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漠里奇怪现象10说明文第1页同学们知道“海市蜃楼”这个成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夏天,沙漠沿海一带,有时在空中能看到连绵群山,缥缈楼阁,如梦如幻,也有些人真认为是仙境所在,古人也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那么它终究是什么原因造成呢?今天我们就来从《沙漠里奇怪现象》寻找答案吧。第2页第3页(难点)了解沙漠里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理清本文写作思绪,掌握本文说明方法。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兴趣,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意识。(重点)第4页来自《点拨》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以“求是”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人才。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一代宗师”。第5页来自《点拨》沙漠在人们印象里是一个陌生而又神秘世界。东晋时,我国法显和尚曾从长安出发,前往新疆、印度等地做了一次历时十几年旅行,在他《佛国记》中,他把沙漠描写得十分神秘恐怖。沙漠真有那么荒凉恐怖吗?科学家们经过长久艰辛实地考查,为我们揭开了沙漠神秘面纱:它也是一个丰富多彩世界。那里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只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它必定是人类另一块福地。本文是作者1961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介绍沙漠知识文章。第6页来自《点拨》说明文定义及特点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示方式来讲解事物、说明事理,给人以知识文章体裁。说明文含有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特点。语言准确精密、平实生动。学习说明文,重点是要明确说明对象、抓住说明事物特征、归纳说明方法、理清说明次序、把握说明语言。第7页来自《点拨》1959年,竺可桢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们历史任务》,一篇是《向沙漠进军》。据宁夏同志回想,1959年六七月间,竺可桢沿包兰铁路,到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视察。宁夏风沙危害是他考查重点之一。他到灵武、盐池一线调查,考查了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和沙坡头治沙试验站。凭借着自己第一手调查资料,竺可桢指出,起沙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砍伐森林,破坏草地,过分开垦、放牧和打柴。治沙,首先要树立信心,保护现有草皮和林带。他说:“干旱地域雨量即使少,不过要造林种草是完全可能,有地方还有丰富地下水能够利用。”沙坡头试验站是在竺可桢提倡下建立,3年内引种成功12种植物,固定了腾格里沙漠边缘一座7公里长沙丘,作出了很好成绩。竺可桢与沙漠第8页玄奘海市蜃楼酷热万顷差异参差不齐差得远一
读一读字音部分来自《点拨》zàngshènkùqǐngchāicīchà出差chāi第9页chuō()穿āo()形gē()壁二
写一写字形部分来自《点拨》戳凹戈第10页三
记一记词义部分来自《点拨》1.恐惧:惊慌害怕。2.鬼怪离奇:令人感到神奇而不符合常理。3.不胜:负担不了;不能忍受。4.单枪匹马:指单独行动,没有他人帮助。例句:眼见得罗德里格斯在场上如入无人之境,轻松斩获两球,单枪匹马掀翻了对手厚重“龟壳”,看台上原本就数倍于对方哥伦比亚球迷们开始肆无忌惮地欢呼起来。第11页部分来自《点拨》5.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光怪陆离、斑驳陆离辨析:二者都有“色彩繁杂”意思。“斑驳陆离”偏重在“杂乱、花花搭搭”。如:月光下树影斑驳陆离,好像一张张水墨画。“光怪陆离”偏重在“繁多、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还可形容“光彩”或“形状奇异”以及“离奇怪异社会现象”。如:关上电视机,我发觉现实世界比电视中情节愈加光怪陆离。6.戳穿:7.见怪不怪:碰到怪异现象而不感到怪异。例句:对于这家人时不时争吵,邻居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说破;揭穿。第12页导思1.古人是怎样对待沙漠?为何会这么?对待沙漠导思2.作者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原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道理关键词:奇怪现象第13页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书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格调。
《沙漠里奇怪现象》课文朗诵。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地方,用问号标注。圈点要求第14页第一部分(①):第二部分(②—⑤):借法显和玄奘所说解释人们为何以为沙漠可怕。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部分来自《点拨》第15页部分来自《点拨》为何在“古代亲身到过沙漠人”中,只列举了“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答案】因为法显和玄奘虽相隔二三百年,但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著名人物,都曾进入过沙漠,他们对沙漠“可怕”“恐惧”感受,集中表现了古代人们对沙漠认识和情感。第16页部分来自《点拨》2.引用“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在著作中对
沙漠描述在文章中有何作用?【答案】作者引用了法显和玄奘各自著作中相关内容,详细说明他们对沙漠感受共同点是“可怕”。这些叙述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探求真相欲望,很好地引出下文。第17页部分来自《点拨》第18页阅读方法解密部分来自《点拨》说明文中引用作用分析法。说明文中经常引用名言、谚语、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其作用有:1.突出说明对象特点;2.增加说明内容文学性,使说明含有趣味性;3.使说明更有说服力;4.引用内容放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引出下文,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作用。这里引用“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著作中内容,就是为了激起读者探求真相欲望,很好地引出下文。
