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中职语文文化普测考试复习-标点使用-教学说课课件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中职语文文化普测考试复习-标点使用-教学说课课件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中职语文文化普测考试复习-标点使用-教学说课课件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中职语文文化普测考试复习-标点使用-教学说课课件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中职语文文化普测考试复习-标点使用-教学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中职语文普测题库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1.句号

句末表陈述语气。(1)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末用句号,无论句子长短。【例】(甲:吃午饭了吗?)乙:吃过了。(2)无主句、独词句的陈述句,句末用句号。【例】天黑了。起风了。(3)语气舒缓的、表陈述的祈使句,句末用句号。【例】①请把我的书一起带过来。②请帮忙带个路。2.问号

句末表疑问(反问、设问等)语气。(1)选择问句中,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用逗号。【例】①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1)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例】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2)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者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在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例】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2)主谓倒装句式,问号在句末。【例】怎么了,你?(3)带有疑问语气的祈使句。【例】请你把门关上好吗?(4)含有疑问词(为什么、什么、哪里等),但无疑问语气,而是表陈述,句中停顿用逗号,句末用句号,而非疑问号。【例】①天黑了,他也分不清这里是哪里。②他不明白为什么看到这把剑会情不自禁地难过。③他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3.逗号

用在句中,表一般性的停顿。应用较广泛,如主语之后、宾语之前、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句首状语后、前置谓语之后,语气缓和的感叹词、称谓或呼唤语之后,续词之后等。【例】①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②在苍茫的大草原上,狂风卷集着乌云。③酒,不用说,当然是上好的。④她想吃的东西太多了,有河南烩面呀,陕西油泼面呀,武汉热干面呀,上海生煎包呀。⑤据说,这是他自己的想法,不想离开北京。4.顿号

用在句中,多用于并列词语、短语之间或某些次序语之后,表语气较小的停顿。【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1)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集合词语间不用顿号。【例】一二十米;三五个;十三四岁。(2)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例】二、三区域;三、四组。(3)需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宜用顿号。【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4)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例】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5)并列词语中的“和”“与”“及”等连词不与顿号连用。【例】学校西南角是一片“植物园”,里面有银杏树、辛夷、女贞子、桑树和柏树等。(6)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及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例】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7)并列的词语作谓语、补语,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①这个故事讲得生动,真实。②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5.分号

用在句中表停顿,停顿一般比逗号大。(1)复句内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尤其是当分句内部包含有逗号时,宜用分号。但当是并列式排比句,无其他分句,句中使用逗号而不用分号。【例】张家界石峰林立,天子山居高临下,索溪峪群峰环抱。(2)主要表转折、因果等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使用分号。【例】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悠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例】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现在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等。(4)并列分句内没有逗号时,不使用分号。但分句内部有逗号,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6.感叹号

用在句中表停顿,停顿一般比逗号大。(1)表语调、感情强烈,或者带有强烈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例】①桂林的山真险啊!②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2)拟声词之后,表声音短促或突然。【例】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3)表示声音巨大、声音不断加大或表达强烈语气时,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感叹号。【例】①轰!!!在这天崩地塌声音中,女娲突然醒来。(4)当句内有感情较强烈的表疑问、感叹词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或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个)。【例】他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学霸?!(5)在感叹句中,如果有的成分倒置于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句末。但应注意,句中虽有感叹词,但并非感叹句式,则不能使用叹号。【例】多么壮丽呀,祖国的大好山河!7.冒号

(1)提示性词语或总说性词语(想、说、证明、发现、相信等)之后使用冒号,表提示下文。【例】①她委婉地说:“这次太叨扰了,还是下次吧。”②我想:无为而治大致也就是这样了吧。(2)总结性语句之前使用冒号,表总结上文,相当于破折号。【例】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3)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使用冒号,表注释、说明。【例】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4)说话人放在所说话的中间不能用冒号,而用逗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例】①“这个事情,”张兰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②“要遵守纪律。”班主任告诫我们说。(5)冒号不能连用,即同一句中不能出现两个冒号。【例】今天开会,万总表示:厂里要落实两项改革: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使用一个,否则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其中一个改为逗号)(6)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即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例】经调研走访,不少家长宣称: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候作业要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这里的冒号只能管到“做到深夜”,故“深夜”后逗号应为句号)(7)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例】①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表示决心禁绝鸦片。②《念奴娇》描绘了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伟景象。(8)转述的话,不能用冒号。【例】李老师早上说,她今天不舒服,不能来给大家上课了。8.引号

