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运通道(新图大道)核心区二期南段工程Ⅰ标段设计说明第页共13页高石路车行地下通道基坑工程设计说明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高石路车行地通道工程,桩号范围GSK0+167~GSK0+275,地下通道全长108m。基坑最大挖深约14.0m,位于地通基底换填区。现状高石路与华福大道平面交叉,标高为257.31~259.33m。与道路工程交界面划分高石路车行地下通道因下穿华福大道,华福大道为运营的主干路,车辆流量大,施工期间需要进行交通导改组织;以华福路中央分隔带为界,北侧通道及基坑均位于轨道江跳线30m保护线以内,基坑两侧场地有限,利用开挖形成的基坑作为施工便道,基坑支护开挖则以现状华福大道高程及车行地通基坑底标高为准,详基坑支护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图。分期建设根据交通导改组织需求,考虑还建高石路车行地下通道施工期间保证华福大道车辆运行,设计考虑分二段建设,第一段先建设南侧GSK0+220.178~K0+275段,基坑两侧采用放坡开挖+坡面防护,施工时间相对较短;第二段再实施GSK0+167~K0+220.178段,基坑两侧采用直立开挖,支护桩+内支撑,施工时间相对较长。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设计依据本项目地形图、测绘、地勘资料等。《重庆高新区沿山货运通道(新图大道)核心区二期南段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2023.03)。《沿山货运通道(新图大道)核心区二期工程南段-高石路下穿通道工程-基坑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2022.09.27)。《沿山货运通道(新图大道)核心区二期工程南段-人工挖孔灌注桩可行性专项论证专家意见》(2022.09.27)。《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和《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安发〔2019〕27号。《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采用的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047-2016)。其他现行国家、当地、行业有关设计规范与规程。主要设计原则基坑支护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遵循“安全适用、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进行基坑设计。2)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动态施工”的原则进行基坑设计。3)基坑设计应同时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极限状态,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4)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时支护”的原则。主要技术指标1)根据重庆市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要求,深基坑:岩质基坑高度≥15米;岩土混合基坑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基坑高度≥8米。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系数为1.25。重要性系数γ0=1.1。2)基坑坑顶2m范围内严禁堆载及行车,2m外考虑荷载20KPa,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备或者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限制。专项论证专家意见执行情况人工挖孔灌注桩可行性专项论证专家意见执行情况加强护壁及锁口设计,混凝土强度应考虑龄期的影响;细化完善边坡变形监测要求。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加强护壁及锁口设计,混凝土强度考虑龄期的影响;细化完善边坡变形监测要求。严格动态化施工管理;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执行情况(1)进一步复核岩土参数及边坡稳定性;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复核岩土参数及边坡稳定性。(2)查明周边管网及建构筑物情况;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查明周边管网并注意周边建构筑物支挡保护,严格控制变形。(3)进行放坡+土钉与坡率法放坡的比选,完善截排水设计;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根据比选结果采用坡率法放坡方案并完善截排水设计。(4)完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及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及坡顶既有建筑物监测及信息反馈。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完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及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5)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执行情况:按专家意见执行。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工程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地通道区位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000~1200h,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年无霜期349天左右。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1日),最大平均日温差11.9℃(1953.7)。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地形地貌拟建场地构造上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拟建工程位于观音峡背斜西翼,构造条件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区内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崩坡积层(Q4col+dl)、残坡积层(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自流井组(J1-2z)。各地层岩性特征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①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砂岩块(碎)石、砂质泥岩块(碎)石、砼块、砖块、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组成;块石一般含量25~35%,局部最高含量可达50~70%,一般粒径120~400mm,最大可达600m以上。填土结构一般呈松散状,局部稍密,稍湿,人工分多次堆填而成,一般厚约1.00~5.00m,堆填年限3~12年,表层为新近回填,尚未完成自身固结。