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地出土了一具古人类遗骨,经检测距今约170万年,请问这具遗骨最可能是哪一早期人类()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答案】A【解析】【详解】某地出土了一具古人类遗骨,经检测距今约170万年,这具遗骨最可能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正确;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到20万年,这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3万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半坡人生活在距今6000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受封时,周王给予他们的是A.土地和封号 B.人口和耕牛 C.封号和耕牛 D.人口和土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周王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C.实行分封制度 D.掌握冶铁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粟……谷……”可知,这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业,故A符合题意;夏商周是青铜时代,故B不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春秋时,掌握了冶铁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尧立七十得舜,二十而老,令舜摄行天之政,推荐于天”,尧传位于舜这种制度是A.世袭制 B.贵族制 C.禅让制 D.官僚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尧立七十得舜,二十而老,令舜摄行天之政,推荐于天”和所学知识,原始社会后期实行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尧舜禹都是经由这种禅让制而担任部落联盟首领,C项正确;禅让制是选贤与能,而世袭制是在一家一姓内部传承,禹建立夏朝后其子启继位标志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排除A项;夏商周时期实行贵族制,贵族世袭为官把持政权,排除B项;秦朝建立后实行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僚都由皇帝任免,排除D项。故选C项。5.《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根据所学可知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错误。B项正确;AC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B项。6.《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制度开始的标志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C.启承父,家天下 D.汤战胜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并结合所学可知,“天下为家”所指制度是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项正确;相传大禹将权力禅让给伯益,舜将权力禅让给禹,排除A、B项;“汤战胜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答案】A【解析】【详解】商朝的甲骨文,是刻或写在龟甲及牛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A正确,故本题选A。8.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A项正确;铜冰鉴、青铜立人像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排除AC项;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但不是最重的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B项。9.秦朝三公九卿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故秦朝三公九卿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C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与这一局面的形成息息相关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推恩令的颁布C.汉初北击匈奴的成功 D.分封制的实行【答案】A【解析】【详解】汉文帝、汉景帝继续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包括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这些措施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A项正确;BC项与汉武帝有关,排除BC项;D项与这一局面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番号如果标记三国政权建立人物,那么①处应该填写()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因此①处应该是曹丕。B项正确;三国时期,曹操已经去世,排除A项;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排除C项;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成就斐然。其中,对于现今应对新冠疫情依然能够提供帮助的中医成就是()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祖冲之的《大明历》C.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D.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可知他在该著作中提出的“治未病”理论对今天我们预防新冠肺炎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C项正确;北朝时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A项;南朝的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创立大明历,与历法相关,排除B项;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排除D项。故选C项。1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选项主张学派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拼之。”墨家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C“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道家D“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法家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D项正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拼之。”与孔子的儒家思想相关,排除A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道家思想相关,排除B项;“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与墨家思想相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西汉时期,国家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盛世局面是()A.成康之世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太康之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汉时期,国家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西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景帝后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西汉初的文景之治,B项正确;成康之世是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太康之治是指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历时十年,因年号“太康”而得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5.东汉中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如表),无法主政。它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外戚和丞相交替专权C.皇帝和宦官交替专权 D.丞相和太尉交替专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由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亲戚,导致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以靠宦官除掉外戚,行使君权,这就导致宦官专权。而皇帝寿命大都短暂,所以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恶心循环,A项正确;如前所述,皇帝依靠宦官夺回君权,与丞相关无关,排除BD项;皇帝寿命大都短暂,皇帝专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A项。16.从下图的人口迁徙图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南方 D.人民的辛勤劳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表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项正确;南方自然条件一直优越,排除A项;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与南方经济得到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但图片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7.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把握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时代特征。下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人类的出现和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属于短暂统一的王朝外,其他时期均处于分裂状态,出现了多个政权,北方多是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所以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人类的出现和文明的起源指的是我国境内出现的远古人类和原始农耕的出现,排除A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排除B项;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8.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筑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史称“天府之国”。B东汉刘秀采取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东汉出现了盛世,史称“文景之治”。