、将、难、纷”4个字,理解“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得”的用法并运用。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3.体会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安排游戏活动,复习词语。2.说一说,本课主要讲了喜鹊和寒号鸟的什么故事?二、学习两次对话,体会寒号鸟的“得过且过”1.创设问题:热心的喜鹊是怎样劝告寒号鸟的?寒号鸟听过劝告后又是怎么说的?请你画出他们的对话。2.学生分角色朗读两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第二次对话:·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重点指导:(1)把握好两种动物的不同表现。如,寒号鸟“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的悠闲懒散;“伸伸懒腰”中“伸”的重叠运用,表示语气的加强。喜鹊由“说”到“来到崖缝前劝”的真诚关心等等。在“说、劝”前面加上提示语,指导学生读出情感。(2)两次劝告语气上的对比。如,喜鹊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语气和态度。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凸显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动物第一次第二次表现喜鹊赶快做窝说将来难过崖前劝勤劳寒号鸟不要吵躺别啰嗦伸伸懒腰懒惰4.引导学生学习“得过且过”。教师对照表格引导:我们看到了,面对喜鹊的一再劝告,寒号鸟始终满不在乎,由一开始的“躺”变成了“伸伸懒腰”,由“不要吵”变成了“别罗嗦”,虽然在崖缝里冻得打哆嗦,但太阳一出来,就又开始满足于当前的日子了,文中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它,就是“得过且过”。5.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两种表达,积累练习。引导思考:这样得过且过的日子终有一天会过去,寒冷的冬天到来了。寒号鸟的处境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引导发现:“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人的感受;“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冰窖。“得”的后面多形容状态或程度。6.出示课后题:设定情境进行运用。吓得直哆嗦吓得像老鼠急得……急得……高兴……高兴得……三、聚焦结局,体会寓意1.理解“哀号”,体会寒号鸟的“自食其果”。教师引导想象读: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寒号鸟这样哀号——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寒号鸟忍不住哀号——此刻,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哆嗦着哀号——寒号鸟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哀号——教师追问:面对寒号鸟冰天雪地里最后哀号的样子,你想对它说些什么?2.回顾整篇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预设:喜鹊勤劳搭窝,寒号鸟懒惰还不听劝告,最后被冻死了。3.拓展思考课后选做题。预设:①有的同学平时不注重锻炼身体,不运动,体育测试不合格。②有的同学不能定期整理自己的房间,结果非常混乱,常常找不到需要的东西。总结提升:孩子们,也许懒惰可以暂时让人舒服,但过后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让我们努力地去做个勤劳的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四、书写指导教师指导书写“将、纷”两个生字,提示书写要点。将: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要写得紧凑,“寸”的横在横中线下侧,较长,点在竖中线上。纷:左窄右宽,右上“八”撇要收,捺要展。“分”的两个撇都穿插到左半部分。五、布置作业学了《寒号鸟》一课,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寒号鸟寒号鸟喜鹊玩睡做窝直打哆嗦住暖窝哀号熟睡冻死幸福(懒惰)(勤劳)【教学反思】教学时我采用了紧扣课文重点词语,抓住关键句,以着重体会角色之间的鲜明对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感悟,通过一系列的“读、悟、议、赏”来学习这篇课文。如先抓住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表现,比较不同的生活态度;再抓住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个性;最后抓住环境和寒号鸟的语言,体会得过且过带来的后果。通过多处对比,明白懒惰不会有好下场,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10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次、想、盯”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3.学习课文第1、第2自然段,初步了解叶子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识葫芦,开始新课的学习。(1)出示葫芦图片或实物,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葫芦)提示:“芦”字是第二声,跟“葫”组词读轻声。拓展:像这样两个字部首相同,后一个字读轻声的词语还有很多。(课件出示“眼睛、葡萄、狐狸、胳膊、玻璃”)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有这个特点?(2)导入:葫芦有实用功能、药用功能、观赏功能,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找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每个字的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正音:“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2)全班齐读。(3)并请学生观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熟字加偏旁记忆:(艹+胡=葫艹+户=芦咸+心=感虫+牙=蚜目+丁=盯3.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填写下面的空白处,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叶子上爬满,他也没有管,不顾和的关系,只盯着葫芦,最后的故事。