于场地内零星分布,其主要分布于施工区及居民区附近。②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砂岩块(碎)石、砂质泥岩块(碎)石等组成,局部含砖块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块石一般含量25~45%,局部最高含量可达60~80%,一般粒径200~600mm,最大可达1.50m,在与素填土接触面上多分布有大粒径块石,形成架空结构。填土结构一般呈松散状,局部稍密,稍湿,人工分多次堆填而成,厚约0.50~30.50m,堆填年限3~15年,表层为新近回填,尚未完成自身固结。主要分布于施工区及居民区附近。本项目松散素填土及杂填土(主要分布于素填土表层)主要分布于本项目里程YK3+700~YK3+900、YK4+480~YK4+570及华福大道两侧施工区内。③块石土(Q4col+dl):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黏土等组成,石含量约30~50%,粒径60~400mm不等,个别可达600mm以上。黏土呈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断口稍有光泽。厚度变化大,厚1.00~6.80m,为崩坡积成因。主要分布于线路沿线东侧山峦斜坡区域。④粉质黏土(Q4el+dl):黄色~褐色,成份均匀,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成层性差,多呈可塑状,钻探揭露厚度为0.30m~8.30m,主要分布在沿线原始地貌低洼、沟槽地带。该层顶部为耕殖土,富含有机质、植物根系;在丘包斜坡地段(沙溪庙组及自流井地层范围内以褐色为主;新田沟地层范围内以黄色为主),厚度0.50~1.50m(灌木1.50m、乔木2.50m),呈可塑~软塑状;在谷地、水田、鱼塘,受耕作和水浸泡影响,土体呈灰黑色,呈流塑~软塑状,厚度1.00~2.50m(鱼塘、藕田可达2.50~4.00m)。该层与基岩接触地段,一般呈软塑状。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红色、紫红色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黏土矿物;表层强风化带一般厚度1.20~3.00m,局部可达3.00m以上,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岩体较完整,属软~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V级。3、自流井组(J1-2z)砂质泥岩:以紫红色、暗红色为主,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黏土矿物;表层强风化带厚度1.00~3.00m,局部可达3.00m以上,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岩体较完整,属软~极软岩。水文地质(1)地表水不连续分布在人工填土层及残坡积层中,多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较小,动态幅度大,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2)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和地表水补给,当大气降雨时,大量雨水在地表形成径流向低洼处排泄,部分雨水下渗至岩体中裂隙或溶裂中,形成基岩裂隙水,向地形较低的凹地等排泄。(3)地下水腐蚀性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按II类环境,在A类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从水样分析结果可知:线路区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均为微腐蚀。不良地质现象据查阅基础地质资料和邻近场地的地质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勘察区范围内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滑坡、断层、泥石流和塌岸等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震效应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1,勘察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拟建工程位于抗震基本烈度6°区内,场地内的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等,区域范围内无断裂、破碎带通过,构造稳定。场地无滑坡、泥石流、液化、震陷等地震稳定性问题。工程地质评价1.高石路K0+000.000~K0+167.000挖方路基段该段线路走向164°,与构造线小角度斜交,设计标高245.000~252.300m,地面高程245.00~260.50m。本段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上覆土层厚度约0~10.3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线路所经地段地形总体坡角5°~15°,局部可达30°以上,沿线岩土体现状整体稳定。左侧边坡:根据设计方案,拟建道路将在左侧形成高约0~12.8m的挖方边坡(详见HF41~HF45断面)。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边坡,安全系数1.35。边坡坡长约260.0m,总体倾向254°,上部土层厚度约0~5.0m,下伏岩土界面较平缓,其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下部岩质部分坡高约0~12.0m,岩性主要为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根据赤平投影图6-1分析,本段边坡为顺向坡,层面及组合交线BO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层面控制。考虑到施工扰动、卸荷作用及水对结构面的劣化影响,若直立切坡,则该边坡极易沿层面发生整体滑塌。为评价其稳定性,现选取HF42剖面沿层面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的A.0.2式(平面滑动法)计算边坡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5-1),层面的内聚力取20KPa,内摩擦角取12°。6-1赤平投影图6-2边坡稳定性验算示意图6-1边坡稳定性验算成果表(HF42剖面)代表剖面计算控制面15.0044.88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边坡稳定性系数为0.49,边坡不稳定。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边坡破裂角取53°,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º。右侧边坡:根据设计方案,拟建道路将在右侧形成高约0~7.5m的挖方边坡(详见HF41~HF45断面)。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边坡,安全系数1.35。边坡坡长约260.0m,总体倾向74°,主要为土质边坡,下伏岩土界面较平缓或倾向坡外,其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但其高度局部较大,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剪切破坏。2.高石路K0+167.000~K0+275.000通道段该段线路走向164~175°,与构造线小角度斜交,设计标高247.450~249.750m,地面高程256.00~259.60m。