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习目标]1.知道辽、夏、金、元等政权的建立,认识其与宋的对峙,构建时空观念。2.理解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搜集、整理图文史料,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感知家国情怀素养。
一、辽与西夏1.辽朝的统治(1)建立政权:916年,契丹族首领
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2)辽宋关系:长期对峙,通使频繁,贸易活跃。耶律阿保机
(3)政治制度:
2.西夏的统治(1)建立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
在兴庆府建大夏国,史称西夏。(2)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官称和本民族称谓官称。(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但仍保持事实上的独立。元昊
二、金朝入主中原1.建立政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
在会宁府称帝,建立金朝。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2.宋金对峙1125年,金灭辽,1127年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3.猛安谋克(1)内容: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
,十谋克编为一
。(2)特点: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阿骨打谋克猛安
4.“大定之治”(1)时间:12世纪后期
在位时期。(2)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世宗被百姓誉为“
”。(3)意义:金朝进入鼎盛时期。5.政权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金世宗小尧舜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崛起(1)建国:1206年,
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2)征伐: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远征到
、
、
地区。铁木真中亚西亚东欧
2.元朝统一(1)背景:①1260年,
即位,他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②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
,他就是元世祖。(2)过程: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忽必烈大元
答案:文天祥。【思考1】他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被关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往刑场后,面南而拜,从容就义。他是谁?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修筑
,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②在地方实行
制度。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③对吐蕃地区,由
进行管理。④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加强对
的管辖。⑤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
。驿道行省宣政院西域台湾
答案:元朝。【思考2】
上图为中国历史上某位人物的档案,可是生活时期一栏不小心被弄脏了。请你根据历史知识推断:他可能生活在什么时期?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1.民族交融(1)蒙古族:蒙古原是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回回: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
。2.元朝民族政策——“
”(1)目的: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2)特点:对不同民族差别对待。回回四等人制(3)内容:色目
(4)变化:①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爆发,元朝灭亡后,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②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探究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材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他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教你读史】材料一再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第一层的核心语句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第二层的关键信息应着眼于“律令”和“限制”。
【我的结论】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材料二(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序录·制官》
(2)根据材料二,说明元朝的地方行政设置是怎样的,并分析这种设置的意义。
【教你读史】解读材料时注意关键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我的结论】设置:实行行省制度。意义: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论从史出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1)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2)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4)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5)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皇帝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2.影响(1)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维护地方的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探究二两宋、辽、元朝时的民族关系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原因,并评价其历史作用。【教你读史】材料一主要讲述了辽的南、北面官制度,它既是当时的一种政治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政策。
【我的结论】原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别管理。评价: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
材料二十三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2)从材料二来看,回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你读史】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回回”的形成过程,其是元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产物。
【我的结论】十三世纪,蒙古军队西征期间,来自中亚的各族人民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进入我国,在长期的民族交融过程中出现。论从史出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及民族交融的原因
1.民族关系的表现
(1)战争: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西夏并立,元朝统一。
(2)议和:北宋与辽、西夏议和,南宋与金议和。
(3)交流: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2.民族交融的原因
(1)五代时期中原战乱频繁,两宋与各民族政权战争不断,这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排放核查法律问题考核试卷
- 亚麻籽种植园灾害预防与应对措施考核试卷
- 牧业机械化饲料作物种植与收获考核试卷
- 生物质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考核试卷
- 生物细胞工程与生物医药考核试卷
- 真空电子器件的纳米加工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糖果行业数字化营销趋势考核试卷
- 5-1寄存器1-74194的概念
- 河北省保定市十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新疆塔城市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检查评分表
- 文件丢失怎么办-完整精讲版课件
- 压力性尿失禁讲稿
- DB37∕T 5164-2020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 赞美诗歌1050首下载
- 上海市长宁区2022年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
-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 土方工程量计算与平衡调配
- 16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 各种配电箱接线系统图25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