表引用或需强调的内容。包括双引号(“”)和单引号('')。(1)标明文中的引用内容。【例】①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②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2)强调内容或着重论述。【例】①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②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3)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①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②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单引号。【例】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9.括号

表注释、补充说明或具有特定意义的语句。常用的括号包括圆括号“()”、方括号“[]”、方头括号“【】”、六角括号“[]”。明的内容后有点号,点号应在括号后;括号内句末一般不用标点,问号、叹号除外。10.破折号

用在句中,表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破折号和括号都有表注释、补充说明的意思,但破折号后的内容是正文的一部分,是有实质性内容,需要被读出来的;指号内的文字不属于正文的一部分,无须读出来。(1)表示声音延长。【例】河水又涨了好多,风浪很大,风拥着浪花不断向堤上猛扑“唰——”扑上来,“哗——”退回去。(2)用来总结上文、提示下文、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转换话题等。【例】①这就是中国最大的肥沃大平原——华北平原。10.省略号

表示文中内容的省略。省略号在文中常用来表示引文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及语意未尽等。文中使“等”“等等”之后,便不能再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前后除问号、感叹号外,一般不再使用其他如逗号、句号、顿号的标点。但当出现省略号前后的内容不直接相连,省略号后可使用句号。【例】①石开顺手伸进父亲托人捎来的东西,一摸,是鸡蛋。这么多呀?1个,2个,3个……共18个。②列宁说了上面的话之后,接着说道:“这应该是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1.下列各句中的顿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姐才十二、三岁。B.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C.“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D.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A(A项,删去顿号)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B.浙江安吉余村,是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地方。

C.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C(C项,句号应在引号之后)3.“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道开到哪里去了”这句话的句末应使用

A.句号 B.问号

C.叹号 D.分号A(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B.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C.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D.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A(陈述句,句中应用逗号和分号)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B.怎么了?你。

C.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D.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B(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因为这是一个倒装的问句)6.“‘喔喔喔——’公鸡啼鸣的声音唤醒了整个村子。”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递进

B.表示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声音中断C(公鸡的鸣叫声是拖长音)

7.下列各句中的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玩具和家用电器。

B.她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C.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事实证明:我错了。D(句式结构简单,冒号应删去)8.下列各句中的问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长会是周六还是周日?

B.明天开运动会吗?李老师。

C.你喜欢这件衣服吗?

D.凶恶不是已经披尽了“迷彩服”了吗?B(倒装的问句,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9.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呢?还是参加物理学习班呢?

B.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C.小王抓起一个窝头、背上画板、匆匆地跑出了家门。

D.“你们放开我!”他声嘶力竭地吼道,“不要你们管,我自己跑!”D(A项,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顿号应删去。C项,两个顿号都应改为逗号)10.下列各句中的问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叫什么名字?

B.是你来找我,还是我去找你?

C.干什么,你们?

D.他说不清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D(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1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爸爸说,“马上就要睡觉了。”

B.“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C.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D.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劝姑娘不要外道才是。”C(“凤辣子”的双引号应改为单引号)12.“你——你贵姓?”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转换

C.声音延长

D.表示递进C(表示问话的犹豫和怀疑)1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D.他问你什么时候出发。D(A项,引号内的句号应删去。B项,句号应在引号内。C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14.下列各句中的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上去五、六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C.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D.退居二线、三线的老同志们。D(A项,顿号删去。B项,顿号删去。C项,顿号删去)15.下列各句中的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怎么样了,老张?

B.国庆节放几天假?张老师。

C.晚会是今天?还是明天?

D.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A(B项,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C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16.下列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解释说明)

B.“今天好热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话题的转换)

C.“呜——鸣——鸣”小男孩大声哭起来。(声音的中断)

D.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连接歇后语)

C(小孩的哭声应是声音的延长)17.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给灾区送来了食物、药品、和衣服。

B.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种材料?

C.“注意上面,”张琳说:“上面有块瓦快掉下来了!”

D.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D(A项,顿号不能与“和”同用。B项,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冒号应改为逗号)18.下列各句中的感叹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歌唱吧!为迎接这场盛大的运动会。

B.啊!这个地方真舒服!

