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温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三大题,17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班级将要举办一期“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交流会。请你一起参与。读书会宣传海报制作“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交流会活动开始,设计组准备制作读书会宣传海报,如下图。请你参与。◎选汉字1.设计组将选用合适的汉字作为读书会宣传海报的底纹。请你帮助完成。字形释义任务谧本义是话藏心中而不说出。(1)根据字形字义在①处填写恰当的汉字。(2)依据海报主题,从左边“字形”栏中任选一个汉字(“谧”字除外),仿照示例,说明选择其作为底纹的理由。示例:“谧”,静谧。读书,在静谧中摒除浮躁,沉淀心灵。①本义是盘旋地飞。锦本义是有颜色花纹的丝织品。敞本义指治理高地使之平坦。◎择配图设计组将为读书会宣传海报选择贴切的配图。请你帮助完成。【阅读材料】青鸟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小鵹,一名曰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王母遣①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②,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③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④曰:“西王母暮⑤必降尊象,上宜洒扫以待之。”……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⑥,夹侍王母旁。(班固的《汉武故事》)咏鹤(宋)史弥逊缟衣⑦湖上月明天,雪影飘飘意欲仙。世网从来禁不得,高飞冲破晚秋烟。[注释]①遣:____________。②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洁净身心,表示虔敬。③集:____________。④对:____________。⑤暮:____________。⑥鸾(luán):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⑦缟衣:比喻洁白的梅花或羽毛。2.为便于交流,设计组对所选素材做了注释。请你补全。[配图手记]设计组为了让配图更贴合主题,制作了配图手记。请你参与。(A)形象描绘:从西边飞来一只青鸟,只见它长着红色的脑袋,一双黑色的眼睛,忙着向汉武帝传报王母要来的消息。背景:青气如云(B)形象描绘:(1)背景:湖上3.根据诗歌内容,补全(1)处。4.依据海报主题,从(A)(B)两幅图中任选其一,作为配图。请联系相关阅读材料简要说明你选择的理由。◎拟文案5.设计组围绕读书会主题为宣传海报拟写文案。请你参与。请借助[阅读材料],参考下边的诗歌,拟写2~5句话。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狄金森)【答案】1(1)翔(2)示例1:翔,翱翔。读书,犹如在思想的天空翱翔,丰盈我们的心灵。示例2:敞,敞亮。读书,可以拨开你心中的迷雾,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敞亮。示例3:锦,花团锦簇。读书,可以让我们看到花团锦簇的美好生活。2.派遣停息回答傍晚3.皓月当空,平静的湖面上,几只洁白如雪的鹤翩翩而飞,似乎要冲破这晚秋的云烟,直抵九霄。4.示例1:我选插图A,插图A为青鸟,青鸟是王母娘娘的信使,向人间传递佳音。从古至今,书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传递者。少年读书,思接千载,传承文化。书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使。读书分享,让我们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示例2:我选择B,配图为鹤。高洁的鹤壮志凌云,超越尘俗。而读书,可以进化心灵,远离喧嚣与尘俗。少年正是读书时,我们读书交流,悟为人修养之道,明立身之本,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富足。5.示例:书就像一只可爱的小鸟从我这头飞到你那头在我们心底荡起一阵欢快的喧腾。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书,说说书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按照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汉字作为读书会宣传海报的底纹,并仿照示例,说明选择其作为底纹的理由。示例1:选择“翔”字,理由:“翔”,飞翔,翱翔。我们潜心阅读书籍,如飞鸟在书海尽情飞翔(翱翔);示例2:选择“锦”字,理由:“锦”,锦绣。读锦绣华文,感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示例3:选择“敞”字,理由:“敞”,敞开。我们敞开心扉读书,让思想的光芒照亮人生。【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王母遣使”意为:西王母派遣使者。遣:派遣;“集殿前”意为:停息在大殿前面。集:停息;“朔对曰”意为:东方朔回答说。对:回答;“西王母暮必降尊象”意为:西王母傍晚时分一定会到来。暮:傍晚。【3题详解】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结合画面可知,图上绘有一轮圆圆的明月,悬挂在平静的湖面之上,青翠的柳枝悬于湖面,远处的湖面上云烟浩淼,两只仙鹤振动翅膀,直飞向高空。据此描绘画面。【4题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要求从依据海报主题,从(A)(B)两幅图中任选其一,作为配图。本次读书会宣传海报的主题是“少年正是读书时”,选择为海报配图,则要围绕图画与主题的关系阐述理由。