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1页
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2页
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3页
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4页
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目录TOC\o"1-3"\h\u7777摘要 I7359Abstract II30150引言 115311高一古诗词教学的相关问题概述 2318561.1古诗词与古诗词教学 2309811.1.1古诗词 291741.1.2古诗词教学 2164851.2“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指导 3224391.2.1“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素养建议 3161941.2.2“新课标”对古诗词学习具体要求 4255312高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5312682.1教学衔接断裂 5108472.1.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56342.1.2学生学习方法简单 5138802.1.3教师衔接意识淡薄 6172792.2教学目的功利 6194782.2.1教学范围限于必修课程 6254092.2.2教学重点在于常考题型 611212.2.3教学内容狭于考试内容 7165892.3教学方法单一 7289482.3.1单一权威讲读,束缚学生自主学习 783992.3.2缺少启发提问,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7154512.3.3课堂气氛枯燥,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8256442.4教学效果有限 8197892.4.1教师全盘一言堂,学生独立理解文本困难 8164712.4.2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联想想象发展受限 8111072.4.3情景创设不到位,学生思想情感领悟局限 9285343高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10242023.1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实现学生平稳过渡 10160213.1.1关注课堂反馈,学习巩固相关知识 10146093.1.2逐渐提升难度,引导改进学习方法 10211053.1.3树立衔接意识,以原有知识为延伸 1186443.2树立正确教学目的,扩大学生文化积累 11326793.2.1合理利用选修教材,拓宽教学范围 11265903.2.2把握课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12146623.2.3重视诗词吟诵作用,增加音韵教学 12142883.3采取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289573.3.1运用探究发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13161013.3.2进行有效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4243733.3.3多种方法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无意注意 14156823.3.4知人论世完善形象,培养学生整体感知 1546913.3.5重视合作讨论学习,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162303.4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发展 16311103.4.1适度讲解文本,体会文字之美 16229233.4.2合理使用多媒体,体会想象之美 17222713.4.3恰当创设情景,体会情感之美 1721648结论 1920163参考文献 2018788致谢 22本科论文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高一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习古诗词可以使高一学生感受古诗词独有的美感,体会悠久璀璨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古诗词重要途径,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近年来在高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教学衔接方面初中和高中教学难度存在差异,教师衔接意识淡薄,学生难以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目的方面,教师的讲授为考试服务,不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在教学效果方面,知识积累、能力发展有限。优化古诗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势在必行。针对上述高一的古诗词教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应树立衔接意识,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平稳过渡。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注重扩大学生文化积累以及能力发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古诗词知识理解,促进能力发展。注重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体会诗词美感,培养审美情趣。通过这些措施,改进高一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解决策略

AbstractAncientpoetryisanimportantpartofChineseculture,anditisthesolidificationoftheChinesenationalspirit.Freshstudentsofhighmiddleschoolareinanimportantstageofvalueformation.Learningancientpoetrycanmakethemfeeltheuniquebeautyofancientpoetry,experiencealongandsplendidChineseculture,andenhancenationalcohesionandpride.Classroomteachingisanimportantwayforstudentstolearnancientpoetry.However,accordingtotheresearch,ithasbeenfoundthattherearemanyproblemsintheteachingofancientpoetryinseniorhighschoolinrecentyears.Intermsofteachingconnection,therearedifferencesinthedifficultyofteachingbetweenjuniorhighschoolandseniorhighschool.Teachers’awarenessofconnectionisweak,andstudentshavedifficultyadaptingtotheteachingmethodsofseniorhighschool.Intermsofteachingmethods,teachershaveasingleteachingmethod,itisdifficulttoattractstudents’interest,andteachingefficiencyislow;intermsofteachingeffects,knowledgeaccumulationandabilitydevelopmentarelimited.Itisimperativetooptimizeancientpoetryteachingactivities,promotethedevelopmentofstudents’abilities,andcultivatestudents’academicqualities.Inviewoftheaboveproblemsofancientpoetryteachinginseniorhighschool,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solutions:teachersshouldestablishtheawarenessofcohesion,consolidatestudents’basicknowledge,improvestudents’learningmethods,andrealizethesmoothtransitionofstudents.Establishthecorrectteachingpurposeandfocusonexpandingstudents’culturalaccumulationandabilitydevelopment.Avarietyofteachingmethodsareadoptedtocultiv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promotestudents’independentlearning,deepentheunderstandingofancientpoetryandknowledge,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abilities.Payattentiontooptimizingtheteachingeffect,sothatstudentscanappreciatethebeautyofpoetry,andcultivateaesthetictaste.Throughthesemeasurestoimprovetheteachingofancientpoetryinthefirstyearofseniorhighschool,itlaysasolidfoundationforstudentstofollowthelanguagestudy.Keywords:Chineseforseniorone;teachingofancientpoetry;solvingstrategies引言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国家实力逐渐强大,国家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古诗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鉴赏古诗词,可以使学生体会历史时代的变迁,感受独特的社会风貌,领会诗人深厚的思想情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感受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2013年结合时代背景开始修订工作,于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导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但近年来古诗词教学,尤其是高一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学习古诗词主动性低下,内涵理解困难,教学效果有限,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为了改善古诗词教学现状,本文将以辽宁省绥中县利伟高中为例,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内容(2004年版人教版),分析总结近五年来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内容,为高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策略。本文对高一古诗词教学提出建议,可改善教学设计,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提升古诗词对学生的吸引力,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性。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培养语文核心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对古诗词有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高一古诗词教学的相关问题概述在本部分将对高一古诗词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明确古诗词、古诗词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古诗词教学对高一学生的重要意义,结合课程标准说明高一古诗词教学的方向。1.1古诗词与古诗词教学古诗词独具特点,其特点决定了古诗词教学区别于语文其他教学,古诗词教学应注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1.1.1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的划分中,古代是指先秦至鸦片战争这一时期。本文所探讨的古诗词,即为先秦至鸦片战争之间的诗词类文学作品。诗词,是诗和词的统称。“诗”一词来自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种凝练的、有节奏和韵律感的、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作者情感的文学体裁”[[]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2]。“词”兴起于唐,兴盛于宋,[]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2[]周汝昌.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1“诗”按其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受格律限制,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对格律要求严格。按其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词”按其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其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诗词通常合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艺术的来反应生活、抒发感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471.1.2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学生古诗词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古诗词能力,增加学生文化积累。古诗词教学区别于语文其他教学,古诗词具有凝练性、简洁性、隐晦性等特点。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距离现代较远,词语运用和现在有很大差别,教学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领会词句含义,分析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人深厚思想情感。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古诗词基础知识,丰富学生文学素养,而且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力、想象力,感悟力,注重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水平,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1.2“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指导国家教育部自2013年到2017年经过四年时间,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古诗词教学应达成“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2.1“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素养建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在“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部分,提出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诗词语言优美,字词选用精准妥帖,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优秀词句,提升自身语言能力,能够充分表达的自我,与他人进行沟通。“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使学生获得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了解诗词中诗人创造的形象,有利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理解诗词结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想象诗词中意象、意境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使学生理解诗人创造的人物形象、物体形象等,使学生通过想象可以获得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理解诗人在诗句的结构安排,情感的发生变化,促进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使学生经过审美体验、评价等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够表现美、创造美。