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统一标准_第1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统一标准_第2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统一标准_第3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统一标准_第4页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统一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原则建标12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年3月1日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原则建标127——目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2第三章

建筑面积指标………………3第四章

建设用地……………………5第五章

规划布局……………………5第六章

建筑原则……………………5第七章

仪器设备装备及其她有关指标……………6附录一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指标………7附录二实验室重要仪器装备原则……………………9附录三本建设原则用词和用语阐明………………12附件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原则条文阐明………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提高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对的掌握建设原则,合理拟定建设规模,满足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原则。第二条本建设原则合用于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她各级各类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有关功能用房建设可参照执行。第三条本建设原则是合理拟定项目建设水平全国统一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要根据,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实行重要尺度。第四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必要根据国家关于法律、法规和规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科学、合理、经济、合用原则,从本地区疾病防止控制工作实际出发,对的解决现状与发展、需求与也许关系,做到规模适当、功能合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第五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都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规定,充分运用既有卫生资源和基本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第六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除执行本建设原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关于原则、规范和定额、指标规定。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规模,应依照其基本功能定位、机构人员编制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规定拟定。第八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配套设施和场地构成。房屋建筑由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和行政用房等某些构成。配套设施由供配电、弱电、空调、给排水、消防等各地区建筑基本规定且必要配备设施,以及属于依照本地气等待条件特殊配备固体废弃物解决、采暖锅炉、蒸汽锅炉或热互换设施、废水解决、公共浴室等设施,或依照都市规划、节能或环保规定而需要特殊配备设施构成。场地由道路、绿地、停车场等某些构成。第九条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和行政用房建设规模应遵循满足基本功能、兼顾将来发展原则拟定。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应依照疾病防止控制工作需要另行设立。第十条配套设施建设,应按照节约、通用原则,充分运用社会公共设施。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十一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面积指标应按省级70m2/人、地级65m2/人、县级60m表1各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建设规模类别服务人口(万人)建筑面积(m2)省级>700024000~34000>400018500~24000>100013000~18500<10007500~13000市级>5005800~7000>3004700~5800>1003500~4700<1002500~3500县级>804100~6150>402450~4100>101250~2450<10850~1250注:经济较发达或和疾病防止控制任务繁重省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其建筑面积可在上表规定原则上增长5%-10%建筑面积;承担国家重点任务实验室,按认证规定增长相应面积。直辖市、重点都市可依照其服务内容或疾病防止控制能力按同级最高原则规划建设。国家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规模按功能需求与人员编制另行拟定。第十二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按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参照表2拟定。表2省、地、县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面积分类构成(%)级别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行政用房省级41-5024-3420-243-6地级40-4824-2821-284-6县级35-4223-2525-326-10注:人均行政办公用房面积不得超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原则》规定。第十三条经论证批准设立特殊实验用房,其建筑面积指标按附录A规定计算。第十四条承担在职人员培训和教学任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可在总建筑面积基本上增长5%-10%建筑面积。第四章建设用地第十五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应坚持科学、合理、节约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同步,恰当考虑将来发展。第十六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容积率宜为1.2-2.0。第十七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绿化用地应符合本地关于规定。