A图是以青鸟为配图的主要形象,结合阅读材料可知,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向人间传递信息;如选择青鸟作为配图的话,可把我们读的书比作青鸟,书就是承载知识,传递精神文化的使者;少年读书,就是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得精神文化;同时“书”也有书信之意,结合“青鸟”的意思可知,书如青鸟,书是信使,通过读书分享,我们交流思想,传递情感;B图是以鹤为配图的主要形象,结合《咏鹤》“世网从来禁不得,高飞冲破晚秋烟”可知,诗人通过描绘冲破禁锢、自由高飞的鹤,表现诗人对高洁志趣的追求,以及不愿受世俗束缚、向往自由之情;据此可知,“鹤”是象征了诗人高洁的志趣与志向,选“鹤”作为配图,可以表达我们的凌云壮志与冲破禁锢、自由高飞的追求,我们正当少年,少年读书,可以让我们明确志向,获取精神养料,为我们追求理想助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诗句。示例:书是我们的车马,读书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我们的思想远行。读书会交流现场“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会现场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请你参与。◎赛诗会6.诗歌组设计了上下连句环节,请你参与回答。古诗文主题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思乡②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志向⑤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⑦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述而》为人⑧子曰:“何以报德?____________,以德报德。”(《论语·宪问》)⑨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答案】①.归雁洛阳边②.却话巴山夜雨时③.一夜征人尽望乡④.星汉灿烂⑤.河流大野犹嫌束⑥.晴空一鹤排云上⑦.便引诗情到碧霄⑧.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⑨.以直报怨⑩.人不知而不愠【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雁、征、犹、嫌、鹤、霄、怨、愠”要正确书写。7.诗歌组设计了根据情境任务活用诗歌环节。请你参与。【任务一】(1)以下是“情系中秋”朗诵会开场白。请你选择诗句填到恰当的位置。秋意浓,中秋至,月明亮,念团圆。思念是“_____________”的牵挂,思念是“_____________”的想象。今天,我们相聚一堂,让我们一起在诗海中漫溯,向远方的亲人传递我们的情愫。A.乡书何处达B.不知何处吹芦管C.何当共剪西窗烛【任务二】(2)参考【任务一】的开场白,任选以下情境任务,引用连句环节中的两句诗模拟即兴表达。要求语言流畅、主题突出、字数不少于60字。(提示:①古诗以一行为一句,一联为两句。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为两句。)A.五四青年节宣传语B.“交友之道”主题班会结束语【答案】(1)①A②.C(2)示例1:何为青年,青年要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雄心,青年要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青年要有“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意气风发。在今天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让我们去感受青春的魅力。示例2:不管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还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之交。只有我们在交往中拥有“人不知而不愠”的平和心态,拥有“以德报德”的感恩之心,才有可能让友谊之花长盛不凋,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收获真挚的友谊。【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第一空选A。“乡书何处达”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牵挂”符合。第二空选C。“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这是诗人的想象,与“想象”相符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写宣传语要力求简洁,巧用修辞,讲究押韵,要有鼓动性,树立正确的观念。班会结束语应该具有对这次班会的总结意义,同时也可以表达一下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作答时,要审清题干,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即可。示例1:何为青年,青年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青年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青年要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五四青年节,让我们去感受青春的魅力。示例2:“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连鸟儿也以鸣叫寻找朋友,更何况我们人呢?友谊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友谊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勇气,友谊能使人集思广益不至于孤掌难鸣……友谊是如此的重要,愿我们都能收获真挚的友谊。◎文学沙龙【名著分享交流】同学们阅读名著时,领略到了想象的魅力。为此,名著组小欧同学认真做了梳理,画出思维导图,与大家分享交流。[猜猜书名]8.请在(1)处选择恰当的书名。()A.《猎人笔记》 B.《镜花缘》 C.《湘行散记》[接龙故事]9.请按地点变化概括《西游记》相关情节,补全(2)处。[推测意图]10.小欧对第一部作品的想象意图做了推测。请你分享其他两部,补全(3)(4)处。[回顾过程]11.依据以上活动过程,补全(5)处。【答案】8.B9.孙悟空梦里被索魂灵,大闹地府,强销生死簿。10.孙悟空所到之处,从神奇的天堂至神秘的海底,甚至是人死后的阴曹地府,或是当时人们好奇、向往、希望能够抵达或是人们希望能了解的地方。孙悟空所做之事,遨游海底,大闹天庭,强销生死薄,表达了人们突破空间限制,追求自由,不畏权贵的抗争精神和超越死亡的渴望。

