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行路连接一纵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1页
冯时行路连接一纵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2页
冯时行路连接一纵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3页
冯时行路连接一纵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4页
冯时行路连接一纵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③由于拟建箱涵的埋深大,开挖后场地狭窄,且受地下水的影响,应对该基坑进行降、排水;若降、排水困难,压实地基难度困难,可采用桩基础。4.8.2大桥1、南侧桥台(P0桥台)(1)地质南侧桥台位于K0+849,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1.9~209.4m。上覆土层为素填土,上覆土层厚度11.7~22.3m;下伏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5m。(2)基坑边坡定性评价根据设计方案南侧桥台承台底标高200.85m,承台开挖将在四周形成高3.1~20.9m不等的土质基坑边坡。基坑底部为素填土,主要为填土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下伏岩土界面埋深较大且平缓,开挖后的土质边坡不会形成岩土界面的临空,该边坡不会沿岩土界面滑塌,但土体内部可能发生圆弧滑动。场地南侧为施工区,有放坡条件,建议应逐级放坡,并设置不小于2m宽度的边坡平台,逐级放坡的临时坡率(H<8m,1:1.50,8m≤H<16m,1:1.75),并加强对边坡土体变形监测。(3)基础形式及持力层建议设计拟采用在桥台底部设置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4)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揭露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2、桥墩(P1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2.2~208.9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13.5~21.3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5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3、桥墩(P2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2.1~208.0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15.0~20.8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7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4、桥墩(P3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4.0~209.1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17.5~23.8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7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5、桥墩(P4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5.2~209.0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20.8~24.2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7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6、桥墩(P5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7.3~209.1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15.5~21.8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8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7、桥墩(P6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7.8~208.3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20.3~21.4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199.9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8、桥墩(P7桥墩)(1)地质拟建大桥桥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4.0~211.9m;上覆层土层为素填土,土层厚度24.7~27.3m,下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200.0m。(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建议设计桥墩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3)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及风化基岩、破碎岩体段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结论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9、北侧桥台(P8桥台)(1)地质北侧桥台位于K1+109,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205.1~217.3m。上覆土层为素填土,上覆土层厚度18.3~21.4m;下伏基岩为砂质泥岩、砂岩,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200.2m。(2)基坑边坡定性评价根据设计方案北侧桥台承台底标高209.15m,承台开挖将在四周形成高8.8~13.1m不等的土质基坑边坡。基坑底部为素填土,主要为填土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下伏岩土界面埋深较大且平缓,开挖后的土质边坡不会形成岩土界面的临空,该边坡不会沿岩土界面滑塌,但土体内部可能发生圆弧滑动。场地南侧为施工区,有放坡条件,建议应逐级放坡,并设置不小于2m宽度的边坡平台,逐级放坡的临时坡率(H<8m,1:1.50,8m≤H<16m,1:1.75),并加强对边坡土体变形监测。(3)基础形式及持力层建议设计拟采用在桥台底部设置桩基础基础型式,持力层建议选用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4)措施建议加强对边坡及影响范围的监测,作好截排水措施,土层应采取有效的护壁措施。开挖后及时进行地质核查,对开挖揭露的结构面及时封闭,对地下水及时抽排或采取有效措施止水,必要时应采用水下砼浇筑,考虑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大桥桥址适宜性评价综上所述,场地总体稳定,在合理的设计施工条件下适宜建设,现行方案合理可行。4.9地基基础评价及建议4.9.1地基均匀性平场后,场地地基主要由素填土、强风化基岩、中风化基岩组成。(1)现状填土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填土多为自然抛填,均匀性较差。(2)强风化基岩,厚度变化较小,不同岩性间均匀性较差。(3)中等风化基岩,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岩体较完整、连续,岩石抗压强度变异性中等,同一岩性均匀性较好,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4)本场地覆盖层厚度10.4~27.3m,岩土界面埋设较深,施工过程中不易形成岩土界面临空,岩层倾角约40°,施工过程中不易形成岩层界面临空。