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设计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设计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设计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设计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高三级语文备课组)主备教师:复备教师:备课组长:课题语言文字运用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在语文活动中,积累有关汉字、汉语的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主备人说课语言策略与技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要求为:熟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段;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语言文字运用指向的学科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分值为20分。试题命制全部采用情景化材料,依托两则语料,将词语辨析(词语填写)、修辞手法、病句修改、句式变换等内容纳入相应的语境中综合考查。所选的两则语料一般是记叙类文章或说明性的科普文章,篇幅都在400字左右。该板块的题型要求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eq\a\vs4\al(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进行语段情境式的考查,相比传统高考,在考点设计上更无规律可言,已没有“常考点”和“非常考点”之分、“热点”和“冷点”之别。“随文命题”的规律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打破了原来高考“先客观题,后主观题”的惯用命题布局,命题时,先选取能体现时代价值的材料,然后再设计考查题型。并且,新高考实行主客观结合,最大化地利用好文段材料,变单一考查为综合考查。考查内容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②辨析并修改病句。③句子衔接与补写句子。④压缩语段。⑤修辞的概念及其使用效果。⑥句子的表达效果及其句式变化。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命题方式在一个语段中,设计两三道小题,或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或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分值3~6分不等。2022年词语考查转变了以往选择题的形式,转变为填空题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命题趋势“一拖三”或“一拖二”命题模式,将是未来高考语用题的主流形式。即在一个小语段中,或设计三道小题,或设计两道小题,综合考查词语、病句、标点、修辞、句子衔接、补写句子、句式变换、图文转换、压缩或扩展语句等语言文字运用各考点第1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词语作为语言文字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从未缺席过任何时候、任何类型的高考试卷。要复习好这一考点,首先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积累与记忆,要结合实例,深度理解,强化记忆;其次要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养成字斟句酌、推敲词语的良好习惯。当然,也要定期训练,不断反复。[知识导图]精准突破一正确使用成语突破1掌握“在情境中恰当填写成语”的关键能力1.认真分析语境通读语段,了解语意重心,尤其要认真阅读成语所在句子,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圈画出所填成语的前后词语,弄清前后表意重心,还要了解语段的性质及文体风格等特征。2.两角度定成语当成语意义合乎语境,即为恰当。那么如何判定成语“义”“境”相符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判定:角度一:根据语义找契合一个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首先会存在语义上的联系。语义联系就是该成语自身的词义与语境中要表达的意思的契合度(吻合度)。两者的契合度越高,则说明该成语越适用于该语境。角度二:划分关系看搭配一个成语除了和它所在的语境建立起语义联系外,还会建立起语法联系。语法联系就是该成语与它前后的成分形成种种关系,如主谓关系、修饰语(限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关系。为此,要想找准这最贴切的联系,就要看该成语的主语是谁,要修饰或限制的又是谁,据此就可以精准判断它在适用对象、语法功能或色彩方面是否相搭配。此法尤其在近义成语或关联词的使用上屡试不爽。eq\a\vs4\al(突破2掌握“正确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1.注意区别词义侧重一般而言,不少近义成语,其意义的侧重点不一样,辨析它们就得抓住其侧重点进行仔细分析。2.注意区别词义轻重词义相近的成语,往往语气有轻有重,意思有深有浅。辨析时抓住这些成语的轻重差异,可以更准确地将其安放到恰当的语境中。3.注意区别词义范围语义相近的一些成语,有的涉及范围大,有的涉及范围小,相互有意义交叉部分。使用这些成语的时候要考虑其适用范围的大小,以免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4.注意区别适用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仅适用于人;有的仅适用于物;有的既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物。5.注意区别语法功能很多近义成语,其词性和语法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类成语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6.注意区别成语色彩(1)褒贬色彩不同。不少近义成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2)语体色彩不同。精准突破二正确使用词语(实词与虚词)实词是含有实际意义的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涉及名词。虚词指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可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六种。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连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判断和分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eq\a\vs4\al(突破1掌握七角度辨析实词)角度一抓词义侧重点辨析近义词,关键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1)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2)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3)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面。角度二比较词义轻重不少近义词在语义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角度三明确适用对象很多词语都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要看词语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表谦称还是表敬称,是适用于一般对象还是适用于特定对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角度四把握适用范围很多近义词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角度五区分感情色彩从感情色彩角度,词语可分为褒义(含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贬义(含否定、贬斥、憎恶的感情)和中性(既不明显褒奖,也不明显贬斥)三种。角度六分析语法功能根据词性可以判断某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词的语法功能,从而准确辨析词义。角度七辨析习惯搭配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第2讲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准确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考生具备的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之一,更是高考的必考点。但近几年高考对病句的考查方式变得比较灵活。[知识导图]修改病句要点1.修饰语注意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顺序,看语序是否恰当。2.并列结构句子中一旦出现表并列的词如“和”“与”“及”“同”“跟”等,就要注意判断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排列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等。3.长宾语当宾语较长时,要注意是否存在宾语中心词残缺或定语与宾语中心词搭配不当。4.多谓语当谓语较多时,要注意是否存在主谓或动宾搭配不当,或结构混乱。5.句首介词若句首出现介词,可以考虑是否滥用介词,致使主语缺失。如果句中出现“经过……”“在……中”“从……中”“由于”“关于”“对于”等时,后面的分句有可能缺主语。两面词句子中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好不好”等词时,要注意有没有与之相照应的两面词,不能犯“一面对两面”的错误。7.否定词句子中出现了“不”“没有”“否”“不能”“否则”等否定词,或“禁止”“阻止”“防止”“否认”“怀疑”“避免”“杜绝”“幸免”“难免”“切忌”等含否定意味的动词,往往容易造成否定不当的错误。8.代词看代词是否指代不明。代词指代不明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句中出现这两种代词时,都应考虑是否存在指代不明的毛病。9.数量词句中若有数量词,就要注意:表示下降的不能用倍数,即“降低”“减少”“缩小”等不能用倍数;概数与确数不能同时使用,概数前面不能加“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数量词不能修饰集合概念。