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路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东湖路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东湖路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东湖路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东湖路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期路网-东湖路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1页共26页一期路网-东湖路第二分册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概述 21.2. 工程规模 21.3. 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 22. 设计依据 22.1. 设计依据 23. 设计规范及标准 33.1.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33.2. 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33.3.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44. 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44.1.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 45. 技术标准及荷载设计值 46. 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6.1. 地形地貌 56.2. 气象、水文 56.3. 地质构造与地震 56.4. 地层岩性 56.5. 水文地质条件 66.6. 水、土化学特征(水质分析) 66.7. 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原则 76.8. 工程地质评价 86.9. 地震效应评价及地震稳定性评价 126.10. 地基均匀性评价 136.11. 地基及基础类型评价 136.12. 水、土腐蚀性评价 136.13. 地下水作用评价 136.14. 特殊性岩土评价 136.15. 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 146.16. 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 146.17. 路基干湿类型评价 156.18. 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 156.19. 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156.20. 结论及建议 157. 主要材料 167.1. 混凝土 167.2. 普通钢筋 167.3. 预应力材料 167.4. 桥面铺装 167.5. 伸缩缝 177.6. 支座 178. 结构型式 178.1. 桥型布置 179. 耐久性设计 209.1. 耐久性设计原则 209.2. 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209.3.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防腐 219.4. 桥梁运营中的注意事项 2110. 危大工程风险 2111. 施工注意要点 2211.1. 材料 2211.2. 下部结构施工 2211.3. 箱梁施工 2311.4. 普通钢筋施工 2311.5. 预应力施工 2311.6. 其它 24工程概况工程概述协同创新区位于龙盛片区龙兴组团,规划范围6.8平方公里,紧临三环高速,御临河以东、明月山以西,东至明月大道,西至御复路,南至寨子路东延伸段,北至六横线。距江北国际机场约20公里,紧邻铁路枢纽东环线龙盛站,距复盛高铁站直线距离10公里,交通优势明显。协同创新区发展定位:立足两江制造产业,聚焦应用技术创新,以“中外合作”为特点,建设中国最美科技创新城。重点引进国内外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型企业,紧紧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结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设立开放式、国际化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和产业孵化平台,将瞄准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疗、新型材料、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教创产”作为重要的着力点,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立“科研与产业协同、产业与创新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的融合发展体系,面向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一流的创新资源聚集高地、科技创新示范高地、新兴产业孵化高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地,将成为两江新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是两江新区新的发展极核,将成为两江新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整个片区建设提速,需要加快园区周边及内部路网形成,缓解和改善区域交通压力、完善路网结构,促进龙兴园区产业布局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协同创新区位于龙盛片区龙兴组团,紧临三环高速,御临河以东、明月山以西,东至明月大道,西至御复路,南至寨子路东延伸段,北至六横线,规划范围6.8平方公里。片区内六条次干路组成了本片区“三纵三横”的骨架路网,“三纵三横”分别是站北路、站南路、五横线、西湖路、人高路、东湖路。本次设计东湖路是片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三纵”骨架路网之一,提供片区对内、对外的交通服务,以服务功能为主,交通功能为辅,是重要的片区路网道路。它一方面是协同创新区内重要的骨架路网,具有重要的区内交通服务作用;另一方面该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新城发展,带动两侧土地开发,同时加强协同创新区与龙兴片区的联系,对龙兴片区及整个两江新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湖路区位图工程规模东湖路设计桩号范围为K0+050~K3+959.285,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32m、26m,全长约3.909km。本工程范围内包括3座桥梁。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本工程主要设计内容包含工程范围内的道路及附属工程、桥梁工程、管网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等。本次东湖路施工图设计为第四卷第二册,共有九个分册图纸,分别为:第一分册《道路及配套工程》;第二分册《桥梁工程》;第三分册《给排水工程》;第四分册《电力工程》;第五分册《照明工程》;第六分册《交通工程》;第七分册《海绵城市工程》;第八分册《地通道工程》;第九分册《高边坡支护工程》。本册为第二分册《桥梁工程》。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3) 《两江新区龙盛片区总体规划(2010-2020)》(2011.08)(4) 《两江新区龙盛片区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2011.08)【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5)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成果(6) 《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概念规划阶段交通专题研究》【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18.03】(7) 一期路网-东湖路初步设计图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8】(8)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一期路网东湖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详勘)【重庆市勘测院2021.05】(9) 一期路网-东湖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市政500141202100073号)(2021.10)(10) 《重庆两江经济运行局关于一期路网-东湖路项目核准的批复》(渝两江经审[2021]293号)(11) 一期路网-东湖路工程规划许可证(12)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投资建设项目2021年第4次投资评审会议纪要(2022.03)(13) 一期路网-东湖路初步设计及概算专家咨询暨技术内审会议纪要)渝两江协创投纪要[2022]19号(14) 一期路网-东湖路高边坡专方案设计专项安全论证专家意见(2021.12)(15) 