国王信口开河,许诺小王子可以随时看日落,但是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日落,讽刺了生活中那些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没有自知自明、自欺欺人的人。11.想象无论怎样奇异,一定是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人们精神追求的反映。

【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根据“君子国”“两面国”可知,(1)处为《镜花缘》,《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佰花仙好托生的唐小山吸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结合《西游记》“幽冥地府”可知,(2)处需补写孙悟空在幽冥地府时的内容,根据《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可知,孙悟空睡梦中被黑白无常勾了魂,勾到地府,到地府后没人能制得住孙悟空,阎王说孙悟空阳寿已尽,孙悟空不信,让拿来生死簿,最后把生死簿上面所有花果山猴子的名字全部划了去。据此可概括为:孙悟空梦里被索魂灵,大闹地府,强销生死簿。【10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第(3)空,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可知,孙悟空去龙宫寻得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又大闹地府强销生死簿;此外还大闹天宫令众神闻风丧胆。由此可推测作者想象意图:孙悟空遨游海底,大闹天庭,强销生死薄,表达了人们渴望突破空间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不畏强权,超越死亡的美好理想。第(4)空,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可知,国王信口开河,许诺小王子可以随时看日落,但是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能力控制日落,由此推测作者的想象意图:讽刺和批判生活中狂妄自大、自以为是,随意夸下海口且不切实际的人。11题详解】本题考查总结归纳。联系日常文学作品,归纳对想象的认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文学作品中的想象反映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期望,无论想象多么奇特和天马行空,它都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不能脱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散文阅读交流】同学们就下面这篇散文展开了积极讨论,请你参与。送走三只猫(节选)南帆(1)一只肥猫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地从我的记忆之中踱出了来,鼓出的肚皮隐隐地一颤一颤。(2)这只猫叫做阿灰,一身又滑又亮的灰皮毛。想不起它怎么来到我们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居住在小巷一幢破旧的瓦房里,大小老少衣裳简陋,面有菜色,只有少许的荤腥短暂地漂过清苦的日子。奇怪的是,阿灰居然在这种日子的皱折里悄悄地长成了一只大肥猫。(3)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外婆装聋作哑。阿灰分得清亲疏的脸色,它从来不会撒娇地蹭父亲的裤脚。(4)这是一只懒猫,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或者干脆盘成一团打起了呼噜。(5)午间的闷热消散之后,阿灰多半要从厨房出来溜达一圈,从事一些轻松的娱乐——譬如戏弄壁虎。它悠闲地坐在地板上,慢条斯理地拍打一只刚刚捕获的壁虎。壁虎弃掉了上尾巴试图潜逃,阿灰对于这种诡计洞若观火。它的一个爪子按住活蹦乱跳的尾巴,另一个爪子及时地把逃出了几步的壁虎一次又一次地拨回来,有条不紊的操作让人想到炉灶前的大厨。奇怪的是,阿灰对于老鼠似乎缺乏应有的仇恨,它生平仅仅擒获一只老鼠。(6)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随着眼坐在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了世情的智者。某次,一只大老鼠竟然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目光炯炯地和它对视。这个挑衅仅仅让阿灰微微地动了动胡须,它甚至懒得站起来。阿灰似乎不屑于再与地板底下那些神情诡异的家伙交手。阿灰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仰起头来,开始想念明亮的天空和自由自在的呼吸。某一天下午,它攀上一小段柱子,跃过一个横梁之间的空隙,转过屋檐来到了瓦顶之上。(7)可是,一个难堪的结局出其不意地出现了:阿灰不知该怎么回家。