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濉溪县龙华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地理(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下列“太阳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B、C两地迎来日出描述正确的是()A.B地先迎来 B.C地先迎来 C.两地同时迎来 D.不确定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B.图中A点在中纬度C.图中地轴是真实存在的 D.图中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读图可知,图中C点和B点,位于偏东的是C点,应先迎来日出,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A正确。A位于北极圈以北属于高纬度,B错误。地轴是地球的假想轴,C错误。图中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3.五种地形中,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宽广平坦的是()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丘陵【答案】C【解析】【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多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4.要绘制一幅学校的平面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比例尺是()A.1:10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答案】A【解析】【详解】学校的平面图,范围小,内容详细,应选择大比例尺。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最大的是选项1:1000。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答案】A【解析】【详解】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A正确;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完全位于东半球,B错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C错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D错误。故选A。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正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大型工程建设导致火山地震7.关于正蚯蚓的分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蚯蚓飞越海洋 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C.大陆漂移假说 D.蚯蚓分布范围狭窄【答案】6.B7.C【解析】【6题详解】甲地是北美洲,北美洲与甲地同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碰撞地带,或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AC错误;跟大型工程建设无关,D错误。故选B。【7题详解】结合题干来看,正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对于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很早以前,甲和乙是紧密相连的,后来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C正确;跟蚯蚓能穿越海洋、蚯蚓不能穿越陆地、蚯蚓分布范围窄等因素无关,ABD错误。故选C。【点睛】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2022年国庆节过后,某地天气陡转直下。下表是2022年“某地近一个周天气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10月27日10月28日10月29日10月30日10月31日气温(℃)17/1314/1314/1217/1214/13天气状况空气质量指数44283026208.该地10月29日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阴天 B.晴天 C.小雨 D.暴雨9.该地近一个周空气质量是()A.优 B.良好 C.中度污染 D.轻度污染【答案】8.D9.A【解析】【8题详解】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天气预报符号认识天气,读图可知,该地10月29日的天气状况是暴雨,空气质量状况优。排除ABC,故选D。【9题详解】空气污染指数越小,城市空气质量越好。比较表中的数据可得,某地近一个周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空气质量优。排除BCD,故选A。【点睛】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当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一级,空气质量状况是优,当空气污染指数在51-100之间时,空气质量级别是二级,空气质量状况是良。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关于甲大陆的正确叙述是()A.甲大陆位于北半球 B.有阳光直射现象C.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D.有极昼极夜现象11.造成图中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由图可知,甲大陆位于赤道以南,并且是世界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因此甲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属南半球,A错误;已知0度-30度为低纬度,30度-60度为中纬度,60度-90度为高纬度,已知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全部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C错误;极昼极夜是地球南北两极地区的自然现象,与甲大陆无关,D错误;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中部,而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地处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世界上气温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逐步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南极洲,由图可知,乙地气温为20℃,丙地气温为0℃,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导致乙地气温高,而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导致丙地气温低,因此造成图中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虽然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和D洋流因素等其他因素对乙、丙两地气温差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是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点睛】等温线图的判读:阅读等温线图,我们可以分析世界或某个区域气温分布的规律。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气温中心的分布。12.下列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答案】D【解析】【详解】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相同的纬度上绝大部分是海洋,所以没有这种气候的分布,故A不符合题意;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南部,南半球没有该气候的分布,故B不符合题意;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南半球没有该气候的分布,故C不符合题意;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东亚地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东南部有分布,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B.人是消费者,人口越少,经济发展越快C.人口越多、劳动力越丰富,经济发展越快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缓慢【答案】A【解析】【详解】人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目前,世界人口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正确。故选A。下表为四地区人口数据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地区人口总数(万人)出生率(%)死亡率(%)甲6001.20.6乙80001.90.4丙10000.60.8丁562.21.214.四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5.丙地区最有可能位于的大洲是()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答案】14.B15.C【解析】【分析】【14题详解】一个地方的人口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表格数据可知,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约为1.9%-0.4%=1.5%。计算可得甲是0.6%,丙是-0.2%,丁是1%,故选B。【15题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为-0.2%,最有可能是位于欧洲,该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许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非洲、亚洲、南美洲人口都没有负增长,故选C。【点睛】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发展中国家人口猛增,自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出现了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语言和宗教是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重要体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如图所示宗教建筑是什么教的文化景观()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17.下列有关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英语是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语言B.俄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C.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D.