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长沙》(第2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 《沁园春长沙》(第2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 《沁园春长沙》(第2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 《沁园春长沙》(第2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 《沁园春长沙》(第2课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1毛泽东第2课时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四幅画面:上节课我们对本首词整体把握,有了大概的了解,今天就来一起深入探究艺术手法。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学会通过意象分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艺术特色,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010203重点难点请同学们齐背描绘“湘江秋景图“的句子,并思考下列问题上片赏析-01--01-上片赏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这七句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山、林、江、舸、鹰、鱼上片赏析万山红遍山“遍”字写出“红”之广林层林尽染“染”,像人工染成,景色美丽。红色——革命火炬、光明(象征)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对革命与祖国未来前途命运的乐观主义憧憬。“枫林如火”寄寓着火热的革命情怀上片赏析江漫江碧透舸百舸争流“争”,千帆竞发。“漫”,江水满溢,象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透”,江水碧绿清澈。红山绿水,颜色浓艳鲜明。百舸如同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象征革命战士力争上游、努力拼搏的精神。上片赏析鹰鹰击长空“击”,矫健迅猛,天空开阔。鱼鱼翔浅底“翔”,自由轻快。比喻有实力的人施展自己的才能。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意象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知识链接意象意象“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象”:客观物象。“意象”:诗歌中融入了词人感情的客观物象。意境“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情感氛围。知识链接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举例:月:思乡思亲,离愁别绪,物是人非柳:送别,留恋,伤感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竹:正直,坚贞高洁,象征隐士、君子杜鹃:孤独悲苦,乡思乡愁落花:惜春,伤春,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上片赏析2.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美丽壮阔的秋景,生发出什么感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见山川的壮阔美丽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词人思绪万端,百感交集。“问”又表达了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的追问,表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抱负。上片小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看_______________之景生_______________之情生机勃勃济世苍生“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毛主席具有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故其诗歌也充满豪情壮志。体现了主席博大的胸襟与凌云壮志。请同学们齐背下片回忆“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思考下列问题。下片赏析-02--02-下片赏析1.下阕开头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阕的写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词的上下阕在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忆”“曾”下片赏析2.“峥嵘岁月”的含义?“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峥嵘,本来形容山势高峻。毛泽东的峥嵘岁月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1)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2)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3)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4)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资料链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1914至1918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同校的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萧子升,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等一批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志同道合,一起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1918至1920年期间,毛泽东在长沙组织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江评论》。可以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日子里,毛泽东慢慢承担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革命家的转变。下片赏析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的如粪土一般。3.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主宰祖国的沉浮?词人是否做了回答?

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下片赏析投身革命,敢于挑战,勇于弄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慷慨激昂、关心国事臧否天下、针砭时弊蔑视军阀、敢于斗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充满朝气,青春飞扬才华正盛,风采飞扬意气奔放,文采飞扬热情乐观,力量飞扬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4.“我”和百侣,即是“我们”,“我们”又是怎样的形象呢?青春年少,文韬武略的“学士”!“我们”是奋发有为,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我们”是“我们”是激流勇进,以天下为己任“勇士”!下片赏析(1)“我们”是成长中志同道合的同学

毛泽东就读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游冬泳、办报纸、驱军阀。下片赏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会议被迫中止。但代表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将会议的地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完成了大会的最后议程。会议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结束后,代表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启航,中国的历史开启了全新的篇章。李达,李汉俊,张国焘,董必武,毛泽东,何叔衡,周佛海,等十三人(2)“我们”是红船上的革命开创者下片赏析(3)“我们”是抗争斗争中的牺牲者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并打伤工人十余人5月30日(五卅惨案),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租界的繁华马路,进行宣传演讲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下片赏析(4)“我们”是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奉献者。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志士;是长征路上克服千难万险的红军战士;是在长津湖战斗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为中国人民奋斗终生的革命英雄……下片赏析5.下阙的结尾有何好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手法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一代革命青年豪情万丈,斗志昂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内容上:这一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的回答。回顾本课相关知识点,总结作者写作特色及诗词表达的中心思想。归纳总结-03--03-写作特色1.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词中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表现了词人宽广的胸襟。2.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写作特色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都极为准确精当。总结沁园春长沙上阕下阕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独立寒秋橘子洲头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俯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静景动景(群山)(江中)(江中)(群山)(天空)(水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英姿勃勃才华横溢)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战斗风貌中流击水(搏击风浪急流勇进)浪遏飞舟(不怕艰险坚持到底)问——谁主沉浮?答——同学少年!英雄气概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文章主旨《沁园春·长沙》一词,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下阕通过对峥嵘岁月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要求学生根据四幅画面,当堂记背,并完成下列小题。当堂检测-03--03-当堂检测1.下列选项中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解析:B.“‘碧’与‘流’的动静结合”赏析有误。应是“碧”与“争”的动静结合。故选:B。B当堂检测忆秦娥·娄山关①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①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战,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