古诗词蕴涵着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学历史留下的瑰宝。诗歌格律整齐、意境深远、情感丰沛。引导学生在鉴赏诗词时望得见闪耀在文学史中的明珠,提升自身的审美品味,更好的表现美、创造美。“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化。诗歌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礼节习俗,高尚情操、政治抱负、爱国思想等优秀思想,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沿着古人的脚步,塑造独立的人格,培养坚毅的意志品质。1.2.2“新课标”对古诗词学习具体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在课程内容方面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规定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必修课程中要求学生“需要多读多想多写,扩大阅读视野,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5]”“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5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5

2高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目前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辽宁省绥中县利伟高中为例,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内容(2004年版人教版),分析总结近五年来高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教学衔接断裂学生个体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高一学生适应高中学习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需求,造成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断裂。2.1.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高中古诗词教学建立在学生以往积累的知识基础之上,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再对其进行更为广泛、复杂、细致、深刻的教学。目前的课程设计默认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复杂知识传授的条件,处于理想状态。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并且由于个体存在差异,知识储备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你跟上进度较为困难。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教科书必修二中《短歌行》中比兴手法时,部分学生对比兴手法概念都不理解,更不用说具体分析了。2.1.2学生学习方法简单初中阶段诵读古代诗词的课程目标重于知识积累,要求学生理解古诗词基本内容,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修辞方法,体会表达效果。古诗词考试题设置难度也较小,主要以默写填空的形式考察,选择形式。所以大多数初中生依靠教师讲解获得知识,采取简单背诵方法,凭借语感和机械记忆学习古诗词,达到积累知识的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考察内容相对初中来说更为广泛、复杂,需要学生主动、自主学习,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刚升入高中,不会自主、主动思考与分析,还依赖教师讲解,靠背诵和识记的方法,难以达到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要求。2.1.3教师衔接意识淡薄中考对于古诗词的考察在于基础,主要以诗词填空为主要考察形式,尽管有部分考试会涉及到诗词鉴赏,也是以课内诗词为主,所以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字词含义的讲解、思想情感的把握,重点监督学生进行背诵。但高中考试检测学生鉴赏古诗词能力,涉及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考试内容以课外古诗词主。所以高中教师便注重提升鉴赏能力,在讲授时忽然拔高难度,造成学生难以适应。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缺少衔接的意识,忽略学生差异,认为学生具有一样知识基础、学习能力,遇到问题时便推脱给初中教师,埋怨学生基础差。2.2教学目的功利高考是高中学生的人生大事,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受升学压力影响,过度注重提升学生分数,所授内容为高考服务,教学目的功利化,忽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2.2.1教学范围限于必修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在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是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修选考、选修课程是根据学校情况开设,不作为考试内容。高中课程负担重,学生教师压力大,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有限,导致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为快速提高学生分数,忽视选修课程,只讲解、讲授必修课程中的内容。选修课程作为高中语文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例如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对古诗词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2.2.2教学重点在于常考题型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广阔、内涵深远。在考试中难以体现学生对古诗词的全部掌握程度,高一至高三的考试内容基本仿照高考内容,所以教师课堂讲授重点便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炼字、意境、艺术手法、诗人情感等,将教学重点放在考试常考内容方面,在讲解中传授答题技巧。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就接受对接高考古诗词教学,学生在学习时便会在老师的影响下重点关注答题模式、得分技巧,而不是真正揣摩古诗词中意蕴,鉴赏古诗词。2.2.3教学内容狭于考试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取决于考试内容,考试中常考的反复讲,考试中不考简单讲或不讲。例如吟诵和音韵不在高考考试范围之内,教师普遍忽视吟诵教学和音韵教学。古诗词的韵律感是其文学魅力之一,音韵能够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美感,韵律安排巧妙,朗朗上口,洒脱自然,但由于考试中不考察古诗词的节奏、平仄押韵,教师便忽视这方面的教学。吟诵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词独特美感,学生还可以借诗歌吟诵表达自我,有利于培养语感使学生鉴赏个性化、差异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不安排学生吟诵,直接提供录音示范读或进行教师范读。2.3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使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在谈话法的运用中,提问时设置的问题缺乏启发性,难且少,难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2.3.1单一权威讲读,束缚学生自主学习“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目前课堂中,教师从课堂讲授到课后练习包办到底。在课堂中单一固定讲解,一般按照先讲解诗人生活背景生平,再讲解诗词词义、句意,总结诗词情感,最后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在书上记上满满的笔记,一直处于接受地位,没有主动学习习惯,变成了学习的客体,这样一堂课被教师安排的很满,但是学生却收获甚少。