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多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多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多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多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多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多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B.BC.CD.D2.下列是一位学生在教师节写给化学老师的祝福语,其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您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您如蜡烛燃烧,奉献自己C.您对我们的热情如同铁丝燃烧

,火星四射

D.您的笑容如花香弥漫,沁人心田3.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是A.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4.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按以上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α粒子的质量很小D.电子带负电5.“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为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7.弄清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mol”表示B.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C.摩尔质量表示每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用符号“g/mol”表示8.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全都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操作B.分子性质①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②气体先验纯,再点燃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先盖玻璃片再正放桌上①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运动②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③电解水—分子改变C.水的净化D.物质鉴别①除去水中色素、异味—活性炭②除去悬浮颗粒物—明矾③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过滤①硬水、软水—用肥皂水②双氧水、水—用二氧化锰③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用燃着木条A.A B.B C.C D.D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氮气N2 B.二氧化硫SO2 C.氧化铝AlO D.氯化钠NaCl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叙述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发生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用澄清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减轻“温室效应”C.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证明二氧化碳显酸性11.某兴趣小组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2对比可知,1中未复燃是因为加热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冲淡了氧气浓度B.图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C.图3、4对比可知,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D.图1、4对比可知,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A.表中的待测值为32B.X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11:9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向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此实验是想从____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2)(实验二)实验装置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溶解性溶剂氢氧化钠碳酸钠水极易溶易溶乙醇易溶微溶(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①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从_____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14.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操作:在28°C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试管编号12345硫酸浓度(%)1520253035气体体积(mL)3547555142[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操作:往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试管编号ABCDE温度(°C)4050607080现象和比较有少量气泡气泡比A号试管多气泡明显比B号试管多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C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___%,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合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_____°C,因为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4)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试管编号AB试管内药品l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l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现象和比较有少量气泡迅速产生较多气泡(5)根据上述实验研究,你觉得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15.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1)实验1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3)实验3中,称取ag酚酞溶液,放置1小时后读数变为a1g。若用ag浓氨水代替酚酞溶液重复上述实验,1小时后读数变为a2g。则a1_____a2(填“>”、“=”、“<”)。16.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写出A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甘氨酸(C2H5NO2)是其中的一种。根据甘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3)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4)甘氨酸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填名称);(5)_______g甘氨酸中含有12g碳元素。18.请根据硝酸铵(NH4NO3)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3)已知硝酸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8%(杂质不含N),则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4)计算_________克的硝酸铵与30g尿素(CO(NH2)2)的含氮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水是生命之源,遍布生活的每一个角落。(1)如图是某矿泉水的标签中的一部分。①侏儒症可能与严重缺少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它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___元素(填“微量”或“常量”)。②该矿泉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其符号为________,每瓶至少含_________mg该离子。③矿泉水、蒸馏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产生碘化镁,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时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反应物B供热剂C催化剂(2)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①生产流程中的絮凝剂通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吸附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______。②小玲打来河水,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衣服洗不干净。据此推测当地的河水可能为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可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硬度。③下图1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______。(3)上图2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试管b中的气体可以用_______来检验,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4)图3常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的分离。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②以下实验目的中,可利用此实验方法达成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双氧水制氧气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B除去食盐中少量的泥沙C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D将碳粉与铜粉分离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气体体积应减小五分之一,后达一定值,故A错误;B.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质量不可能变为零,故B错误;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水电解氢气氧气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点睛∶全面分析,看清楚纵横坐标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重要环节。2、D【解析】

A、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花香弥漫,沁人心田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扩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A【解析】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故选A。4、D【解析】

根据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微粒;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大;由此可知:A、原子核体积很小,故选项正确;B、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正确;C、α粒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正确;D、不能说明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故选D。5、B【解析】A.熟石灰属于碱,错误;B.碳酸钾属于盐,正确;C.乙醇属于有机物,错误;D.烧碱属于碱,错误。故选B。6、B【解析】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钠是“钅”旁,为金属元素,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符号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示意图中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一个,此示意图是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不是原子结构示意图,错误。故选B。7、A【解析】