三、对比学习,了解葫芦的变化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葫芦的可爱。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板画“一棵葫芦”、学生在相应的位置贴词语卡片“葫芦藤、绿叶、花、小葫芦”。(1)引导学生了解“葫芦藤”,提问:葫芦藤是葫芦又细又长的茎,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藤”?(2)指名读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3)引导学生学习“谢”。启发思考:“谢”在生活中常用,当别人帮助我们后,我们都会说声——“谢谢!”。但这里的“谢”可不表示感谢,“花谢以后”的“谢”,你还能换一个什么词?(课件出示)花()以后。预设:掉、落、谢……过渡:对,这里的“谢”就表示凋落的意思。植物的花谢了就要结果实了。你们看,这不藤上就挂了几个小葫芦。(4)引导观察课文第1幅插图:小葫芦是什么样的?预设:小小的、绿绿的、嫩嫩的……小结:是啊,这又小又绿,还满身绒毛的葫芦,挂在藤上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真是太可爱了,难怪那个人说——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指导朗读)(5)提问: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能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吗?(课件出示)小葫芦的生长过程是()A.长叶——结果——开花B.结果——开花——长叶C.长叶——开花——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将词语卡片变成板书:绿叶——花——小葫芦(6)引导总结:春天到了,细长的葫芦藤上(),开出了()。花谢以后,()。那个人对刚长出来的小葫芦特别满意,赞美地说,()!他心里总惦记着小葫芦,()2.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葫芦逐步掉落的过程,(1)出示课文第2幅插图,引导观察: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同桌互相说一说。引导学生从叶子颜色、生长情况、葫芦位置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表达。(2)引导朗读:现在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比较读句子:·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比较朗读、体会:蚜虫越来越多,葫芦的叶子先是变黄了,然后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提问过渡:好好的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蚜虫为什么不治呢?下节课我们就帮种葫芦的人找找原因吧。四、书写规范1.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棵、谢、次、想、盯。2.学生看范字,归纳生字的结构特点。“棵、次、盯”为左右结构,“谢”为左中右结构,“想”为上下结构。3.指导书写。“棵”: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果”字的撇捺要舒展。注意左右穿插。“谢”:中间“身”居中,较瘦长,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且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寸”的横笔写在竖中线上,三个部件大致等宽。“想”:上长下短,“木”的末笔捺改成点,“心”要略扁,第二笔是卧钩。“盯”: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目”字窄瘦,“丁”的横平而长,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4.学生描红、练写。展示学生写的字,讲评。5.反馈交流。五、布置作业1.将本课会写字在本子上写5遍。2.想一想你还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寓言故事。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言、呢、邻、治、怪”5个字。2.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词语:(课件出示)一棵葫芦藤叶花谢蚜虫心想盯着啊比赛邻居感到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语治疗2.指名认读词语,纠正错误读音。3.提问过渡: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1.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件展示蚜虫的图片,通过图片介绍蚜虫的危害。(2)提问: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预设:“有几个虫子怕什么!”①引导思考:种葫芦人的意思是:()。(有几个子不可怕。)种葫芦的人对看到的蚜虫满不在乎,他只关心葫芦,所以他才无所谓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指导朗读出不屑一顾、满不在乎的语气)②拓展:当我们对什么事情不在乎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这样的语气来说。③课件出示情境练习:·外面下雨了,小明不打伞就往外跑,边跑边说:()!·试卷发下来,小刚错了4道题,他不屑一顾地说:()!(3)引导学习关键句。(课件出示)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①通过字理识字认识“盯”。它的字形是一个木钉子的样子,人们把这个木钉子的下面做得很尖,这样敲击时力量就可以集中到一点,把钉子钉进去。加上“目”,表示我们的眼睛也集中到一点去看,就是“盯”。动作练习:请大家看着老师的手指。(教师分别用手指向各个方向)像同学们刚才那样目不转睛地看,就是“盯”。②指导书写“盯”。提示要点:“丁”的横要拉长写,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练写。③引导朗读: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顾其他,还在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名读。理解字义:“赛”有这样几个意思:A.竞争;B比得过;C.好似。(课件出示)提问:这句话中的“赛”是哪个意思呢?引导学生理解:种葫芦的人希望自己的葫芦比得过大南瓜,用手比一下,南瓜大概有多大?(做动作)引导朗读:哇,真是不小啊,“快长啊,快长啊!”这是种葫芦人热切的期待,带着这份期待,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练读。