本段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上覆土层厚度约4.2~13.4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线路所经地段地形总体坡角5°~10°,沿线岩土体现状整体稳定。本段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以松散层孔隙水为主,主要由大气降水下渗等补给,受季节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雨季施工时水量将明显增大。根据设计方案,该段为隧道段(详见HF45、HF46、HF60、GS断面),其上覆土层厚度约4.2~13.4m,下伏岩土界面一般5°~20°。本段隧道下穿既有华福大道,隧道顶板上方主要为人工填土,其厚度约1.2~4.0m,受地质条件影响,隧道无暗挖施工条件,建议本段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左侧边坡:根据设计方案,拟建道路将在左侧形成高约9.3~10.8m的挖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边坡,安全系数1.35。边坡坡长约110.0m,总体倾向254~265°,主要为土质边坡,下伏岩土界面较平缓,其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但其高度较大,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剪切破坏。靠大、小里程端一侧存在高约0~9.1m的岩质边坡,岩性主要为沙溪庙组砂质泥岩,根据赤平投影图6-3分析,本段边坡为顺向坡,层面及组合交线BO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层面控制。考虑到施工扰动、卸荷作用及水对结构面的劣化影响,若直立切坡,则该边坡极易沿层面发生整体滑塌。参考表1-1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边坡稳定性系数为0.49,边坡不稳定。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边坡破裂角取53°,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º。6-3赤平投影图本段道路左侧边坡若有放坡条件,建议按土层1:1.75、强风化岩石1:1.00、中风化岩石1:0.75的坡率进行分阶放坡+锚杆支护,并对坡面进行防护加固处理,设置相应的截、排水设施;若无放坡条件,建议设置挡墙支护,以中风化基岩作为挡墙基础持力层。右侧边坡:根据设计方案,拟建道路将在右侧形成高约7.5~10.2m的挖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边坡,安全系数1.35。边坡坡长约110.0m,总体倾向74~85°,主要为土质边坡,下伏岩土界面较平缓或未揭露岩土界面,其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但其高度较大,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剪切破坏。靠大里程端一侧存在高约0~5.0m的岩质边坡,岩性主要为沙溪庙组砂质泥岩,根据赤平投影图6-4分析,本段边坡为反向坡,裂隙J1、裂隙J1与裂隙J2的组合交线CO为外倾结构面或结构组合,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J1控制。考虑到施工扰动、卸荷作用及水对结构面的劣化影响,若直立切坡,则该边坡极易沿裂隙J1发生整体滑塌。6-4赤平投影图参考表6-1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25,边坡基本稳定,但安全储备不够。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岩体主要为强风化层,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边坡破裂角取35°,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8º。本段道路右侧边坡若有放坡条件,建议上部土层按1:1.75、下部岩层按强风化1:1.00、中风化1:0.75的坡率分阶放坡+锚杆支护或按裂隙J1倾角35°分阶放坡处理,并对坡面进行防护加固处理,设置相应的截、排水设施;若无放坡条件,建议设置挡墙支护,以中风化基岩作为挡墙基础持力层。本段道路施工后基底主要位于回填区,对路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的既有土层作翻挖换填,建议换填深度取1~3m,经夯实处理后,再进行分层碾压回填,填料及压实度达到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作路基;局部基底位于中风化基岩出露区,可直接作为路基或基础持力层。3.高石路K0+275.000~K0+388挖方路基段该段线路走向175~185°,与构造线小角度斜交,设计标高243.999~247.450m,地面高程243.50~258.60m。本段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上覆土层厚度约1.1~23.2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线路所经地段地形总体坡角5°~15°,局部可达30°以上,沿线岩土体现状整体稳定。左侧边坡:根据设计方案,拟建道路将在左侧形成高约0~10.8m的挖方边坡,高约0~1.5m的填方边坡(详见HF47~HF50断面)。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边坡,安全系数1.35。6-5赤平投影图对于填方段,坡长约55.5m,下伏岩土界面倾角平缓,道路填筑后整体稳定性较好,不易沿基岩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对于挖方段,坡长约170m,总体倾向265~275°,其上部土层厚度约0~2.3m,下伏岩土界面较缓或倾向坡外,其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下部岩质部分坡高约0~9.2m,岩性主要为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根据赤平投影图6-5分析,本段边坡为顺向坡,层面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层面控制。考虑到施工扰动、卸荷作用及水对结构面的劣化影响,若直立切坡,则该边坡极易沿层面发生整体滑塌。参考表6-1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边坡稳定性系数为0.49,边坡不稳定。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岩体类型为IV类,边坡破裂角取53°,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2º。本段道路左侧边坡若有放坡条件,填方段建议按1:1.7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挖方段建议按土层1:1.75、强风化岩石1:1.00、中风化岩石1:0.75的坡率进行分阶放坡+锚杆支护,并对坡面进行防护加固处理,设置相应的截、排水设施;若无放坡条件,建议设置挡墙支护,以中风化基岩作为挡墙基础持力层。右侧边坡:根据设计方案,拟建道路将在右侧形成高约4.2~8.4m的挖方边坡(详见HF47~HF50断面),其中K0+270.000~K0+360.000段为岩土混合边坡,K0+360.000~K0+388段为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为永久边坡,安全系数1.35。