返回屋檐跃过横梁之间的空隙之后,阿灰愣住了——它不敢头朝下地沿着柱子滑下来。饥肠辘辘的阿灰坐在瓦顶的边缘哀哀地叫着,长一声短一声。(8)我找来一架木梯子靠到了屋檐的边缘。阿灰观察了许久,颤巍巍地伸出一条前腿试了几番又缩回去。我不耐烦地攀上梯子试图把它拎下来,阿灰竟然一侧身躲开了。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也罢。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外婆用晒衣服的长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犹豫了一会儿,阿灰竟然慢悠悠地跨入了菜篮。它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接近十斤的体重压得菜篮一晃,外婆一个趔趄几乎扶持不住木杈。(9)阿灰善于归纳,它很快形成了习惯。酒饱饭足,鼓腹而游,瓦顶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就会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外婆不断地咒骂着,恶狠狠地发誓这是最后一回,然而,阿灰的召唤总是让她一次又一次食言。(10)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这种老乞婆的形象让我们感到了脸红。可是,外婆前所未有地强硬,根本不睬我们的劝阻。几天以后,阿灰不知从什么地方溜回来了,浑身污迹,整整消瘦了一圈。它将脑袋埋在饭盆里狼吞虎咽了一阵,神情慢慢镇定了下来。外婆坐在厨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串。它瞇起眼睛静静地听着,慢慢地打起了呼噜。(11)阿灰大约活了十来年,外婆送走了它。多年之后,外婆也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们在那边仍然相依为命吗?[分享展示]12.小瓯展示了简笔小漫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忙补全(1)(4)两处。(1)_____________(2)外婆多次用篮子营救阿灰(3)外婆敲饭盒走街串巷寻阿灰(4)___________13.小越展开想象,模拟外婆两次呼唤“阿灰,阿灰!”,进行演读。请你任选一处,联系第(8)段或第(10)段,从语气或语速的角度帮忙做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答疑解惑]同学们在交流时提出两个疑惑,请你帮忙解答。14.第(3)段和第(8)段为什么都写到父亲对阿灰的态度,请加以分析。15.为什么作者眼中的阿灰是“智者”、“县太爷”?请联系上下文回答。[探究交流]16.在交流中,有人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作为《猫》(郑振铎)的拓展篇目,也有人认为适合作为《动物笑谈》的拓展篇目,你赞成哪种看法?请借助以下阅读提示,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阅读提示:拓展篇目的选用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内容、情感、主题、语言……)【答案】12.①.外婆悄悄挤出钱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②.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丢失阿灰。13.示例1:我朗读设计:外婆在第(8)段“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她的语气是温柔亲切的(耐心的,平静的,坚定的)。理由:她想鼓励阿灰,给它信心,让它放心,让它有勇气跳到篮子里。示例2: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10)段“阿灰阿灰”地呼唤,外婆的语气是焦虑的(忧伤,急切)。理由:她对流浪在外的阿灰极为担忧,急切想找到它。示例3: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8)段“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她的语速是不紧不慢。理由:外婆呼喊得温柔而平和,想鼓励阿灰,给它信心,让它放心,让它有勇气跳到篮子里。示例4:我的朗读设计:外婆在第(10)段“阿灰阿灰”地呼唤,语速是缓慢的。理由:她对流浪在外的阿灰极为担忧,有丢失阿灰的沮丧与恐惧,边寻边呼,显得有点沉重。14.“父亲”对阿灰的态度是厌恶、嫌弃。在父亲眼中,阿灰愚笨无用还与我们争食。在艰难的岁月里,父亲是从实用角度对待阿灰。而外婆则把阿灰当孩子一样对待,包容关爱阿灰。作者写父亲的态度衬托外婆对阿灰无私关爱的不易与难得。15.文中描写老鼠神色匆匆,作者用“智者”来形容阿灰,更能显出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屑一顾的样子;作者用“县太爷”称呼阿灰,描写它“堂而皇之”、“左顾右盼”,突出阿灰下瓦顶时那份安心、自在、惬意,从而表达他对阿灰的欣赏与喜爱。这样从侧面体现外婆对阿灰的爱,外婆越无私地爱阿灰,阿灰越随意洒脱任性。16.示例1:我认为此文可作为《动物笑谈》的拓展篇目。《动物笑谈》叙述了可可受到了作者以及家人们的照顾,变得大胆淘气,任性又可爱。而所选文章叙述了阿灰得到外婆的爱,变得慵懒而自在惬意,任性洒脱。因此,两文都表现动物在主人的呵护下显得可爱又任性的形象,表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所以两者可以进行补充阅读。示例2:我认为此文可以作为《猫》的拓展篇目。《猫》叙述了“我”养的第三只猫,丑陋而慵懒,因主人的偏见而被扼杀。而所选文章中的阿灰也同样慵懒,却得到外婆的格外照料与关爱,自在惬意,任性洒脱。因此两只猫完全不同的命运,折射出人性的弱点与美好。人的情感可以蒙蔽双眼,人也可以无私地爱动物,建立一段超越时空的美好感情,所以两者可以进行对比阅读。