10.关联词句中有成套使用的关联词时,首先,要检查关联词之间是否搭配得当;其次,要注意它们的位置。如果搭配和位置都没有问题,就要检查逻辑关系是否合理。11.包含词某些词语的意义已经含某一个意思,语句中却再次出现表示该意思的词语,造成意义重复,如“十分酷爱”“十分悬殊”“非常奇缺”“过分溢美”“眼下的当务之急”“否则不”“突然猝死”等。12.回顾基础压缩主干查看成分,搭配,句式等病句辨析基础知识。第3讲掌握修辞手法,赏析表达效果2021年新高考卷Ⅰ,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Ⅱ,2021年、2022年全国甲、乙卷和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均考查了修辞,主观题和客观题皆有,理解和赏析皆备,这足以证明高考对“修辞”这一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的充分肯定。[知识导图]1.修辞手法(略,见下文讲解)2.赏析表达效果精准突破一辨析九种常见修辞1.比喻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2.比拟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3.借代①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②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④表明态度,语言生动。5.对偶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6.排比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7.反复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8.设问①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②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③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9.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语言文字运用(Ⅱ)第1讲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语言表达实际运用的经典辅助工具——标点符号,在淡出高考全国卷舞台多年后,于2019年全国卷Ⅱ中闪亮登场,2020年全国卷Ⅰ和新高考卷Ⅰ、2022年全国甲卷中都有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标点符号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运用。[知识导图]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表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标号的作用是标明,标明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精准突破一熟悉并掌握七大点号的基本用法eq\a\vs4\al((一)顿号(、))顿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短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用法1句中并列词语、短语之间要用顿号。用法2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要用顿号。用法3相邻或相近的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或相近的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时,应用顿号。用法4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应用顿号。用法5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以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一般不再用顿号。用法6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用法7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语中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中间,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则不必使用顿号。用法8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时,后面用下脚点(外文标点符号),而不用顿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中间用短横线连接号,不用顿号。eq\a\vs4\al((二)逗号(,))逗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比较复杂、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中间常有停顿,停顿处一般用逗号。用法1并列的语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用法2句子内部如果主语较长,或需要强调主语,或主语(谓语)后有语气词时,主谓之间应用逗号。用法3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的停顿处应用逗号。用法4句首状语之后、前置谓语之后、后置状语之前、后置定语之前常用逗号,以示强调。用法5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应用逗号。用法6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连接,“以及”之前可用逗号,“及”之前不可使用逗号。用法7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时,末尾的“等等”类词前也用逗号。用法8复指成分或插入成分前后应用逗号。用法9某些序次语(“第”开头、“其”开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用逗号,一般在逐条列举时用到;但序次简单、内容简短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如果在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则用顿号,不用逗号。eq\a\vs4\al((三)分号(;))分号,是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是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用法1复句内部用分号的前提是前后已有逗号出现。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用法2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要用分号。用法3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因果等关系)前后之间用分号。用法4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要用分号。但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用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一般用句号。用法5分项列举的句子中用了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成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eq\a\vs4\al((四)冒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提醒读者对下文有所注意。有时表示下文是说明。用法1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用法2冒号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用法3冒号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用法4在提示性话语之后以引起下文,提示语后用冒号。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用法5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时,一般使用冒号;间接转述别人的话时,不能用冒号。用法6“某某说”之类放在引语之前,用冒号;放在引语之间,用逗号;放在引语之后,用句号。用法7冒号一般管到句子末尾(以句号、问号、叹号为标志),要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用法8一个句子中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如果一句中有两个冒号,其中一个须改为逗号。用法9在列举式或条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号,宜另起段落来分层次。用法10冒号不能与表示提示的“即”“如”连用。用法11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应该用冒号统领或总结。eq\a\vs4\al((五)问号(?))问号是表示提问的话语说完之后的停顿。用法1问号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用法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在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用法3如果连续发问,就应连续使用问号。连续问句是指连续提问数个问题,每个问题都需要回答的疑问句。用法4只是句子的某一成分或部分有疑问语气,整个句子不表疑问的,句末不使用问号。如何判断使用了疑问词的句子是不是疑问句呢?可以采用成分分析法来辨别,即先从整体上看一个句子的结构,找出其中的主干成分;然后看带有疑问词的部分在句子中的成分,如果带有疑问词的部分做了句子的主语或宾语,那么整个句子是非疑问句。用法5叹词“啊”“咦”等单用并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要用问号。用法6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如果其后有问号,则可保留。