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答案】16.C17.B【解析】【16题详解】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故C正确。道教的建筑为道观,佛教的建筑为寺庙或佛塔,基督教的建筑为教堂,排除ABD。故选C。【17题详解】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故A正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故B错误。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故C正确。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点睛】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18.民居的建筑风格与环境密切相关。如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的建筑形式多分布在()A.高温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雪的地区 C.寒冷干燥的地区 D.炎热干燥的地区【答案】A【解析】【详解】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和排水,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门窗开得比较大并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的房屋;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故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的建筑形式多分布在高温多雨的地区,利于排水,故A正确。故选A。19.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市人口数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城市()A.就业机会多 B.医疗水平高 C.空气质量优 D.教育条件好【答案】C【解析】【详解】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因为城市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高,教育条件好,ABD不符合题意;城市空气质量较差,所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城市空气质量优,C符合题意。故选C。20.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区域是()A.欧洲西部 B.北非 C.东亚 D.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A【解析】【详解】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欧洲西部,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等都是发达国家,故A正确;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故B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二、综合题(60分)21.阅读某中学“校园劳动实践场所”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以____作为判断方向的依据。气象站位于宿舍的____方向。(2)据图可知,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____米,乙地与气象站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际距离为____米。(3)从环境卫生的角度考虑,甲和丙宜建家兔饲养园的是____地,理由是____。【答案】(1)①指向标②.西北(2)①.160-165②.0-10③.400(3)①.丙②.丙地块离宿舍楼更远、更卫生【解析】【分析】本题以某中学“校园劳动实践场所”的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了方向、海拔、图例的运用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课本知识掌握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地图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读图分析,该图带有指向标,应将指向标作为判断方向的依据,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可以年地网,气象站是位于宿舍的西北方向。【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5米,故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165米,乙地的海拔在155米至16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在0至10米之间;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实际距离为400米。【小问3详解】读图分析,甲和丙宜建家兔饲养园的是丙地块,理由:甲地块位于宿舍楼的附近,建家兔饲养园容易污染环境、不卫生;丙地块离宿舍楼更远,空旷、无人且通风条件较好,更加卫生。【点睛】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22.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气候,D____气候,E____气候。(2)结合B、C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气候B其特征是____。气候C____月气温最低,____月降水最多,是____气候。(3)2021年,南极地区温度创下了新的记录,在南极附近的西摩岛测得温度高达20.75℃的高温,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C.减少使用纸质贺卡 D.超市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答案】(1)①.热带沙漠②.温带季风③.极地(2)①.终年高温多雨②.1③.1④.地中海(3)D【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读图可得,A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位于地中海沿岸,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D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E位于南极洲,属于极地气候。小问2详解】读图可得,B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C地中海气候1月气温最低,1月降水最多,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小问3详解】为缓解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做到: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减少使用纸质贺卡等,超市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是错误的做法。故选D。【点睛】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23.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看多分布在____纬度地区;从地形上看多分布在____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多分布在____地区。(2)既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又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的是____(填序号)。(3)③地区人口____(稠密或稀疏),其原因是____。(4)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____。(一条即可)【答案】(1)①.中低②.平原③.沿海(2)④(3)①.稀疏②.干旱的荒漠地区(4)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人口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看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从地形上看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广阔,交通便利;从海陆位置上看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小问2详解】既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又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的是④。①②③主要是白色种人,③是撒哈拉沙漠,是人口稀疏区。【小问3详解】③是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是人口稀疏区。【小问4详解】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治安混乱、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24.2018年11月30日,G20峰会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34.6°S,58.4°W)举行,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最大的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峰会举办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34.6°S,58.4°W),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地产项目可持续发展与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拓展报告
- 页岩气开采新技术在2025年环境影响评估与生态修复措施
- 量化投资策略在市场分化环境下的2025年绩效评估与策略调整
-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2025年国际化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与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混悬剂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化学改性PVC新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化妆品级珠光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CH自动监测仪项目发展计划
- 道路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案
- 7年级数学试卷(有答案)
- 干热河谷优秀课件
- 误吸预防与处理
- 台风过后复工前安全检查表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2007.1-198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 《歌唱祖国》-课件
- 天津临港海洋重工建造基地码头工程(PPT)
- 双方责任及关键工程分工界面
-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