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护理_第1页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_第2页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_第3页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_第4页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汇报人:

XXX女性生产后性激素社会角色心理变化产后6周内发生持续整个产褥期严重可持续1~2年发病率在15%~30%,复发率高身体情绪心理变化产后抑郁症病因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目

录001病因病因1、完美zhu义的性格2、怀孕期间有严重的情绪波动3、内分泌变化的影响4、遗传因素5、躯体疾病成为促发因素·1、完美zhu

义的性格·

由于完美zhu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2、怀孕期间有严重的情绪波动·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zhan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3、内分泌变化的影响·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4、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5、躯体疾病成为促发因素·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002临床表现1认知改变临床表现意志与行为改变情绪的改变躯体症状·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2、认知改变·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sha。·3、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

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sha,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

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4、躯体症状·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以主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003诊断·具备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必须具有1或2条,且持续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收到严重影响。症状包括:诊断1、情绪抑郁。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6、疲劳或乏力。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9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sha的想法。004治疗·常规治疗●心理治疗治疗·电休克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治疗—

—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音乐疗法·焦点转移·行为调整法·倾诉宣泄法·角色交替法

·自我鼓励法·失眠抑郁患者可用药物加心理联合治疗。·可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或选择服用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①曲唑酮②度洛西汀、文拉法辛③米氮平④吗氯贝胺·物理疗法相对于药物相比,具有无副作用、依赖性疗效显著的特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这种物理疗法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