第五章规划布局第十八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具备较好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二、周边宜有便利水、电、路等公用基本设施。三、地形规整,交通以便。四、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五、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合。第十九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宜一次规划,一次建设,确有困难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在总体布局时应充分运用地形地貌,对的解决功能分区以及各分区之间互相联系与分隔关系,科学布置各类建筑物,合理组织人流、物流。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宜采用分散布局形式。实验用房宜与业务、保障、行政等其她功能用房分开设立,实验用房宜处在本地夏季最小风频上风向。不同类别实验用房宜独立设立。第六章建筑原则第二十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设计应以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经济合用、环保节能为原则,同步满足周边环境与城乡规划规定。第二十一条除有特殊规定外,实验用房布局、朝向、间距应保证室内有良好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第二十二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承担研究、中试和存储剧毒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二、不属于本条第一款县、县级市及以上疾病防止控制中心重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第二十三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用房构造形式宜采用框架(剪)构造或钢构造。第二十四条设立实验用房等重要建筑耐火级别不应低于二级。第二十五条建筑内部实验区与实验人员办公、公共垂直通道等非实验区域互相隔离,并满足人流、物流规定。第二十六条建筑物垂直布局应遵循便于废气解决排放与稀释,有助于工程管网设立,以及各类功能区相对独立集中布置原则进行。实验、业务、保障及行政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种楼宇,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最上部。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种楼宇,由上至下宜按照毒理(涉及动物实验)、理化、微生物依次安排。第二十七条实验用房宜安装电梯,四层及以上设立实验用房建筑应安装电梯。设立电梯至少有一部货梯或有一部客梯兼作货梯。有条件宜设立独立污物电梯。第二十八条实验用房外窗不适当采用有色玻璃。对有避光规定实验用房应另行采用物理屏障办法。第二十九条无特别规定实验用房,内隔墙宜采用轻质材料,并具备良好可视性。内隔墙材料应具备牢固、保温、防火、防潮及表面光滑平整特性。顶棚、墙面材料、构造应满足不起尘、不积灰、吸附性小、耐腐蚀、防水与易清洗规定。地面材料应满足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及防滑规定。干净实验用房,负压生物安全实验用房以及其她有特定规定实验用房地面材料还应满足整体无缝隙规定。涉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等有特殊规定实验用房,其建筑布局、维护构造应满足相应专业规定。第三十条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与其她排水系统分开设立。对于具有病原微生物、放射性物质,以及毒理(动物)实验用房废水,宜分别设立排水管道。涉及酸、碱及有机溶剂实验用房,水槽、排水管道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第三十一条实验废水应进行无害化解决,水质符合现行国标《污水综合排放原则》GB8978规定。第三十二条易受化学物质灼伤实验区域内,宜设立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应在紧急疏散方向公共区域,或交通便利、服务半径较社区域,设立共用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对于二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用房,应按现行国标《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GB19489设立洗眼设施和紧急冲淋装置。有条件实验用房应设立与检测工作范畴相应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设施。第三十三条实验用房环境温、湿度应符合实验环境需要。空调系统不得导致不同实验用房之间空气互换,并应满足使用灵活、节能规定。具备干净度、温湿度、压力梯度规定不同功能类别实验用房,应采用独立空气调节系统。第三十四条对于集中大量释放有害物实验操作点,应采用局部机械排风办法。对于分散、微量释放有害物实验用房,宜采用全面机械通风办法。同步采用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办法,应避免全面通风对局部排风气流产生横向干扰。第三十五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供电应留有足够负荷余量,设施应安全可靠,采用双路供电。不具备双路供电条件,应设立自备电源。有特殊规定,应配备不间断电源。有特殊规定仪器设备宜设立独立接地系统。第三十六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应设立防雷系统。计算机网络机房、大型仪器分析室等有特殊规定场合宜设立独立防雷系统。第三十七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应设立完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设立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应按关于规定设立。第三十八条实验用台柜基材应符合环保规定,面材应具备理化性能好、耐腐蚀、易清洗、防水、防火特点,构造与配件应满足人类功能学及操作安全规定。第七章仪器设备装备及其她有关指标第三十九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依照所承担工作类型、职责和任务应配备仪器设备参照附录B执行。第四十条疾病防止控制工作所需设备装备参照国家关于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投资估算,应按国家现行关于规定编制。在评估或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概算时,实验用房可参照建设地区相似建筑级别原则和构造形式住宅平均建筑工程造价2~4倍拟定,其她用房可参照1.5~2倍拟定。特殊功能规定建筑物,其建筑工程造价可按实际状况恰当提高。第四十二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经济评价,应按国家现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及有关规定执行。