【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3)段“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可知,外婆悄悄挤出菜金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结合第(10)段“外婆坐在厨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串”可知,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丢失的阿灰。据此概括。【13题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设计。结合第(8)段“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外婆用晒衣服的长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可知,外婆是在阿灰不敢从屋檐上下来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想让阿灰从屋檐上下来时对阿灰的叫唤,这个时候外婆的心情是焦急的,但语气应该是充满慈爱与鼓励,亲切温柔又坚定平和的,语速应是缓慢的,希望阿灰不要害怕,希望它能够镇定下来进入菜篮中,然后从屋檐下来;据此设计朗读;结合第(10)段“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可知,外婆是在阿灰失踪的情况下,外婆焦急地寻找的情况下对阿灰的叫唤,此时,外婆的心情是十分地焦急又难过,因此叫唤时的语气一开始应该是急切的,语速应较快,表达出她对阿灰的处境的担忧;越叫唤,声音应该越来越低,语速应缓缓放慢,表达出及叫唤许久之后的体力不支与她内心对阿灰也许遭遇不测的恐惧担心的心理。据此进行朗读设计。【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段作用。结合第(3)段“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第(8)段“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也罢”可知,父亲对于阿灰的态度是不满的,甚至是厌恶、嫌弃的,认为阿灰又愚笨又无用,还来跟人争食物;结合第(3)段“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金,买回一些小鱼小虾喂养阿灰”,第(8)段“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可知,外婆对阿灰的态度是十分宠爱的,把阿灰当成了一个孩子来对待,十分地关心爱护它,这与父亲对阿灰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写父亲对阿灰的态度衬托外婆对阿灰的态度,突出外婆对阿灰的无私关爱的不易与难得。【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6)段“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随着眼坐在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了世情的智者”可知,文中描写老鼠神色匆匆地来回窜,而阿灰却在一旁安详地看着它们,任它们来去,不去攻击;“智者”本是指有智慧谋略的人,这里作者用“智者”来形容阿灰,是要突显出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屑一顾的样子;结合第(9)段“酒饱饭足,鼓腹而游,瓦顶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就会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可知,“县太爷”是旧时县令的俗称,作者用“县太爷”来称呼阿灰,是因为阿灰在瓦顶云游后催促外婆备好菜篮,然后“堂而皇之”地坐入菜篮“左顾右盼”十分惬意,突出阿灰因为有外婆的呵护而下瓦顶时那份安心、自在、惬意,从而表达了对阿灰的欣赏与喜爱。这样的称呼也从侧面体现外婆对阿灰的爱,外婆越无私地爱阿灰,阿灰越随意洒脱任性。【16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看法。先表明观点,结合阅读提示,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从内容、情感、主题、语言等角度阐述理由。示例:我认为此文可以作为《猫》的拓展篇目。《猫》这篇文章叙述作者一家养猫的经过,真切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文笔细腻委婉,清新动人。而本文讲述了外婆关心爱护照顾阿灰的故事,文笔清新朴素,具有“写实主义”的风格。两篇文章中对猫的描写各具特色,生动、形象、逼真,这一切都表明作者对生活观察是很精细的,感受是很真切的,从而在艺术表现上给人一种健康、真挚、朴实的艺术美感。【写作交流】(30分)17.好的散文往往能触发读者的联想。同学们围绕“外婆和阿灰”展开联想,画了如下联想路径。请你就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画出一条你的联想路径,写一篇记叙文,表达你的感受和理解。你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也可以发挥联想与想象,创写故事。[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眼泪我边看电视边削苹果,突然,手一滑,不小心削到了手,流血了。“好痛啊!妈——”我提高嗓门大叫。“怎么了?怎么了?”妈妈从卫生间出来,沾满肥皂泡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吼什么?”“妈,你看啊,削到手了,痛着呢。”我边说边把手递向妈妈,可怜兮兮的。“真的是,笨死了。”妈妈嘴上数落我,很麻利地从抽屉里拿出双氧水,又拿棉签蘸了蘸,准备往我手上涂。“忍着点儿。”“嗯。”可是还没碰到,我已经神经质地把手缩回去了。“怕啊?没多疼,我给你吹吹。”妈妈拿起我的手,靠近她的嘴唇,轻轻地吹着。我和妈妈离得很近,很久没有这么近距离看她了。妈妈额头上有细密的汗水,眉头紧皱,好像,她比我还疼。眼角的皱纹即使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