用法7问话中含有称呼的,无论称呼在前还是在后,问号都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的问句,问号不能跟在倒置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用法8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用法9书名、篇名末尾如有问号,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eq\a\vs4\al((六)叹号(!))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以后的停顿。用法1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后的停顿,有时语气较强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用法2主谓倒装的句子,叹号放在句末。用法3同问号一样,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如果其后有感叹号,则可保留。用法4叹号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eq\a\vs4\al((七)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一般停顿较长,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用法句号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句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精准突破二熟悉并掌握五大标号的基本用法(一)引号[双引号(“”)、单引号(‘’)]引号是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符号或表示特别指出的符号。引号内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用法1直接引用、着重论述或强调、具有特殊含义(别称、简称)、表示否定或讽刺等要使用引号。用法2(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2)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3)带有感叹语气的引用单位放在句尾,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内。用法3间接引语(引用的不是原话,而是转述)中的“说”“告诉”之类后的引号应去掉,冒号改为逗号。用法4使用引号时,必须搞清楚引号的引用范围,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用法5“题为……”“以……为题”中的“题”,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的主题和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应当用引号。用法6“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应用引号标引。用法7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用法8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eq\a\vs4\al((二)括号[常用常考形式“()”])括号是对行文的注释,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用法1句内括号是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号紧跟在被注释词语之后,前半括号之前不用加任何标点,后半括号之前(除问号、叹号外)也不用加任何标点。用法2句外括号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后。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若是一段话,末尾可用句末点号,也可不用。用法3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用括号括起来。eq\a\vs4\al((三)省略号(……))省略号表示语言省略、语断意留、状态延续、语意含蓄等情况。它省去了那些啰唆的语言,不仅能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而且能使文章深沉含蓄,意味深长。用法1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语意未尽,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用法2省略号表示特定的成分虚缺,在表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用法3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达到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用法4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因此省略号前后均不能再用“等”“等等”“之类”等词语。eq\a\vs4\al((四)书名号[双书名号(《》)、单书名号(〈〉)])书名号是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在掌握书名号的用法时,准确理解和定位“各种作品”是关键。在最新版的《标点符号用法》中,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电影名、电视剧名、歌曲名、诗词名、雕塑名、电视节目名、栏目名、光盘名等均可使用书名号。用法1(1)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用书名号;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使用各类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用书名号。(2)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的名称,不能用书名号。(3)“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4)报社、杂志社的名称不能用书名号。用法2表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时,应用书名号。用法3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用法4单独的序文或者序文与正文同时存在,均应使用书名号。用法5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再如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组织形式时,不用书名号;特定情况下将某项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时,可用书名号。eq\a\vs4\al((五)破折号(——))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意的转换、递进,或表示语言、声音的中断、延长等。用法1破折号可以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也可以表示说话声音的中断和延长,还可以表示转折、话题转换、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注意破折号与冒号的用法区别: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与前后文连读;而冒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只是注释而非正文,可不与前后文连读。用法2破折号可以表示意思递进(紧承),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意思上的推进或在情节上的变化。另外,破折号也可以表示分项列举,还可以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诗、词、文的作者或出处等。用法3表注释的破折号不要和功能相同的文字重复,即不能与判断词“即”“就是”等并用,一般也不与括号并用。用法4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这类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在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也可以用括号。第2讲语言表达得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语体色彩,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在语言表达和交流中,人们往往会根据对象和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语体,即口语或书面语。两种不同的语体之间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用词、句式两个方面。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风格差异。一、语体的不同风格语体差别口语书面语典型示例用词即大白话,日常生活用语。用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使人感到亲切以书面形式为基本形态,用词庄重、严肃。具体有公文体、科技体、文艺体等如: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再如:比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败北”“折戟”;如用四字,可以说“铩羽而归”句式多用短句,简洁、活泼、自然,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多用长句,结构复杂,逻辑严密,比较精确、严谨、文雅,讲究语言规范书面语:佛经的全集叫《大藏经》(藏,音zàng),最早包括经(佛经)、律(戒律)、论(对经文的解释)三部分。口语:佛经的全集叫《大藏经》。《大藏经》最早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经”,就是佛经;第二是“律”,就是戒律;第三是“论”,即对经文的解释二、敬辞、谦辞的区分类型常见类型典型示例敬辞(只用于对方)“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托:请对方帮忙。拜望:看望对方“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呈”字族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垂”字族垂问: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询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