附录一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指标附表1 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指标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备注项目功能室内环境规定其她负压状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40~70合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备较大乃至高度危害或具备潜在危险致病因子,但实验过程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也许却相对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压宜为-20Pa~-30Pa,相邻相通房间压差为10Pa~15Pa,干净度为7级~8级。如果涉及较大潜在危害操作,宜采用全新风系统,排出空气通过高效滤器过滤表中面积以设立一间主实验室、室内放置一台生安柜计;每增长一台生安柜,需相应增长约10m2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110~160合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备高度危害性,易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备高度危害,普通有防止和治疗办法实验依照现行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执行1表中面积以设立一间主实验室、室内放置一台生安柜计;每增长一台生安柜,需相应增长约10m2建筑面积;2表中面积以设立一间动物室计;每增长一间小动物室,宜相应增长20~25m2建筑面积,每增长一间中动物室,宜相应增长30~40m3含“大型”动物(如牛等)实验室,建筑面积应依照实际需要设立ABSL-3(含小动物实验室)120~180ABSL-3(含中动物实验室)140~200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按实际需要拟定合用于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备高度危害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高度危险致病因子,实验过程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极易导致严重危害,没有防止和治疗办法实验依照现行国标《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执行ABSL-4(含小动物实验室)ABSL-4(含中动物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室透射电镜室50~60透射电镜检测温度15℃~30湿度≤70%防振动;防电磁干扰扫描电镜室25~35扫描电镜检测样品制备室40~50样品制备、超薄切片等暗室15~20电镜照片冲印PCR实验室试剂配制室25~35聚合酶链反映实验宜微正压1合用于有一定生物安全隐患实验;2实验流向、气流、人流、物流均为单向流样品解决室20~30宜为BSL-2或以上级别实验室核酸扩增室20~30压强不高于样品解决室,局部5级净化产物分析室20~30压强低于核酸扩增室续附表1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备注项目功能室内环境规定其她全自动微生物仪实验室40~60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依照实验对象选取常压或负压冷房20~40分子生物学实验及试剂存贮4℃~暧房20~40细菌培养37℃±环境测试仓60~80建筑材料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量检测;空气净化产品效果检测恒温恒湿温度23℃±0.5℃、湿度45%±换气次数1次/h和0次/h仓体30mSPF级实验室动物房大型800~1200SPF级动物实验温度20℃~25℃干净度7级换气次数10次~20次中型400~800小型200~400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测室空气检测室50~80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测恒温恒湿温度20℃~25℃换气次数0次/h百级干净室40~60无菌检查干净度局部5级周边7级实验室药效测试室100~130卫生杀虫产品药效检测室恒温恒湿温度26℃±1湿度60%±5%模仿现场测试室60~80卫生杀虫产品模仿现场药效检测恒温恒湿温度20℃~30湿度55%~65%等离子光谱仪/质谱仪检测室(ICP/MS室)60~80水、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微量元素一次多项检测干净度6级~7级温度18℃~26湿度<80%二噁英实验室250~300二噁英检测干净度6级~7级前解决室:负压、温度18℃~27湿度40%~60%磁质谱室:正压、温度22℃±1湿度35%±5%γ谱仪实验室80放射性核素定量分析据铅室重量拟定楼板承重放射源照射场100防护器材性能测试、仪器效验墙体、门、通风管、电线管等符合屏蔽规定放射化学实验室100水、食品放射性测量内部表面材料耐酸碱腐蚀注:表中实验用房面积中不包括实验人员办公室、监控室。附录二实验室重要仪器装备原则附表2实验室重要仪器装备原则序号仪器设备名称(类别)省地(市)县ABCABCABC1微生物鉴定系统212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1213微生物过滤检测系统11114微型全自动荧光酶标鉴定仪215放射免疫分析仪116PCR扩增仪(实时、荧光)217PCR扩增仪261318电泳系统261319脉冲凝胶电泳仪110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111酶标仪36241212自动洗板机36241213多头移液器(套)10605303514空气微生物采样器24121215水中微生物膜过滤装置121116超净工作台1020462317生物安全柜1015351218生物显微镜8255152519生物解剖镜2412120倒置显微镜282121荧光显微镜2513122暗视野显微镜1211123电子显微镜124超薄切片机1125核酸蛋白转膜仪3126紫外核酸蛋白测定仪1127杂交炉2128自动凝胶成像仪14129核酸冷冻离心干燥仪1130病毒载量测定装置131DNA测序仪132DNA转导仪133层析纯化装置134流式细胞仪1135低温高速离心机3813136普通离心机610483637真空冷冻干燥机1238高压灭菌器4153102439干烤灭菌器5153102640高精度恒温恒湿箱142141恒温培养箱104062551042生化培养箱415251243霉菌培养箱131144CO2培养箱182145厌氧培养箱121146厌氧工作站147恒温水浴箱10205104548恒温摇床培养箱4835149低温冰箱(-20温冰箱(-40℃4251低温冰箱(-85℃351152超低温冰箱(-140℃153组织切片制作系统1154冰冻切片机(套)11155液氮罐310231256程序降温仪157人工气候箱158PEET柜159超低容量喷雾机11160吸入染毒系统1161均质器612352262全自动血球记数器263图像分析系统164超声波清洗器13165制冰机3166血乳酸仪167多导生理记录仪168尿分析仪169水迷宫仪170穿梭箱171微量振荡器410351272样品粉碎机23121173微波消解器24121174超声波细胞粉碎仪1275纯水解决器251311761/100万电子天平1771/万--1/10万电子天平(兼容)142781/万电子天平2102812791/千电子天平5203102480等离子光谱分析系统1181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1182原子吸取分光光谱仪2412183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1212184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谱仪1185红外分光光谱仪186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1312187可见分光光度计410352288荧光分光光度计12189锌卟啉测定仪1190散射式浊度仪12111191旋光测定仪11111192折光仪11111193总有机碳测定仪1194