教师权威讲读使学生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种,不敢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面对不熟悉的古诗词时,便会担心自己分析错误,知难而退,等待教师所提供的“正确”答案,教师讲解又再次束缚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学生不会学习,只会接受。2.3.2缺少启发提问,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师生良好互动,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加深知识印象。在目前课堂谈话法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教师问题设置不科学,部分问题难度过大问题,不具有启发性,提问效果不理想。其二,在问题提出后,教师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较短,截断了学生思路,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当学生缺少头绪还未得出答案时,教师便带领学生分析,提问变成了自问自答,学生没有思考、表达、内化知识这一过程。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摸不到头脑,不知从何入手,无法进行深入思考,难以发展思维。2.3.3课堂气氛枯燥,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保持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力努力,保持无意注意则不需要意志力努力。高一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还不能适应高中课堂的教学强度和教学节奏,在上课保持有意注意时间越长,注意力越难集中。现在古诗词的课堂讲解较为死板,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节奏进行,内容晦涩难懂,难以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整节课匀速授课,课堂中气氛枯燥无趣,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有意注意,导致学生感到疲惫。2.4教学效果有限在古诗词的课堂中,目前教师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全盘讲解缺少互动,情感启发不到位,造成学生难以体会诗词美感,学习成果有限,课堂效果不佳。2.4.1教师全盘一言堂,学生独立理解文本困难“新课标”任务群8中,提示教师“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92.4.2过度依赖多媒体,学生联想想象发展受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是中国古诗词的特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画面,走入诗歌意境,沉浸在独特的氛围之中,体会诗人心境。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引领带动学生,触及学生内心情感,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在备课时为了节省精力直接在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按照课件讲授内容,将诗中画面直接现实的摆在学生眼见,学生对古诗词创作情景印象刻板,跟着教师一页一页的欣赏各种图片,但是在下课却没有深刻印象。2.4.3情景创设不到位,学生思想情感领悟局限古诗词或抒发志向或述说情感或说明道理,创作都是作者身处特殊情景的有感而发。古诗词文本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赏析诗词的重中之重,是鉴赏诗词的关键。情感是在特殊的情景中产生的,在课堂中使用情景创设法,可以将学生引进独特的氛围,让学生与诗人拥有同一站位,拥有统一身份,身处同一意识形态,可以深刻体会诗人情感,乐诗人所乐,悲诗人所悲。但从实际情况看来,教师在授课时,一般经过一系列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重总结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轻学生体验过程。整个过程中但学生没有个人体会,只能概括模糊的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将教师总结的词死记硬背,不理解忧国忧民为何忧、忧什么,壮志难酬究竟是什么志向,为什么难酬,体悟情感的时候不全面,具有模糊性、局限性。

3高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养成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本文根据上述所提问题,结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内容,提出解决策略。3.1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实现学生平稳过渡初中升高中之后需要一定的过渡和衔接,才能保证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的学习方式,古诗词教学应该尊重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做好衔接工作,巩固学生相关知识和改进学习方法。3.1.1关注课堂反馈,学习巩固相关知识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情况,不可一味自说自话。尤其在高一这个特殊的时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知识基础差距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反馈,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教学时进行查缺补漏,穿插讲授古诗词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古诗词学习轨道,为学生接下来古诗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古诗词教学前,可以使学生预习有关诗人的基本信息、生平事迹,收集有关诗人性格的小故事。在讲解中联系诗人在初中教材中的作品,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诗人形象。例如在讲解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归园田居》(其一)时,可安排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学生收集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联系初中教材中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三),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陶渊明清高正直,洒脱直率的人物形象。在讲解《声声慢》的时候,可以讲解词的来源、词的风格流派、词篇章长度分类等,巩固相关的文体知识,在讲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所运用的艺术技巧时,可以介绍虚实结合含义是什么,再列举初中教材中《夜雨寄北》所采用的虚实结合技巧例子,巩固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3.1.2逐渐提升难度,引导改进学习方法古诗词在初中阶段的考察形式主要以默写和客观题为主,并且考察内容简单,学生在学习时只要背诵教师所讲内容,简单理解便可以达到考察的要求。但是高中的考试主要以课外内容、主观题为主,所以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传授学习分析古诗词的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提问、考察,将考察常态化、简便化,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在起初阶段,考察内容与课内学习过的内容相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再逐渐提升难度,考察陌生的课外古诗词。学生便能在考察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自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高中课程学习了,便会格外注重教师分析诗词的思路。