边坡上部土质部分厚度约2.5~7.4m,其中K0+270.000~K0+360.000段下伏岩土界面倾向坡外、K0+360.000~K0+388段未揭露岩土界面,其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变形,但其高度局部较大,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剪切破坏。图6-6赤平投影图图6-7边坡稳定性验算示意图下部岩质部分坡高约0~5.6m,总体倾向85~95°,岩性主要为沙溪庙组砂质泥岩,根据赤平投影图5-6分析,本段边坡为反向坡,裂隙J1、裂隙J1与裂隙J2的组合交线CO为外倾结构面或结构组合,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J1控制。考虑到施工扰动、卸荷作用及水对结构面的劣化影响,若直立切坡,则该边坡极易沿裂隙J1发生整体滑塌。为评价其稳定性,现选取HF48剖面沿裂隙J1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的A.0.2式(平面滑动法)计算边坡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5-2),裂隙面的内聚力取50KPa,内摩擦角取18°。6-2边坡稳定性验算成果表(HF48剖面)代表剖面计算控制面6.5516.79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25,边坡基本稳定,但安全储备不够。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边坡岩体类型为III类,边坡破裂角取35°,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8º。基坑支护结构类型本项目地下通道基坑支护形式见下表:基坑支护型式表编号桩号范围支护型式ABHYK0+680~HYK0+740采用D=2m圆桩@3.1m,1.0m×2.2m压顶梁。CD、EFGSK0+167~GSK0+220.178基坑两侧采用2m×1.5m支护桩@3.0~3.2m,采用1.2m×3.25m压顶梁+1.0×1.0m内支撑。-GSK0+220.178~GSK0+275基坑两侧采用1:1.5+1:1.5分级放坡,每级高6.0m,平台宽2.0m;坡面设挂网喷C20砼护坡。基坑分阶段建设根据交通导改组织需求,考虑新建高石路车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期间保证华福大道车辆运行,按二阶段建设设计。一阶段作业区间第一段先建设南侧GSK0+220.178~GSK0+275段华福大道右幅,沿华福大道左幅进行导改,保证施工期间华福大道交通顺畅,基坑两侧采用放坡开挖,坡面防护。一阶段基坑设计:基坑最大挖深14.0m,地下通道基坑宽度22.5m,基坑北侧AB段位于轨道江跳线30m保护线以外,采用桩径2.0m@3.1mC30灌注桩支护。施工时序:一阶段交通导改疏解、管线迁改。施工AB段支护桩。两侧1:1.5分级放坡开挖,坡面设喷砼面板挂网,冠梁施工。基坑开挖至坑底浇筑底板及侧墙和中墙结构。通道结构两侧和顶部按设计要求回填。通道顶华福大道复建,恢复道路交通。二阶段作业区间第二段再建设GSK0+167~GSK0+220.178段华福大道左幅,沿华福大道右幅进行导改,保证施工期间华福大道交通顺畅。基坑两侧采用直立开挖,桩板墙+内支撑支护。二阶段基坑设计,施工时序:二期交通导改疏解、管线迁改。两侧施工基坑支护桩,施工冠梁、内支撑。基坑开挖至坑底,凿除AB段支护桩交界面处交通涵范围内灌注桩。浇筑底板及侧墙和中墙结构。通道结构两侧和顶部按设计要求回填。通道顶华福大道复建,恢复道路交通。E匝道桥台施工准备。支护桩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围护结构外放尺寸进行复核确定,对桩位坐标进行复核,如有疑问应报请监理及设计单位核实。AB段支护桩采用机械成孔桩。应考虑到人工回填土易产生塌孔,为确保孔底沉碴在规定厚度内和工程质量,建议在土层地段采用泥浆护壁等措施,塌孔严重时采用钢筒护壁,确保工程质量。CD、EF段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设置1.0m×1.0m内支撑,以控制围护桩顶端位移,施工单位应根据地层情况,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自身因素,考虑可能产生的施工误差,该误差必须严格控制,保证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不侵入限界、防水构造及保证构件尺寸。支护桩应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且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再进行相邻桩的成孔施工。4)箍筋采用螺旋式箍筋,与主筋点焊。加劲箍筋应电焊为封闭箍,且与主筋焊接。主筋嵌入冠梁深度大于35d,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主筋接头应间隔错开且间距大于35d,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不得超过纵向钢筋总面积的1/2。钢筋笼吊放前,应对孔径作测量,确保孔径准确,并作好记录,桩位容许偏差≤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1/200桩长。灌注桩钢筋笼定位钢筋(护壁环)间距宜小于3m。主筋与箍筋焊成钢筋笼骨架,钢筋笼吊放时应防止变形,放入桩孔后,应采取措施保证其标高和保护层厚度的准确,并应尽快浇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9)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必须≤100mm,并应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沉渣厚度,以降低桩基的沉降。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应采用预埋管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取100%。检测管外径∅57mm上端高出桩基顶面必须≥20cm,接头处用∅70mm的钢管焊接。下端用钢板封底焊牢,不可漏水,浇筑混凝土前,将其灌满水,上口钢管焊接。下端用钢板封底焊牢,不可漏水,浇筑混凝土前,将其灌满水,上口用塞子堵死。本图中的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要求不详之处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执行。挂网喷射混凝土桩间面板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为100mm。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石:砂=1:2:2(重量比),石子粒径5~10mm,喷射混凝土中配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分二层施工,第一层厚度为40~50mm,第一层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绑扎钢筋网片(φ8@200×200),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中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为300mm。混凝土喷射机允许输送粒径大于25mm,允许输送水平距离不小于100m,允许垂直距离不小于30m。GSK0+220.178~GSK0+275段基坑采用放坡开挖,边坡坡面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厚度为80mm。