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从北宋的建立到南宋的偏安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_第1页
第7课.从北宋的建立到南宋的偏安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_第2页
第7课.从北宋的建立到南宋的偏安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_第3页
第7课.从北宋的建立到南宋的偏安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_第4页
第7课.从北宋的建立到南宋的偏安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选必融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第7课.从北宋的建立到南宋的偏安一.两宋时期的政权更迭(一)北宋的兴亡(960-1127年)(1)建立①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②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形成了长时间的稳定统治。(2)宋辽关系①燕云十六州: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②澶渊之盟:辽军南下兵临黄河北岸,双方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3)宋与西夏①战争: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②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给送西夏的钱物,称为“岁赐”。(4)北宋的灭亡①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②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二)南宋的偏安(1127-1279年)(1)建立①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皇帝。②后来退保南方,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2)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3)南宋偏安①绍兴和议(1141年):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②隆兴和议(1164年):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用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缴纳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③嘉定和议(1208年):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来的边界。(4)灭亡1279年,南宋余部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域被元军击败,南宋灭亡。二.两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一)强化专制统治(1)背景①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②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2)内容1.强化君主专制:二府三司制①中书门下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下平章事”(同平章事)为宰相的正式官名。②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③设枢密院专管军政,分割宰相军权。④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枢密院有调兵权无统兵权,三衙有统兵权无调兵权。④设三司(度支、盐铁、户部)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财权。2.加强中央集权:路、州(府)、县三级制①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②先后设立四个路级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③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大部分赋税上交中央。④派文官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⑤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⑥将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更戍法)。3.崇文抑武①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形成文官政治。②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③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北宋的文官政治(士大夫政治)<1>原因①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加强,为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②历史因素:吸取前代武人干政、军阀割据的历史教训。③制度因素:科举制取得较大发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④文化因素: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越前代。<2>表现①提倡文教,崇尚文治。②多用文官,文官地位提高。③用文官节制武将(文官掌兵权)。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⑤宗室、外戚、宦官等受到抑制。⑥官、职、差遣的分离。(官:徒具形式,是一种等级待遇。职:荣誉头衔,与实际工作无关。差遣:担当实际职务,但带有临时性质)<3>影响积极①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传统的贵族政治与武人政治基本退出历史舞台)③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④培育了独树一帜的政治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⑤形成了重视文化的社会风尚,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⑥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推动儒学的发展。消极①冗官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②政出多门,行政效率低下。③容易形成党争。④重文轻武、文臣掌兵,抑制军事力量发挥。(3)特点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②分化事权,相互制约。③崇文抑武,文官政治。(4)影响积极①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③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④制度过于僵化,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⑤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扩充,形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边防压力①北宋与辽:北宋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企图失败后,签订协议(澶渊之盟)。②北宋与两夏:北宋屡战屡败,后签订协议(庆历和议)。(2)财政危机①对外战争耗费大量钱财。②扩充禁军增加财政支出。③实行募兵制、为弥补战斗力不足增加军队数量。④支付岁币、岁赐等。⑤官僚机构臃肿(官员分化事权),开支较大。北宋募兵制<1>内容招募对象多为灾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招募,终身为伍。<2>影响①募兵多而不精,管理废弛,战力低下。②军队人数增加导致军费膨胀。(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北宋中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②“三冗二积”问题严重,国家财政困难。③北部边境经常受到游牧民族袭扰,边疆形势严峻。④范仲淹改革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⑤王安石改革意志坚定,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⑥宋神宗的支持。(2)时间1069年(熙宁二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3)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4)内容①经济上:颁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②政治上:改革科举、整顿太学、重修教科书、唯才是举(改革吏治)。③军事上:推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法。经济措施内容影响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农民收货后还本付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但一些官员为了政绩强制农民借贷,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募役法废除了以前按户等轮流充当县官差役的办法(差役法),改为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政府根据预算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原不服役的官僚、地主、寺观也要出钱。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实际执行中向所有居民征收免役钱,变相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打击了豪强隐漏田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有利于保障农业灌溉,防洪赈灾。