C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D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胡汉交流一家亲,消除了民族矛盾。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是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史称“天府之国”,A项正确;东汉刘秀即光武帝,他统治后期出现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排除B项;曹魏政权是三国时期建立第一个政权,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229年孙权称帝建立的吴国,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但并没有消除民族矛盾,如西晋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了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排除D项。故选A项。19.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的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张骞凿空”之前东西方并无交流通道B.先秦时期有组织有计划的丝绸贸易已广泛开展C.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有史可依有据可查D.丝绸是中国出口西方的唯一商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可知,这体现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有史可依有据可查,C项正确;根据所学和材料“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可知,“张骞凿空”之前东西方有交流通道,排除A项;根据所学和材料“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可知,这体现出,西汉后有组织有计划的丝绸贸易才广泛开展,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丝绸、瓷器均是中国出口西方的商品,排除D项。故选C项。20.2020年12月4日,旗开月表,五星闪耀,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开五星红旗,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科技领域的伟大成就,也引发了人们对月球的极大关注。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科学家对天体运行展开探索,其中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A.张衡 B.蔡伦 C.祖冲之 D.鲁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C项正确;张衡是东汉时期科学家,发明了地动仪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鲁班是春秋时期的发明家,发明了锯子、墨斗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1.分析下列三幅图,其相同主题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人口南迁与江南开发 D.民族交流与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三国鼎立、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三幅图所处的时代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政权分立。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推动民族交融加强,B正确;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对应的是夏商周时期,A排除;题干反映了少数民族内迁,没有体现人口南迁,C排除;图片不仅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也反映了政权分立,D表述不全面,排除。故选B。22.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氏 B.匈奴、鲜卑、羯、氐、羌C.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D.乌孙、鲜卑、匈奴、羯、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点睛】23.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大一统"局面的首次出现C.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D.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代继续巩固大一统的局面,B项正确;A项是夏商时期,C项是三国两晋时期,D项是隋唐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24.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A.西周的灭亡 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西晋从此衰落。因此“八王之乱”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八王之乱”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西晋从此衰落。因此,加速了西晋的灭亡。25.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是()A.东汉皇帝寿命短 B.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东汉存在时间短 D.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后期动荡的原因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争权夺利。材料中“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说明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并不是说明东汉皇帝寿命短,排除A项;自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到公元220年东汉才灭亡,东汉王朝存在的时间并不短,排除C项;材料不是说明帝位斗争激烈,是说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排除D项。故选B项。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高帝(刘邦)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史记·匈奴列传》材料二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成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示意图材料四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的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实施“有力的回击”的举措,并分析其与汉高祖在对待匈奴问题上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迁徙的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并列举两例其改革旧习俗的举措。(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民族间交流融合的方式。(两点即可)【答案】(1)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言之有理即可)原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言之有理即可)(2)原因: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意义: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3)目的:巩固统治。措施: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4)方式:和亲,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实施“有力的回击”的举措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武帝与汉高祖在对待匈奴问题上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北民南迁带来的重要意义是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措施包括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4)方式根据“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等信息可知主要有和亲,战争,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我国什么古人类制造和使用的什么工具?图二农具在我国最早出现是什么时期?其进一步推广的时间是什么时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结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材料二下图时代,中国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商业、手工业等有了进一步发展,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三中的北方政权是什么少数民族建立的?南方政权建立时间是哪一年?图四作品作者是谁?这一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图五作品名称是什么?图六作品作者是谁?【答案】(1)北京人;打制石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氐族,317年。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女史箴图》,顾恺之。【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北京人生活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打制石器。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一中“距今70-20万年的石器”可知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第二小问,依据图二的铁制农具和所学可知,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得到推广是战国时期;第四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小问2详解】前秦的政权是由氐族建立的。前秦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图三中北方的前秦政权和所学可知,建立该政权的少数民族是氐族;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因此,第二小问,依据图中南方东晋和所学,可知建立时间是317年;第四小问,依据图四中书法特点可知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因此,作者是王羲之;第五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其代表作品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因此,第六小问图五作品名称是《女史箴图》;图六是《洛神赋图》,因此,第七小问,图六作品作者是顾恺之。【点睛】28.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