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选择题1.下列历史叙述集中反映了秦朝()文献记述出处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司马迁《史记》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班固《汉书》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藏书》A.“大一统”观念产生B.华夏认同愈加猛烈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国家治理趋于完善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史记》《汉书》《藏书》中都对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反映了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故选C项。“大一统”观念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解除A项;材料并非说明秦朝统一对华夏认同的影响,解除B项;材料没有介绍秦朝国家治理的措施,解除D项。2.(2024·东莞高三月考)先秦的祭祀制度规定:“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而秦始皇的策略是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只要有来历有说法,全部作为祭祀对象。这一变更表明()A.人文意识在慢慢淡化B.祭祀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C.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华夏认同观念的日益强化解析:选C。据材料“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可知,先秦时期的祭祀制度呈现等级性和地域性特征;而“秦始皇的策略是为我所用,兼收并蓄……只要有来历有说法,全部作为祭祀对象”,说明秦朝统一祭祀制度,这一变更反映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选C项。3.(2024·肇庆高三月考)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原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具有原始民主色调 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皇权受到相权制约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解析:选D。依据材料“一月古时原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可知,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把“政月”中的“政”字替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故选D项。4.(2024·广州高三月考)下表所示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保留了分封制的痕迹B.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调C.已有对相权制约意识D.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解析:选B。从材料中的郎中令、宗正及治粟内史等官员的职责可以看出,秦朝的政治体制具有明显的家国同构色调,故选B项。分封制在秦朝已经被郡县制取代,解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无关,解除。5.《逸周书·作雒解》中有周公因“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干脆任命。这一变更表明()A.郡县管理职能发生了变更B.君主专制理念的有效落实C.郡县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D.地方治理体系的因时制宜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西周因疆土扩大,设置郡县,且“县大于郡”,秦朝不仅郡大于县,且秦始皇通过对地方官员的干脆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因而西周和秦对于郡县的设置都是基于实际做出的调整,故选D项。周、秦的郡县都是地方的行政管理单位,职能未变,解除A项;郡县制属于中心集权的范畴,解除B项;材料未体现其他地方管理制度,解除C项。6.(2024·揭阳高三月考)《会稽刻石》记载,“秦始皇卅(三十)有七年,窥朝(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绍兴),宣省习俗”。其内容包括规范男女婚嫁、强调男尊女卑,希望民众遵守道德,共保太平。其意在()A.维护皇权专制独尊B.强化法家的正统地位C.推动南方经济开发D.巩固国家统一与稳定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规范地方风俗,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始皇规范地方风俗主要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和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项。7.(2024·揭阳高三月考)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垦田生产。这些措施()A.形成了地方的割据势力B.抗拒了匈奴对边疆的侵扰C.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选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迁移大量人口到达边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限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出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解除A项;匈奴位于北方,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和象郡并不是为了抗拒匈奴的侵扰,解除B项;这些措施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而非缓解中原地区人口压力,解除C项。8.秦始皇在折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A.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淌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将“贾人”“尝有市籍者”等迁至岭南,而汉初岭南出现商业都会,说明岭南地区商业的发展在确定程度上得益于秦始皇的人口迁移政策,可以说秦始皇的举措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故选B项。材料重点强调秦始皇的举措对于汉初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影响,解除A项;秦汉时期北方是国家经济的重心,解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解除D项。9.“角力”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军民习武练兵的一种方式,秦灭六国后“罢讲武礼,为角抵”,从而变成了民间一种单纯的消遣游戏。秦统治者的这一举措()A.丰富了民众消遣生活B.打击了六国残余势力C.旨在消退儒学的影响D.有助于良化社会风俗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将原本用于军民军事训练的“角力”变为了单纯消遣游戏性质的“角抵”,这有利于削减社会上的私斗行为,从而有助于良化社会风俗,D项正确。1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很快发展至数万人。不少六国贵族乘机而起,企图“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加入陈胜、吴广队伍的张耳、陈余反对陈胜称王,要他拥立六国的后裔。陈胜失败后,楚国贵族景驹和楚怀王之孙熊心先后被立为王。以上现象说明()A.六国力力影响照旧深刻B.秦统治者与农夫冲突激化C.六国贵族推动土地兼并D.秦朝推行中心集权制不力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秦末农夫起义中六国力力照旧影响巨大,故选A项。题干信息并未提及秦统治者与农夫之间的对立关系,解除B项;土地兼并发生的根本缘由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解除C项;中心集权制与地方分权相对,题干中未提及,解除D项。11.(2024·阳江四校高三联考)西汉贾谊认为:“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清代王夫之认为:“夫封建之不行复也,势也。虽然,习久而变者,必以其渐,秦惟暴裂之于一朝而怨满天下。”由此可见,在两人看来()A.复原分封制有利于巩固统治B.制度的更替须要渐进的过程C.郡国并行制是最合适的选择D.郡县制实施导致了秦的灭亡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贾谊认为秦朝并未继承殷周的制度,因此短命而亡,王夫之认为秦朝变革过于猛烈而导致灭亡,说明两人都主见制度的更替应按部就班,故选B项。王夫之认为废除分封制是必定趋势,解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郡国并行制是最合适的选择,解除C项;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统治,解除D项。12.(2024·佛山一模)有学者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学问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该学者意在强调()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C.精英学问分子的重要性D.秦朝覆灭缘由的多样性解析:选D。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秦帝国在施政过程中对传统的变更过速,激化了与原六国旧贵族、精英学问分子和平民百姓的冲突,多个因素导致了秦朝的覆灭,故选D项。题干主旨是探讨秦王朝分崩离析的诸多因素,“国家兴衰”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A项;题干并没有特别指向“文化认同”,解除B项;精英学问分子在秦王朝分崩离析的过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题干主旨不符,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13.(2024·深圳六校高三联考)秦始皇刻石是秦始皇东巡所刻制的七个碑石,其中六篇刻石文载于《史记》,《峄山刻石》因拓本而流传至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秦始皇刻石节选《峄山刻石》……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琅琊刻石》……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除疑定法,或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1)简要阐述上述材料的史料价值,并简要说明运用此类史料应当留意的问题。(2)除刻石、《史记》等传统文献外,探讨秦代历史还可运用哪些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解析:第(1)问“史料价值”从史料类型、印证史实、石刻内容等方面分析;“留意问题”从探讨上述问题的不足和局限角度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有关史料类型的学问回答。答案:(1)史料价值:其内容属于干脆史料(一手);可印证秦的统一、制度建设、经济政策和统一文字等重大史实;可用于探讨汉字的变迁和书法史。留意问题:石刻内容在颂秦功德之中多溢美之词,不足深信,接受此类史料,务必谨慎鉴别。(2)考古资料:如秦简、瓦当、封泥、印玺等出土器物。14.(2024·广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行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绽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解析:本题为观点论述题。首先,依据问题并结合材料,围绕“郡县制”,提炼出观点。其次,围绕观点,结合所学学问,进行详细论述。最终,对观点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观点的正确性。本题可结合郡县制在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分析回答,也可以选择郡县制推行的必定性分析。答案:示例观点: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定结果。论述:郡县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的产物,郡县制是中心集权发展的产物,是大一统国家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比较优势:①中心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听从中心,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体制效率极高,从中心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干脆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