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后市易司营销范围日益扩大,逐渐演变为最大的投机商。均输法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物资以节省政府开支。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后产生了腐败问题。(收取回扣)政治措施内容影响改革科举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察律令、断案等。加强了官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律学、医学、武学);太学成绩优异者不经科举可直接授官;反对变法者开除。培养了专门化人才;传播了变法思想,打击了保守势力。重修教科书将改革派撰注的《三经新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成为了科举考试的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造成了学术专制现象。唯才是举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历升迁的成规;批判“恩荫”制度,裁汰冗员。选拔大批人才,助推了变法改革;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忽视了对道德品质的考察,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军事措施内容影响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每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闲时练兵,维持治安,战时入军,寓兵于农。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减少了军费开支,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马法百姓可申请养军马,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要赔偿。节约了政府开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将兵法以“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设正将一名专管训练;精简禁军,裁汰老弱。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军器监法政府设军器监,监督兵器制造。提高了武器的数量和质量。(5)性质地主阶级为富国强兵,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变法改革运动。(6)结果新法实施五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7)影响积极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达到了“富国”的目的。②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消极①“强兵”效果并不明显,未从根本上扭转北宋在军事上的劣势。②强化了专制集权,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③导致统治集团的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8)失败原因①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制度的弊端。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强烈阻挠,引发党争。③实际执行过程中急功近利,损害了百姓的利益。④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⑤变法后期失去宋神宗支持。(四)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发展(1)内容①科举制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②北宋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③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确立三级考试制度。④考试规范:制度更加严密(搜身、糊名、誊录、锁院)。⑤考试内容:从重诗赋到重经义、策论。⑥考试结果:直接授官,取士人数增加,应试范围扩大。(2)影响①扩大了科举的规模和统治基础。②提高了文官与士子的地位。③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和重视教育的风气。⑤造就了北宋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局面。(五)官员的考核与监督(1)官员考核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2)官员监督①中央: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②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台谏合一),进一步强化了皇权。③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和通判进行管理。(六)法律与教化(1)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宋刑统》、《天圣令》。(2)教化(约律分立)<1>背景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程朱理学。②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③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2>表现①社会层面:通过控制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②乡里层面:乡约、族规、家训成为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北宋吕大钧《吕氏乡约》)③家庭层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行为规范。(七)赋税制度与户籍制度(1)赋税制度①沿用唐朝两税法,但赋役沉重。②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线,官府募人代役)。(2)户籍制度分为主户与客户(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八)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1)基层治理推行乡里制度和保甲制。(2)社会救济①除义仓外,专设济贫仓种广惠仓,作为社会救济粮的基本储备。②京师设福田院,州县设居养院、安济坊,以救济“老疾孤穷丐者”。③各地没漏泽园,实行丧葬救济。④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设义田、义学等资产,资助族中贫困者。(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1)民族关系①多政权并立,两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时有战争。②以和为主,民族交融加强。(2)对外关系北方陆路交通受阻,海路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三.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一)农业的发展(1)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岭南)。(2)农作物的推广①从越南引进耐旱、早熟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②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的种植推广到南方。(3)土地开垦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许多新型田地的出现增加了耕地面积,如梯田、圩田、淤田、沙田等。(4)经济结构①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②宋朝时期,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5)农业工具①灌溉工具:出现了高转筒车和水转翻车。②耕作工具:铁质犁铧多样化,铁耙、弯锄、镰刀、踏犁、秧马等普遍使用。(6)边疆开发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7)土地政策<1>内容没有国家制定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2>原因①延续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按土地多少征税。②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商品化程度更高。③宋朝政权为了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3>影响①有利于土地的大规模开发、生产技术的推广、大型铁农具的利用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②土地高度集中,自耕农经济衰退。③推动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租佃关系<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发展①战国:租佃方式产生。②汉朝:租佃现象比较普遍。(田庄经济)③宋朝: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④明清: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重的主要形式。<3>特征①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②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③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江浙地区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的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4>影响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弱化。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发展(1)制瓷业①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②景德镇兴起。