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流,如果直接抒写情感,读者难以感知,故有“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而意象则不然,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开意象,或是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说应是情志,情感中包含志趣。并非将一切情感寄托在意象里的都是好诗,情感得有特点,对象也要有特点,二者合一,才能成为艺术的意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在于,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局部性的,不是整体。枯藤、老树和昏鸦,古道、西风和瘦马,都是从环境中优选出来的,并且都是有特点的。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二者猝然遇合,才有超越时间、地域的生命,系列意象中的瘦马最为独特。“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诗歌并不是以一个意象取胜,而是一组意象群落。如果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通,就可能造成芜杂。因而意象群落必须是各个意象特点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纲领更具诗人的情感特征。瘦马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高度统一在生命衰弱、情感悲凄的境界中。西风,是秋风,秋风肃杀的联想相当稳定。没有正面说肃杀,而是把联想空间留给读者。古道,是古老的,自古以来游子的命运就是如此,与西风、瘦马组合在一起,在意脉悲凉的性质上和谐地延续下去。“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前面系列意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属于间接抒情,而“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唯一的直接抒情,思乡游子归途艰难悲凄。前面的意象叠加,为最后的情感高潮蓄势,没有前面的饱和的意象,仅仅有“断肠人在天涯”的道白,是抽象的,而没有最后的直接抒情,众多意象的内涵不能统一提升。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系列意象中以动态表现情感之运动而取胜的。就马致远这首小令而言,如果意象一味地静止并列下去,全诗五个句子都是并列的名词性词组(或者意象),就太单调了。因此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变了,“夕阳西下”,谓语动词出现在名词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这还是形式上的,如果继续写风景,一味地在视觉感官上滑行,情志就难以深化,难免给人肤浅之感。故作者不再在视觉感官上滑行,而向情感更深处突进,不再描绘风物,而是直接抒发感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点明了秋思的情绪特点,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忧愁到“断肠”的程度。这就不仅仅是凄凉,而是有一点凄苦了。人在天涯,归乡无期,正是这首小令的情思不可重复的特殊性。(摘编自孙绍振《〈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材料二: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不同,古典诗歌更强调借助意象抒发情感,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B.《天净沙·秋思》的意象群落中每个意象的特点高度统一,避免了各个意象互不相通造成芜杂的情况。C.物象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D.意象构成时可以根据诗人写作需要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清代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进一步提出情感与物象的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B.《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源于不同环境,具有局部性,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C.《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是抽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其内涵最后统一在直接抒情中。D.意象是经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筛选、思想感情的化合点染,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3.下列选项,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的一项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踏莎行》)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青玉案》)4.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一句的作用。5.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意象“马”和“云”的解读,分析《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中“月”这一意象的运用效果。〖答案〗1.A2.D3.C4.①形式上,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
②情感上,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5.①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②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错误。从原文“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来看,作者认为叙事文学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不能等同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于文无据。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错误。原文只是说“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的说法曲解文意。B.“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错误。原文只是说“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选项略去限制词“对联想和想象”。C.“意象是抽象的”错误。“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说明意象“客体要有特征”,故“意象是抽象的”说法错误。