2.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思考: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邻居却看到了叶子上的蚜虫,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想想邻居是什么心情,快劝劝那个种葫芦的人吧。学生练习朗读。(2)引导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理解句意:“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预设:叶子上的虫不用治那个人想:叶子上有虫子(),我要的不是叶子,是()。3.合作交流: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同桌交流,集体汇报。预设:(1)蚜虫吃掉叶子,叶子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为葫芦提供营养,葫芦就会变黄凋落,叶子和葫芦是有联系的。板书:蚜虫多了——叶子黄了——小葫芦落了(2)种葫芦的人不听别人的劝告,没有及早治虫,所以一个葫芦也没得到。4.拓展想象,续编故事。(1)思考: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会想些什么呢?(2)学生续编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三、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言、呢、邻、治、怪”。2.学生看范字,归纳生字的结构特点。“言”为上下结构,“呢、邻、治、怪”为左右结构。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治、怪”。“治”: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的中心左侧。“怪”:左窄右宽,右上部“又”撇捺舒展,右下部“土”最后一撇不宜超出撇捺的宽度。注意左右穿插。4.学生练写“言、呢、邻、治、怪”5个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四、布置作业1.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写一写。2.跟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并交流一下感悟。【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绿叶小葫芦一些蚜虫变黄了蚜虫更多了都落了叶和果有联系【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比如看图识记、归类识记、联系生活识记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如,“藤”字形复杂,学习“细长的葫芦藤”时,让学生借助图片识记,并拓展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葡萄藤、南瓜藤、西瓜藤等,让学生联系原有的生活认知,进一步了解葫芦藤的特点。又如,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进一步理解“盯”是指注视,集中视力看。结合语言环境,学生既知字音、认字形,又能借助语言环境理解字义、明白用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时,我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有得到的原因。首先,抓住动词“长满、开出、谢、挂了”梳理小葫芦生长的过程,接着借助课文两幅插图,对比阅读第2、4自然段中“葫芦叶”和“小葫芦”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葫芦叶和葫芦果之间的联系,了解小葫芦都落了的原因: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小葫芦得不到养分,所以都落了。学生在读文赏图中,品味语言,感悟寓意。教学中渗透图文结合的阅读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加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

口语交际:商量【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商量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2.初步感受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尝试在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当别人要发言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当我们自己要发言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件事情,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希望大家既能认真聆听,又能自信发言。同学们能做到吗?(能)很好,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们,获得你们的同意,这样的沟通就叫“商量”。(板书课题:商量)3.给“商”注上拼音,认读“商”字。二、借助例子,初学商量利用课本中“换值日”的例子,引导学生展开交际。1.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跟别人商量事情。比如,小明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①模拟交际:小明是这样和小丽说的:“嗨,今天是我的生日,要早一点儿回去,你和我换一下值日时间吧!”但小丽好像没听见,理也不理他。②讨论交流,小明和小丽的第一次商量失败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同桌交流,情境表演。③方法指导:和别人商量事情的时候,要有礼貌;征求别人意见的时候,要用商量的语气。(板书:有礼貌、商量的语气)2.尝试第二次“商量”。①过渡: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明明白了和别人商量事情时应该注意什么,他又去找小丽商量了。他该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呢?②学生交流。③渗透方法:我们和别人商量事情,除了要用商量的语气,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相机板书: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说清楚)④小明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三、结合生活情境,学习运用“商量”1.出示书中两个小情境,请同桌两个人进行模拟交际。