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19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196高辨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97气相色谱仪36241198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199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24121101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11102离子色谱仪12111103毛细管电泳仪1104制备色谱仪1105逆流色谱仪1106飞行时间质谱仪1107磁质谱仪1108分离质谱仪1109核磁共振波谱仪1110固相微萃取系统1211111顶空进样装置11111112吹扫捕集装置111113吹氮浓缩装置121114超临界萃取系统1115热解析仪111116迅速溶剂萃取系统1117超声波萃取仪1118自动凝胶流分收集器11119薄层色谱系统111111120薄层色谱扫描仪11121pH/离子选取电极测定仪6103422122电导率测定仪111111123极谱/电位/阳极溶出仪111124流动注射分析仪11125蛋白质测序仪1126多功能迅速检测仪1127水分测定仪11128水质持续自动检测系统1129激光粒度分析仪21130分散度测定仪111131甲醛测定仪111111132一氧化碳测定仪231212133二氧化碳测定仪231212134空气采样装置6104624135蛋白质自动测定仪11136全自动纤维素测定仪1137全自动脂肪测定仪1138双向蛋白电泳仪1139化学发光仪1140臭氧测定仪121111141高速大容量旋转蒸发器2321142热释光剂量仪(套)2211143医用诊断X线机性能检测设备121144放射治疗剂量测量仪111145α、β表面沾污测量仪12111146中子剂量当量测量仪111147防护级χ、γ射线剂量仪342211148低本底γ谱仪(高纯锗)111149数字减影设备性能检测体模11150CT性能检测体模111151计算机X射线照相装置性能检测、直接数字式X射线照相装置性能检测体模11152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装置性能检测体模11153放疗自动扫描水箱111154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性能检测体模1155磁共振性能检测体模1156液体闪烁测量仪11157环境级χ、γ剂量率仪221111158便携式γ谱仪111159α、β弱放射性测量装置111160低本底液体闪烁测量仪1161氡钍分析仪111162中子射线个人剂量测量装置1163个人剂量报警仪48242164放射防护器材防护性能检测设备(套)1165灰化装置111166石材样品粉碎设备(套)1167紫外线强度分析仪111111168硫化氢迅速监测仪11111169二氧化硫自动监测仪11170氯气迅速检测仪11171动压平衡自动跟踪等速烟尘采样仪1172振动测定仪111173微波漏能测试仪1111174场强仪1175频谱分析仪(套)1176氨测定仪11177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11178有机气体测定仪11179气体采样及浓缩系统11180声级计342312181X光机1111182高千伏X光机1183听力计22111184B超(甲状腺、腹部)22111185肺功能测定仪1211186血流图仪1187肌电图仪1188裂隙灯1189脑电图仪119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119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111注:A:完毕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B:按照基本功能必要装备基本仪器设备;C:依照地区特点、工作需求应装备基本仪器设备。附录三本建设原则用词和用语阐明为便于在执行本原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规定严格限度不同用词阐明如下:1表达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用词:正面词采用“必要”;反面词采用“禁止”。2表达严格,在正常状况下均应这样做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达容许稍有选取,在条件允许时一方面应这样做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适当”。4表达有选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采用“可”。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原则条文阐明目录第一章

总则…………14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14第三章

建筑面积指标………………15第四章

建设用地……………………17第五章

规划布局……………………18第六章

建筑原则……………………18第七章

仪器设备装备及其她有关指标……………2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有效实行疾病防止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有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诲与健康增进和技术指引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原则。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原则合用范畴。本建设原则除为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提供根据外,也为其她各级各类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立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防止控制机构有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根据。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原则作用。第四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规定,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防止控制和卫生服务需求,从国内基本国情出发,对的解决好需要与也许,现状与发展关系,坚持科学、合理、合用、节约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科学性和先进性基本上,应充分考虑工艺合理性和合用性,同步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减少运营能耗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投资效益。第五条在都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注重卫生资源合理配备。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时候,应充分运用已有基本设施,合理规划、充分运用。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原则与国家现行关于工程建设强制性原则、规范、定额、指标关系。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规模仿定原则。国内地区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而建设规模也不尽相似。