一期路网-东湖路高边坡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汇中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2021.12】(16) 环湖路三期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02】(17) 明月大道北段方案设计图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0.02】(18) 六横线(御临河东段)-高速连接道立交道路施工图设计图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11】(19) 寨子路四期东段方案设计图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20.02】(20)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HC06标段【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12】(21)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市政基础设施标准化设计导则【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005】(22) 明月湖水岸线资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002】(23) 1:500地形图(24) 轨道交通8号线、轨道交通20号线设计资料(25) 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设计规范及标准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019年版)(CJJ11—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细则》(JTG/T3360-01-20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及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34-2012)《城市桥梁防撞护栏图集二》(组合式护栏)《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桥梁球型支座》(GB/T17955-2009)《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JT/T695-2007)《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注:采用及参考规范及标准如有更新,以最新版本为准。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内容未违反相关规范强制性条文。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上阶段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本工程已取得核准批复及工程规划许可证,其中无技术修改类意见。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及回复1、桥梁专业设计文件完整齐备,内容深度满足《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要求,桥位布置、桥型选取较为合理;回复:同意专家意见。2、说明1.5.1中部分规范中部分条款已废止,应将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部分规范纳入设计依据中,如《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等;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更新说明1.5.1中已废止规范,并按意见补充GB55002-2021、GB55011-2021、GB55003-2021等相关规范。3、建议六横线跨鸡凤湾大桥桥墩保护方案补充横断面图;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按意见补充横断面图,详见图纸4-C02-3Q112《六横线跨鸡凤湾大桥桥墩护筒与东湖路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4、六横线跨鸡凤湾大桥桥墩保护方案应充分征询产权单位意见,同时建议将车辆撞击作为结构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一,确保既有桥梁结构安全;回复:六横线跨鸡凤湾大桥与东湖路的业主均为同一个单位,该处东湖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路缘石上已设置防撞护栏。5、建议补充一号桥、三号桥景观装饰的结构图纸;回复:经核实一号桥无景观装饰结构,按意见补充三号桥景观装饰结构图纸,详见4-C02-3Q109《东湖路三号桥桥墩装饰示意图》。6、建议补充景观装饰、结构耐久性、防腐、结构设计计算、抗震设计的相关设计说明;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按意见在设计说明“6桥梁工程设计”中补充景观装饰、结构耐久性、防腐、结构设计计算、抗震设计等相关内容。7、设计单位加强现场情况的调查,设计文件应真实反映现场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特别注意明月湖的常年水位线是206.000米。回复:已复核,说明及桥梁相关图纸中均已注明明月湖常年水位线。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荷载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10.0.5条计算取值桥面纵坡:最大纵坡0.5%;桥下净空:4.5m整体温度:混凝土结构整体升温19℃、降温23℃。梯度温度:桥面铺装为10cm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竖向日照正温差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表4.3.12-3,取T1=15.2℃,T2=5.74℃;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抗震设计标准:拟建工程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抗震措施为7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丁类,抗震设计方法为C类。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设计环境类别:Ⅰ类设计洪水位:明月湖常水位206.00m,设计洪水位207.34m。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受构造和岩性明显控制,为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单元。沿线总体地势东高西低,丘包与沟槽相间分布。大部分为原始地貌,地形变化较大,沟谷相间,地面高程191~260m,地形坡角一般15~25°,局部有顺向陡坡存在,坡度可达55°。里程K0+350~K0+480、K0+690~K0+735、K1+450~K1+495、K1+745~K1+800、K2+085~K2+325、K3+650~K3+800段受人类活动影响,为施工区回填区,地势相对平缓。气象、水文气象调查区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A气温据重庆市气象局资料:调查区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75年12月15日)。B降水量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86.5mm。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其中5月降水最为丰富,平均降水177.2mm。降水不足25mm的少水月为12、1、2月,以1月降水最少,平均1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4.2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1.3d,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C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D风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水文拟建东湖路线路西侧为明月湖,溪沟内水常年汇聚于明月湖中,现明月湖大蓄水面积约2500m2,水深约3~4m,勘察期间明月湖蓄水水位约206.531m。里程K0+730~K0+770段发育有一小溪沟,现状被其他道路施工堆土掩埋,勘察期间水量很少。里程K1+750~K1+800段发育有白桥院河沟,由东向西汇流至明月湖中,现状被其他道路施工堆土掩埋,勘察期间水量较少。拟建道路里程K0+780~K0+970、K1+130~K1+220、K1+300~K1+380、K1+500~K1+630、K1+700~K1+790、K1+900~K2+010、K2+490~K2+770、K2+850~K2+990、K3+155~K3+185、K3+400~K3+650、K3+870~K3+920段有水田,里程K3+450~K3+492.950段右侧有鱼塘,处于蓄水状态,具体详见平面图。场地总体水文地质条件总体较复杂。