在课堂中不仅仅只做简单的积累,而是逐渐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3.1.3树立衔接意识,以原有知识为延伸目前教师衔接意识普遍较差,因此要进行初高中教学衔接,教师必须树立衔接意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用联系、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认真备课了解初中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构建中学整体古诗词知识框架,提高自身素养,串联起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分析初高中知识内容的区别,挖掘其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出发,以原有的知识为延伸,添加新的知识,渐进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例如讲解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声声慢》时,分析“酒”这个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渔家傲·秋思》体会“酒”这个意象蕴含其中之一情感是忧愁。分析《登高》中杜甫的思想感情时,可以联系初中教材《春望》,分析出春望和登高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在具体分析出登高的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包括对国家的担忧,还包括诗人感伤秋天、年迈病痛、壮志难酬的情感。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人形象时,可以联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豪放旷达的形象,促进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记忆深刻。3.2树立正确教学目的,扩大学生文化积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摆脱分数控制,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着眼于学生文化积累与能力提高,在教学中增加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范围。3.2.1合理利用选修教材,拓宽教学范围“新课标”设置了语文任务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讲解某篇文本,要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扩大教学范围讲解相关文本的。必修教材古诗词选篇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挖掘课程资源各种渠道寻找相关主题的文本,充分利用选修教材和其他文本,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扩大教学范围,可以延伸补充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例如在讲解《声声慢》时,可以补充讲解李清照前期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讲解李清照在不同时期意象选择、语言风格、情绪心理等各个方面不同,体会词人经历世事南渡后的心理变化。在讲解《登高》时,可以补充杜甫少年时期的作品《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将少年时期的作品与中年时期作品对比,突出盛唐之时文人的胸襟与自信,安史之乱后中唐时期人到暮年的无奈,感受社会历史的风貌对文人的影响。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补充《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将入仕初期作品与经历诗案后的作品对比。表现苏轼从入仕开始“致君尧舜”的心理状态到经历乌台诗案后“人生如梦”的心理状态,感受苏轼的心路历程变化。还可延伸扩展将同一时期不同风格的诗人作品,体会诗人性格特征,语言风格不同例如在讲解李白作品时可以补充杜甫作品,感受李白潇洒飘逸和杜甫沉郁顿挫的差异。在讲解苏轼词作是可以延伸柳永的词作,体会旷达豪放与细腻缠绵差异。通过扩大教学范围可以使学生增加积累,对时代历史、诗人气质有完整的认知。3.2.2把握课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古诗词教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教学中应把古诗词作为一个整体,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师应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充分进行课前准备,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目前学情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而并不是考试考什么,重点讲什么,割裂诗词各个部分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对古诗词有完整的印象,能够更好的消化知识内容,提升鉴赏能力和核心素质。3.2.3重视诗词吟诵作用,增加音韵教学音韵美感是中国古诗词重要特征之一,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声声入耳。刘勰曾说:“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是以声画姘嫂,寄在吟咏,滋味流于下句,气力穷于和韵[[](梁)刘勰着.祖保泉解说.文心雕龙解说[](梁)刘勰着.祖保泉解说.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640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基础音韵知识,首先使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声调平仄,平声应该舒缓平稳,仄声应该短促激昂,通过声调感受整首诗人情绪的起伏,情感的抒发;其次应使学生了解诗词中用韵情况,掌握不同韵的发音特点;最后带领学生根据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和词的长句、短句不同特点划分节奏,使学生掌握诗词停顿节奏。虽然在“新课标”中未对吟诵做出明确要求,但笔者认为吟诵是感受古诗词音韵美的重要方式,是品味古诗词重要方法。学生可通过吟诵,跨时代与诗人沟通、交流,内化古诗词意蕴情感。叶嘉莹先生也曾说过,她小时候因为经常吟诵,不懂格律便能作诗,这便是吟诵的妙处所在。虽然吟诵知识复杂精深,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吟诵要求不高,只要达到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的目的即可。唐文治先生曾提出了中国最早的完整吟诵体系“‘声音—文气—神情—境界’,并提出了相应的探求方法‘因声—求气—得神—入境’[[]朱立侠.唐调:桐城派吟诵法之代表[]朱立侠.唐调:桐城派吟诵法之代表[J].光明日报,2016(8):23.3采取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单一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达到古诗词学习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3.3.1运用探究发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养成学生“我要学习”的意识,而不是“要我学习”。强制灌输学习只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反抗的心理,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学习。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强调妙悟、灵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全方面充分接触古诗词,达到妙悟这一境界。在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预习古诗词,使其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掌握古诗词生字词的读音、含义与用法,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形成查阅资料习惯。在课程中,安排学生独自利用书下注释、工具书解释诗句的含义,学生独立文本解释,增强学生语感。在课后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教师问题,展开资料收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其能力发展,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3.3.2进行有效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进入深入思考,获得思维发展,使学生反复品味古诗词,体悟诗词意蕴。