第八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承担基本工作任务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防止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诲与增进、应用研究与指引、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重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基本职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构成依照履行基本职能、完毕基本任务需要拟定。第九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用房,依照职能分工、开展工作、满足功能、完毕任务规定,分为基本实验用房和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基本实验用房,指相应职能分工、满足必要开展基本工作任务所需实验用房,涉及微生物与寄生虫、理化、毒理、消毒与病媒生物、放射等各类基本项目功能实验用房,是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开展寻常工作基本。其建设规模应依照满足基本功能、完毕基本疾病防止控制任务,同步兼顾将来发展原则拟定。特殊用途实验用房,指依照地区卫生发展规划、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设立,功能针对性较强、条件规定较高、构造较复杂、投资较大实验室,如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二噁英实验室、电子显微镜实验室、SPF级实验动物房、等离子光谱/质谱仪检测室等,是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在满足开展基本工作基本上,提高工作水平、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所需设立实验用房。其建设规模应依照辖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技术水平拟定。业务用房,是指开展卫生部《各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职能》明确业务工作,除实验用房某些之外所需工作用房。其建设规模应依照完毕基本业务工作任务实际需要进行拟定。保障用房,是指各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正常开展工作所不可缺少,对疾病防止控制工作起辅助支持作用功能用房,涉及实验用品库房、普通化学试剂库房、毒害性物品库房(剧毒品库)、易燃易爆物品库房、腐蚀性物品库房、应急物资储备库房、冷库、中心供应站、污水解决设施、配电房、泵房、车库、消防设施及其她建筑设施用房等。其建设规模应按完毕基本工作任务、保障卫生防病机制正常运转所必要具备功能单元拟定。行政用房,涉及领导办公室、中心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纪委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档案室、工会、消防安保、后勤管理部、保卫部等功能用房。建设规模参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原则拟定。第十条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小而全建设模式逐渐裁减,充分运用社会化公共服务资源已成为趋势。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十一条省、地、县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面积指标是编制组依照全国28个省级、132个地市级和456个县区级共616个疾病防止控制机构现状状况调查成果和理论测算拟定。国家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规模按功能需求与人员编制,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拟定。第十二条各类工作用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是在省、地、县三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各类工作用房基本状况调查成果基本上,依照卫生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省、地、县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引意见》(卫办疾控发〔〕108号)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规定,以及开展各项基本业务工作需要,结合专家综合分析评估拟定。一、省、地、县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依照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用房:1省级:BSL-3/ABSL-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初筛、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含其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有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2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确认实验室按国家规定设立),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有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用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等。3县级:血清学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及肠道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有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检测室,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二、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室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1省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菌、病毒、霉菌及其她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微生物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有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抗药性测定,作业场合、公共场合、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有关实验,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安全性检测,消杀产品和卫生产品卫生质量分析,健康有关物品材料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分析,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检测,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分析,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核恐怖、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急性、亚急性、亚慢性与慢性毒性实验,刺激性与过敏性实验、致癌与致畸毒性实验,营养与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化妆品功能评价,其她健康有关物品关于功能评价等。