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川东南弧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的次一级构造明月峡背斜西翼。岩层产状:倾向在280°~295°,层面倾角变化较大,在55°~65°之间。在里程K0+000~K1+800段优势产状295°∠57°;里程K1+800~K3+959.285段优势产状280°∠65°。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面平面光滑略有起伏,局部见泥质充填,层面贯通性较好,结合差,为软弱结构面。根据现场的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岩体呈块状结构。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J1:倾向95~105,倾角20~32,裂隙微张3~5mm,裂隙间距3~5m,延伸4~5m;裂隙面较起伏,局部见泥质充填,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J2:倾向0~20,倾角75~86,裂隙张开度多为1~5mm,裂隙间距2~4m,延伸1~3m;裂隙面较起伏,偶见泥质充填,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场区岩性为砂泥岩互层,砂岩与泥岩之间的层面往往被黏泥充填,尤其是上部砂岩下部泥岩的情况,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层岩性经过调查沿线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填土、粉质粘土,侏罗系沙溪庙组岩层,沿线的岩层以砂岩和泥质岩为主。各地层及岩性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由块石、碎石及粘性土组成,局部夹少量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碎块石粒径一般20~600mm,局部达1200mm以上,含量一般20~30%,局部达40%以上,成份主要为为砂质泥岩、砂岩碎块石,结构一般松散~稍密,回填时间1~2年,人工抛填为主。块、碎石含量比例与深度、部位等无联系呈随机分布状,土中砂岩块碎石含量少于泥岩块碎石,局部存在架空现象。根据钻探揭露所示,场地填土主要里程K0+350~K0+480、K0+690~K0+735、K1+450~K1+495、K1+745~K1+800、K2+085~K2+325、K3+650~K3+800段。素填土厚度差异较大,厚度0~36.2m。填土底部与基岩接触地段,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粉质粘土: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可塑~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口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0~11.9m。此外,里程K0+780~K0+970、K1+130~K1+220、K1+300~K1+380、K1+500~K1+630、K1+700~K1+790、K1+900~K2+010、K2+490~K2+770、K2+850~K2+990、K3+155~K3+185、K3+400~K3+650、K3+870~K3+920段等处地表为水田,一般在0.5~2.5m范围内受长期浸泡呈黄褐色~黑褐色,表层呈软塑~流塑状,局部地段厚度可达3m;拟建场地内里程K3+450~K3+492.950段右侧、K3+540~K3+590段左侧有鱼塘,在1.0~3.0m范围内由于受长期浸泡及有机物浸染而呈褐色、黑褐色,呈软塑~流塑状。~~~~~~~~~~~~~~~~~角度不整合~~~~~~~~~~~~~~~~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砂质泥岩: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中风化岩芯呈中长柱状,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其中等风化岩石为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完整。(2)砂岩:灰色,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较重。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中风化岩芯呈中长柱状,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其中等风化岩石为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完整。场地分布的砂岩,其成岩矿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泥质胶结而成,因含有亲水矿物使得颗粒间胶结相对较弱,天然状态下色泽偏暗,手摸有湿润感,遇水后易软化、崩解。钻探过程中受机械扰动,岩芯易被磨细,导致取芯困难、钻孔内沉渣严重。采集的岩芯在取出曝露后,尤其经干湿交替作用后呈现处开裂崩解的现象。(3)粉砂岩:黄褐的为主,局部少量为青灰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较重。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中风化岩芯呈柱状,裂隙发育一般,完整性好,局部含泥质重。水文地质条件拟建道路沿线原始地貌属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一般较薄;丘坡地段基岩零星出露,基岩为砂岩和泥质岩互层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含水微弱。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主要为大气降雨补给。根据沿线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1)松散层孔隙水拟道路地形多为丘陵沟谷相间的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场地覆盖层以粉质黏土和素填土,由于整个场地在里程K0+735~K0+770、K1+199~K1+233、K1+697~K1+782、K2+135~K2+199和里程K2+677~K2+767段处位于缓沟及丘坡坡脚地带,地势较低,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和素填土,层厚一般约3~5m,最厚可达36.2m,利于地下水赋存。地下水富水性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多为上层滞水,就近补给,往西侧低洼处排泄。根据对勘察钻孔进行水位观测,带抽干孔内残余水后,观测恢复后稳定水位,勘察期间水位分别为213.5m、214.38~214.47m、206.531m、210.12m、200.66~200.91m。场地在大气集中降水后,容易在土层中短暂赋存上层滞水。(2)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中,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其水量总体较小,场地该类型地下水含量小。总体来说,勘察区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原始地貌低洼的第四系土层中,水量总体较小,地下水位主要为原地面线附近,基岩风化带裂隙水不发育;地下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性气候影响较大,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水、土化学特征(水质分析)本次勘察取DH263、DH337钻孔内水样2组,明月湖湖水1组,共计3组水样。水样的分析成果见表4.4-1及水质简分析报告。表4.4-1:水质简分析成果汇总表DH263阳离子ρ(Bz±)/(mgL-1)阴离子ρ(Bz±)/(mgL-1)K++Na+Ca2+Mg2+Na+K+合计Cl-SO42-HCO3-CO32-OH-NO3-合计7.4368.2213.68//89.3311.52146.1190.670.000.000.00248.30永久硬度(mg/L)暂时硬度(mg/L)PH值(mg/L)游离CO2(mg/L)侵蚀性CO2(mg/L)152.3474.377.1112.000.00DH337阳离子ρ(Bz±)/(mgL-1)阴离子ρ(Bz±)/(mgL-1)K++Na+Ca2+Mg2+Na+K+合计Cl-SO42-HCO3-CO32-OH-NO3-合计9.4366.3713.39//89.1914.71137.6594.150.000.000.00246.52永久硬度(mg/L)暂时硬度(mg/L)PH值(mg/L)游离CO2(mg/L)侵蚀性CO2(mg/L)143.6877.227.6110.800.00明月湖湖水阳离子ρ(Bz±)/(mgL-1)阴离子ρ(Bz±)/(mgL-1)K++Na+Ca2+Mg2+Na+K+合计Cl-SO42-HCO3-CO32-OH-NO3-合计9.8270.7813.75//94.3415.14142.02104.100.000.000.00261.26永久硬度(mg/L)暂时硬度(mg/L)PH值(mg/L)游离CO2(mg/L)侵蚀性CO2(mg/L)147.9885.387.269.400.00本次勘察取DH12、DH172、DH304钻孔粉质粘土,DH43、DH258素填土进行土腐蚀性试验。土样的分析成果见表4.4-2及土样腐蚀性分析报告。