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石:砂=1:2:2(重量比),石子粒径5~10mm,喷射混凝土中配单层双向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分二层施工,第一层厚度为30~40mm,第一层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绑扎钢筋网片(φ6.5@200×200),喷射第二层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中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为300mm。混凝土喷射机允许输送粒径大于25mm,允许输送水平距离不小于100m,允许垂直距离不小于30m。2)喷射砼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混凝土强度要求≥C20,水泥浆和喷射砼按规范要求做强度试验。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d--7d。3)坡面设φ50的PVC泄水管,竖向间距2000~2500,长500~550,外露50。4)钢筋采用HPB300,HRB400。钢材均应符合GB50204-2015要求,不得采用改制材。5)墙面混凝土厚度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每500m2墙面为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6)墙面混凝土强度进行现场试块强度试验,每500m2墙面为一组,每组试块不少于3个。7)未详之处参考有关规范规程施工要求。施工降排水根据勘察报告,表层素填土和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基坑采用集水明排方式。1)基坑周边应设置阻、排水设施,如地面铺设水泥砂浆层、设置截水沟等,以防止雨水及施工污水流入基坑。基坑底应设置盲沟、集水坑及相应的排水设施。2)放坡开挖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以及基坑外排水再回流回坑内。当施工工期较长时,开挖边坡宜采取边坡保护措施。3)集水明排应保证疏干基坑内待开挖部分的土体,保证基坑在干燥无水的条件下开挖。4)施工中如遇地下水丰富区段,可采用布设降水井、疏干井、回灌井及观测井,井径均为700mm,井管直径400mm,井管采用无砂钢滤水管,滤料采用粗砂,采用单层50目尼龙网包裹,反滤层厚度不小于100mm,滤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粗砂充填。应确保成井、洗井质量,成井后注意井口保护,可采用沿井口砌砖并设置井盖措施。5)必须做好地表水的排出或地面隔渗。6)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两侧均设置临时排水沟和临时集水井,坑内明水汇入集水井内用水泵抽出坑外,经沉砂池沉淀后导入市政排水管网。7)集水明排应重视环境影响,必须调查基坑周围地表水是否可能对基坑产生冲刷、潜蚀作用,必要时应在基坑外采取截水、封堵、防倒流等措施。8)当基坑需降水时,应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面积、开挖深度、土层的渗透性等,选择合理的降水井类型、设备和方法。基坑开挖回填基坑开挖1)基坑施工应选择在旱季,因高石路地下通道基坑底标高与江跳线QJ03-D46桥墩桩基底标高相差较小,因此本次基坑开挖严禁放炮,以免破坏江跳线桥墩桩基嵌固段基岩。2)基坑周边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不得影响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3)基坑开挖出的土体应及时运走,不得在基坑周边进行堆土。4)基坑原状岩石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坑底预留300mm厚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5)槽底不得受水浸泡,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回填。基坑回填1)基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基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2)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应根据所采用的压实机具按GB50268-2008相关规定选取。3)回填作业每层土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应经现场试验确定。4)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重型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按压实机械的规格和管道的设计承载力,通过计算确定。基坑监测监测目的基坑监测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护结构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得以实现的依托。在施工中依据施工现场和监测结果反馈的信息,掌握岩土层、支护结构、周边建(构)筑物的动态,并据此调整支护方案,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1)检验设计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与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2)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在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免产生过大变形而引起相邻建(构)筑物的倾斜或开裂。3)积累工程经验。采用反分析方法导出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理论共识,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整体水平提供依据。监测内容为了控制围护结构、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变位、沉降和预报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正确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监测网络,实现信息化施工,其主要监测内容有:①围护结构的顶部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深层水平位移。②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倾斜等。③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④既有建筑物及地表裂缝宽度监测。监测要求①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由满足规范要求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监测工作。②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观测频率等应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③量测数据必须完整、可靠,对施工工况应有详细的描述,起到施工监控的作用,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应尽快提交工程施工单位和项目决策部门并同时提交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以据此及时安排和调整施工措施及进度。尤其要做好初始数据的记录,各监测项目在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得少于两次。