③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矿冶业①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为燃料。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③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3)印刷业①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②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进一步普及,同时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国内市场的发展①大众基层市场的涌现(如“草市”)。②“市”的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③边境榷场贸易繁荣。(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业相当活跃)榷场贸易<1>概念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互市贸易的市场。<2>特点①受到官府严格的管理和控制。②双方人员共同管理。<3>内容①宋朝主要输出农产品及茶叶、瓷器、丝织品等。②辽、西夏、金主要输出牲畜、皮革、药材等。③宋朝输出商品多为加工制品,辽方输出多为牧畜品。④榷场贸易对宋朝有利。<4>影响①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②宋朝利用开闭榷场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以期达到安边绥远的效果。(2)海外贸易的活跃<1>表现①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②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③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④设立专门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2>原因①少数民族政权使陆上丝绸之路受阻。②手工业技术发达领先世界。③经济重心南移和商业繁荣。④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海外贸易发展。⑤海外贸易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远洋航行提供保障。(指南针)⑦海路相比陆路更安全,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3)货币的发展<1>表现①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②南宋纸币(“会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并行。<2>原因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需要大量货币。②铜币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③铁钱笨重不便携带和流通。④四川地区特殊的贸易和货币环境。⑤借鉴了飞钱的功能。⑥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4)城市的兴盛①城市的类型和职能: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传统中心城市进一步向复合型城市转变,城市的商业、经济职能逐渐加强。②城市的空间分布:城市的地域分布重心已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已经打破坊市界限;外部空间结构则突破城墙界限向城周地区扩延。③城市的人口数量:城市人口的数量大幅增长,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均超出百万。④城市的人文结构:商品经济活跃,营造出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市民阶层初步形成,创造出全新的市民文化。市民文化<1>内容①勾栏瓦舍:娱乐兼商业场所(瓦舍),瓦舍中用于演出的场子(勾栏)。②通俗文学:小说、戏曲、话本。③节假日:大城市节假日氛围浓厚。<2>特点①通俗化、大众化。②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四)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优越。③南方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南方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⑤人民的辛勤劳作。⑥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2)发展①魏晋时期:奠定基础。②唐中期后:开始南移。③北宋时期:继续南移。④南宋时期:南移完成。⑤元明清时期:巩固发展。(3)特点①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由内地向沿海)②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元代)。(4)表现①南方人口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②国家财政依赖南方。(苏湖熟,天下足)(5)影响①经济: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②人口:南方人口迅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③交通:促进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运输和海上贸易的发展。④民族: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⑤文化: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南北分卷)⑥生态:南方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6)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内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②统治者重视商业发展,商业环境相对宽松。③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达。④水陆交通便利,海外贸易兴盛。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⑥经济重心南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五)社会的新变化(1)表现1.门第观念的淡化,社会流动性加强。(平民化)①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取士不问家世)②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婚姻不问阀阅)2.社会成员的身份日趋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平等化)①宋朝时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②宋朝家内服役更多来自雇佣而非奴婢。③佣人与雇主之间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④工匠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自由化)①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赋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②官府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比前代更为松弛。(2)原因①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②政治:士族门阀的衰落和科举制的发展。③政策:政府的政策调整。(不抑兼并等)④文化:政府提倡文治和印刷业的发展推动文化普及。四.两宋时期的思想和文化(一)儒学复兴运动(理学)(1)背景①儒学自身僵化,存在缺陷。②儒学受佛、道思想冲击,失去独尊地位。③儒学吸收了佛、道理论,思想逐渐融合。④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儒家伦理道德。⑤唐中叶后复兴儒学的主张为其提供了借鉴。⑥宋朝统一政局后,需要儒学思想巩固统治。(2)定义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融合吸收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3)代表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4)目的①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5)内容①宇宙观(世界观):“理”是万物本原。“理”既是自然的普遍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体现为儒家道德伦理(社会上)和人性(个人上)。②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③认识论(方法论):“格物致知”。“理”是先天存在的,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6)发展①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②创办书院、授徒讲学、传播理学,推动了儒学的普及化和通俗化。③南宋后期受到官方推崇,成为官方哲学。④元初,《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方教科书,程朱理学成为科举答题标准。⑤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入日本、朝鲜乃至欧洲。(7)特点①融合了部分佛、道思想。②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关注现实。③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体系化和世俗化。(8)影响积极①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稳定。②受到了官方的推崇,成为官方意识形态。③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