表4.4-2:土样分析成果汇总表孔号离子分析物理性质阳离子mg/kg土阴离子mg/kg土K++Na+Ca2+Mg2+Na+K+合计Cl-SO42-HCO3-CO32-合计pH值DH126.4427.354.80//38.5911.3464.1223.490.0098.957.03DH1729.1993.2918.72//121.2015.78221.6693.660.00331.106.86DH3048.1691.5817.50//117.2413.65227.4275.970.00317.046.51DH4312.3069.4413.25//94.9920.39166.1864.370.00250.947.33DH25814.3760.5212.03//86.9222.69145.7758.580.00227.047.41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判定:按II类环境,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按II类环境,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原则场地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原则如下:设计参数建议值按不同岩性分别提供:=1\*GB2⑴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①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试验结果结合重庆地区经验选取。压实填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按≥0.96控制。=2\*GB3②沟谷区域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内聚力取8kPa,内摩擦角取9°;饱和内聚力取6kPa,内摩擦角取7°=2\*GB2⑵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GB3①岩体物理性质指标直接使用岩石相应指标的统计或平均值;=2\*GB3②岩体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标准值取岩石室内试验平均值的0.7倍,泊松比取岩石试验平均值;=3\*GB3③岩体抗剪强度设计值:粘聚力C取岩块标准值的0.3倍,内摩擦角取岩块平均值的0.9倍;层面、裂隙面抗剪强度参数结合裂隙性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按经验取值;岩土界面c、值按粉质粘土饱和值根据经验进行折减取值;=4\*GB3④岩体抗拉强度取岩块标准值的0.40倍;=5\*GB3⑤岩体完整性系数根据声波测试资料和钻孔岩芯质量综合提供。=3\*GB2⑶地基承载力:=1\*GB3①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岩体完整性、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破碎程度、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表4.3.3.-1确定。=2\*GB3②支承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的桩基础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特征值: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式(6.3.7)计算,式中抗压强度指标取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4\*GB2⑷裂隙面抗剪强度指标:由裂隙的基本性状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表3.7.3-1、3.7.3-2确定。=5\*GB2⑸土层地基系数、岩层地基系数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G.0.1-1、G.0.1-2取值。=6\*GB2⑹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岩土与挡墙基底面摩擦系数(围岩与圬工的摩擦系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8.2.3和表11.2.3确定。岩土体物理力学设计参数推荐值一览表见表4.8-1~4.8-2。表4.8-12号桥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岩土参数素填土粉质粘土砂质泥岩砂岩岩土界面结构面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饱和裂隙面层面重度(kN/m3)20*19.7*24*25.624*25.0内聚力(kPa)天然*饱和3*天然28*饱和18*420100020*16*40*25*内摩擦角(°)25*22*14*11*31.940.510*8*16*12*抗拉强度(kPa)22*240抗压强度(MPa)天然7.18.8饱和4.45.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30*250*400300*800变形模量(MPa)560950弹性模量(MPa)7201100泊松比0.400.22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5*40*450*51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30*0.25*0.35*0.450.40*0.55岩体水平抗力系数30*60*30*105*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6*15*负摩阻力系数0.25*注:带“*”者根据相关规范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取值。表4.8-2除2号桥以外的路段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岩土参数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岩砂质泥岩砂岩岩土界面结构面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饱和裂隙面层面重度(kN/m3)20*19.7*24*2524*25.625.0内聚力(kPa)天然5*饱和296天然28*饱和18*420100020*16*40*25*内摩擦角(°)25*30.914*11*31.940.510*8*16*12*抗拉强度(kPa)65100240抗压强度(MPa)天然3.67.521.9饱和2.24.614.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30*250*300*250*400300*1000变形模量(MPa)400*8102100弹性模量(MPa)600*10802540泊松比0.35*0.380.16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5*40*330*450*950*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30*0.25*0.30*0.40*0.35*0.450.40*0.55岩体水平抗力系数30*40*30*60*30*200*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6*15*负摩阻力系数0.25*注:带“*”者根据相关规范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取值。工程地质评价1、场地稳定性评价拟建东湖路场地处于构造剥蚀浅丘地带,场地主要为原始地貌,里程K0+350~K0+480、K0+690~K0+735、K1+450~K1+495、K1+745~K1+800、K2+085~K2+325、段因区内路网施工,经人工改造,抛填形成约16°~37°的填方边坡,据现场调查,边坡未发现开裂、变形等迹象,边坡现状整体基本稳定。里程K3+750~K3+800段,因三环高速和六横线东延线施工,现状形成人工填土边坡。据135-135’剖面,上覆覆盖层厚度较大(最大达8.1m),且岩土界面较陡,边坡土体可能沿岩土界面产生整体滑动,边坡整体稳定性差。为进一步评价斜坡的稳定性,选取剖面135-135’,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0.3公式传递系数法隐式解,分别按天然工况和饱和工况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验算示意图见下图5.1.1-1,计算结果见下表5.1.1-1、2。图5.1.1-1边坡稳定性验算示意图表5.1.1-1135-135’剖面土体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滑块编号滑体重度滑块面积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滑块重量抗滑分力下滑分力稳定系数Fs安全系数(kN/m3)(m2)l(m)α(°)C(kPa)Φ(°)W(kN)120.006.007.3031.0020.0010.00120.00164.1461.801.35220.0057.3014.7020.0020.0010.001146.00483.88391.961.35320.00146.0021.8018.0020.0010.002920.00925.68902.331.35420.00186.8027.5017.0020.0010.003736.001179.971092.301.35520.0049.5019.206.0020.0010.00990.00557.61103.481.301.35表5.1.1-2135-135’剖面土体暴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滑块编号滑体重度滑块面积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滑块重量抗滑分力下滑分力稳定系数Fs安全系数(kN/m3)(m2)l(m)α(°)C(kPa)Φ(°)W(kN)121.006.007.3031.0016.008.00126.00131.9864.891.35221.0057.3014.7020.0016.008.001203.30394.11411.551.35321.00146.0021.8018.0016.008.003066.00758.61947.451.35421.00186.8027.5017.0016.008.003922.80967.221146.921.35521.0049.5019.206.0016.008.001039.50452.49108.661.011.35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按岩土界面计算,里程K3+750~K3+800段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1~1.30,边坡欠稳定~基本稳定;建议该段结合拟建7#挡墙一起支挡支挡,支挡后可修建该道路。