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形质俱变”,指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虽然有主观情趣的表达,但没有客观对象作为载体,故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形式上,由“‘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可知,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②情感上,由“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可知,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由“‘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可知,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由“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可知,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棠诗社黛玉道:“①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做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那里地方大,先在我那里作社。”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②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丫鬟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③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咏白海棠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次看宝钗的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④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黛玉引经据典说探春是一只鹿,要让人“炖了脯子吃酒”,而探春毫不放在心上,反而给黛玉起了“潇湘妃子”的美号。B.从众人给宝玉起别号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宝玉多样的形象特点,也可以看出宝玉与众姊妹的关系融洽。C.“原系我起的意”“须得”“方不负”“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等词句,表现出探春思虑周全、谦和有礼的性格。D.四首咏白海棠的诗,探春的诗排名第三,宝玉的最次,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虽然风格比较接近,但是难分伯仲。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黛玉提议大家起别号来彼此称呼,这样才不俗气,才符合诗人的身份特点,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响应。B.句子②是薛宝钗对古人诗赋创作的评价,也表现了宝钗关于诗歌创作要“寄兴写情”的观点。C.句子③是宝玉提醒黛玉交稿时间快到了,要抓紧时间完成诗稿,不要蹲在“潮地上”,体现了对黛玉的关心。D.句子④写出了黛玉书写诗稿的情景,其中“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形象地表现了黛玉的才思和自信。8.对文中“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分析。9.选文中李纨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在情节发展上有何作用?〖答案〗6.B7.A8.①众人认为,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两句诗,构思巧妙,别开生面,与别人不同。
②侧面描写,表现了黛玉超人的才华。9.①李纨是年龄最大、受大家尊重的大嫂形象,她热情好客,虽不太会作诗但善看诗评诗,为人公道不偏私。
②李纨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线索人物。她在黛玉的启发下,提议大家都起个别号,提议咏白海棠,督促众人完成诗稿并评判众人诗作。〖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探春毫不放在心上”错误。从原文“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来看,探春说黛玉是“使巧话来骂人”,且叫黛玉“潇湘妃子”,而黛玉听后则“低了头方不言语”,可见探春还是心有芥蒂的,否则也不会用娥皇女英的典故刺得黛玉“不言语”。C.“思虑周全、谦和有礼”错误。这些词并不能表现探春思虑周全、谦和有礼的性格,她坚持首次开社就在“今日”,可见她有主见且要强。D.“风格比较接近”错误。从原文“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来看,李纨对黛玉与宝钗的诗评价是,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薛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故二人的风格不同。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以及作用的能力。A.“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响应”错误。原文中只能看出李纨很积极,“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其他人虽有起别号,但不能说众人一致响应。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以及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这句话的背景。从文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这是众人对黛玉诗句的评价,“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是说黛玉所做的诗句构思巧妙,别开生面,与别人不同。这是用众人对黛玉所做诗的赞赏,从侧面展现黛玉超人一等的才华。【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由“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那里地方大,先在我那里作社”“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可知,李纨是贾兰之妻,“序齿我大”,是宝玉的大嫂,也是众位姑娘的大嫂,颇受众人的尊重;她热情好客,虽不太会作诗但善看诗评诗,为人公道不偏私。从情节上看,由“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黛玉提议大家起别号,李纨积极响应,提议大家都起个别号,提议咏白海棠,督促众人完成诗稿并评判众人诗作,可以说她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子A兼爱天下B未云C利也D我E不爱F天下G未云H贼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指不正,与《促织》“唇吻翕辟”中的“辟”词义不同。B.申,指申诫、告诫,与《登泰山记》“戊申晦”中的“申”词义不相同。C.非,指非议,否定,与“无可厚非”“惹是生非”中的“非”词义相同。D.和氏之璧,相传由楚国人汴和所采璞玉雕琢而成,“完璧归赵”的故事与之有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在关于“恒产”与“恒心”的论述中,对“士”与“民”进行了比较,认为“民”无“恒产”就难有“恒心”,这为下文进行推理做好了铺垫。B.