2地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细菌、病毒、霉菌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卫生质量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有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抗药性测定,作业场合、公共场合、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有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及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初步分析等。3县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实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常用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分离,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作业场合、公共场合、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有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常用毒物和化学污染因素初步分析等。第十三条特殊用途实验用房,不限于附录A所列项目,应依照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实际需要另行设立。本条明确了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计算根据,详细建筑面积应依照专业特点、实验规定、建筑形式等实际状况拟定。第十四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培训和教学用房建设规模,依照卫生部《颁发试行〈卫生防疫站工作制度〉等六个文献告知》(83)卫防字第61号)附件四《各级卫生防疫站建筑原则(试行)》中“凡承担教学实习任务卫生防疫站可按编制每人增长1M2—3M2建筑面积”规定,并换算占总面积比例为3%—8%基本上,和卫生部与发展改革委针对中西部地区国债建设项目共同制定《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建设指引意见》中“承担教学实习任务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建筑面积可在上表6规定原则上增长5%~10%建筑面积第四章建设用地第十五条本条规定了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原则。第十六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宜建筑密度小、朝向好、间距较大、自然通风顺畅、绿化率高,以便实验室废气解决排放、稀释与扩散,同步便于合理安排具备不同区域特性规定人流、物流以及满足实验室其她关于特性规定,避免或减少交叉污染。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设用地,涉及基本实验、业务、保障、行政、特殊实验、教学培训用房以及配套设施和场地用地。第十七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绿化用地原则。第五章规划布局第十八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选址,应在执行国家关于政策与节约投资前提下,充分考虑便于服务社会,避免对外界产生不安全影响以及防止外界不良干扰等规定。第十九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宜一次规划,依照财力也许一次或分期建设。由于实验用房专业性强,功能特殊,同步具备一定生物(如病毒、细菌)、化学(如各种有毒物品)、物理(如放射物)安全性,对建筑构造、通风、空气调节、水电、人流、物流等有特定规定,因而,实验用房不适当与其她功能用房混建。对于毒理(涉及动物房)、理化、微生物等不同类别实验建筑,由于实验内容与安全特点不同,如:毒理(涉及动物房)实验室具备恶臭气体散发,微生物实验室具备生物安全隐患,理化实验室具备化学有害物产生等,需避免互相交叉污染或干扰;同步,由于不同类别实验建筑对室内空气环境工艺性规定不同,如:动物房普通需要进行全面净化,理化实验室普遍需要有效通风等,需设立具备相应特点工程管网,微生物实验室中许多用房需要设立负压或进行净化。因而,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宜采用分散布局形式,不同类别实验建筑宜独立设立,如分别设立毒理楼、理化楼、微生物楼等。在总平面布局时,由于实验室常有不良气体排出,因而实验用房宜设立在本地夏季最小风频上风向,并依照各类实验用房排放气体特性以及对环境污染限度大小,从上风向向下风向,宜按照毒理、理化、微生物依次排列,以减少对其她建筑物内空气污染。本条对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各类功能建筑分区以及各分区之间联系与分隔提出了原则性规定。第六章建筑原则第二十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性和功能性特点规定下,按照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经济合用原则,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第二十一条在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各类实验过程中,常会产生各种有毒、有腐蚀性、异嗅及易燃易爆气体。这些有害气体需要及时排出室外,避免导致室内污染,保障实验人员健康与安全,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因而,实验用房通风是实验室建设不可缺少一项重要内容。自然通风是实验用房全面通风一种重要方式,自然通风重要依托启动门窗来实现。因而,有实验用房建筑物不适当采用玻璃幕墙,宜采用窗下墙形式。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考虑扩大外窗及其可启动面积。自然采光对于实验用房而言是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助于实验人员视觉判断,并且让自然日光进入实验用房将会改进每个空间形象与品质。实验建筑物方位应保证室内具备良好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仪器设备较多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实验建筑物朝向,应依照夏季主导风向对实验室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长自然通风风压作用拟定。实验建筑物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90°夹角,最小也不适当不大于45°角。采用自然通风与采光,对于整体建筑物无需常年人工通风或制造常年人工气候以及人工照明,既节约了建设投资,减少了运营与维护费用,又使安全性、可靠性与舒服性更有保障。机械通风是实验建筑不可缺少重要通风方式,例如:1.