2、建筑适宜性评价本次勘察查明勘察区岩土条件中等复杂,地貌宏观上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场地内地层层序正常,无滑坡、危岩、软弱夹层、地面塌陷、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无不利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不利的埋藏物。场地岩土体总体稳定,局部段存在填土内部稳定性问题,结合设计方案将对该段填方边坡进行处理。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场地与地基稳定性问题主要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在合理的设计下都可保证其稳定。因此本场地适宜拟建工程。3、工程地质评价K0+695~K0+755高架桥梁段该段线路总体走向为总体走向为16°,设计标高230.231~231.677m,地面高程213.710~226.540m,本段设计为桥梁段。有3-0~3-2,一共3个墩台,其中3-0、3-2为桥台,其余为桥墩。由于场地内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变形大,覆盖土层不适宜作基础持力层,宜采用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由于本段上部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层厚度较大的部分墩柱可以采用机械成孔进行施工,斜坡地带挖孔存在机械安全风险;土层厚度较小地段可采用人工成孔。表5.2.16-1各桥台持力层、基础形式及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墩台号土层厚度(m)建议基础持力层地基岩石抗压强度(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自然Ra饱和Rb3-0#桥台1.0~8.5中风化砂质泥岩7.44.54003-1#桥墩0.6~3.4中风化砂质泥岩7.44.54003-2#桥台0.5~1.8中风化砂质泥岩7.44.5400逐墩评价:①3-0#台和3-1#墩:此桥墩台位于稻田区和施工区,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层厚度为1.0~8.5m,建议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该墩台附近存在地下水位,且遇雨季地下水位将会上升,施工时应注意抽排水。②3-2#台:此桥墩台位于斜坡地貌,上覆土层较薄,土层厚度为0.5~1.8m,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其中3-0#桥台上覆土层较厚,桥台开挖时,岩质部分按1:0.5的坡率、土质部分按1:1.5的坡率进行临时放坡开挖。3-2#桥台上覆土层较薄,开挖时上部土层建议直接清除或者按1:1.5临时放坡处理;东、西、南、北四侧岩质边坡坡向分别问287°、107°、24°和204°,由赤平投影图5.2.12-1、2分析,西侧岩质边坡J1与组合交线CO外倾,建议桥台开挖时该侧边坡按1:1.75坡率临时放坡处理;其余三侧岩质边坡开挖时建议按1:0.5坡率临时放坡处理。图5.2.12-1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图5.2.12-2结构面赤平投影图3-0#桥台锥坡:横剖面21-1-21-1’可知,桥台两侧将形成高4.9~7.9m的填方边坡,土质部分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道路填筑后土体整体稳定,只存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建议按1:1.75的坡率放坡处理,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防止冲刷等,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作好边坡截排水措施。3-0#桥台台背边坡:纵剖面Ⅰ-Ⅰ’可知,桥台小里程端将形成高约6.3m的填方边坡,土质部分横向岩土界面较陡,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0.3公式传递系数法隐式解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示意图见5.2.12-1、计算结果见下图表5.2.12-1。验算时按暴雨工况考虑。计算条件:潜在滑面为岩土分界面;计算参数:滑动面参数取岩土界面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16.0kPa,φ=8°,填土=21kN/m3(饱和参数按天然参数打八折取值)。图5.2.12-1边坡稳定性验算示意图表5.2.12-1Ⅰ-Ⅰ’剖面土体暴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滑块编号滑体重度滑块面积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滑块重量抗滑分力下滑分力稳定系数Fs安全系数(kN/m3)(m2)l(m)α(°)C(kPa)Φ(°)W(kN)121.0051.2018.7018.0016.008.001075.20442.91332.261.35221.0063.2010.4013.0016.008.001327.20348.15298.561.35321.0088.5010.6017.0016.008.001858.50419.38543.371.031.35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土体稳定性系数为1.03,道路填筑后土体稳定性差。建议桥台设计时按照剩余下滑力和土压力较大者进行设计。3-2#桥台锥坡:横剖面21-21′可知,桥台两侧将形成高11.5~15.8m的填方边坡,两侧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道路填筑后土体整体稳定,只存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设计拟按1:1.5的坡率放坡,并在半坡设置1#挡墙的方案可行;建议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防止冲刷等,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作好边坡截排水措施。3-2#桥台台背边坡:纵剖面Ⅰ-Ⅰ’可知,桥台大里程端将形成高约17.4m的填方边坡,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但填方主动土压力较大,设计拟采用在桥台小里程端回填加设置1#挡墙的方式处理可行。K1+235~K1+285高架桥梁段该段线路总体走向为总体走向为36°,设计标高226.828~227.218m,地面高程217.530~225.000m,本段设计为桥梁段。有1-0~1-3,一共4个墩台,其中1-0、1-3为桥台,其余为桥墩。由于场地内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变形大,覆盖土层不适宜作基础持力层,宜采用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由于本段上部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层厚度较大的部分墩柱可以采用机械成孔进行施工,斜坡地带挖孔存在机械安全风险;土层厚度较小地段可采用人工成孔。表5.2.18-1各桥台持力层、基础形式及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墩台号土层厚度(m)建议基础持力层地基岩石抗压强度(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自然Ra饱和Rb1-0#桥台1.0~8.5中风化砂质泥岩7.44.54001-1#桥台0~1.5中风化砂质泥岩7.44.5400逐墩评价:①1-0#台:此桥墩台位于稻田区和施工区,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层厚度为1.0~8.5m,建议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该墩台附近存在地下水位,且遇雨季地下水位将会上升,施工时应注意抽排水。②1-1#台:此桥墩台位于斜坡地貌,上覆土层较薄,土层厚度为0~1.5m,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其中1-0#桥台上覆土层较厚,桥台开挖时,岩质部分按1:0.5的坡率、土质部分按1:1.5的坡率进行临时放坡开挖。1-3#桥台上覆土层较薄,开挖时上部土层建议直接清除或者按1:1.5临时放坡处理;东、西、南、北四侧岩质边坡坡向分别问306°、126°、36°和216°,由由赤平投影图5.2.18-1、2分析,西侧岩质边坡J1与组合交线CO外倾,建议桥台开挖时该侧边坡按1:1坡率临时放坡处理;其余三侧岩质边坡开挖时建议按1:0.5坡率临时放坡处理。