·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多借几天。·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2.学生汇报,相互评价。预设1:小明:小宇,你借我的书内容真精彩,我还没有看完,想再多借两天,周五再还给你,可以吗?小宇:可是我答应今天借给小雨了,你今天先还给我,过两天再借给你,行吗?小明:好的,等小雨看完了我再借,谢谢你!这是一本很棒的书!预设2:小欣:爸爸,XX节目就要开始了,在里面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收获很大,我现在可以看一会儿吗?爸爸:好的,不要看太久哦,注意离电视远一点。小欣:好的,谢谢爸爸。我会的。我们可以一起来看。四、转换交际情境,提升“商量”的技能1.拓展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需要三个人、四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商量,如下课了,我们玩什么游戏?运动会上,谁来报名跑步?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生活学习中,还有哪些事需要我们商量?2.引导思考:在几个人一起商量的时候,怎样才能快速地达成大家一致同意的结果呢?我们一起来思考。预设:①要轮流发言,相互礼让,不要争抢;②自己发言时要表达清楚,有理有据;③要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④小组探讨哪些建议可行;⑤少数服从多数。……3.学生模拟练习:商讨联欢会上的小组节目。4.教师巡视,针对问题及时纠正。五、小结教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和别人商量事情。希望大家记住今天共同学到的小妙招:恰当的称呼、商量的语气、清楚的表达、礼貌的回应,相信它们一定会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反思】此次口语交际是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也是对二年级学生培养良好交际习惯的好机会。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通过环节设置让学生就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场景中学会商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到了一种规范、礼貌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认识“锋、蜜”等9个生字。2.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3.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4.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5.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6.背诵古诗《江雪》。7.读《刻舟求剑》的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教学重点】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4.发现“左短右长”和“右短左长”的字的不同特点,按规律书写。5.朗读并背诵古诗《江雪》。6.读《刻舟求剑》的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锋、蜜”等9个生字;说说自己根据字形特点猜出。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学习“识字加油站”1.学习第一组词语。(1)根据字形特点,连一连。(课件出示)fēnɡmìfēnɡfēnɡ山()蜜()刀()锋峰蜂(2)教师引导:观察后面字的偏旁与前面字的联系,比如刀锋,“锋”字是金字旁,说明和金属有关,“刀锋”就是刀最锋利的地方。(3)学生尝试独立连线,并汇报交流。预设:①“峰”是山字旁,和山有关,所以是“山峰”。②“蜂”是虫字旁,和昆虫有关,所以是“蜜蜂”。③“锋”是金字旁,和金属有关,所以是“刀锋”。(4)识记生字“锋、蜜、蜂”。①“锋”,出示鲨鱼牙齿的图片,引导学生组词“锋利”。②“蜜、蜂”,出示蜜蜂的图片,引导学生组词“蜂蜜、蜜蜂”。2.学习第二组词语。(1)根据字形特点,连一连。(课件出示)mùmùmù爱()扫()开()幕墓慕(2)教师点拨:“幕”起到遮盖、阻隔的作用,使看不见内部的大布。(3)教师结合重点,提问:“爱慕”的“慕”下面部件是什么意思?预设:下面部件是“心”字的变形,“慕”有敬仰、依恋的意思。(4)识记生字“幕、扫、墓、慕”。①“墓”,出示图片祭拜先人的图片,组词“扫墓”。②“慕”,出示图片,组词“羡慕”。③“幕”,出示舞台幕布的图片,组词“幕布”。④“扫”,出示学生做卫生的图片,组词“打扫”。3.学习第三组词语。(1)根据字形特点,连一连。(课件出示)chǎochāochǎo()饭()写()闹吵抄炒(2)识记生字“抄、炒”。“抄”与“手”有关,强调手上的动作;“炒”,偏旁为“火”,多指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弄熟。教师相机提示学生:带有“夆”的汉字大多读“feng”,带有“莫”的汉字大多读“mu”,带有“少”的字,韵母往往是“ao”。4.教师小结:汉字的偏旁和字体的含义密切相关,我们根据字的偏旁可以推断它们的含义。二、学习“字词句运用”1.积累运用和“言语”相关的成语。(1)教师与学生一起玩成语接龙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2)出示课本中8个成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课件出示)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豪(háo)言壮语少言寡(ɡuǎ)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2.思考:从字面上看,这些成语的意思都和什么有关呢?预设:这些成语都有“言”“语”,意思都和言语活动有关。3.学生自由朗读这8个成语,边读边猜测它们的意思。4.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成语,和大家一起交流。“豪言壮语”,可以先理解“豪、壮”的意思是“豪迈雄壮”,再连起来说出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指“豪迈雄壮的语言”。“少言寡语”,要先理解“寡”就是少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平时说话不多。“甜言蜜语”,“甜、蜜”都是甜的意思,“甜言蜜语”就是指好听的、动听的话,但这些话都是骗人的。5.理解运用。(课件出示)填一填。①话说的少是()②话说的多是()③气魄很大的话()④自己跟自己说话是()⑤话说的很好听是()6.出示一组句子。(课件出示)细长的葫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