C.“啊!啊!”看到脚下的蛇,她惊叫起来。

D.你一定能行的!D(A项,感叹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感叹号应改为逗号。C项,第一个感叹号应改为逗号)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B.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醉翁亭。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出来。

D.看到许多新同学是家长送来,我感到自豪-我是自己来的。A(破折号不能和“有”同用)20.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C.我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今年国庆节,你打算去杭州旅游?还是去北京旅游?A(B项,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21.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B.他问你什么时候出发?

C.今天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

D.明天春游吗?李老师。A(B项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句号应改为问号。D项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22.下列对语段中省略号的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A.两个省略号都表示语义未尽,欲言又止。

B.前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的中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语义未尽,欲言又止。

C.前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的中断。

D.前一个省略号语义未尽,欲言又止;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说话的中断。A(过年之前要卖掉仅剩的三兜白菜,人物的心情都无法平静,难以言表)2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事,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B.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C.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D.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A(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冒号)2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和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D(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2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B.朋友——是送给自己的心爱的礼物。

C.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

D.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瞄准。B(破折号和“是”不能同用)2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一项是

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一-也没见过他这么慌过!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俺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D.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D(A项,表示递进。B项,表示转折。C项,表示转换话题)27.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B.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

C.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C(A项,句号应在引号之内。B项,问号应改为句号。D项,问号应改为逗号)28.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D(句号应在引号内)29.下列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语意递进)

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的延长)A(破折号表示话题转换)30.下列各句中的逗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经验证明,任何力量都不能够阻挡人民前进的步伐。

B.一路上,山形树态,掌故传说,他都描述得真真切切,活鲜鲜的。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事。C(“平常”之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3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纪律要严明,”陈厂长说:“纪律不严明,不能打胜仗。”

B.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大业做贡献。

C.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高喊着:“加油”的口号为运动员加油。

D.小王来信的意思是:“她在那儿学习和工作都很好,不用惦念。”B(A项,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冒号删去。D项,冒号和引号删去)32.下列各句中的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作乞丐的呢?

B.这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作不知,问这是谁干的?

C.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答不上来。

D.在世界水日到来之际,你想过没有,如果一天没有了水,这个像西瓜一样的小小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D(A项,前一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问号应改为逗号)3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杜甫有一个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B(A项,冒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在引号内。C项,句号在引号内。D项,引号内的句号应删去)34.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腾腾吐吐,腾腾吐吐……车到站了。

B.她一头扑过去,抱着女儿已经僵冷了的身体,放声大哭起来……

C.在农村插队时,他自学了语文、历史、生物、化学……等。

D.有一首诗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其间“龙盘虎踞”就与现在说的“虎踞龙盘”不同。C(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3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不是反对学习和借鉴,而是强调——笔者深知他的忧心——任何一种文化的“现代”,都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过去”的延续。

B.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C.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

D.总书记要求“各级干部少应酬,多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一点主观主义,多一点调查研究。”D(句号应在引号后面)3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说说,你在台上装腔作势是出于你的内心需要?还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

B.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C.《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时指出:“读,诵也。”也就是说,读是出声地阅读或背诵。

D.15年过去了。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向读者奉献什么呢?A(陈述句,两个问号应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37.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什么是形象思维,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B.除了你能去,谁能去?他吗?他能去吗?我看他不能去吧?

C.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

D.相反,在另一些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如飞机、火箭、电视等。C(“杯盘碗碟”是与“书籍”“衣服”并列的,故“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38.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的观点,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从具体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B.“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

C.真笨哪,你这人!

D.顾名思义,“xx牌电风扇的名气是吹出来的”这句广告中的“吹”字是指“吹风”,若理解为“吹牛”,那可就叫人不可思议了。B(“《论语》(述而)”应改为“《论语·述而》”)39.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晚霞消失了,明天还会再现;青春消逝了,就不会再来了。同学们,一定要争朝夕啊!

B.“请你包涵”,这句话包含着他的待人修养。

C.《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D.街道一度出现脏、乱、差,市民们怨声载道。C(《激流三部曲》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40.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小林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D(A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引号应改为书名号。C项,冒号应改为逗号)41.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B.面对这个问题,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有关部门会不会及时处理,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互相推诿?

C.《春蕾杯》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作文导报》承办的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学及各职高、中专学生的作文赛事。

D.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A(B项,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春蕾怀”是活动名不是书刊名,不能用书名号而要用引号。D项,引号内的句号应删去)4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B.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奇怪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C.《泥人张》节选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D.在我的身旁还有阳光照着-虽然炙热,但光线已经很暗淡了。C(句号应在括号之后)4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

D.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C(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4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眼”即好看,“PK”即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