孟子主张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先“足民”后“礼乐”的主张有相似之处。。C.巫马子和墨子在争辩该不该“爱天下”时,分别着眼于行动的实效和意图,他们两人思考问题角度不同,而墨子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证劝说巫马子。D.孟子主张应该“制民之产”,墨子则认为要“利民”,两人在关注百姓疾苦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也都提出了具体详实的施政措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2)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14.三段论推理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如: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是人,所以你的潜能是无限的。又如:牛肉干是动物制品,小刚不吃任何动物制品,所以小刚不吃牛肉干。请从材料二第二段找出一个三段论推理,并用现代汉语表述。〖答案〗10.BDG11.C12.D13.(1)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仪呢?(2)现在用义施政于国家,人口一定会增加,刑政一定会得到治理,政权一定会安定。14.〖答案〗一:所谓值得珍重的宝物是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的,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给人以利益,所以他们不是珍重的宝物。〖答案〗二:宝物值得珍重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得到利益,义可以使人得到利益,所以说义是天下的宝物。〖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兼爱天下,未见什么利益;我不爱天下,未见有什么害处。“子兼爱天下”,“子”主语,“兼爱”谓语,“天下”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故在B处断开;“未云利也”,“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故在D处断开;“我不爱天下”,“我”主语,“不爱”谓语,“天下”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在BDG三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唇吻翕辟”中的“辟”,打开;句意:意思指嘴唇一张一合。B.正确。“戊申晦”中的“申”,地支的第九位;句意:在农历七月戊申日的夜晚。C.“词义相同”错误“无可厚非”中“非”,非议,否定;句意:不可过分指责。“惹是生非”中“非”,事端、麻烦;句意:招惹是非,引起争端。D.正确。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也都提出了具体详实的施政措施”错误。墨子未提出具体详实的措施。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救死”,摆脱死亡;“赡”,足;“奚暇”,哪里还顾得上;“治”,讲求;(2)“为政”,施政;“为政于国家”,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国家为政”;“治”,治理。【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三段论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答案〗一:结合“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可知,所谓值得珍重的宝物是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的,这是大前提;结合“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可知,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给人以利益,这是小前提;故得出结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即:所以他们不是珍重的宝物。〖答案〗二:结合“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分析可知,宝物值得珍重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得到利益,这是大前提;结合“而义可以利人”分析可知,义可以使人得到利益,这是小前提;故得出结论“义,天下之良宝也”,即:所以说义是天下宝物。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却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就会不遵守礼义法度,无所不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着就加以处罚,这样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在位,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能够温饱,荒年也不至于饿死;然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很容易地跟着国君走。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错过(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耽误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开导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能穿丝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没有的事情。”材料二:巫马子对墨子说:“你兼爱天下,未见什么利益;我不爱天下,未见有什么害处。都还没有实效,你为什么只认为自己对而批评我呢?”墨子说:“现在假如有人在这里放火,一个人捧水准备浇灭它,一个人拨火想使它更旺,它还没有实效,你认为哪一个可贵呢?”巫马子说:“我认为捧水的人用意是对的,拨火的人用意是不对的。”墨子说:“我也认为我的用意是对的,而认为你的用意不对。”墨子说:“和氏璧、隋侯珠、九鼎,这些都是诸侯们所谓的宝物,可以用来使国家富足,人口增加,邢政得到治理,政权得到安定吗?〖答案〗是不可以。所谓值得珍重的宝物,是因为它可以使人们得到利益。然而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给人以利益,所以不是天下的宝物。现在用义施政于国家,人口一定会增加,刑政一定会得到治理,政权一定会安定。人们认为宝物值得珍重,是因为可以使人们得到利益。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到利益,所以说,义是天下的宝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阆水歌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首句设问,第二句用对嘉陵江山水相依、青碧如玉景象的描绘作答。B.诗的五、六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巴童荡桨戏水,水鸟衔鱼而飞的和谐的水乡场景,表达对阆中风物的喜爱。C.第八句直抒胸臆,用“天下稀”三个字突出了阆州城南景色之美,这一句也是对阆中景致描写的总结。D.全诗意境清新自然,节奏轻松明快,语言典雅含蓄,显示出诗人善于描绘山水的超众才能。16.本诗三、四句人所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15.D16.①清晨红日从江中涌起,如破浪而出。“破”字最传神,体现了朝阳升起时的动态景象。