教师设计问题时,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问题应具有引导性、层次性,循序渐进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情感意蕴,理解其艺术成就。并且让学生得到充分思考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经过反复琢磨,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必修上册中《登高》时,分析杜甫的八悲,教师提问可设计为“杜甫此时的心情如何?”学生可以稍加思考便可回答是“悲伤、愁苦[]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3.3.3多种方法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无意注意古诗词的创作距今时间较远,各朝诗人所在时代不同,社会风貌各不相同,体会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在课上努力学习保持注意。但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会引起学习疲惫,老师应利用方法,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转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氛围可以触动心弦。在课堂中营造与诗人所处环境相似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诗境,听诗人之声,感诗人所感。言语直观是直观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应注重巧妙灵活的运用言语,通过语言营造氛围,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例如在讲解《声声慢》之时,用语言勾勒一位女子寻觅自己的心上人的画面,营造一种凄清、孤寂、哀愁氛围,通过语言诗歌使学生置身与这种氛围之内,进而理解内化这首词。古诗词本是配乐吟唱,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配乐逐渐消失。虽然古调已经难寻,但是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歌曲,配以民族乐器,创作与古诗词相关的音乐。这些歌曲有的直接对古诗词进行编曲演唱,有的引用古诗词再另加其他内容,展示诗词意境。学生乐于接受音乐形式,喜欢这种音乐,用音乐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效果明显,例如在讲解《声声慢》时,播放宋祖英演唱与《声声慢》同名歌曲,将诗词用悠扬婉转的女声唱出来,诗女子独有的哀伤与愁苦的气氛全出。再如学习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必修上册的《归园田居》时,播放《归园田居》同名歌曲,整首歌古风古调,词作内容既有《归园田居》诗词原文,又创造的化用了陶渊明其他作品,展现了陶渊明隐逸情怀。音乐能够深入内里,利用听觉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运用这类音乐,营造诗词中的气氛,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起学习古诗词兴趣,减轻学习疲劳感。3.3.4知人论世完善形象,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人的作品是诗人用一生书写的,凝聚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气质,处世之道,如果不了解诗人便无法读懂作品,也就无法与诗人跨时空交谈。《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所作之词,呈现出对统治者失望、对官场厌恶、对世俗不屑,超脱平静退隐的心态。乌台诗案对苏轼而言,是人生一次重大打击和低谷,也是思想境界的一次升华,逐渐体现出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补充苏轼经历、人生态度,便可整体感知苏轼形象,对苏轼所处时代、生平、作品贯穿融合,体会苏轼真实的情感流露。教师不应只是在教学开始时简答的介绍诗人人生,应在整首诗的分析中,融汇诗人的人生轨迹以及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还原思想状态,才能够使学生对诗人有完整的印象,学生也能够与在诗词中与诗人进行沟通,达到兴发感动。3.3.5重视合作讨论学习,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学生之间知识文化水平相近、心理相容,处于平等关系,合作讨论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中合理的合作讨论,可以使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我,大胆提出新颖奇特的想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可以在合作讨论中学生共同探索,得到充分思考,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留给学生探讨时间,在课堂中组织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激发观点碰撞想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并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3.4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提升能力是一个连续综合的过程,所以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感受诗人遣词造句的能力和文字美感。其次应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培养独特审美感受。最后教师应该合理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体悟诗人深沉丰厚的思想。3.4.1适度讲解文本,体会文字之美古诗词言简义丰,文本篇目字数有限,但其中蕴藏的意蕴无限,文本是实,意蕴是虚,虚实结合是文本的艺术魅力所在。通过寻味琢磨无限的文本,学生可拥有独特的个人理解,如果教师全盘生硬解释字句,将虚的部分全部化为实,便会破坏古诗词语言艺术美感。单纯为了学生理解而翻译,而不是为了学生体会而翻译,学生难以体会诗人用字、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确。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该遵循适度讲解原则,部分词句中不应逐字分析,保留原词体会其中内涵,创造学生自主解读机会,留出想象体验空间。例如在讲解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2019年版人教版)中《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这类简单的文本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书下注释独立完成解读翻译,学生可以独立解读出在盛夏季节芳草众多,江中的芙蓉花清雅明媚,吸引主人公采摘,但主人公采摘后来不及欣喜便想到现无可送之人,一种游子在外的惆怅、落寞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讲解文本时,要注重引领学生独立解读字词之美。在《声声慢》教学中,词人连用七组叠词,展现了一女子从寻觅心上人,到发现心上人已经离去郁愁难抒,叠词反复诵读徘徊低迷婉转凄楚。寻寻到戚戚,是情绪的渐进,具有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了司空徒在《诗品·含蓄》中说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开篇便奠定哀愁基调,教师在讲解时应该引领学生认真品味,反复诵读,感悟文字妙处所在。3.4.2合理使用多媒体,体会想象之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具有独特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是需要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获得的,虽然图片、视频可以将诗中抽象的画面变得具体,但是使抽象之美消失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科学规划,不滥用、乱用多媒体,结合学生特点,深入分析诗词后合理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中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按照个人审美情趣,全方位的展示诗中画面,阻碍了学生的想象,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恰当适度展示,引导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联想、想象。