④施工期间要对全过程进行观测。⑤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均须及时整理监测资料,以便发现数据有误时,及时改正和补测,当发现测值有明显异常时,应迅速通知相关参建单位,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监测数据必须及时并定期地提供给设计院。⑥每次监测得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审核、消除错误和取舍之后,方可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绘出各观测项目观测值与施工工序、施工进度、及开挖过程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说明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和建筑物在观测期间的工作状态与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或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供研究解决问题的参考。⑦应加强对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监测,以确保施工期间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电器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和地面一定的距离。从基坑边缘向外3倍基坑深度范围的建筑物均为监测对象。⑧基坑各开挖段应严格动态控制变形,考虑变形的时空效应,变形监测值的变化速率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②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③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④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⑤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⑥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⑦支护结构出现开裂。⑧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⑨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⑩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⑪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⑫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⑬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①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②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③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④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⑤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动态施工本项目所有基坑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施工期间应严格进行施工监测工作,施工完成应不间断进行防治效果监测和营运期监测,以施工安全检测和防治效果监测为主,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滑坡稳定状态、指导施工、反馈设计和防治效果检验的重要依据。(1)施工期间应有专人观测基坑变形情况,以保证施工安全。(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仔细做好记录和地质编录工作,并加强监控,和信息反馈工作,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发现有与设计不符或有任何异常,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危大工程根据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涉及深基坑、支撑体系、高大模板、吊装、拆除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范围或存在对周边环境安全影响的工序,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本项目涉及的危大工程重点部位与环节梳理如下。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与环节1)主要风险源:高石路车行地通道深基坑施工。2)CD、EF段支护桩位于轨道江跳线30m保护线以内,按要求应采用人工挖孔。3)其它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期间,对工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若存在)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尤其是距离基坑较近的煤气、雨水、污水、上水等管线必须进行重点保护。各类地下管线差异沉降的控制标准根据管线主管部门要求确定,若无特殊要求,可按照相对转角1/100进行控制。4)保障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措施基坑开挖期间,做好降水及基坑监测,严禁在坡顶范围内堆载;临时土石方的堆放应包括自身稳定性、邻近建筑物地基及基坑稳定。做好应急预案,实施信息化施工。在基坑的危险部位、临边、临空位置,设置安全防护及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夜间施工时,照明必须充足;应设置专门的上下坡道或爬梯。危大工程注意事项危大工程范围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建议基坑工程基坑工程基坑的支护、降水工程基坑的支护、降水工程1、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复勘,若发现与工程地质详堪报告不符,应及时反馈。2、基坑工程施工前,要对对基坑周边建筑先进行第三方房屋及既有构筑物的检测调查、技术鉴定,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抢险及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必要的依据。3、基坑施工前将基坑影响范围内的管线改移。施工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现状煤气管道破坏、上水管道破裂、电缆破坏、通讯管道等而出现险情时,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上报,通知管线权属单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立即组织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应急响应措施。4、基坑雨季施工时,应准备充足的抽排水设备,以便大雨时及雨后及时抽排基坑积水,避免基坑被雨水浸泡。同时加强对边坡支护结构的监控量测及现场巡查。确保工程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做到大雨后能立即复工。