②两岸滩头青草回绿,春天从嘉陵江边归来了。一个“归”字引发了春意萌动的联想,表现诗人看见春色的欣喜之情。
③“正怜”直接表达对眼前日出美景的喜爱之情;与后句中“更复”所表达的欣喜之情形成递进,进一步表达嘉陵江春景的赞颂。〖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语言典雅含蓄”错误。本诗语言较为通俗,尤其是结尾两句,风格酷似民间歌谣。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说乘船于嘉陵江上,可爱的红日正冲破浪花出来,更有春色从沙海那边归来。“破”字颇为传神,红日从江中涌起,如破浪而出,富有动态感,最能体现朝阳升起时的动态景象。“更复春从沙际归”,“归”字是说两岸滩头青草回绿,春天从嘉陵江边归来了。诗人赞叹春色之美,表现诗人看见春色的欣喜之情。“正怜”,写诗人对眼前日出美景的喜爱之情,“更复”即“更看到希望”,语意递进,进一步表达嘉陵江春景的赞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情感基本相同,但分别运用了对比、比喻手法。(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陈述,面对神宗想要改变大臣得过且过、不虑国事的情况,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引来众人“汹汹然”反对。(3)洞庭湖景色雄美壮阔,在古诗词中多有描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8.下列选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①羁鸟恋旧林羁:被约束②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③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鸣婉转。④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B.①憔悴损损:损伤、损害。②金风玉露一相逢金风:秋风③技盖以至此乎盖:同“盍”,怎么。④尝为晋军赐矣赐:赏赐、赐予。C.①披帷西向立披:分开、掀开。②强公室,杜私门杜:堵塞、封闭。③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靠近。④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D.①襄子围于晋阳中围:被围困。②若谢玄之破苻坚破:打败。③吾岁不熟二年矣岁:年成,收成。④诸将鲜能及者鲜:非常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的能力。B.①“损:损伤、损害”错误。“损”,表示程度很深;句意:憔悴得很厉害。④“赐:赏赐、赐予”错误。“赐”,恩惠;句意:曾经施予晋君(晋惠公)恩惠。故选B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是许多门技术科学的综合产物。建筑师的工作就和作战时参谋本部的工作有点类似。一位建筑师在全面综合考虑并从技术科学的角度解决坚固、经济问题的同时,A。因此,一个建筑师必须同时是一个艺术家。当然,①不仅一座建筑物的美观问题在它的总轮廓,②还在各部分的尺度、节奏、色彩等等,③犹如一个人除了总的体格身段之外,④五官、四肢、皮肤、毛发、眼睛等对他的美丑也有极大影响。⑤建筑物的每一细节都应当从艺术的角度仔细推敲,⑥犹如我们注意一个人的鼻子、嘴、手指、手腕等等。⑦在设计的过程中,⑧建筑师往往把许多素描或者着色的立面图、模型,⑨成为自己研究推敲设计意图的手段。同时也必须明确,B,而美观是从属的、派生的。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A.还要从艺术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B.建筑的坚固、经济问题是主要的20.语句①可修改为:一座建筑物的美观问题不仅在它的总轮廓。语句④可修改为:五官、四肢、皮肤、毛发等对他的美丑也有极大影响。语句⑨可修改为:作为自己研究推敲设计意图的手段。〖解析〗【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A.本句为照应句,与前文“一位建筑师在全面综合考虑并从技术科学的角度解决坚固、经济问题的同时”构成递进,句式上表述为“还要……的问题”;结合后文“一个建筑师必须同时是一个艺术家”分析,还要兼顾美观的问题,故可填写“还要从艺术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之类的句子。B.语境辨析“建筑的坚固、经济问题”与“美观”的主次,后文“美观是从属的、派生的”,那么“建筑的坚固、经济问题”就应该是主要的,故可填写“建筑的坚固、经济问题是主要的”之类的句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①,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应位于主语的后面,改为“一座建筑物的美观问题不仅在它的总轮廓”。语句④,不合逻辑,“五官、四肢、皮肤、毛发、眼睛”并列不当,眼睛从属五官,故改为“五官、四肢、皮肤、毛发等对他的美丑也有极大影响”。语句⑨,搭配不当,“成为……手段”改为“作为……手段”。(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21.文中反复使用“依旧”“变成”有什么表达效果?22.文中“生的欢喜”和“绿友”,引号作用是否相同?试分析。〖答案〗21.①“依旧”,写出了绿枝条刚被牵进屋时旺盛的生长状态。三个“依旧”反复使用,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其生命力的赞颂。②“变成”,写出了绿枝条被囚禁后逐渐变憔悴的过程。四个“变成”反复使用,与刚被牵进来时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其变化的疼惜却不肯释放的矛盾心情。22.不相同。①“生的欢喜”:表强调,突出绿枝条蓬勃的生机,表达作者对其生命活力的赞美。②“绿友”:是特定称谓,突出与其情感的亲近,表达作者对绿枝条的喜爱和依恋。〖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依旧”表示仍然像从前一样,写出了绿枝条刚被牵进屋时旺盛的生长状态。三个“依旧”反复使用,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枝条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其生命力的赞颂。“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变成”是从以前的状态或情况转化为现有的状态或情况,写出了绿枝条被囚禁后逐渐变憔悴的过程。四个“变成”反复使用,表明现在的枝条与先前的枝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逐渐“柔绿”“嫩黄”“细瘦”“娇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其变化的疼惜却不肯释放的矛盾心情。【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能力。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作者因“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而感到高兴,故“生的欢喜”的引号表强调,突出绿枝条蓬勃的生机,表达作者对其生命活力的赞美。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作者把绿枝条当作自己的朋友,“绿友”在这里,是特定称谓,突出与其情感的亲近,表达作者对绿枝条的喜爱和依恋。五、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23.