A、因为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而摩尔仅仅是其中一个物理量(即物质的量)的单位而已,其符号为mol,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B、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符号为n,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即每摩尔)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符号为M.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摩尔质量的常用的单位是克/摩尔或千克/摩尔,用符号“g/mol”或“kg/mol”表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8、B【解析】

A.排水法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B.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运动不断运动,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电解水是由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分子改变,故正确;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错误;

D.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故错误。

故选:B。9、C【解析】

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B、由氧化物的名称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故选C。【点睛】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0、C【解析】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详解】A、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一般不用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故C正确;D、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是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一般不用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11、D【解析】

A、由图可知,图2中最终获得的氧气中含水蒸气较少,图1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较多,故A正确;B、图2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将水蒸气冷凝,正确;C、图3是中室温下反应,图4是在低温条件下反应,图3中木条复燃,图4中不复燃,说明温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D、图1和图4中的温度不同,反应的催化剂条件不同,故不能说明是否加入催化剂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故错误。故选D。12、C【解析】

A、待测的氧气=19+34+6+2-11-28-20=2,故A错误;B、由二氧化碳知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由水知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9g-11g)=8g,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质量=X的质量,故X中只含碳、氢,故B错误;C、反应中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8g-6g):(20g-2g)=22g:18g=11:9,故C正确;D、该反应中X和氧气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物不是一种,故不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软塑料瓶变瘪反应物消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产生上述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气球逐渐变大CO2+2NaOH=Na2CO3+H2O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气球变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物的产生【解析】

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将氢氧化钠加入到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瓶体变瘪,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一定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因此用乙醇作溶剂,氢氧化钠作溶质,因为碳酸钠微溶于乙醇,所以根据反应是否有沉淀可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和氢氧化钠反应。【详解】(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致使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因此该实验是想从反应物消失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产生上述现象。(2)①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此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微溶于酒精,则有沉淀生成,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气球逐渐变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气体导致内部压强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气球变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从生成物的产生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14、25硫酸浓度太低或者太高时生成气体体积较少70温度过低反应过慢,温度过高反应剧烈,不利于收集气体摇动试管(或摇动装置)碳酸钙固体颗粒大小(其它合理回答也给分)丙【解析】

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C时,硫酸浓度为25%,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最大,为55mL,故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25%,因为浓度小于或大于合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是生成气体体积较少。(2)由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的表格可知,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70°C,因为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温度过低反应过慢,温度过高反应剧烈,不利于收集气体。(3)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摇动试管(或摇动装置)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4)表格中是lg块状大理石和lg粉末状大理石分别与5mL25%稀硫酸反应,故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碳酸钙固体颗粒大小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5)根据上述实验研究,丙装置可使反应随时停止,随时反应,上下移动有利于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故在以下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丙。【点睛】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应控制最合适的反应温度,温度高于或低于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是温度过低反应过慢,温度过高反应剧烈,不利于收集气体。15、热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

分子具有的性质有:体积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详解】(1)将等质量的品红加入到冷水和热水中,可用观察到在热水中品红扩散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氨水)会显红色,将装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烧杯罩在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A烧杯溶液无明显变化,B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A烧杯中的氨气分子进入了B烧杯中,因此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由(2)可知,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的运动速度大于酚酞溶液中的分子,因此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挥发得更快,会导致质量比相同状态下的酚酞溶液更小,因此答案为>。16、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过氧化氢水+氧气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解析】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故文字表达式写为:过氧化氢水+氧气。(2)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故填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751024:5:14:32碳37.5【解析】

(1)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2)由化学式可知,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2+5+1+2=10个原子;(3)甘氨酸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1×5):14:(16×2)=24:5:14:32;(4)甘氨酸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1×5):14:(16×2)=24:5:14:32,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含有12g碳元素需要甘氨酸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