5、施工中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防止基坑纵向滑坡:(1)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2)因此在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均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降水措施,保证该层土中降水效果;(3)暴雨来临之前所有边坡应铺设塑料膜防止暴雨冲刷,同时在坡脚设置大功率水泵抽水,防止坡脚浸水;(4)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必要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5)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6)坡顶严禁堆积荷载,坡顶不允许设置便道;(7)紧贴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挡水墙,严禁在四周设排水沟,防止沟内积水向坑内渗透。6、施工中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防止坑底隆起:(1)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2)地基加固、井点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要求施工;(3)基坑周边禁止超载;(4)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详察,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作必要的技术处理。7、施工中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防止围护结构渗漏:(1)严格控制围护结构的垂直度,避免开叉;(2)围护墙施工时保证整体垂直度;(3)混凝土浇注时必须连续,避免出现堵管、导管拔空等现象,及时清除绕管混凝土;(4)围护墙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都详细记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5)基坑开挖中,随挖随撑,防止围护结构出现大的变形,造成围护接缝渗漏。8、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信息。车行地通主体结构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模板安装前,要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和试拼装。安装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倾覆固定措施。模板安装时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支架搭在模板上,也不得将模板与支架或操作台连成一体。拆除模板之前,设立禁区,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拆模。支撑体系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支架基础应计算地基承载力,支架应计算杆件强度,并验算支架的稳定性,必须满足砼施工荷载要求。支架搭好后,需要对支架按总荷载的1.2倍进行预压。支架牢靠,不允许有松动现象。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1、钢筋笼的起重吊装工程;2、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1、钢筋笼的起重吊装工程;2、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1、人员要求(1)起重司机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对起重设备熟悉操作。(2)指挥人员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熟悉掌握各种指挥信号和手语。2、设备要求(1)据所吊物体重量、形状,要求起吊前对吊车钢丝绳、吊机和吊环进行受力验算,确定合理参数后选用材料和设备:吊车安装限位装置。(2)吊车要求性能可靠,经过特种设备检测,并出具合格证书。(3)吊车进场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对特种机械司机,及指挥人员上岗证件,进行检查核对,对钢丝绳,吊环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更换,确保施工安全。3、场地要求(1)道路应坚实平铺,同时场地已经过硬化和夯实,吊起时支腿下的方木要求支撑稳定和牢固。(2)作业前检查被吊物、场地、作业空间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3)码放构件的场地坚实平整,码放后支撑牢固、稳定。4、吊装要求(1)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环境、吊索具、防护用品。吊索具无缺陷,捆绑正确牢固,被吊物与其他物件无连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2)起重机作业时必须确定吊装区域,并社警戒标志,必要时派人监护。(3)大雨、大雪、大雾及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起重吊装作业。(4)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听从统一指挥。(5)使用起重机作业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考真题及答案部级
- 2024沙盘模型工艺加工及组装协议版
- 2024幼儿园厨师聘用合同:幼儿营养膳食制作与服务规范3篇
- 2024武汉房屋租赁合同押金退还流程范本3篇
- 2024年高强度铸件生产承包协议3篇
- 2024正式版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附房产市场评估报告3篇
- 2022-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解析版)
- 2024年证券市场居间业务合同3篇
- 2023-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题库与答案
- 2022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酸和碱 知识清单(人教版)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知识对比
- 最好用高速公路机电维修手册
- 家庭管理量表(FaMM)
- 土默特右旗高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源煤矿2022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年度治理计划
- 【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考题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治疗
- 神经外科手术的ERAS管理策略
- mt煤矿用氮气防灭火技术
- ASTM-B117-16-盐雾实验仪的标准操作规程(中文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老子》《论语》今读网课章节答案
- 配电箱采购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