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长时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体悟了《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学说的智慧,领略了中国传统建筑和戏曲的风采,感受了《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的魅力。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与“祝福”文化、封建礼教有关。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能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但也有极个别同学对传统文化没有太多热情,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为背诵而背诵,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是太强。校学生会邀请你作为主讲嘉宾与高一学生在复兴中学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交流。你作为学校国学社的一员,你会讲些什么呢?请写一篇演讲稿,针对上述现象谈谈你的思考和主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流,如果直接抒写情感,读者难以感知,故有“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而意象则不然,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开意象,或是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说应是情志,情感中包含志趣。并非将一切情感寄托在意象里的都是好诗,情感得有特点,对象也要有特点,二者合一,才能成为艺术的意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在于,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局部性的,不是整体。枯藤、老树和昏鸦,古道、西风和瘦马,都是从环境中优选出来的,并且都是有特点的。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二者猝然遇合,才有超越时间、地域的生命,系列意象中的瘦马最为独特。“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诗歌并不是以一个意象取胜,而是一组意象群落。如果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通,就可能造成芜杂。因而意象群落必须是各个意象特点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纲领更具诗人的情感特征。瘦马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高度统一在生命衰弱、情感悲凄的境界中。西风,是秋风,秋风肃杀的联想相当稳定。没有正面说肃杀,而是把联想空间留给读者。古道,是古老的,自古以来游子的命运就是如此,与西风、瘦马组合在一起,在意脉悲凉的性质上和谐地延续下去。“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前面系列意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属于间接抒情,而“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唯一的直接抒情,思乡游子归途艰难悲凄。前面的意象叠加,为最后的情感高潮蓄势,没有前面的饱和的意象,仅仅有“断肠人在天涯”的道白,是抽象的,而没有最后的直接抒情,众多意象的内涵不能统一提升。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系列意象中以动态表现情感之运动而取胜的。就马致远这首小令而言,如果意象一味地静止并列下去,全诗五个句子都是并列的名词性词组(或者意象),就太单调了。因此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变了,“夕阳西下”,谓语动词出现在名词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这还是形式上的,如果继续写风景,一味地在视觉感官上滑行,情志就难以深化,难免给人肤浅之感。故作者不再在视觉感官上滑行,而向情感更深处突进,不再描绘风物,而是直接抒发感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点明了秋思的情绪特点,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忧愁到“断肠”的程度。这就不仅仅是凄凉,而是有一点凄苦了。人在天涯,归乡无期,正是这首小令的情思不可重复的特殊性。(摘编自孙绍振《〈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材料二: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不同,古典诗歌更强调借助意象抒发情感,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B.《天净沙·秋思》的意象群落中每个意象的特点高度统一,避免了各个意象互不相通造成芜杂的情况。C.物象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D.意象构成时可以根据诗人写作需要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清代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进一步提出情感与物象的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B.《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源于不同环境,具有局部性,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C.《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是抽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其内涵最后统一在直接抒情中。D.意象是经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筛选、思想感情的化合点染,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3.下列选项,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的一项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踏莎行》)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青玉案》)4.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一句的作用。5.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意象“马”和“云”的解读,分析《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中“月”这一意象的运用效果。〖答案〗1.A2.D3.C4.①形式上,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