综上本工程场地地基素填土均匀性较差,强风化基岩均匀性差,中风化基岩均匀性一般。4.9.2基础形式及持力层建议拟建雨水箱涵建议选用箱涵基础,该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应对基坑进行降雨,左侧岩土界面埋设较浅,可选择强风化基岩及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右侧岩土界面埋藏较深,应对填土进行压实或换填处理,达到相应承载力要求和压实度后可作为拟建箱涵的基础持力层,同时在不同基础持力层交界处,应注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拟建大桥桥台建议选用桩基础,桥墩建议选用桩基础;地基持力层选择中风化基岩。建(构)筑物建议根据荷载大小,雨水箱涵可选用箱涵基础,持力层可以选择压实填土及强风化基岩;桥台、桥墩桩基基础则建议选用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4.9.3成桩可能性及施工条件1、成桩可能性根据对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该场地平场后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粉质黏土;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沉积岩层(砂岩、砂质泥岩)。填土主要呈松散~稍密状,局部呈中密状态,其骨架组成和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勘察时存在掉钻现象,结合填土堆填方式及硬质物粒块径,填土中局部可能存在架空结构,遇较大块石及孤石时挖掘困难,在桩孔成孔过程中受扰动后易垮塌;粉质黏土在桩孔成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塌孔、缩径等现象,特别是场地低洼地段,受汇集的地下水长期浸泡,可能形成软塑状~流塑状粉质黏土,桩孔成孔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缩径等现象;较完整中风化基岩自稳性较好,成桩条件好;土层及破碎岩体中成桩条件较差,施工困难较大,成孔时应采取有效护壁措施。据重庆地区施工经验,本地区一般采用机械成孔和人工挖孔,该两类成桩工艺在该场地岩、土中施工成桩均可行。尽可能采用机械成孔,该区域地下水较丰富时,不建议采用人工挖孔。2、桩的施工条件当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时,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场地人工填土中碎块石的母岩为软硬差异明显的砂岩与砂质泥岩,采用机械成孔时,土中砂岩块石随钻头(刃具)转动导致扰动区域大增进而影响孔壁稳定,同时影响孔底沉渣厚度。综上,机械成孔缺点为对垮孔、缩径、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等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直观判别;优点为安全、高效。3、桩基对环境的影响施工采用的泥浆、化学浆液以及成孔产生的弃土、粉尘、噪音等对环境存在影响。泥浆容易容易流入地势低洼处造成水、土污染环境,桩基施工时应加强环保的检查和监控工作,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工地及周围的环境。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噪声等污染。注意控制施工扰动,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的影响。总体上在合理设计、按图施工的前提下,桩基施工对环境影响可控,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桩基质量、施工安全和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建构筑物的影响。对位于轨道保护区、铁路保护、水源保护地等重要工程保护区内的施工作业,应按相关的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4、桩基施工注意事项(1)当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时,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2)在岩层中凿进时,由于基岩中存在裂隙,在裂隙交汇处或局部裂隙密集处,也存在孔壁塌孔问题,应作好预防措施。(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孔壁支护及抽排水,采用机械成孔时将对基底岩石扰动,建议钻至桩端取样标高2m位置时低速钻进,钻至桩端取样标高0.5~0.8m时停止钻进,等待几个小时后,采用专业取芯设备进行取样。场地砂质泥岩强度低,采用旋挖成孔时可能存在取芯困难、旋挖扰动岩体导致强度降低等情况,施工期间进行地基承载力验证时,若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应通过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确定。(4)机械成孔对垮孔、缩径、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等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直观判别,建议桩基开挖完毕后及时清底,场地内的砂质泥岩易风化,清底完成后及时封闭、浇筑,确保安全和成桩质量。(5)场地局部区域砂岩自然抗压强度高,石英含量较高,对刀具的磨损较大,因此,在掘进设备选型时,应对此有充分考虑。根据本场地的实际,建议设备的掘进参数中岩石抗压强度宜确定为砂岩自然抗压强度的最大值的2~3倍。(6)根据渝建发〔2019〕25号《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人工挖孔灌注桩不得用于处以下条件之外的建设工程(因施工技术、现场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机械成孔的项目,以及开挖孔径≥1.2m且深度≤3m的岩石地基成孔项目)。确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时,应按渝建安发〔2019〕2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2〕1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灌注桩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人工挖孔桩成桩可行性及施工方案进行专项安全论证。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桩护壁设计,加强井内排水、通风,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查,严禁在孔口堆载。(7)场地存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影响大,施工时应做好截排水、降水措施,备好抽水设备,及时抽排地下水或对结构面等导水部位进行止水封堵,必要时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同时注意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8)桩基成孔中,由于场地内岩层倾角较陡、地下水丰富且砂质泥岩强度较低,存在取样困难等因素,建议采用超前钻取样、加强取样工艺或采取其他检测方法等手段予以弥补。4.10相邻建(构)筑物影响评价拟建道路西侧位于轨道交通六号线保护范围内,道路左侧沿线与最近轨道高架桥墩平距最近约1.0m(Y43桥墩),根据设计方案,拟对沿线形成的边坡设置支挡结构或采用坡率法放坡处理,轨道保护区内道路拟采用桥梁形式通过,回填区存在因地形产生偏压,对轨道桥墩桩基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北侧桥台距离轨道桥墩最近约13.0m,南侧桥台距离轨道桥墩最近约25.0m,桥台开挖主要形成填土边坡,填土边坡按一定坡率(大于1:1.50)放坡后,对轨道桥墩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道路修建对轨道交通影响较大。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第四条:“凡位于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在批准项目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之前,应由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项目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书面专项审查意见。”