第19页部分来自《点拨》3.第三段话中包含了哪些比较?有何作用?【答案】这里包含了两个比较,一是当初法显、玄奘独行与现今驼队同行比较,二是旧时装备与现在“汽车飞机来支援”比较,不论是哪种比较,法显、玄奘都处于劣势,这么“当然就十分困苦了”。突出了他们当初困苦条件,从而说明他们以为沙漠可怕原因。第20页部分来自《点拨》4.第4段开头“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不过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现象说清楚。”这句话利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可利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设问,指出要回答沙漠里是否有魔鬼存在问题,就要掌握自然规律,并暗示下文要对这一奇怪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第21页部分来自《点拨》5、文中举“魔鬼海”例子有什么作用?【答案】经过举“魔鬼海”例子,说明只要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把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说清楚。第22页部分来自《点拨》6、孟奇讲解属于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答案】孟作诠释,作者借孟奇讲解,科学地说明了“魔鬼海”以及“海市蜃楼”成因,深入浅出,富有情趣。第23页7.“听说”一词能否去掉?部分来自《点拨》【答案】不能,因为这里所说内容不是作者亲眼见到,而是从别处得到,删掉后就成了作者确信内容,与事实不符。用“听说”表达了作者严谨科学态度,也表达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品析第5自然段第24页8.描述鸣沙山响声利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利用打比喻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鸣沙山响声之大,深入激起了读者好奇。第25页9.结尾处引用古人话有什么作用?部分来自《点拨》【答案】此处引用古人之言,指出“一切怪异现象”都能够“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水到渠成地收束全文,并使读者不但知道了沙漠中怪异现象并不怪,而且有了一个含有普遍意义认识:世界是物质,不存在超自然神魔鬼怪,科学道理终将解开一切奥秘。第26页重难点小结部分来自《点拨》作者从科学角度讲解了沙漠里“鸣沙”现象,说明其成因。作者利用了打比喻、引资料说明方法,语言生动形象。用“据一些教授意见”,说明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表达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第27页部分来自《点拨》【答案】本文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逻辑次序来写。在写作中首先质疑,然后再解释,叙述情况与阐释道理相互呼应,条理清楚,符合人们认知规律。而且这么写也突出了作者写作意图:沙漠并不可怕;沙漠里怪异现象都能够用科学道理来说明。阅读方法解密:判断说明次序法。本题意在考查对说明次序理解。常见说明次序有时间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答题时切记三种次序内涵及其特征,对照次序特点来判断次序类型。时间次序普通有明确时间词,空间次序普通有明确方位词,逻辑次序普通有表示逻辑关系词,如首先、其次等,普通事理说明文多采取逻辑次序。【难点探究】本文是按照什么次序来写?试分析这么写好处。第28页魔鬼海沙粒摩擦而发出声响光折射和反射作用能够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沙漠里奇怪现象鸣沙第29页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可怕现象,并从科学角度作出了正确解释,说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能够用科学道理来说明道理。第30页1.示异释疑,吸引力强。文章以“沙漠里奇怪现象”为题,起笔即以沙漠“十分可怕”,令人“恐惧”景象吸引读者,而后,以设问方式步步引导读者探寻其中奥秘,选取“魔鬼海”“鸣沙”两种奇怪现象,从科学角度进行解释,深入浅出,富于趣味。2.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本文语言现有说明文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碧蓝清水”“蔚蓝湖”“蔚蓝天空”等,富于美感。文章还利用了设问、引用等各种修辞手法,多姿多彩而富于趣味。第31页本文发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监测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题含解析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平面形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化工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胃癌化疗指南
- 孝德教育主题班会
- IT行业信息安全培训
- 国学知识问答
- 公共卫生主题宣传教育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西校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形容词词义辨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答题卡
- 电动单梁起重机(双速)设计计算书
- 201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电子书
- 保健食品试卷答案
- #2锅炉水冷壁安装施工方案
- 光伏混凝土钻孔灌桩基础施工方案方案
- 2022年四川省特种设备作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汇总(含真题和典型题)
- 公司发货通知单
- 法语动词变位
- GB/T 247-2008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 GB/T 24677.2-2009喷杆喷雾机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