图5.2.18-1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图5.2.18-2结构面赤平投影图1-0#桥台锥坡:横剖面39-39’、40-1-40-1’可知,桥台两侧将形成高8.2~9.8m的填方边坡,土质部分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道路填筑后土体整体稳定,只存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建议按1:1.75的坡率放坡处理,并应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防止冲刷等,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作好边坡截排水措施。1-1#桥台锥坡:横剖面42-42’可知,桥台两侧将形成高2.9~8.3m的填方边坡,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道路填筑后土体整体稳定,只存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建议按1:1.75的坡率放坡处理并应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防止冲刷等,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作好边坡截排水措施。K1+478~K1+885高架桥梁段该段线路总体走向为总体走向为19°,设计标高226.647~230.265m,地面高程207.130~225.710m,本段设计为桥梁段。有2-0~2-8,一共9个墩台,其中2-0、2-8为桥台,其余为桥墩。由于场地内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变形大,覆盖土层不适宜作基础持力层,宜采用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由于本段上部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层厚度较大的部分墩柱可以采用机械成孔进行施工,斜坡地带挖孔存在机械安全风险;土层厚度较小地段可采用人工成孔。表5.2.20-1各桥台持力层、基础形式及承载力特征值建议表墩台号土层厚度(m)建议基础持力层地基岩石抗压强度(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自然Ra饱和Rb2-0#桥台1.2~2.9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1#桥墩4.6~5.9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2#桥墩5.2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3#桥墩3.8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4#桥墩0.5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5#桥墩16.7~17.0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6#桥墩0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7#桥墩0.5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2-8#桥台0~2.8中风化砂质泥岩7.34.4400逐墩评价:①2-0#台~2-7#墩:此桥墩台位于明月湖水域、稻田区和施工区,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土层厚度为0.8~17.0m,建议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墩台附近存在地下水位,且遇雨季地下水位将会上升,施工时应注意抽排水。②2-8#台:此桥墩台位于斜坡地貌,上覆土层较薄,土层厚度为0~2.8m,采用桩基础,以中等风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其中2-0#和2-8#桥台上覆土层较薄,开挖时上部土层建议直接清除或者按1:1.5临时放坡处理;东、西、南、北四侧岩质边坡坡向分别问290°、110°、20°和200°,由由赤平投影图5.2.20-1、2分析,西侧岩质边坡J1与组合交线CO外倾,建议桥台开挖时该侧边坡按30°坡率放坡处理;其余三侧岩质边坡开挖时建议按1:0.5坡率临时放坡处理。图5.2.20-1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图5.2.20-2结构面赤平投影图2-0#桥台锥坡:横剖面52-52′、53-53’可知,桥台两侧将形成高10.8~12.7m的填方边坡,土质部分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道路填筑后土体整体稳定,只存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设计拟按1:1.5~1:2的坡率分阶放坡处理可行,建议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防止冲刷等,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作好边坡截排水措施。2-8#桥台锥坡:横剖面65-1-65-1′~65-2-65-2’可知,桥台两侧将形成高7.7~20.5m的填方边坡,左侧横向岩土界面较平缓,道路填筑后土体整体稳定,只存在土体内部圆弧滑动,建议按1:1.75的坡率放坡处理。右侧横向岩土界面较陡,现选取65-1-65-1’剖面,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0.3公式传递系数法隐式解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示意图见5.2.18-3、计算结果见下图表5.2.18-2。验算时按暴雨工况考虑。计算条件:潜在滑面为岩土分界面;计算参数:滑动面参数取岩土界面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16.0kPa,φ=8°,填土=21kN/m3(饱和参数按天然参数打八折取值)。图5.2.20-3边坡稳定性验算示意图表5.2.20-265-1剖面土体暴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滑块编号滑体重度滑块面积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滑块重量抗滑分力下滑分力稳定系数Fs安全系数(kN/m3)(m2)l(m)α(°)C(kPa)Φ(°)W(kN)121.0015.206.2045.003.0025.00319.20123.85225.711.35221.00275.6025.3015.0016.008.005787.601190.481497.941.35321.00140.2011.9017.0016.008.002944.20586.10860.801.35421.00138.5012.7010.0016.008.002908.50605.75505.061.35521.00153.4030.700.0016.008.003221.40943.940.001.151.35结果表明,按设计方案填筑后,土体在饱和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15,故道路右侧按设计坡率放坡后,安全储备不够,建议对斜坡地带进行错台处理,再按1:1.5~1:2的坡率分阶放坡处理,台阶宽10m,并在坡脚修建坡脚挡墙;并应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防止冲刷等,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作好边坡截排水措施。地震效应评价及地震稳定性评价1、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道路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C类,属城市次干路。C类桥梁抗震措施,抗震措施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场地剪切波测试结果,基岩剪切波速值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取800m/s,场地上计算深度起算高程按平场标高考虑。道路沿线的场地类别主要依据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划定,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公式4.1.7-1,土层平均剪切波由下式计算。平场开挖后,根据场地的岩土分布情况,场地地震效应评价见下表。