,请业主予以重视,并取得专项审查意见后,方可实施该项目。拟建主线道路右侧K0+720范围内分布有一处10KV电线杆,线高约224.96m,建议施工时对该电线杆进行迁改。4.11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1、拟建场地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孔壁易坍塌,建议做好施工安全防护;若确需采用人工挖孔桩,应按渝建安发〔2019〕2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2〕1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灌注桩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行安全专项论证。2、在填方较大区域,机械成孔过程中,由各方面因素可能导致岩土界面层次不清,施工过程中宜分桩跳桩成孔。3、在成桩过程中(包括边坡上的桩孔),由于地层结构、地下水、支护强度等因素极易诱发井壁垮塌、井内突水与涌沙、井口上方物体坠落事故。4、由于岩体自身的不均匀性、开挖工法、雨水浸泡、试验误差等因素导致地基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5、根据地下管网图反映,场区内存在电力、电信、排水、给水等管网,主要沿现状市政道路展布,地下管网一般埋深小于3m,施工前应协调处理好相关管线的产权单位,做好场地内管网迁改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营,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6、边坡垮塌,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防止边坡垮塌,建议边坡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边坡施工应加强观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调整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案。按渝建发[2014]16号文的要求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管理。4.12有毒有害气体沿线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岩、砂质泥岩,无煤层。根据本次勘察结合已建相邻项目的施工情况,结合场地各地层岩性条件和地区经验,场地岩土层中本身无有毒有害气体源,勘察时亦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但原始沟心地填土层较厚,成分复杂,在地下水或渗漏的污水带动下,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但桩孔采用人工施工时应作好通风、送风工作。4.13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拟建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道路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现分述如下:1、施工开挖对道路的影响评价拟建场地内存在乡村道路,施工开挖将封闭该段道路,施工前应做好交通改线的准备和相应的预案措施;施工时加强边坡的支护工作,并做好地面的监测工作。2、施工开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拟建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在工程施工中,如果选用的施工设备噪音过大,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及学习。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有关环保及卫生方面的规定,禁止废碴、废水等随意排放,控制施工噪音等,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并应注意交通安全。3、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基坑采用明挖施工,不可避免地破坏地层原有的平衡状态,引起附近地层变形,如变形量超过允许范围,则周边地区引发地面沉降,进而导致临近建(构)筑物严重倾斜、倒塌、地面裂缝等严重后果。在基坑开挖施工中,易造成给排水管的变形而渗漏甚至水管爆裂,引起地面塌陷,基坑失稳等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工作,必要时对地下管线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相关地下设施的安全及工程的顺利施工。4、对交通的影响施工将对部分建成道路进行封闭和临时改道,易导致交通拥堵。建议施工前对道路的临时改道、封闭等方案报交警部门审批;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不利影响。4.14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综上:拟建场地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边坡稳定性、地基稳定性问题,在合理的设计、施工下可保证其稳定,适宜项目建设。5结论及建议5.1结论1、该项目为北碚区冯时行路连接一纵线道路工程的补充勘察报告,该勘察主要针对详细勘察后、设计调整的雨水箱涵及大桥。2、拟建场地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3、合理的设计、施工条件场地适宜项目建设。4、本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未发现隐伏断裂;场地类别为不利的地段,无危险地段。5、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6、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无影响。7、拟建大桥墩台、桥墩场地稳定性较好,拟建雨水箱涵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拟建工程建设。8、本项目建设对轨道六号线桥墩影响较大。对其他建构筑物影响小。5.2建议1、挖方路基段基底揭露基岩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的部分,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挖方路基段基底揭露土层的部分或填方路基段,应在清除表层耕植土、少量生活垃圾,对路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的既有土层作翻挖换填,基底宜设成逆坡,经夯实处理后,再进行分层碾压回填,填料及压实度达到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作路基。2、桥台建议选用桩基础,桥墩建议选用桩基础;地基持力层选择中风化基岩。3、建构筑物建议根据荷载大小可采用箱涵基础、桩基础;箱涵拟采用箱涵基础,基础持力层可以选择压实填土、强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桩基基础则建议选用中风基岩作为持力层。4、填方土质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5,挖方区粉质粘土土层放坡坡率不宜陡于1:1.0,强风化岩质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5,中风化基岩非顺向边坡建议坡率不宜陡于1:1;边坡应完善截排水措施。5、本项目位于轨道6号线轨道保护区内,应做相应专项安全论证,并按相关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6、由地下管网图反映,场区内管网主要沿现状市政道路展布,地下管网一般埋深小于3m,其对挖方路基段、高架桥匝道的影响较大;建议施工前应协调处理好相关管线的产权单位,做好场地内管网迁改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营,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