在课堂中,尽量减少展示图片、视频,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但当学生对诗词中物象很陌生,想象困难时,可以采取展示画面中部分物象,让学生调动美的情感体验,把这些物象进行组合排布,形成一幅幅具有个性化的画面,使能够体会到诗中之画,感受想象中的美好,进而创造美、感受美。3.4.3恰当创设情景,体会情感之美诗词作为文学作品,是诗人在古代客观世界中创作的作品。在现在教学中,这些文学作品被读者接受。接受强调的是学生感悟和体会,这种感悟、体会,只有在独特的情境中、氛围中才会产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联系读者已有的情感,激发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诗人所在的世界,体悟诗人情感之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日渐成熟,累积了一定生活经验,在教学生应该利用学生直接经验,将学生自身经历和体验相连,激发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教材中《短歌行》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希望人才投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理解诗人作为三国之一的领导人物,面对蜀有诸葛亮,吴有周瑜的局面,从而极度渴望贤才的内心情感。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想到达成一个目标,但是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合作的经历。配合语言描绘、音乐播放等营造氛围,创设情景的手段,使学生进入独特的历史时空,化身政治领袖,体会这种忧愁又极度渴望之情,体会诗人深细婉转的用心,和人含蓄热烈的情感。古诗词中孤独,友情、亲情、失意等许多情感也很容易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之处,具有很强操作性。

结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古诗词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重要部分,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培养学生核心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本文以辽宁省绥中县利伟高中为例,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为优化教学活动,根据问题提出具体、可实行的解决策略。教师应构建整体知识体系,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关注学生需求,实现学生平稳过渡;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扩大学生知识文化积累。采取多样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兴趣;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审美品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为我国高一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提高古诗词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古诗词中得到滋养,积累文化常识,提高文学修养,培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汲取诗人思想智慧,完善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深入探究古诗词,拥有有独特的审美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觉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本文对高一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存在很多不足,由于本次研究只限于一所高中,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理论内容也较为匮乏,致使本文内容阐述不够详实具体,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高度关注相关问题,多思考,多探索,尽力完善自己的研究。

参考文献[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2[2]周汝昌.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1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26[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梁)刘勰著.祖保泉解.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640[6]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7]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16:23-96[8]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86-168[9]叶嘉莹.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16-74[10]朱立侠.唐调:桐城派吟诵法之代表[J].光明日报,2016(8):1-2[11]于大鹏.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吟诵[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1):52-53.[12]罗培蓓.从“中国诗词大会”看高中古诗词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27):15-16[13]赵宇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55[14]毛超.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66-69[15]邱桐.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6-15[16]杨坤叶嘉莹诗词作品之教学观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8:6-17[17]王雪梅.新课程背景下中国古代诗词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17[18]张思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课堂对话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7:7-12[19]李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D].河南:河南科技学院,2018:14-16[20]吴蔚.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8-12[21]刘聪.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6:9-15[22]齐海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炼字问题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9[23]刘琼琼.高中古诗词问题教学法运用策略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8:7-13[24]苗志军.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探讨[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12[25]罗小梅.论中学古诗词意境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6[26]王茜.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D].江西:赣南师范学院,2019:22-23致谢四年时光转眼而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入学之时恍如昨日,回首往事思绪万千,感激之情充斥内心。感谢学校的栽培,我在学校中度过了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学校中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