表6.3-1拟建工程地震效应评价一览表里程桩号覆盖层厚度(m)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m/s)场地类别地段划分特征周期(s)K0+050.000~K0+100.0003~9.8159II一般地段0.35K0+100.000~K0+160.0000~2.2160I一般地段0.25K0+160.000~K0+223.00011.3~12.9164II一般地段0.35K0+223.000~K0+300.0000>500I有利地段0.25K0+300.000~K0+350.0003~11.6159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0+350.000~K0+470.0003~18.3159II土质陡坡,不利地段0.35K0+470.000~K0+540.0000~3.2160II一般地段0.35K0+540.000~K0+580.0003.5~13.1165II一般地段0.35K0+580.000~K0+600.0000~2.7160I一般地段0.25K0+600.000~K0+665.0000>500I有利地段0.25K0+665.000~K0+695.0003.4~8.8160II一般地段0.35K0+695.000~K0+755.000(3号桥)0.6~8.5160II一般地段0.35K0+755.000~K0+790.00038.3~15.9160II一般地段0.35K0+790.000~K0+880.0003.2~11.4164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0+880.000~K0+925.0007.8166II一般地段0.35K0+925.000~K1+095.0000>500I有利地段0.25K1+095.000~K1+228.0003.0~16.1164II一般地段0.35K1+228.000~K1+293.000(1号桥)0~8.5166II一般地段0.35K1+293.000~K1+479.0003.0~19.3162II一般地段0.35K1+479.000~K1+881.000(2号桥)0~17.0163II一般地段0.35K1+881.000~K2+034.0003.0~19.0161II一般地段0.35K2+034.000~K2+090.0000>500I有利地段0.25K2+090.000~K2+332.0003.6~29.0159II一般地段0.35K2+332.000~K2+440.0003.1~10.4160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2+440.000~K2+472.0000>500I有利地段0.25K2+472.000~K2+580.0003.5~19.1163II一般地段0.35K2+580.000~K2+620.0000~14.8161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2+620.000~K2+800.00021.3~27.3164II一般地段0.35K2+800.000~K2+880.0000~13.1161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2+880.000~K3+019.0006.3~22.4163II一般地段0.35K3+019.000~K3+136.0000>500I有利地段0.25K3+136.000~K3+200.0003.0~16.2163II一般地段0.35K3+200.000~K3+240.0000~7.4159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3+240.000~K3+280.000<3.0159I有利地段0.25K3+280.000~K3+540.0005.5~25.2160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3+540.000~K3+772.0007.8~29.4162II一般地段0.35K3+772.000~K3+880.0000~10.9159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3+880.000~K3+925.0009.0~19.8164II一般地段0.35K3+925.000~K3+950.0000~4.9159II半挖半填,不利地段0.35K3+950.000~K3+959.2850>500I有利地段0.251#挡墙0.5~4.7162II一般地段0.352#挡墙2.3~7.2161II不利地段0.353#挡墙2.4~12.5160II不利地段0.354#挡墙8.7~11.0159II不利地段0.35说明:场地内不利地段的划分主要为沿线覆盖层厚度较大且基岩面坡度较大地段,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沉降变形或失稳。建议不利地段区域高架桥梁段均采用桩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作为桩基持力层,路基段应对路基进行分层压实,在陡坡路基段应设置支挡结构且以下伏中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注:场地施工后现场对填土层(尤其桥梁段)进行剪切波束测试,同时对场地类别、地段类别、特征周期等进行校核。2、地震稳定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在拟建工程场区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内岩土在地震作用下其地震稳定性较好,不会出现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岩土地震稳定。地基均匀性评价平场后,场地地基主要由人工素填土,强风化、中风化砂岩、砂质泥岩组成。场地内人工填土厚度差异较大,含有砂、泥岩块碎石,粒径大小不均,分选较差,土体内局部存在大块石架空现象,密实度较低,一般呈松散~稍密状,其整体均匀性较差。场地内粉质粘土可~软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残坡积成因,表层0.2~1.0范围内普遍含植物根须、有机质,钻探揭露厚度0~12.1m。厚度差异较大,其整体均匀性较差。强风化基岩厚度差异较大,承载能力差别较大,整体均匀性较差。中等风化基岩其分布规律性较好,连续稳定,但砂岩、砂质泥岩强度差异较大,变形特性差异也较大,基岩整体均匀性较差。地基及基础类型评价经过勘察,场地内上部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人工填土强度低,且不均匀,不宜作为拟建物的地基持力层;粉质粘土埋置深度不一,零星分布,出露区域及厚度有局限性,不宜作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厚度差异较大,承载能力差别较大,整体均匀性较差,不宜作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下部为中风化砂质泥岩和砂岩,强度高,完整性较好,建议采用中等风化岩石作为拟建物地基持力层。高架桥桥墩、抗滑桩的桥墩采用桩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桥台根据基岩埋深采用压实填土或基岩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采用扩展基础或桩基础;路基段挡墙根据设计标高及基岩埋深情况以基岩或压实填土作为基础持力层。桩基础施工时,建议采用机械成孔桩,若需采用人工挖孔,采用人工挖孔前应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水、土腐蚀性评价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判定:按II类环境,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按II类环境,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地下水作用评价拟建道路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地下水埋深不一,无统一地下水位,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动态变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明月湖等地表水及地下水将对路基浸泡,软化路基,地下水的升降易引起路基沉降。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局部岩性为砂岩的边坡,接收大气降水补给后,经过砂岩岩体内部孔隙、裂隙径流,于坡脚排泄,道路开挖后,会有山体内部地下水局部涌出,在动水压力下,边坡易变形。K0+735~K0+770、K1+199~K1+233、K1+697~K1+782、K2+135~K2+199和里程K2+677~K2+767段存在地下水,施工中边坡应做好截排水措施,设置泄水孔;在地下水壅积地段设置排水通道,避免填方后,地下水排泄不畅,导致路基沉降。里程K0+695~K0+755、K1+228~K1+293、K1+479~K1+881高架桥梁段,在桩基过程中,地下水可能导致桩孔垮孔、缩径,使得土层中成桩难度加大;因此建议施工时应做好充分的抽排准备,并做好相应护壁措施保障桩孔质量,必要时可采用钢护筒或混凝土护壁等措施。建议在雨季施工时可准备适当的抽水设备对渗入场区内的大气降水进行抽排;场区内砂质泥岩易风化、软化,主要表现为桩孔壁(易垮孔)的支护难度加大,软化基底岩石,影响地基承载力,影响桩基混凝土施工,必要时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施工。建议作好场地的截、排水措施,施工时应作好抽、排水工作。在拟建挡墙、边坡、桥台、桥墩等构筑物的基槽开挖完毕后应及时封闭。特殊性岩土评价场地内特殊岩土为软土、人工填土、风化岩石和局部杂填土。里程K0+780~K0+970、K1+130~K1+220、K1+300~K1+380、K1+500~K1+630、K1+700~K1+790、K1+900~K2+010、K2+490~K2+770、K2+850~K2+990、K3+155~K3+185、K3+400~K3+650、K3+870~K3+920段等处地表为水田(详见平面图),一般在0.5~2.5m范围内受长期浸泡呈黄褐色~黑褐色,表层呈软塑~可塑状,局部地段厚度可达3m。拟建场地内里程K3+450~K3+492.950段右侧、K3+540~K3+590段左侧有鱼塘(详见平面图),在1.0~3.0m范围内由于受长期浸泡及有机物浸染而呈褐色、黑褐色,淤泥或淤泥质土,呈软塑~流塑状。施工期间应对该类土抛石挤淤或翻挖换填,回填密实度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以防止路面不均匀沉降。人工填土主要分布里程K0+350~K0+480、K0+690~K0+735、K1+450~K1+495、K1+745~K1+800、K2+085~K2+325、K3+650~K3+800段,松散~稍密状,其厚度差异较大,均匀性差。