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同步辅导2024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单元整合提升部编版必修4_第1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4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单元整合提升部编版必修4_第2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4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单元整合提升部编版必修4_第3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4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单元整合提升部编版必修4_第4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4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单元整合提升部编版必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整合提升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探究归纳】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2)二者分歧的表现。比较项辩证法形而上学分歧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承认冲突,承认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否认冲突,否认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与要求(1)观点。①冲突分析法是相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相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②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2)要求。①统筹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②协调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究评价】1.下列观点体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歧的是()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心外无物”③“眉毛胡子一把抓”与“单打一”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万物独化,物各自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的是辩证法,“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的是形而上学,①符合题意;“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体现的是古代朴实唯物主义,“心外无物”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眉毛胡子一把抓”与“单打一”都体现的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③不符合题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的是辩证法,“万物独化,物各自生”体现的是形而上学,④符合题意。答案:D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承认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更发展的D.是否承认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解析: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冲突,是否承认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3.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与通车,让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须要克服土质、天气等各种难题,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有400多项,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为了保证航道畅通,港珠澳大桥要建几个超过170米高度的桥塔,但香港、澳门、珠海、深圳等几个机场的航空限高又不能超过120米,因此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航空限高,港珠澳大桥最终实行了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联合方案。经过我国交通建设者不懈努力,港珠澳大桥已正式通车!结合材料,分析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港珠澳大桥的胜利建设,是在敬重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②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相识事物。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航空限高,最终实行了联合方案。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克服了多个方面的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实现通车。错误点1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点拨】哲学来源于实践。错误点2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点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确定方法论。错误点3哲学是无奇不有、凌驾于一切详细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点拨】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些详细领域的规律的概括和升华,并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混淆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其次个方面为划分可知论和不行知论供应依据。错误点5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点拨】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行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混淆点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辨析】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错误点7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闻是人创建出来的。【点拨】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点8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更之中。【点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愿定是显著的变更。错误点9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点拨】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而是任何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混淆点10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辨析】这两对关系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是在确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两对关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相互依靠的,而系统中讲的层次性原则,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