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四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四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四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四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四单元提升强化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提升强化练(十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绵阳市高三模拟)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解析:题干中“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说明魏源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并不系统,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鸦片战争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要变革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中“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可不谓周乎”表现出了魏源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赞赏,故D项正确。答案:D2.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派中流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如郑观应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学中的数学、化学、光学、重学、气学和电学均出自古代中国。“西学中源”说的提出,主要目的是()A.为“中体西用”论提供理论依据B.减少引进西方科技的舆论阻力C.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D.迎合了当时“制洋器”的需要解析:“中体西用”与材料中“西学中源”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以方便国人接受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不是主要的目的,故C项错误;西方科技与“制洋器”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B3.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他强调“中学为体”以传承儒学,“西学为用”以西化儒学。即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该思想()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和洋务派思想一致C.是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D.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解析: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与材料中“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C4.1917年,学者杜亚泉发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推崇中国传统和平、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均贫富等思想,同时他也认为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他一再强调要“确信”本国传统文化,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这表明杜亚泉()A.推崇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反对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主张C.坚定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比较客观地认识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解析:材料反映的时间信息是“1917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对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态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推崇中国传统和平、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均贫富等思想,同时他也认为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得出并不是坚定地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他一再强调要‘确信’本国传统文化,但又不能‘自封自囿’”,得出比较客观地认识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济宁市高三模拟)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这一社会现象反映出()A.近代社会转型曲折艰难B.晚清改制缺乏社会基础C.国人思想守旧不愿革新D.士大夫研习西学已成风尚解析:题干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说明当时的士大夫还是有谈论西学的人,但是由于朝廷对维新变法人士的迫害,即使是原先的变法者也不敢再谈论,害怕因被指为康有为的同党受到牵连,体现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曲折,故A项正确。答案:A6.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60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统治B.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C.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D.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解析: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都旨在借鉴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旨在政治上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极为有限,故B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故C项正确;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都反对政治制度变革,故D项错误。答案:C7.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胡适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C、D两项错误。答案:B8.五四运动后,鼓吹新思潮的刊物有400多种。新思潮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这时的情况是“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这说明当时()A.学生运动放弃游行示威方式,转向进行理论思想宣传B.进步学生抛弃不切实际的空想,走上了切实可行的道路C.新思潮庞大混杂而无主流思想D.进步人士开始放弃资产阶级思想,转而向往社会主义解析:题干中“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不能说明学生放弃了游行示威的方式,故A项错误;题干中“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并不只是包含了学生,故B项错误;题干中“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说明五四运动之后的主流思想是社会主义,故C项错误;题干中“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人士开始倾向社会主义,故D项正确。答案:D9.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解析: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地主剥削的可能性,该主张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故A项正确;“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民族独立问题,故C项错误;俄国受“平均地权”的影响材料反映不出,故D项错误。答案:A10.“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辫子”是清王朝的象征。从材料信息看,民众剪掉辫子以示反清,即反对“鞑子”统治中国。这说明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故排除D项。答案:B11.《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直接吸收、借鉴到这篇文章中来。毛泽东借鉴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原因是()A.新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C.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D.毛泽东为全面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地位解析: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但是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未指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毛泽东之所以借鉴新三民主义主要在于其中的民族、民权、民生的某些思想主张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具有一致性,如都主张反帝反封建,注重改善工农生活,故C项正确;毛泽东借鉴新三民主义并非为全面评价孙中山,故D项错误。答案:C12.中共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找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道路的内容相同②领导力量相同③面临的社会矛盾相同④依靠力量相同A.②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第一次飞跃的道路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第二次飞跃的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①错误;领导力量都是无产阶级,故②正确;第一次飞跃时,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第二次飞跃时,社会矛盾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故③错误;毛泽东战略思想中的一大核心观点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产业工人、农民,也包括各种民主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其中有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左派和中间派别,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依靠最广泛的统一战线,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现代民主形成时期,古代民主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最后的结果无疑很有戏剧性: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材料二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一大”期间,孙中山起草、手订《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二十五条,规定“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还规定了国民政府建设的程序依次为: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在宪政时期开始后,中央政府当完成设立五院,以试行五权之治,其顺序为: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各院院长皆归总统任免并督率之。——《孙中山全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革命者与美国建国精英在国家治理上的不同点。并说明美国如何“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16分)(2)依据材料二,比较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与西方三权分立有什么不同。分析孙中山不直接运用三权宪法而设立五权之治的原因。(9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可以得出法国革命者追求直接民主,美国建国精英追求间接民主;根据材料一“最后的结果……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可以得出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建立现代民主,美国建国精英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美国的民主制度建设,不难得出答案,如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民主原则,建立起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等。(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以试行五权之治,其顺序为: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再结合所学的三权分立,可以得出不同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第二小问,可以联系所学知识,考试权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监察权中国古代亦有之,强调监察权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以及徇私舞弊。答案:(1)不同:法国革命者追求直接民主,美国建国精英追求间接民主;法国革命者未能成功建立现代民主,美国建国精英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说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民主原则,建立起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2)不同:考试权、监察权。原因: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和监察制;避免行政权兼考试权会造成私自用人(或引用私人);以立法权兼监察权会造成议会专制。14.(2017·德州市高三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材料二1894年,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做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严复选择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内容上加以增减、改造,又以“按语”的形式借题发挥。他认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摘编自张昭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