人工填土在工程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非均质性;其块石粒径大小不均,分选较差,其整体均匀性较差,其物理力学等性质差异较大;人工填土在地下水的浸泡渗透下,还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以及对桩基成孔的不利影响(塌孔、沉渣控制)等。风化岩分布于整个场地基岩表层,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岩体破碎,厚度一般1.0~4.8m左右。场地周边存在零星杂填土,主要为房屋拆迁残留及周边生活垃圾等,该类填土均匀性差,不宜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建议施工前对其进行清除后再进行路基回填。场地主要为原始地貌,耕植土分布广泛,主要在原始坡地,田地表层分布,一般厚度约0.5~1.5m,施工期间应将该类土体直接清除。场区内表层土对拟建项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差异沉降造成建筑、地面开裂等,以及桩孔孔壁坍塌和开挖后土质基坑边坡部分稳定性影响等。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拟建道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对既有构筑物及城市管网的影响,现做如下评价:1、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由于场地施工范围主要位于荒废的耕地和原始地貌,施工开挖对环境影响小,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有关环保及卫生方面的规定,禁止废碴、废水等随意排放,控制施工噪音、扬尘等,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2、对既有构筑及市政管网的影响评价及建议由于场地范围内已征地拆迁多年,大部分为原始地貌,经现场走访调查,道路范围内存在电杆和临时管网设施,建议对工程有影响的电杆、临时管网等设施进行拆除、改线;对无法进行拆除、改线的,在施工中应注意加强对其的保护、避让,避免造成安全事故。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1)成桩可能性根据对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该场地平场后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质粘土;基岩为侏罗系中、下统沉积岩层(砂岩、砂质泥岩)。场地粉质粘土土质较均匀,但其性质跟含水量关系密切,一般呈可塑~软塑状,沟谷区域水田由于水量丰富,粉质粘土受长期浸泡上部呈成软塑~流塑状,钻孔过程中易坍塌、缩径,成孔条件很差;场地素填土,均匀性较差,孔壁易塌孔,成孔条件较差;下伏基岩稳定性好,岩性较单一,成孔条件较好。本场地高架桥梁段地形总体平坦,具有较好的机械成孔条件。根据上述场地施工条件结合重庆地区施工经验,本场地高架桥梁段建议优先采用机械成孔桩。本场地支挡结构主要位于斜坡地貌,建议该段桩孔采用人工挖孔桩,但人工挖孔桩应按渝建发[2012]162号文的规定进行人工挖孔桩安全论证。场地砂质泥岩强度低,采用旋挖成孔时可能存在取芯困难的情况,施工期间对地基承载力验证时,可采用旋挖超前钻探取样或采用岩基现场荷载试验等方式予以解决。(2)施工条件及注意事项人工挖孔不受地形条件及桩形限制,施工时应对有毒有害气体作好探查和预防工作,切实做好排风、排水措施,防止井口坠物,防止漏电,作好井壁支护等安全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基槽开挖到位后应及时封底、并浇筑基础,以免岩石风化、浸水软化。人工挖孔桩应按渝建发[2012]162号文的规定进行人工挖孔桩安全论证。当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时,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旋转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场地砂岩自然抗压强度高,石英含量较高,对刀具的磨损较大,因此,在掘进设备选型时,应对此有充分考虑。根据本场地的实际,建议设备的掘进参数中岩石抗压强度宜确定为砂岩自然抗压强度的最大值(32.1MPa)的2倍。场地人工填土中碎块石的母岩为软硬差异明显的砂岩与砂质泥岩,采用机械成孔时,土中砂岩块石随钻头(刃具)转动导致扰动区域增大进而影响孔壁稳定,同时影响孔底沉渣厚度。综上,机械成孔对垮孔、缩径、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等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直观判别;优点为安全、高效。施工时应充分考虑以上情况,应配以合理的辅助措施(如套管护壁作业旋挖成孔,或采用强夯、灌浆等措施对场地土进行固结后再施工)确保安全和成桩质量。考虑到场地内中风化砂质泥岩为极软岩~软岩,为保证基岩完整性,严禁孔内爆破施工,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当采用旋挖挤压灌注桩施工时,采取岩芯样困难,建议设计、施工等充分考虑该因素;基槽开挖到位后应及时封底、并浇筑基础,以免岩石风化、浸水软化。(3)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机械成孔灌注桩主要为噪声及泥浆污染,钻孔灌注桩泥浆较多,泥浆容易污染环境,桩基施工时应加强环保的检查和监控工作,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工地及周围的环境,减少噪声等污染。路基干湿类型评价拟建线路场地内地下水总体贫乏,雨季施工时受大气降水补给的影响,场区内原始沟槽地段的地下水将会有所增加,场区内的路基干湿类型大多为干燥类型,原始沟槽地段(里程K0+780~K0+970、K1+130~K1+220、K1+300~K1+380、K1+500~K1+630、K1+700~K1+790、K1+900~K2+010、K2+490~K2+770、K2+850~K2+990、K3+155~K3+185、K3+400~K3+650、K3+870~K3+920段)的路基为中湿类型。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拟建场地内存在10KV的高压铁塔,道路施工时,应注意对高压铁塔的保护或迁改,临近高压铁塔时,禁止爆破施工,同时应设置警示标志,施工机械、人员应与高压铁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本工程地质条件可造成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风险见工程风险分类表6.1-1表6.1-1工程风险分类表风险类别风险产生原因风险产生后果风险易发位置风险预防措施边坡失稳垮塌未做好支护措施、未按安全坡率进行放坡,未做好边坡截排水措施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严格按设计坡率进行放坡处理,采用逆作法进行施工,做好坡顶的截排水沟,必要时做好支挡工作。路基未做压实或换填处理措施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道路路基施工期间应配备相应设备以及相应的应急方案路基和基坑集水未做好抽排引水措施影响施工、导致超挖道路路基和挡墙基坑施工期间应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以及相应的应急方案坡面掉块未及时封闭坡面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及时清除坡面不稳定块体,及时对边坡坡面进行封闭桩基础粉质粘土受长期浸泡上部呈成软塑~流塑状、素填土,均匀性较差桩孔塌孔、缩颈采用桩基础的桥梁和支挡结构采用钢护筒或混凝土护壁等措施加强桩孔壁的支护,必要时可采用C15混凝土进行二次成孔,确保成桩质量项目施工之前应做好相关人员安全培训学习教育,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演练,对施工时的工程风险进行技术交底。结论及建议1、结论(1)拟建工程场地原属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岩层呈单斜产出,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未见不良地质作用,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边坡现状稳定,岩土体总体稳定性较好,对开挖、回填形成的边坡进行有效处治后,适宜拟建工程项目建设。(2)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场地内覆盖的素填土、粉质粘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2、建议⑴按设计标高施工后,基岩出露地段可直接以基岩为路基持力层;路基主要为粉质粘土地段,建议筑路前应先清除地表的耕质土及积水稻田表层软泥,对水田中呈软塑状粉质粘土应换填处理;现有填土不能直接作路基,须对现有填土作压实处理;回填填料及压实处理达到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作为路基,后期回填的填料及压实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⑵道路两侧形成的人工边坡,土质边坡设计拟按1:1.5~1:2的坡率分阶放坡。K3+200~K3+315段左侧岩质边坡和右侧岩质边坡设计拟按1:1的坡率分阶放坡处理可行。其余段左侧岩质边坡设计拟按1:1.75的坡率分阶放坡处理可行,建议对边坡进行防风化和防冲刷护坡处理,坡顶(底)应设置截(排)水沟。施工中采用逆作法施工,加强监测,对坡面松动易落块体进行锚固或清除处理。岩质边坡坡面做好防风化措施,土质边坡坡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