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⑵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温馨提示]
⑴各类天体中,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
⑴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⑵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地月系太阳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逋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①水星、②融'③地球、④火星
巨行星:⑤木星、@±>
远日行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
第2页共16页
3.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三、特殊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
1.存在生命的条件: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自身条件适于呼吸的大气一一体积酶量超电
液态的水——内部温度升高f产生水汽f形成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氮;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雨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
第2页共16页
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2.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
反之太阳辐射弱。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层、B色球层和C层。
2、主要类型:
类型位置意义
黑子C层
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
耀斑B层
日珥B层喷射的气体成弧状
日冕物质抛射A层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3、周期:约为1L年。
[温馨提示]
黑子不黑: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地球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第3页共16页
(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两极地区(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
3.地层(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①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
…J后沉积的层在上。
⑵沉积地层特点<②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的生物遗
、体或遗迹。
(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①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回或者相似的化石;
②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4.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历生物的演化
地表的演化矿产的形成
史时期植物动物
前冥古宙出现有机质
重要成矿期(铁、
寒太古宙海洋与陆地形成,大气出现蓝藻
无金、银、铭、等
武成分变化
元古宙蓝藻大爆发矿物)
纪
早古生
代(寒武陆地上出现
古纪、奥陶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无脊椎动物繁盛
低等植物
生纪、志留局多次变迁,形成联合重要成煤期
纪)
代古陆
晚古裸子植物开脊椎动物发展,出现
生代(泥始出现,蕨两栖动物并逐渐进行
第4页共16页
盆纪、石类植物繁盛为爬行动物
炭纪、二
叠纪)
中生代(三叠
爬行动物盛行(恐
纪、侏罗纪、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裸子植物极
龙),鸟类、小型哺乳主要成煤期
白垩纪),,爬行陆开始解体度兴盛
动物出现
动物时代”
新生代(古近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地
被子植物高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纪、新近纪、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
度繁盛第四纪出现人类
第四纪)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X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明显增加;
纵波快固体、液体、气体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2.内部圈层的划分
⑴界面:图中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⑵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
[易错提醒]
1、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第5页共16页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大气的垂直分层
1、大气圈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成分作用
氮气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
氧气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洁
二氧化
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碳
/=
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
7〈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费
少
小
大
.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大多
高'般多变
—
『水汽
气压-80-60-40-2002040
变
石温度汽尘埃
2、大气的垂直分层
第6页共16页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分层气温垂直变化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的关系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
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隆低对流运动显著
密切
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作
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水王运动为主
用
80~500km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
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A式阳|透电木气地面以B长波辐射形式庆司
I辐射能I射到电面增温向大W穆盘热量|增温|
(1)能量来源
①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②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夜晚一般侧重考
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
第7页共16页
二'大气受热过程在实践中的应用
现象原因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晴天时,太阳光中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
阴沉天空呈灰白色阴天时,云层厚,大部分太阳光被反射
日出前、日落后天空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光的方向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白天晴天时的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夜晚晴天时的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多,地面气温低,易出
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现霜冻、大雾等现象
青藏高原光照强但气温低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但保温作用也弱
利用烟雾防霜冻烟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三、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T空气的上升或下沉T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T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
下图所示:
近地面空气跑胀高空空气冷却
上升.在高空景收能下沉,上
枳.室气密度增室的空气密度
大.形成高气东,减小,形成低
等技面凸向高处气技,等基面
凸向低处
近地面空气上升空气的收缩F
后,使近地面空沉使近地面空
气密度减小,形气密度增大.
成低气本・等技形成岛气味.等
而凸向低处压面凸向高处
受热冷却等乐而
第8页共16页
温馨提不:
(1)热上升,冷下沉-一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
空气受冷下沉。
(2)热低压,冷高压-一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想成低压。
(3)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时,其对应的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
低压时,其对应的高空气压为高压。
(4)同一水平面上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特别提醒: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
四'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
形成
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第9页共16页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形成
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影响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城市风--“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形成
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向为由郊区吹向市区。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
影响
距离以外。
五、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影响风的三种力
对风的影响
方向大小
风速风向
\始终与等压线
水平气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垂直于等压线,由
垂直,由高压指
梯度力气压梯度力越大越大高压指向低压
向低压
北半球向直偏,南
地转始终与风向垂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半球向左偏,赤道
偏向力直加,赤道上为零
上不偏转
第10页共16页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
与其他两力共同
始终与风向相关。下垫面越粗糙,
摩擦力使风速减小作用,使风向斜穿
反起伏越大,摩擦力越
等压线
大,反之越小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高空风近地面风
图示
494-----f—
(北半球)
Fi(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Fi(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
受力
共同影响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
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
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单位hPa)所示。
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
法是:“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
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
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一丁透00炯1000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
--------------1002(y---------------1002
--------------1002--------------1002
・B风备叩/B
--------------1000|庶----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判断示意图
如下图(单位:hPa):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1)水循环的主要过程: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水汽榆送
懿
主要环节及示[蒸发率平降水
意图
陆地成湖泊海洋
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
特点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数量传输。
③改造地表形态。④促使地球表面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第12页共16页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破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1)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2)热量支出:来自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分布规律:
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垂直分布水深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水深1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很大
从全球看:海洋表层水温有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水温大致相同
水平分布
从季节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3.海洋温度的影响
(1)影响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
类越少。(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越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在冰封海域航行
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第13页共16页
4.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1)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的气
温变化慢。
(2)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二、海水的盐度
1.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
约为35%。。
2.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特点: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
水盐度逐渐降低。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近岸地区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和漠等资源。(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的重要补充。
三、海水的密度
1、含义: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温度越高,
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
第14页共16页
(1)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特殊分布:有时随深度增加,海水密度会突然变小,呈现“海中断崖”现象。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一、海浪
定义海里的波浪
类型海浪海啸风暴潮
海地地震、火山爆发或
成因风力作用形成水下滑坡、坍塌强风、海水涨潮
海滨和海上活动要充分密切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酒席出售合同范本
- 乡下洋房售卖合同范本
- 简单租场地合同范本
- 拆活动板房合同范本
- 共同买店面合同范本
- 玉米批发合同范本
- 畜禽疫苗销售合同范本
- 建筑木工包工合同范本
- 小切口历史-中国古代历代货币考点汇编
- 老人赠送地基合同范本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 1~3+期中共4套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肠气囊肿课件
- 幼儿园教学课件闪闪的红星
-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购销合同
- 腾冲县西山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课件
- 欧洲法国意大利签证行程单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文原文
- 超星尔雅学习通《婚恋职场人格(武汉理工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共60页).ppt
- 商业票据与核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