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初中作文-初中教育-教育专区_第1页
灯下漫笔-初中作文-初中教育-教育专区_第2页
灯下漫笔-初中作文-初中教育-教育专区_第3页
灯下漫笔-初中作文-初中教育-教育专区_第4页
灯下漫笔-初中作文-初中教育-教育专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灯下漫笔》导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

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

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

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

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

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

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

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

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

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偏激,却

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我们看到,鲁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

身;鲁迅又挥起投枪,挖出了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使他们无处逃遁。鲁迅的论断,让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信箱作推理依据,言之凿凿,你不得不信服。

鲁迅在作品中写道,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乱”多“治”少,社会“乱”时,官兵到,百姓被掠杀,

强盗到,照样被掠杀;社会“治”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着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可惜,这奴隶

规则总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于是又陷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命运。翻开中国历史,

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2、文本介绍

漫笔是五四时期所盛行的随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

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阅读时要注意其蔓延无际的“笔墨”“思绪”

“思维”,从散漫无际中抓住其思想的要点。

《灯下漫笔》原文由两部分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第一部分侧重于谈古,第二部分侧重于论今。

两部分互为因果。因为历史与现状、心理与文化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两者既紧密贯通,

又可以独立成文。论证方法上,都是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入手,然后引用大量历史事实,文献典籍等论据,

进行论证。

课文所选的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历史。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一、想做奴隶而不

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

年的使命!”这正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的现实,剖析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指出“所谓中国文

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①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

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②.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

代”这个结论的?

③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怎样的?

④本文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整合信息)

一、揣摩下面含义丰富的语句。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

一个小玩艺。

3).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

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

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

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4).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

了,就属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

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二、感悟整合

1、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第三课时(再读课文,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差一直困扰着这个五万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使企业走

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B.罗马尼亚艺术家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

高的评价。

C.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校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落实《未成年

人保护法》的大事

D.目前,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制度正在上海全面贯彻实施,至

今年4月底,上海的专利申请总量已达35749件。

2、鲁迅在《灯下漫笔(节选)》中指出的“第三样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下列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B.人民不再做奴隶的时代

C.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D.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二、阅读题。

一)读课文7—9段,完成7—11题。

3.对“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句话的意思是()

A.现在的太阳什么时候消逝呢?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

B.夏桀这个当代统治者为什么不死呢?我要与你一起逃走。

C.现在的太阳为什么不消逝呢?我们要同你一起逃亡。

D.夏桀这个统治者什么时候才能死呢?我们愿意与你一起灭亡。

4.对这三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尖锐地指出,中国国民到现在还在过着“下于奴隶”的日子。

B.列举重大历史事实证明,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只不过是将百姓引上“奴

隶的轨道”罢了。

C.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中国国民从古到今一直没有争得“'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

奴隶。

D.对中国国民的生存状态进行考察,指出中国百姓一直处在“奴隶”状态之中。

二)、阅读课文10—14段,完成12—16题。

5.下列对“爱排场的学者们”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指上文编纂“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的人。

B.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人。

C.历代反动统治者的走狗文人。

D.对中国纷繁复杂历史缺乏真知灼见的人。

6.“先儒”的“先”,含义是,文中“先儒”指o

7.文中“一治一乱”,所谓“治”即指文中的第时代,“乱”指第时

代。

8.“现在(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真的如此吗?从文

中可以看出,“现在”是属于哪个时代?根据何在?试简要回答。

灯下漫笔》导学案(答案)

※课文探索※

一、整体把握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

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钞票贬值一一有不能兑换银元的危险一一可以打折兑换银元人的价格贬值——连牛马都不

如——可以做牛马(奴隶)

2.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

代”这个结论的?

作者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

会现象,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

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接着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历

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一“将人不当人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

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一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

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

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

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这样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

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

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3、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怎样的?漫谈今事一分析历史——关照现实。三层呈层层推进式。

4、本文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第一种.“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一指社会动荡没有奴隶规则,百姓比奴隶还不如。(乱世)

第二种“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社会较稳定,有奴隶规则。百姓可上奴隶的轨道。(治世)

第三种“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一则指人民摆脱了奴隶地位,当家做主的新社会。

二、细部探微

2、揣摩下面含义丰富的语句。

1),提示:“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

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是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

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高兴”了。

2).提示:“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

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

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提示:这段话通过打比方,愤怒地抨击了封建暴政,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

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4).提示:这段话揭示了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蹒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和奴性性格,批

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三、感悟整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