②情感上,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5.①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②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错误。从原文“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来看,作者认为叙事文学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不能等同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于文无据。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错误。原文只是说“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的说法曲解文意。B.“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错误。原文只是说“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选项略去限制词“对联想和想象”。C.“意象是抽象的”错误。“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说明意象“客体要有特征”,故“意象是抽象的”说法错误。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形质俱变”,指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虽然有主观情趣的表达,但没有客观对象作为载体,故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形式上,由“‘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可知,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②情感上,由“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可知,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由“‘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可知,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由“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可知,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棠诗社黛玉道:“①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做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那里地方大,先在我那里作社。”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②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又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便说了个“门”字。迎春笑道:“就是门字韵。头一个韵定要这‘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那丫头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块来。丫鬟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③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咏白海棠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次看宝钗的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大家看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④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院夜拟菊花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黛玉引经据典说探春是一只鹿,要让人“炖了脯子吃酒”,而探春毫不放在心上,反而给黛玉起了“潇湘妃子”的美号。B.从众人给宝玉起别号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宝玉多样的形象特点,也可以看出宝玉与众姊妹的关系融洽。C.“原系我起的意”“须得”“方不负”“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等词句,表现出探春思虑周全、谦和有礼的性格。D.四首咏白海棠的诗,探春的诗排名第三,宝玉的最次,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虽然风格比较接近,但是难分伯仲。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黛玉提议大家起别号来彼此称呼,这样才不俗气,才符合诗人的身份特点,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响应。B.句子②是薛宝钗对古人诗赋创作的评价,也表现了宝钗关于诗歌创作要“寄兴写情”的观点。C.句子③是宝玉提醒黛玉交稿时间快到了,要抓紧时间完成诗稿,不要蹲在“潮地上”,体现了对黛玉的关心。D.句子④写出了黛玉书写诗稿的情景,其中“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形象地表现了黛玉的才思和自信。8.对文中“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分析。9.选文中李纨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在情节发展上有何作用?〖答案〗6.B7.A8.①众人认为,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两句诗,构思巧妙,别开生面,与别人不同。
②侧面描写,表现了黛玉超人的才华。9.①李纨是年龄最大、受大家尊重的大嫂形象,她热情好客,虽不太会作诗但善看诗评诗,为人公道不偏私。
②李纨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线索人物。她在黛玉的启发下,提议大家都起个别号,提议咏白海棠,督促众人完成诗稿并评判众人诗作。〖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探春毫不放在心上”错误。从原文“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来看,探春说黛玉是“使巧话来骂人”,且叫黛玉“潇湘妃子”,而黛玉听后则“低了头方不言语”,可见探春还是心有芥蒂的,否则也不会用娥皇女英的典故刺得黛玉“不言语”。C.“思虑周全、谦和有礼”错误。这些词并不能表现探春思虑周全、谦和有礼的性格,她坚持首次开社就在“今日”,可见她有主见且要强。D.“风格比较接近”错误。从原文“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来看,李纨对黛玉与宝钗的诗评价是,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薛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故二人的风格不同。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以及作用的能力。A.“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响应”错误。原文中只能看出李纨很积极,“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其他人虽有起别号,但不能说众人一致响应。故选A。【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以及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这句话的背景。