许多实验用房需要具备干净、负压、恒温恒湿环境条件,需设立空气调节系统;2.在实验过程中集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要通过局部排风罩进行捕集、排除。因而,建筑形式应便于采用机械通风办法。本条按照满足工艺规定、节约投资、减少能耗原则,规定了实验建筑关于通风与采光设计规定。第二十二条本条是依照现行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原则》GB50223关于规定,拟定了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第二十三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室特点是实验内容广泛,规定各异,其大小、形态及室内环境指标多不相似,应依照实验对象、内容与规定进行建造。实验用房是实验工艺一种重要构成某些,具备针对性与多样性特点。有需要建筑物提供大空间来形成开放型实验室,如许多化学实验室,由于它们共性较多,需要工作面较大,因而常被但愿建成大空间工作平台,以便互相配合,提高工效;有需要在较大空间内按实验特定规定划分出各种区域,形成一种组合型实验室。如:①组合形式PCR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依照特定专业规定,应设立五个(或四个/三个)互相隔离工作区域,即试剂贮存和准备区、样品粉碎区(依照需要设立)、样品制备区、扩增反映混合物配制和扩增区以及产物分析区;当采用荧光PCR时,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区可合并为一种区。为了减少不同工作区之间空气互换量,各个工作区出入口应设立缓冲间,并且当建筑条件允许时,可设立内部专用走廊,形成定向人流、物流与实验流程。同步对室内环境也有特定规定,需设立通风系统,形成定向气流包保护区,避免各个实验区之间互相干扰。②HIV血清学实验室,按专业规定,应设立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三个区域,依照需要还可设立血清库。整体布局应符合合理工艺流程、生物安全以及人流与物流规定。因而,实验用房具备如下两个特点:一是无普通民用建筑中惯有“原则层”或“原则间”概念;二是需要建筑物提供大面积敞开空间以及一定层高,以便各种类型实验室布置与建造。鉴于上述特点,实验用房宜采用框架(剪)或钢构造,消除混合构造中承重墙对空间限制,便于实验室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灵活设立。第二十四条本条依照现行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等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定,规定了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建筑防火设计原则。设立实验用房建筑耐火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设立应符合国家关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对于大型贵重仪器实验室以及过水后将发生严重危害环境或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事故实验室,应采用合理气体灭火装置。合用于实验室气体灭火装置普通有自动气体灭火装置和手动灭火器。采用自动气体灭火装置时,应在室内外分别设立手动控制开关,同步还应在消防值班室设立手动直接控制装置。第二十五条为了合理组织人流、物流、避免交叉污染,实验用房内部平面布局应满足下列规定:①实验区与非实验区互相隔离;②人员经更衣室更衣后进出实验区;③物品,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经垂直通道到达楼层后可直接进出实验区。本条规定了实验用房内部平面布局原则。第二十六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用房在楼宇中垂直布局,应依照各类用房散发废气毒性、刺激性及异嗅强弱限度,以及工程管网量,并考虑合理人流、物流组织和工作流程来拟定。实验、业务、保障及行政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种楼宇时,宜将实验用房置于楼宇最上部,明确功能分区,保证明验用房呈独立区域,并解决好交通关系,建立完善管理机制,避免不同类别人流、物流相混杂。别的用房垂直布局宜按照业务、行政及保障用房依次向下布置。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种楼宇时,由于毒理(涉及动物存养)实验室散发异嗅气体量与强度较大、工程管网量多、布置复杂,因而毒理实验室宜设立在最上部;理化实验室散发化学气体量较多、工程管网量较大,因而理化实验室宜设立在楼宇上部;微生物实验室所需通风设施工程管网量相对较少,同步,实验室含致病微生物污水应收集消毒后排放,因而微生物实验室宜设立在毒理、理化实验室下方。实验用房在楼层间布局,宜按类别单元进行归拢,分层设立。对于容易导致交叉干扰,而又难以有效隔离实验室,不得同层混合布置。本条规定有助于有毒有害气体解决排放与稀释,减轻对其她用房不良影响,同步便于合理设立工程管网。第二十七条设立实验用房建筑电梯,按用途可分为客梯和货梯两类;按专业清洁规定可分为清洁梯和污物梯两类。实验用房垂直交通,在满足人流需要同步,更应满足物流,涉及样品、试剂、器皿、仪器设备等运送需要,因而实验用房宜安装电梯,位于四层及以上实验用房应安装电梯。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建筑,在拟定电梯时应至少设有一部货梯或至少有一部客梯可兼作货梯,以便实验用品,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垂直运送。有条件者,宜单独设立污物梯。客梯(清洁梯)位置应设于楼宇主入口视觉明显、交通便利区域;货梯普通与客梯相邻,这种设立可以减少造价、提高效率,但也可以依照特殊需要,避开重要人流路线,在楼宇其她区域独立设立,普通是设于楼宇另一端。在这种状况下,货梯往往更多地被当作污物梯使用。独立货梯或污物梯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进行管理,仅用于设备、材料、样品和其她供应运送,并便于实现封闭清理与消毒。货梯或客货两用梯除设有常规功能外,还应配备运营直驶与停站更改功能。它作用是保证在运送物品,特别是具有致病微生物实验样品与废弃物时,可以不受梯外其她楼层召唤以及更改梯内错按楼层按钮而直接到达目楼层。本条依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人流、物流合理需要,拟定电梯设立规定。第二十八条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因外窗玻璃色彩导致色觉判断误差,本条对实验用房外窗玻璃色彩,以及避光办法规定进行了规定。第二十九条实验室内隔墙应优先选用厚度簿、保温性好、施工以便新型轻质材料,并满足牢固、保温、防火及表面光滑平整规定,对合理布局、扩大使用面积、提高建设档次、呈现良好形象具备明显作用,更为重要是应对将来改建、扩建具备较好灵活性。无特定规定实验用房,内隔墙应具备良好可视性,其意义在于:①提高安全性。由于实验室构造往往比较复杂,工作人员较少,因而,提高实验室可视性,有助于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浮现意外事故;②提高明亮度、增强开阔感。由于实验室隔墙诸多,对光线阻挡限度较重,因而,提高实验室可视性,有助于保证整个实验区域,涉及走廊明亮限度,并增强开阔感。实验用房采用玻璃分隔时,地面以上应采用不低于1m实墙,以便放置装有电源插座实验边台,并耐受推车等物体冲撞,提高安全性。走廊两侧可以在条件容许前提下尽量提高透明面积比例。纵隔墙不适当所有采用玻璃隔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空间是当代实验用房设计重要理念之一,提高单位空间贮物量在大多数实验用房中都是非常必要,在实验台上方设立支架或在墙上安装吊柜是一种被普遍采用既简洁又美观、实用方式,因而,应依照详细状况,在需要地方以实墙代替玻璃隔断来争取空间,储藏或搁置实验物品。