从文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这是众人对黛玉诗句的评价,“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是说黛玉所做的诗句构思巧妙,别开生面,与别人不同。这是用众人对黛玉所做诗的赞赏,从侧面展现黛玉超人一等的才华。【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由“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那里地方大,先在我那里作社”“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可知,李纨是贾兰之妻,“序齿我大”,是宝玉的大嫂,也是众位姑娘的大嫂,颇受众人的尊重;她热情好客,虽不太会作诗但善看诗评诗,为人公道不偏私。从情节上看,由“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黛玉提议大家起别号,李纨积极响应,提议大家都起个别号,提议咏白海棠,督促众人完成诗稿并评判众人诗作,可以说她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材料二: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子A兼爱天下B未云C利也D我E不爱F天下G未云H贼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指不正,与《促织》“唇吻翕辟”中的“辟”词义不同。B.申,指申诫、告诫,与《登泰山记》“戊申晦”中的“申”词义不相同。C.非,指非议,否定,与“无可厚非”“惹是生非”中的“非”词义相同。D.和氏之璧,相传由楚国人汴和所采璞玉雕琢而成,“完璧归赵”的故事与之有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在关于“恒产”与“恒心”的论述中,对“士”与“民”进行了比较,认为“民”无“恒产”就难有“恒心”,这为下文进行推理做好了铺垫。B.孟子主张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先“足民”后“礼乐”的主张有相似之处。。C.巫马子和墨子在争辩该不该“爱天下”时,分别着眼于行动的实效和意图,他们两人思考问题角度不同,而墨子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证劝说巫马子。D.孟子主张应该“制民之产”,墨子则认为要“利民”,两人在关注百姓疾苦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也都提出了具体详实的施政措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2)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14.三段论推理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如: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是人,所以你的潜能是无限的。又如:牛肉干是动物制品,小刚不吃任何动物制品,所以小刚不吃牛肉干。请从材料二第二段找出一个三段论推理,并用现代汉语表述。〖答案〗10.BDG11.C12.D13.(1)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仪呢?(2)现在用义施政于国家,人口一定会增加,刑政一定会得到治理,政权一定会安定。14.〖答案〗一:所谓值得珍重的宝物是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的,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给人以利益,所以他们不是珍重的宝物。〖答案〗二:宝物值得珍重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得到利益,义可以使人得到利益,所以说义是天下的宝物。〖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兼爱天下,未见什么利益;我不爱天下,未见有什么害处。“子兼爱天下”,“子”主语,“兼爱”谓语,“天下”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故在B处断开;“未云利也”,“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故在D处断开;“我不爱天下”,“我”主语,“不爱”谓语,“天下”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故在G处断开。故在BDG三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唇吻翕辟”中的“辟”,打开;句意:意思指嘴唇一张一合。B.正确。“戊申晦”中的“申”,地支的第九位;句意:在农历七月戊申日的夜晚。C.“词义相同”错误“无可厚非”中“非”,非议,否定;句意:不可过分指责。“惹是生非”中“非”,事端、麻烦;句意:招惹是非,引起争端。D.正确。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也都提出了具体详实的施政措施”错误。墨子未提出具体详实的措施。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救死”,摆脱死亡;“赡”,足;“奚暇”,哪里还顾得上;“治”,讲求;(2)“为政”,施政;“为政于国家”,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国家为政”;“治”,治理。【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三段论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答案〗一:结合“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可知,所谓值得珍重的宝物是可以使人得到利益的,这是大前提;结合“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可知,和氏璧、隋侯珠、九鼎不能给人以利益,这是小前提;故得出结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即:所以他们不是珍重的宝物。〖答案〗二:结合“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分析可知,宝物值得珍重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得到利益,这是大前提;结合“而义可以利人”分析可知,义可以使人得到利益,这是小前提;故得出结论“义,天下之良宝也”,即:所以说义是天下宝物。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山工程材料供应合同
-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及职责框架
- 环保行业有限空间应急响应方案
- 农业机械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方案
- 电力行业挂职锻炼实施方案
- 小学控辍保学心理辅导方案
- 农村学校基础教育资源提升方案
- 沥青混凝土施工人员培训方案
- 机场空调系统调试与验收方案
- 工业园区排水系统管理制度
- 食品安全管理员任命书范文
- 完整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 防腐油漆施工工艺
- 南方S82T操作手册
- 设备采购安装工程结算书
- [精品]台湾地区零售药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 血浆置换及临床的应用业内特制
- 雨蝶(李翊君)原版正谱钢琴谱五线谱乐谱.docx
-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课件-制作木蜻蜓14张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