当纵隔墙采用玻璃隔断时,应在近走廊与外墙处应各留不少于1.5m宽实墙,以利于放置冰箱、器皿柜、资料柜等高大物件。实验用房吊顶、墙面材料和构造除应满足不起尘、不积灰、吸附性小以外,还应满足耐消毒剂等化学物质腐蚀、防水与易清洗规定。实验用房地面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建筑材料。对于干净实验用房、负压状态BSL-2实验用房及其以上级别生物安全实验用房和其她有特定规定实验用房地面材料除应满足上述普通规定外,更应满足整体无缝隙规定。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实验用房等有特殊规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原则进行建设。第三十条本条依照实验用房废水性质、成分和被污染限度规定了实验废水排水系统设立原则,废水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执行。一、排水方式。实验废水排水系统,按所排除污水性质、成分和被污染限度并结合室外排水系统状况,可设立分流排水或合流排水系统:1具有普通致病微生物实验废水:宜设立专用排水管道,以便污水消毒。2具有放射性物质实验废水:在小型实验用房,当废水量较小,放射性物质浓度不大时,可合成一种排水系统。对于排出废水量较小,但浓度高时,可采用特制专用容器就地进行收集后,送往集中废水贮存槽,然后送往外协废水解决厂。在大型实验用房,应依照排出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化学性质等,可设立一种或几种排水系统分流排出,需要解决废水排至废水集中解决设施或外协公共废水解决厂进行解决。3混合后更为有害实验废水:当不同化学成分废水混合后反映对管道有损害或也许导致事故时应分流排出。4毒理实验用房:为了可以顺畅地排除实验动物房粪便,需要设立较普通下水更大直径排水管道,因而,宜单独安装专用排水系统。5具有机溶剂实验废水:由于有机溶剂往往不溶于水,不但有毒有害,并且多有强烈异味,会随排水支管道进入其她实验用房水封而散发至室内。因而,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实验用房,应尽量集中布置,并单独安装专用排水管道。6具有酸、碱、氰、铬等无机污染物实验废水:宜考虑设立独立排水管道。7三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用房废水:按照现行国标《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GB19489,设立独立排水系统。采用分流排水,有助于废水无害化解决。二、排水管材1具有酸、碱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选用耐酸耐碱材料制作。2具有氯仿、苯系物等溶剂型污染物实验废水:排水系统应选用耐有机溶剂腐蚀材料制作。第三十一条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废水中常具有少量酸、碱、氰、铬、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以及氯仿、苯、酯等有机污染物,甚至也许具有残存致病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因而,必要对废水进行有效地解决,以达到安全排放规定。第三十二条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是在非常态状况下使用两种应急救援设施。在需要经常使用硫酸、盐酸、硝酸及氢氧化钠等强腐蚀性化学品,以及需要接触致病微生物实验过程中,当意外发生,导致化学灼伤或受到生物污染时,需及时采用紧急救护办法,比较抱负解决办法是在第一时间进行大水量冲洗,因而在危险实验区,宜依照实验性质,合理设立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对于强腐蚀性化学品用量较大,并且有较多备用贮存实验用房,宜在每个实验用房设立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对于普通化学实验区,可以洗眼器为主,紧急冲淋器为辅,设立在易受化学灼伤实验用房内。若受条件限制,也可依照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用房特点,参照现行国标《化工公司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精神,在紧急疏散方向公共区域,或交通便利、服务半径较社区域(如公用走廊中部),设立共用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在微生物实验区,以设立洗眼器为主,普通对紧急冲淋器设立无特别规定。对于普通致病微生物实验用房,当条件允许时,宜在每个实验用房出口处设立洗眼器;对于二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用房,应按现行国标《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GB19489设立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洗眼器与紧急冲淋器水质应保持清洁。在建筑设计时应合理设立下水系统,以便定期置换管中陈水,保持水质常新。紧急冲淋器底部地面应防滑,不适当设立挡水板或淋浴盆,以防应急人员滑倒、绊倒,并采用地面防水办法,以免在寻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影响周边环境。有条件实验用房,应设立与检测工作范畴相应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报警设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本条规定了实验用房洗眼器、紧急冲淋器和有毒有害因素报警器等安全防护报警设施设立原则。第三十三条除了冷房、暖房及其她工艺规定有特殊实验条件实验用房外,普通实验用房温度、湿度应满足仪器设备工作规定,普通夏季温度不超过28℃,冬季温度不低于16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实验建筑空调合用状况与医院病房、宾馆饭店、办公写字楼、商场等建筑空调合用状况有很大区别,实验建筑物空调应具备如下三方面特点:1满足避免导致交叉污染规定。不同实验用房不得通过空调系统发生空气互换,导致实验用房交叉污染,因而各实验用房空调应具备独立回风功能。2满足实验用房不饱和使用规定。普通,实验用房使用率不饱和,在实验建筑物中,有是惯用实验用房,有是非惯用实验用房,有甚至很少使用。对于惯用实验用房,每天使用数量、时间也多不统一。这些实验用房使用不拟定因素,导致空调运营负荷波动较大,因而,但愿空调系统具备较好负荷调节功能。3满足实验用房不定期加班规定。实验用房加班较多,为了保持实验过程连贯性,往往需要超时使用,其工作特性决定了实验用房使用时间不受正常作息时间限制,甚至无法通过制定筹划来预见和安排实验用房工作时间,特别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需要实验用房可以随时启用,因而但愿空调系统具备提供小负荷功能。针对上述规定,实验用房空调系统应具备独立、灵活、节能特点。有干净、恒温恒湿、负压等特殊空气条件规定实验用房,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立;若采用合并系统,应按功能、类别进行归类组合形成不同系统单元,各系统单元独立设立。不同功能类别实验用房,不得采用公共新风、回风和排风系统,其意义重要在于如下二方面:1防止不同实验用房空气随回风互相混合,导致交叉干扰;2系统简朴、使用灵活、运营费用低、维修以便。密闭实验用房空气应保证一定新鲜度,其新风量按现行国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和《干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规定,应不不大于每人每小时40m3。第三十四条实验过程中,常有各种有毒、有腐蚀性、异嗅及易燃易爆物质散发,不但危害实验人员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